佛弟子文庫

一隻翅膀的鳥是飛不起來的

學誠法師  2018/03/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隻翅膀的鳥是飛不起來的

常常有人問禪師,現在社會上戾氣比較重,人與人相處時往往出言不遜,遇到這種情況如何去化解?

禪師說,佛經裡講,鳥左邊的翅膀是慈悲,右邊的翅膀是智慧,一隻翅膀的鳥是飛不起來的。

智慧是什麼呢?智慧就是當別人用戾氣對你的時候,首先你要抱有一顆慈悲心,然後去尋找化解的辦法。既要保護好自己的尊嚴,又不要傷到別人的自尊心,大家都覺得很好。

生活中,人與人說話時爭強好勝之心總是很難避免。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慣,總是你一句我一句,針尖對麥芒,必須是我的聲音得比你大,我得說最後一句話,事情才能罷休……

人都是有情緒的,當有人對自己惡言相對的時候,如果沒有精修佛法的話,可能不會在很短時間內就能把心態調整好。那怎麼辦?

舉個例子,寺院在早期的時候,僅有幾間小破屋、幾個出家人,法師們也沒錢,據說吃的飯都是周圍的老鄉們從家裡帶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寺裡的功德箱被偷了。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人會說:「這小偷太可恨了,一定會遭報應的。」而且,教義上也說偷這種善財的人是要下地獄的。

但是,功德箱被偷走以後,住持師父就說了這麼一句話:「這個人最近一定過得很難,連寺裡的香火善財都要偷,他肯定是活不下去了。」

這種時候就看出一個捨心了。對出家人來說,別人偷了我的東西,我心裡不能認為是他把我的東西偷走了,應該說正好佈施給他,本來我們就三件衣服一個缽,能偷什麼呢?

這就是佛家所說的,修身最重要的是要隨時修自己的意念,念頭。

其實,每個人都很尊貴,每個人內心都充滿了光明。但為什麼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爭執不斷呢?因為被無明—煩惱所纏。之所以學佛,就是為了把這個煩惱拿掉,就像把塵埃抹掉,內心如鏡的光明就出來了。

歸根到底,菩薩的說話之道就是愛。教理上明確地講,就是要說愛語,說柔軟語,說利他的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為什麼要向競爭者祝福

一個苦惱的雜貨商來找禪師,向禪師訴苦道,最近他的店...

【推薦】誠信,讓他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在一次上學的路上,一位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少年,騎車不...

當從善者,與淨相應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在家居士可以批評出家人的過失嗎

我們首先應當承認,中國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來,根...

欺負弱小猶如為自己挖坑

佛經裡經常用一句話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調象,亦如沉淵...

愛不必喜,憎不必怒,一切皆如夢事空花

【原文】 語云:愛其人及其屋上之烏。言愛之極其至也。...

交朋友時應注意什麼事情和原則

問: 有人因為被朋友傷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們在交朋...

嚴以律己不諉過

大家要管好自己。事情只要你有參與,你就要把你份內的...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

【大藏經】【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我相信...我不相信...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腳釘四個銅錢就可以保證婚...

發脾氣的時候不要講話

二棄瞋恚蓋: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

【推薦】為何不能低下心來向別人學習呢

人首先要能夠謙卑自己。眾生為什麼會有種種的苦惱呢?...

唯識無義,一切法的受用是自變自緣

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

臨終前身體四大的變化

說到人的死亡,其實人天天隨時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

深入佛法捨假修真

末學生於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給人感動也是一種佈施

有一個婦人,年輕時就歡喜打牌,幾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今值舊曆新年,請觀廈門全市之中,新氣象充滿,門戶貼...

如何判斷這個人是否合乎善知識的標準

當然我們沒有生長在正法時代,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

佛說有十種善行能使眾生得到長壽的福報,其中五條都圍...

職場中難免伴隨著心酸和淚水

阿蘭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大學的專業是自己喜歡的設計...

從不寂寞

我從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內在原本是完美充實的。你...

戒邪淫方法

果卿居士曾經提到過,要戒除邪淫有時候仰仗自力還是不...

范仲淹行善積德,換來八百年子孫福報

北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989 ~...

所求不能如願還要繼續祈求嗎

問: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或時做善事或時讀誦大乘經...

略釋天台六即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

【佛教詞典】分證即

(術語)台家所立六即位之一。止觀一曰分真即。觀經疏...

【佛教詞典】無喻

【無喻】 p1042 集異門論十卷七頁云:無喻者:謂所說語...

【視頻】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視頻】妙境法師《想成就要學毘缽舍那》

妙境法師《想成就要學毘缽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