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懂得做人比懂得做事更重要

2014/03/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懂得做人比懂得做事更重要

忘記你所失去的,珍惜你所擁有的,未來的命運會怎樣,全在於今天的努力。誰都不能苛責一個努力的生命。不管是怎樣的人生,只要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就該無怨無悔,就無需「假如」。

污泥可以長出蓮花,寒門可以培養孝子,洪爐可以煉成鋼鐵。困境可以成就偉人。苦澀可以醞釀甘甜,煩惱可以轉為菩提。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在高峰的時候,且慢高歌。在波谷的時候,不必落淚。一浪翻一浪,一波過一波,便是人生的彼岸。

每個人都要記住,我們都要服從一個規律,沒有人例外,叫做自作自受。每一個人,都要替自己的行為負全部的責任,你推給別人沒有用,你也推不掉,誰也不會替你扛。沒有人害得了你,沒有人救得了你,賞識你也沒有用,打擊你也無濟於事,一切就是自作自受。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人生規律。

在人生的大舞台中,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永遠是鮮花坦途,總會有荊棘坎坷,身處順境時,我們居安思危,路才長久。身處逆境時,我們堅守希望,才能走出困境。無論怎樣,我們都是自己生命電影中的主角。命運的安排,成為我們修煉的助緣。心懷善念,堅持信仰,發揚正能量,感恩身邊人,收穫清淨和喜悅。

如果愛裡沒有責任,愛就變得自私。如果愛裡沒有節制,愛就容易放縱。如果愛裡沒有平等,愛就變成一種施捨。如果愛裡沒有尊重,愛就變成一種專制。如果愛裡沒有喜樂,愛就不能成為真愛。如果愛不能光明正大,愛就是罪惡的化身。

擁有,只需足夠就好。手錶,只有一塊你能判斷現在幾點鐘;有兩塊反而很難確定。愛人,只有一個就能全心全意相愛,多了反而糾纏不清,到頭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食物,能吃好則可養身,吃多了反而傷胃。幸福不需多,心裡快樂就好,追求過多的幸福,累了身體累了心,再多的幸福也是累贅。

我們有時會錯誤地以為,得不到的,才是珍貴的,已經擁有的,都是廉價的。得不到的,因為缺少深入的了解,它只是一種美好的假象,展示給我們一個絢麗的外表。如果有那麼一天,你距離它近了,知道了它的真相,你才發現,它和我們擁有的,竟是那麼的相似。別把眼光停留在想像中,你擁有的,都是你的幸福。

使人疲憊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遙遠,而是你心中的鬱悶;最使人頹廢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喪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滅;最使人絕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擊,而是你心靈的死亡;所以我們凡事要看淡些,心放開一點,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起伏,都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周圍的人;喜怒無常,也注定會破壞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所以,懂得做人,有時候比懂得做事更重要。即使你不懂怎麼為人處世,至少也要學會控制情緒,而不要讓情緒控制自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眼觀六道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於最後一天夜裡悟...

善良,讓人生的機遇不曾錯過他

聖保羅國際影業公司計劃籌拍一部情感電影《中央車站》...

駕馭浪潮,在人生的風浪中前進

人的一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它就好像是大海上的波浪...

【推薦】娑婆世界有多苦,腫瘤醫生親歷患病眾生相

出家前在醫院工作的時候,常常有病人會問我:醫師你幾...

人要為眾生而活

一般學佛的人常常思考:要怎樣才能解脫生死?而我倒是...

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看待福報

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人生,應該怎樣對待人生。 一個人如果...

從工作中創造人生意義和喜悅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沒有做和尚,說不定已經做了木匠...

出世間法的成功

世間的祝福都是吉祥、大喜、恭喜發財等。今年是馬年,...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道證法師:結婚真的很快樂嗎

結婚很快樂嗎? 我曾經看過一位子宮頸癌的病人,她最...

十種懺法能將罪業懺除清淨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若想真正將罪業懺悔清淨,可以採用...

要有決生淨土的信心

有一種人虛心太過分了,總說我們這樣的凡人,還不及天...

地藏菩薩悲願特重,功德不可思議

由於地藏菩薩悲願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議。《十...

閻羅王派到人間的五個使者

佛言。昔者為鹽樓王。有弘普之慈諸墮罪獄者。王盡現之...

太虛大師:佛學的人生道德

佛學的人生道德,即是從佛教的立場和觀點出發,略說人...

以愚夫愚婦自居,老實念佛得利益

很多人都說念佛人都是愚夫愚婦 ,好像他修參禪的、或者...

藝人取樂大眾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到摩揭陀國游化,住在王舍城北方的...

在家居士能做幽冥界皈依嗎

問: 弟子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

心開路就開 心死路就死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父親有三個兒子,因為工作的緣故...

佛教的養生理念

養生一詞始見於《莊子內篇》。所謂養,就是保養、養護...

臨終一念在淨土,則必定往生淨土

【原文】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

圓瑛法師為什麼能從禪堂裡穿門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門。怎麼叫不二呀?《心經》大家都會背誦...

三界無安,以苦為樂

【原文】 廁蟲之在廁也,自犬羊視之不勝其苦,而廁蟲不...

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

讓孩子樂觀一些

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工廠曾經失火,近百萬美元的設備化為...

【佛教詞典】寶部

(術語)密教五部之一。謂佛之自利圓滿,而具無邊福德...

【佛教詞典】對治助開

天台宗十乘觀法之第七。即於修正觀時,障道之事發生,...

【視頻】應夢恆修普賢行(上海隆慶寺)

應夢恆修普賢行(上海隆慶寺)

【視頻】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

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