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曾國藩的人生六戒

2016/06/05  大字體  護眼色

曾國藩的人生六戒

曾國藩是春秋戰國時代曾子的七十世孫。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因為在學問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備受後世推崇。讀懂曾國藩人生「六戒」,就學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一直都能獲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嚮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前半句說:不可貪求過多!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長久獲利的事情,如果有這種能夠一直獲利的事情,那只能說這種事是表面現象或者騙局,這時候一定要保持頭腦清。

後半句是說的安全,眾人爭執、爭鬥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煩或者招致禍患。《論語》上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句話裡的爭,也可以理解為,爭利。意思是說,大家都去爭搶的利益,你就不要去爭搶了,因為那肯定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為別人小的缺點就忽視他的優點,不要因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這兩句話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過失,一點道德上的小瑕疵,一點小恩怨,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

《禮記》上說,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意思是喜愛一個人而知道其缺點,厭惡而知道其優點。這就是告誡我們,在待人接物的時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觀、公正地看待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經常說別人短處的人,經常誇耀自己長處的人,可以說是「存心不厚,識量太狹。」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經常談論別人的短處,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也必然給自己招來怨恨,埋下禍亂的種子。

漢高祖劉邦曾經隨便和韓信討論各位將領的才能。劉邦問道:「像我自己,能帶多少士兵?」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人。」劉邦說:「那對你來說呢?」韓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韓信後來被殺,不能說與他這種性格無關。

曾國藩這句話的意思,入目三分地畫出了可這種人的精神肖像。那種經常談論別人缺點的人,內心其實是借此在掩飾自己的缺點;經常誇耀自己長處的人,內心其實是嫉妒或者想掩蓋別人的長處罷了。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利益,往往是眾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誰獨佔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那麼一定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劉邦攻破咸陽,卻不敢佔據其地;曹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終其一生不敢篡漢自立,他們都是怕成為眾矢之的。所以,面對利益,一定要權衡取捨之道。

謀劃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見的幾個人一起,而不要與眾人一起謀劃事情。正如《戰國策》上說,「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眾人商量。因為謀求大事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如果別人見識低下,心胸狹小,氣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會動搖你的意志,也會破壞你的信心和情緒。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庸人,就是普通人,一般的人。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才氣,只有勤奮工作才能成就事業,所以最忌諱一個「懶」字……而那些有才的人呢,雖然可憑才氣走捷徑,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向別人學習,這也是容易失敗的。

曾國藩是勤勞的好例子,他其實並不聰明,但是卻能以「勤」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可以說正是普通人的榜樣。而如項羽、李自成等,佔盡天時地利,卻因為驕傲而敗亡。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並以才能作為輔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於人的謀劃,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時機會不會來到。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曾國藩明確告訴我們,辦大事要以「識」為主,才氣、才能不過是輔助罷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難以成就大事。當然這裡的「識」,不單單指知識,更指的是經驗和見識。

而「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則是說,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抱著「盡人事以聽天命」的態度。不要因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為自己努力了,最終卻失敗了而去怨天尤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你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戒律當中,每一條戒都有其制戒的緣起。例如淫戒的製定...

人生最欠缺的是慈悲和智慧

我們現在生活所擁有的各種物質,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無...

你東想西想,定不下心來,最後毫無所得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想。不著外想。...

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幸運:上學時遇到好老師,工作時遇...

世間榮華富貴,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雖有駟馬以先拱璧。不如坐進此道。予...

【推薦】把寬廣的人生釘在求財享樂的一角上

當今社會,人們認為只有豐裕的物質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

有一個讓我們心碎的問題

有一個讓我們心碎的問題,就是,這一生,無論你過得得...

人生的短暫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隨著時光的流逝,此時我終於感受...

每一天的觀想

一早起身,就觀想祈禱三寶加持,弟子今天可以過一個快...

常想地獄苦,道念由此生

我們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們應如佛所說:「常想...

仁、義、禮、智、信對內臟的影響

◎一個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後,氣就正,氣正了之後,形...

福德不具,萬事不順

很多人到寺院求財運,求官運,求平安燒了一輩子香,求...

教化兒童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

發財最快的8字咒

雨寶陀羅尼經比較長,我們只念咒心就可以。雨寶陀羅尼...

【推薦】種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講三種福田:第一個福田叫做報恩福田;第二個叫功...

制心一處是成功之道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師引用艷喜,...

自在隨緣安住於任何境界

佛陀在拔耆國時,與諸大阿羅漢,如舍利弗、大目犍連、...

邪淫把我們逼向墮落與滅亡之路

邪淫害人不淺,古人曾說過萬惡淫為首,這個惡不僅僅是...

修行的三點開示

第一點,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星雲大師《為少女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女性的一生以少女的時光最寶貴,有...

智者大師一生的故事

自幼喜佛,夙願出家 智者大師法名智顗,俗姓陳,生於梁...

勸大家不要再墮胎

我要勸大家不要再墮胎了,你想想,一個生命還未出世,...

【佛教詞典】凡僧

(雜名)對證果之聖僧,而謂未證之僧為凡僧。梁僧傳(...

【佛教詞典】丙丁童子

禪林用語。原指司燈火之童子。丙丁,即天干中之「丙、...

【視頻】慧律法師《出家眾的僧次》

慧律法師《出家眾的僧次》

【視頻】珠海普陀寺:道心、道風、道行

珠海普陀寺:道心、道風、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