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身體的健康取決於健康的生活習慣

2016/03/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身體的健康取決於健康的生活習慣

有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高級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是58歲,遠遠低於中國人口的平均壽命69歲。「40歲前以命博錢,40歲後以錢買命,中國高收入人群老得快,這與他們的生活節奏過快、精神壓力過大、無規律的生活方式有關。」鐘南山惋惜道。「最好的醫生是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就在於身體的健康最終取決於健康的生活習慣,而這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輕傷之後立即下火線

「疲勞過度的人在追逐死亡」,談及李媛媛、叢飛、高秀敏、傅彪等人英年早逝的現象,鐘南山的語氣滿是惋惜。他分析道,現在的中青年人往往以為自己年輕,身體好,便輕視健康,身體出現異常狀況的時候通常都不太重視,往往到了問題嚴重的時候才去醫院。他十分反對宣傳精英分子「輕傷不下火線」,強調精英分子是寶貴的社會財富,應該好好保重身體,這樣能為社會作更大貢獻。他建議大家在健康問題上應早防早治,以免空留遺憾。「工作就像一隻皮球,掉下去還會彈起來,不必過分在意;而健康就像一個空心玻璃球,一旦碎了就不能再恢復了。」

三分飢寒、七分飽

如今人們收入越來越多了,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吃得越來越好了,但是健康卻越來越少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貴病」也隨之而來。解決這些疾病,健康飲食很重要。「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七分飽最健康」。

鐘南山還介紹了一個他曾做過的實驗,「每頓都吃得很飽的老鼠比不完全吃飽的老鼠短命30%」。不僅要有科學的飲食習慣,對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這些常見病,鐘南山還提出了「早防早治」的策略。身體如有不適,一定要及時檢查,把病患扼殺在萌芽期。像抽煙史超過10年這樣的高危人群,更是要提高警惕。

腫瘤喜歡孤獨的人

鐘南山介紹說,人體健康有五大基石,分別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早防早治。其中,心理平衡最為重要。

這是因為正常人體內每天都會產生3000個癌細胞,而同時,在我們的身體裡面,又有眾多「自然殺傷細胞」專門負責對付癌細胞,使其剛出現就被及時殺滅。但是,研究表明,這些「抗癌勇士」的戰鬥力與情緒休戚相關,樂觀、自信等良好情緒能激發它們的戰鬥力。因此,腫瘤喜歡找孤獨的人。所以要學會心理平衡,若想身心松,三樂在其中: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

心情鬱悶易得癌症

鐘南山說,在人體健康的五大基石中,心理平衡最為重要,同時也是很多白領和企業家最難做到的。他分析說,心理平衡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正常人體內每天都會產生3000個癌細胞,而同時,在我們的身體裡面,又有一些「自然殺傷細胞」專門負責對付癌細胞。

有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整天處在憂慮、懼怕、貪求等不良情緒中,體內「自然殺傷細胞」的作用就會下降20%以上,抵禦腫瘤細胞的能力也就大大減小了。「因此很多孤獨、憂慮、經常心情不好的人更容易得癌症。」

為此,他告誡正在為事業「搏殺」的精英們,一定要學會保持心理平衡,要確立追求的目標,但卻不能對自己太過苛求。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從中尋找積極因素,從而達到新的心理平衡。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如果常做某一類的事,就會變成某一類的人

岡波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說: 如果一個人前生喜歡...

熬夜對身體的損害

地球上的規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萬物在白天的時...

經常喝酒帶來的危害

俗話說酒能亂性,酒後無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腦,讓人...

春季補身的九君子

春季氣候乾燥,乍暖還寒,所謂冬藏春捂是民間普遍的觀...

《心經》為什麼具備強大的心理治療功能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煉的《心經》包涵著...

10種食物對排毒養顏最有效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自身排毒養顏的健康。專家指出,只有...

人是自己觀念的奴隸

心能做福,心能做惡,心能做天堂,心能作地獄,心是一...

加拿大女主播晚期癌症放生獲愈

二十年前,加拿大一位有名的服裝顧問兼電視節目主持人...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不論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應恭敬出家人

不論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見到出家人,都...

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修六度

第一個,愛重。 這是對六度的功德特別的愛樂珍重。這個...

惟賢長老《淨土教的圓融、頓悟及其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自後漢至魏晉南北朝,有關淨土的經典翻...

豈能一日不拜佛

《普賢行願品》的第一大願是禮敬諸佛,可見佛法修持要...

生老病死與成住壞空,促長了眾生的出離心

長養六心,守道始終。 學佛求道者,六心當具。這六心指...

昌臻法師《七佛通戒偈》淺釋

這首偈語是過去七佛教化眾生用的,非常重要。實際上只...

大悲讚

娑婆爭鬥似屠場,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瞋恚念,...

記憶中的白光長老

轉眼就是白光長老圓寂的紀念日。迴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

西方極樂淨土是真的存在嗎

問: 西方極樂淨土是真的存在嗎?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

就算有神通也要求生極樂世界

摩訶目犍連屬於神通第一,在佛的弟子當中他示現的神通...

聖嚴法師《拜懺做什麼?》

拜懺,又稱為禮懺,就是禮拜諸佛菩薩,懺悔自己的一切...

【佛學漫畫】虛雲禪師

摘來一滴雲端露,龍華三會獻佛前...

從敲門聲看出你的修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伯特赫拉別恩曾提出過一個公式:信...

每天一萬聲佛號是淨業行人的底線要求

每天念一萬聲佛號是對我們淨業行人的底線要求。雖然有...

印光大師講《金剛經》感應故事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敬信佛法。欲...

知識不等於證悟

雖然經常誦念經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

【佛教詞典】長者布金

(故事)須達長者。以金布地買祇陀之園林,以建祇園精...

【佛教詞典】婆伽婆

(術語)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

【視頻】佛像可以拍照嗎

佛像可以拍照嗎

【視頻】東林祖庭略影——夏至

東林祖庭略影——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