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執著越重,輪迴就越難出去

淨界法師  2014/08/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執著越重,輪迴就越難出去

唐朝有一個百丈禪師,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講《金剛經》。在講《金剛經》的時候,有一個老人家每一天都很準時來聽。等到這個百丈禪師講到最後一堂課的時候,這個老人家很感動,圓滿了,就跟這個百丈禪師頂禮感謝。他說我以前,也是在百丈山的一個老修行,我領著一群弟子修行,我當時也是有一點心得,有一點禪定的,但是我的弟子問我說,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說這個修行人你有禪定,因果還能夠障礙你嗎?他說,我當時就說不落因果。那麼他講這句話,就有兩個問題了:第一個,這個思想是錯誤的;第二個,你這個錯誤的思想,還宣說給別人聽,這是一種業力,造口業了。所以他業力跟妄想結合在一起了,所以就使令他墮落到狐狸的這個色身五百世。

那麼如是的輾轉,最後一世,他得度的因緣成熟了,遇到百丈禪師說法,他出來聽了以後,他把他的心中的結解開了。百丈禪師說,你不能說不落因果,你要說不昧因果!我們沒有成佛之前是逃不開因果的。

所以你看我們往生淨土,我們也沒有說擺脫因果,就叫帶業往生。業是可以帶走,帶到哪裡去呢?帶到淨土再來處理,你不要去刺激它,對不對?你有這個地雷,你可以不去碰它。

那麼這個修行者他聽完以後就心開意解了,後來他就說我在你後山的山洞裡面,請你老人家明天來幫我收尸。所以百丈禪師帶著弟子去的時候,果然在後山的山洞,找到一個很大的野狐狸把它埋葬。

這個典故在禪宗是很有名的叫野狐禪的公案。就是說這個修行人,他為什麼能夠從狐狸的輪迴當中,跳脫出來?他憑什麼擺脫輪迴呢?因為他改變了第七意識,第七意識是輪迴的開關。

諸位,你今天會投胎,除了你有生死業力以外,你對三界的果報,或者對人或者對事或者對財物,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執著。你執著愈重,你輪迴就愈難出去。

所以這個第七意識,諸位要知道,它是整個生死輪迴的一個很重要的開關,就是一種執取、愛取。想要往生的人一定要注意第七意識,你一定要把對娑婆世界的執著降到最低,要淡薄,你才有辦法帶業往生的。因為第七意識的執著,它對業力是有主導性的,它會主導這個業,會激發業力,讓業力活躍起來。所以我們一方面懺悔業障,讓自己的生死業力降低,一方面更重要是怎麼樣?調伏愛取!你的愛取勢力薄弱了,它就不容易去激發生死業力了。所以我們要知道,整個第八識,它講輪迴的力量就兩個重點:一個是外有業力,第二個內有顛倒妄想。

這個就是我們唯識學所要認清楚的輪迴的真相跟處理的方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濟群法師:自我的回歸

自我,大家似乎都非常熟悉。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強烈...

真為生死來學佛

我們學佛是為什麼?是真為生死來學佛。對於佛教徒來說...

大安法師:破除對身體的執著

這個身體的這種污穢、不淨。我們每天都跟四條毒蛇相處...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參禪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徹大悟...

進退從容,積極樂觀

人的情感總是希望有所得,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

向外攀緣,人生無解

這個思惟死歿無常,它所對治的是對今生生命的五欲的愛...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

培養第二念的覺悟

我們一生當中你的造善造惡,就是第六意識決定了。當它...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是我們花了太多的...

佛陀開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雜阿含卷四九一經》,是佛陀教導在家人...

心中覺悟心自安

一、慈悲為本,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愛眾生...

閉關念佛的種種用心禁忌

關中精進,成績不著並不可怕,可怕處在於諸邪纏身,不...

純金的羅漢

從前有一位農夫,原本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鋤...

行善要及時

莊周生活貧困,家裡經常缺米糧。有一回,他向朋友監河...

臨命終時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見識小,捨不得賑災,亦須分與女兒、孫媳、孫女...

我不教他,誰來教他

盤圭禪師是一位廣受尊崇的禪宗大師,每逢他主持禪七之...

心理養生--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

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

氣質的培養

一:沉穩: (1)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2)不要逢...

臨終是超凡入聖,還是繼續輪迴

民國十二年陰曆五月廿八日,大師收到會稽道尹黃涵之居...

水陸法會有何功德

水陸法會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漢傳佛教在寺廟中...

修行十想 解脫證果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佛陀告訴諸位比丘:如...

畜生是有靈性的

有朋友問:為什麼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認為...

如何解讀見性法與淨土法門

問: 如何解讀見性法與淨土法門? 慧律法師答: 不見性...

思惟略要法--不淨觀

貪慾、瞋恚、愚癡是眾生之大病。愛身著欲則生瞋恚,顛...

【佛教詞典】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凡十卷。唐代般若譯。今收於大正藏第八冊。略稱六波羅...

【佛教詞典】摩訶夜泥

(術語)Mahāyāne(止格),譯曰大乘。見大日經疏五...

【視頻】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有聲書

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有聲書

【視頻】淨界法師《帕瓦羅蒂的唱歌之道》

淨界法師《帕瓦羅蒂的唱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