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平時要如何去累積福德增長福報

惟覺老和尚  2016/02/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問:平時要如何去累積福德、增長福報?佛法說:「大作夢中佛事,宴坐水月道場。」因果、福報的問題,很多人覺得它離自己非常遠,似乎是很艱澀、很難懂,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非常容易接近。宋朝的淨端法師在「十空偈」中曾經說:「富貴多豐足,前緣所種因,今生不修福,後世一場空。」有時候我們會懷疑,好運為什麼不降臨到自己身上,老是看著別人快樂豐收。佛法認為這是「修來的福報」。到底要如何累積福德,才能增進福報?

惟覺老和尚答:我們在世間上,一點一滴都有它的因果,佛法上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所以平常除了努力之外,還必須要修善,在中國有一句名言:「救人只能救急,不能救貧。」這是什麼道理呢?貧窮是過去種的因,今生想要富有,第一先要懺悔自己的業障,第二要忍耐現在的果報,第三要積極修善、努力工作。

在宋朝的時候,有位范仲淹,大家都知道他是位菩薩心腸的人,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一次,他的朋友告訴他說:「有一個窮秀才,學問很好,可是遭遇不好,三餐都不繼,您是菩薩心腸,可以救救他。」范仲淹這麼一聽,就說:「可以,你把這個窮秀才找來,我們見一見面。」范仲淹與這位窮秀才一談,發現他真正是大有才幹,於是就想個辦法幫助他。但是,幫助人也要用正當的手段才可以,不能用不正的方法。范仲淹想了一想,薦福寺落成的時候,大書法家王羲之寫了一個碑文,他的書法有國寶之稱,所以范仲淹就打算把王羲之的碑文拓印下來,交給秀才流通,告訴他全國就只有這麼一個版本,所以一定會改善他的困窘。

這個窮秀才一聽,很歡喜高興。范仲淹想,第二天就請人去把碑文拓印下來;可是,真正是「人算不如天算」,當天晚上突然颳風下雨,雷電交加,就把薦福寺的碑文劈得粉碎,眼前看到的福報,剎那間就化為烏有。

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這位窮秀才前世沒有種福報,所以沒有辦法得到。因此,看到的東西不一定能得到,得到的東西,也會失去。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地作人做事。

人,離不開福報,沒有福報,生活就很困難。修福屬於福報,除了修福以外,更重要的還要修道。道就是智慧,就是指我們這一念清淨的心。【中庸】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就是我們當前這一念智慧心、清淨心、無住心、無罣礙心,想要達到無罣礙,就必須要從身口意三業去淨化。

佛經講:「禪者,佛之心。」首先我們應該學習體悟佛的心;第二、學佛的口,我們的口要清淨,不說他人的壞話,時時刻刻講好話;第三、身體不做不正當的事情,要做善事。身做善事,口講好話,心保持正念、淨念,這就是道。

只知道修福,而不知修道,福報享完了就沒有了。如果只知修道,而不知修福,在修行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障礙。佛法講:「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是說只修福報而不知道修慧,好像大像一樣,吃住所有一切都非常富有,可是還是畜生,還是一頭象;人也是如此,再富貴的人,如果心不淨、心不正、心不明,活在世界上,就如同一般人口裡所說的「衣冠禽獸」一樣。

福慧雙修就能成就如來佛的果德;釋迦牟尼佛修福、修慧,稱之為福足、慧足,福慧兩足尊。我們每個人朝這個方向去做,不但我們的人格能夠提升,將來的前途及事業一定是飛黃騰達,達到圓滿成佛的果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看待福報

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人生,應該怎樣對待人生。 一個人如果...

如何轉變負面的人生態度

問: 常有人自覺能力差、力量小,對社會、家庭沒有影...

什麼叫如來

問: 什麼叫如來? 慧律法師答: 如來就是佛,佛就是...

如何正確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關係

問: 現在修淨土宗的人,對持戒念佛的理解總有偏頗,...

往生極樂是靠超度去還是自己信願念佛去

問: 弟子以為,念佛行人勤修淨業三福,以至誠懇切心...

怎樣修六波羅蜜

問: 末學學佛知識淺薄,以六波羅蜜佈施、忍辱開始,...

初學佛法的應怎麼學

問: 初學佛法並有志於出家修行的人應該先讀什麼經?...

當前佛教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改進

問: 您認為當前大陸佛教存在哪些主要問題,應如何加...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略釋

在這篇願文中,智者大師闡明了修學佛法的目的和方式。...

6種養顏補虛的豆漿

1、黃豆漿 用料:黃豆85克,水1200毫升(容量可根據個...

同以不思議持名之妙行

蕅益大師說,我們一個人在成佛之道,其實最難最難的地...

真正的佈施是不求回報

無所求的佈施,才是真正的佈施。 真正的佈施是不要求...

聖嚴法師《回家的感覺真好》

我們要用愛心營造溫馨的家庭,溫馨的意涵是指溫暖,令...

知見不正,縱修得十萬歲壽命,還不如不修

佛的正法難遇。我們業障重的苦惱眾生,雖有善根感受這...

阿含經故事:時刻不染著

有一次,尊者阿難隨佛陀來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游化,...

念佛與念觀音菩薩的關係

觀世音菩薩代表阿彌陀佛慈悲的一面,尋聲救苦,拯救眾...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是我們花了太多的...

萬法虛偽,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觸目菩提

而妄從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

為人處事要講究方法

佛陀說法,講究應機,提倡隨機施教。 比如,對小孩,...

寬恕他人

有人傷害我們,他一定會內疚、悔恨,決不可再思報復。...

年輕時造了很多增長業,現在要如何補救

九、悔所損業;十、對治所損業。 前面的八個是就著造業...

護他即是自護

釋迦牟尼佛昔日於拘薩羅國游化時,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

佛教為何分宗派

佛教,整體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時代,並無所謂八宗...

夢中能念佛是好現像嗎

能在夢中能念佛號,這是好現象,說明你今生,也許是你...

【佛教詞典】荒田隨筆

凡四卷。全稱不能語荒田隨筆。日本曹洞宗僧指月慧印著...

【佛教詞典】惑雜染

【惑雜染】 惑即煩惱,生死相續的因果,是惑、業、苦,...

【視頻】佛頂骨舍利重光大典

佛頂骨舍利重光大典

【視頻】昌義法師《2014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14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