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看待付出與回報

學誠法師  2015/10/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何看待付出與回報

網友:師父好!記得您曾有關於"愛情"的開示。深思後發現,自己曾最幸福的時光是因兩人在精神和物質層面都自然達到了高度共鳴,且對方很在意自己。繼而才放下自我肯多為對方著想。但終因其它原因沒能走下去。之後再交往的人都很計較付出,甚至只想索取。無法接受,我只想分清自己的問題是什麼?請師父指點。

學誠法師:其實每個人都和你一樣,希望對方多關心自己一點,多在意自己一點,生怕自己付出太多而得不到相應的回報。世人往往把這種「交換」當作「愛」,所以在「愛恨情仇」中苦苦掙扎。

網友:都說在感情裡多付出的一方總是會比較受傷,所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多付出,想請問法師怎麼看?感恩!

學誠法師:不是因為多付出才會受傷,而是期待回報的心讓自己受傷。所謂的感情,只是一場交換,一場「我執」與「我執」的較量,所以總是在傷害別人或被人傷害。痛苦的根源不是感情,而是「我執」,只有逐步放下「我執」,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網友:我想出國讀書,女朋友雖然答應一起走,但並不熱衷,坦承出國只是因為我。我希望她有自己的目標,而她更希望能夠有穩定的生活,我們對於對方描述的未來都不確信也不贊同。我應該妥協還是堅持呢?

學誠法師:人和人之間不可能所有的意見都一致,但決定我們如何相處的,是雙方共同認可的部份,而不是有分歧的部份,這才是目標。「君子和而不同」,並非因為相同才「和」,能夠包容不同才是真正的和諧。

網友:曾經很真心的幫助一個人,還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資助她,結果換來的是她的誹謗和一再的傷害,後來才知她從小品德很差,經常行騙,她跟她父母關係不好,都不信任她。我總是想著人性的善良一面,可是一想到她的所作所為,我感到心情很差,很苦惱,無法釋懷,請教法師,我該如何做呢?

學誠法師:自私自利的人,處處處心積慮防著別人,用盡心思算計別人,一心為自己爭取利益,卻導致了親友的不信任。內心充滿陰暗,必定活在得失計較、孤獨恐懼之中,實可悲愍!願我們有朝一日能夠把陽光帶給他!

網友:法師你好,自己所愛之人並不愛我,不論原因如何,我想放下這段情,卻又放不下,該如何去做呢?謝謝法師指點。

學誠法師:如果是愛「他」,那麼只要他快樂就好;因為他不愛「我」而痛苦,歸根到底真正愛的是自己。為情所困,其實是內心執著的投射,在妄想中強化自己的期待,使心粘著在虛幻的想像之中。揭開煩惱美麗的面紗,認清它的真相,就能減輕執著痛苦。

網友:如果你用了最偉大的付出去愛一個男人,可是他和你分手了,偶爾關心一下你。你覺得委屈傷心,因為目前你所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該怎麼辦?

學誠法師:愛著+無常=苦。既然外在的無常無法控制,那麼就放下內心的執著。

網友:我是個很樂觀的女孩子,但遇到愛情總是很蠢很笨。我喜歡的男孩子忘不掉前任女朋友,對我若即若離,忽冷忽熱的。他說我們是兩條路上的人,對未來也沒有任何承諾。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必要堅持,現在我每天都很抑鬱,開始變得寢食難安,心煩意亂,我要如何做才能恢復到從前的我呢?

學誠法師:如果可以不在乎付出與得到的平衡,就不會如此痛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無事是貴人》

問:臨濟義玄禪師說:無事是貴人。我想他的意思並不是...

打坐念佛氣一直在頭上鼓,應該如何解決

問: 我打坐念佛好幾年了,近三年打坐氣一直在頭上鼓,...

中陰身階段會更容易往生嗎

問: 現在往往是事先沒有準備,發現亡者斷氣之後才開...

如何將世出世間法圓融

問: 印祖一再說:念佛人當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

路過墳墓時能念佛號給他們嗎

問: 我喜歡登山,有時登山的時候會看見一些墳墓,很...

怎麼能印證因果輪迴呢

問: 尊敬的宏海法師,我的問題可能比較基礎,佛教說人...

受菩薩戒後,吃蛋犯什麼罪

問: 受了在家菩薩戒,吃沒有生命的雞蛋、沒有半月半月...

印光大師答緣淨居士問

問: 念佛行人,首宜以嚴持五戒為急務,庶念佛易得心淨...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佛陀入滅給我們什麼警覺

佛陀轉法輪以後,既然示現是一個凡夫,就必須要示現老...

可以給家人吃三淨肉嗎

問: 如果家庭裡婆婆和丈夫都不信佛,吃肉,現在婆婆...

隨業往生與隨念往生

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到底什麼業...

洗滌無量劫來的業識種子

學道之門別無奇特,只要洗滌根塵下無量劫來業識種子。...

【推薦】為何平時就要常念佛

自性堅定、清淨,是西方義 自性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世間的怨恨無法止息怨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這是...

對別人最深的傷害是語言

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極其優秀,可是...

父母的教訓和責罰

居則致其敬的意思,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無...

楊絳的百歲感言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

用四無量心對治煩惱

如果學佛者在生活中解行並進,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勸人信佛,需要他的善根緣種成熟

沒有善根,如何救拔他呢?如果在墮惡道的時候,或者到...

人之幼時,教養為急

子輿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其實成功並不難,難的是在紛亂複雜、迷惑重重的世界看...

聖嚴法師《思善、思惡》

我們先要善惡分明,才能開始修行。善惡分明的人,是正...

淨土難乎?易乎?

寒暑假中,陸陸續續有居士來找我聊聊。除了接觸他們生...

念佛能改變因果規律嗎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比如一個人癌症本來該受報的,誠...

【佛教詞典】持戒施僧果報

亦名:持一不殺戒報、薄俱羅唯受不殺戒、不殺果報 濟緣...

【佛教詞典】辟妄救

(書名)十卷。明釋圓悟說。侍者真啟編。此書圓悟(即...

【視頻】孩子人生教育的四大階段

孩子人生教育的四大階段

【視頻】大安法師《佛殷重付囑地藏菩薩》

大安法師《佛殷重付囑地藏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