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衣服不是拿來炫耀虛榮的

蔡禮旭老師  2015/09/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衣服不是拿來炫耀虛榮的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我曾經聽過一個長輩他說,他還沒有結婚以前,覺得養一個老婆很輕鬆,因為都吃那麼一點點,他覺得應該很輕鬆。後來娶了以後,覺得很困難,因為東西、食物很便宜,但是衣服很貴。

所以他就說,他跟他的太太去買衣服的時候,他太太一看上說:買了、買了。他在旁邊說:嘜啦、嘜啦(不要啦)!所以他後來才了解一個真相,女人的衣櫃裡面永遠少一件衣服。其實我們衣服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暖、是遮羞,衣服絕對不是拿來炫耀、拿來虛榮。

人往往會忘記一個事物本來的本質。比方說,有一位教授他就拿了幾十個杯子。剛好上了兩節課,他知道學生一定會口渴,他就把這些杯子拿出來,他說:諸位同學,你們去喝水。口渴了,所以喝水是最重要的目的,對不對?結果,他們一走過來,在那裡遲遲不去裝水,都在幹什麼?挑哪一個杯子比較漂亮。都把時間耗在哪兒?挑杯子上。就好像衣服它的目的是來保暖、來遮羞用的,可是我們在買的當中,已經忘記它本來的目的,反而沾上虛榮的習性。

還曾經聽說有一群女人都很有錢,然後她們一起看巴黎時裝(在電視上看到時裝秀),看完覺得那一件很想要,隔天就坐著飛機飛過去買。人假如這樣花錢,錢會怎麼樣?跑光光,再有金山、銀山也不夠她花。因為她這樣的榜樣一出來,誰學得很徹底?子女一定學得徹底。所以,鐵定富不過幾代?你們現在判斷正確,富不過一代。所以我們穿衣服,「上循分,下稱家」,依據我們的經濟狀況去買衣服,絕對不要打腫臉充胖子,這樣就不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現代社會由於物質文明過度蓬勃、結構變化太快,造成人...

讓勤儉節約成為自己的道德標準

《中華美德故事儉朴篇》裡有一個春秋時魯國宰相季文子...

挨打不如找打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進步,避免挨...

社會困亂之時,正是布施的好時機

印祖第三天開示,重要內容講得差不多時,就談了一下當...

修福猶如炒股,看你往哪裡投

在這裡和大家談一談有關修福和惜福的事。 修福,就是人...

愛物惜生,物盡其用

陶侃是晉代名臣,雖處高位,卻簡朴、惜時。他身任官職...

奉行惜福節儉的生活

古往今來有很多道德君子,給我們做了惜福的好榜樣。特...

楊岐燈盞,寶壽生薑

我常講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針,首先要有信仰。一個人要有...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何等是淨佛土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

怕冷的女性應吃哪些食物緩解寒冷

立冬以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許多女性覺得總是手腳冰...

人道難生佛乘難遇;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

三、思惟暇滿難得。 閑暇圓滿的人生是難得的。前面兩個...

用自己的力量來度過難關

遭遇困擾和不幸時,不要把原因推到別人身上,而不反省...

父母過世為他們立牌位有用嗎

問: 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有一次我們討論到我父母過...

技能與家財

從前印度南面海邊,有一個名叫那梨的國家,這個國家的...

智者求其實,愚者求其名

常聽兩種聲音: 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評。 常看兩...

善心不僅能救命 還能救心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來我們醫院,醫院發現他...

法界最可靠的保險

我曾把在香港辦理的繳費11年的保險退了,為的是得到四...

何為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一者禮敬諸佛 禮者、身禮拜。敬者、語意恭敬。諸者、不...

以愚夫愚婦自居,老實念佛得利益

很多人都說念佛人都是愚夫愚婦 ,好像他修參禪的、或者...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夠更深層

我們在心中能夠受持常住兩個字,就能夠遠離三惡道。常...

何謂邪想坐禪

我們打坐的時候,會出現這種魔事,這個《釋禪波羅蜜》...

黃金賊

一天,佛陀與弟子們在外行化後,準備返回精舍。途中,...

佛法為什麼不靈

一個居士問:師父,佛經說念佛誦經可以消災健康,為什...

重視心靈環保建設

環境的污染 我們知道今天世界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環境...

【佛教詞典】暴流有六

【暴流有六】 p1340 瑜伽十七卷十六頁云:暴流有六。謂...

【佛教詞典】命

(術語)梵語尾戍單Jivita,支持暖識為生物之元者。俱...

【視頻】連續劇:玉琳國師之再世情緣

連續劇:玉琳國師之再世情緣

【視頻】夢參老和尚《一切本來寂靜,不要沒事找事》

夢參老和尚《一切本來寂靜,不要沒事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