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何佛陀允許弟子吃三淨肉

2013/11/13  大字體  護眼色

為何佛陀允許弟子吃三淨肉

初學佛的人一般都有許多問題,有關吃素的問題也許是諸多問題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它影響到一個人每日的飲食生活,如果選擇吃素,那將是他的飲食生活方式的完全改變。因此初學佛的人有如下的問題,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吃素是不是營養不足會得貧血嗎?上座部或南傳國家如泰國、斯里蘭卡、緬甸的出家人和西藏的出家人為什麼不吃素,而只有中國漢地學佛的人要吃素?吃素是不是有功德?三淨肉是什麼意思?學佛的人是不是可吃三淨肉?等等問題。

為何佛陀允許弟子吃三淨肉?

一、佛陀對飲食的態度

我們是學佛的人,首先讓我們看看佛陀是甚樣看待飲食問題的。在佛陀時代,佛陀的弟子們都是乞食的,他們是居無定所,到處雲遊弘法。在佛陀成道三個月後,佛陀的弟子很快增加到六十位,這時佛陀對他的弟子們說:「為了芸芸眾生的善益,為了芸芸眾生的幸福,你們去弘法吧。」就這樣佛陀的弟子們以行乞弘化的生活足跡遍佈了整個印度。所以佛陀在飲食方面所制的戒律是:乞到什麼吃什麼,不挑食,乞食時不論貧富,以平等心來接受。

有一次,衛舍離的將軍西合,是耆那教的一位大居士,要想見佛,因為他是一位很有影響的人物,所以耆那教的教主大雄不許他去,他三次請求都被拒絕了。於是這位居士就不再請教他,而直接來見佛陀。

佛陀給他講了開示,從人天福報講到四聖諦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理,他聽了非常高興並要求歸依佛陀,做一位在家弟子。佛陀講到:「像你這樣有身份、有名望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能草率做出決定。」「世尊」,西合講到,「聽了您這句話,我更加樂意歸依佛陀,因為如果我要歸依其他教派的話,他們會高舉旗幟,在城中遊行,高呼:西合,一位將軍歸依我們了。但是佛陀卻不同。」於是他再一次請求歸依佛陀。佛陀表示同意並說:「歸依佛教後,你要繼續尊敬供養你以前的師傅,耆那教之教主。」於是這位將軍西合就請佛陀到他家應供。當耆那教徒聽到這件事後,在佛陀到將軍家應供的那一天,耆那教徒在衛舍離城中要道上高呼:「將軍西合屠殺了一隻很大的牲畜來供養喬達摩,喬達摩也知到這是為他而屠殺,但是他還要去應供,所以這樣的業要記在他的名下。」

其實將軍西合準備什麼樣的飯菜,佛陀並不知道的,這只是耆那教徒對將軍西合離開耆那教而歸依佛陀的一種不滿而已。於是佛陀就製定了三淨肉。當有人供養肉食時,乞食者應當觀察,此肉是不是為我所殺,我有沒有看到殺生,有沒有聽到殺生,是不是懷疑為我所殺。如果不是,可以接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淨肉。直到今天,南傳上座部國家如泰國、斯里蘭卡、緬甸的僧人仍然奉行這一條戒。所以佛陀所制這一條戒的目的是出於對一切眾生慈悲的本懷,不傷害一切眾生之性命。所以,即使是南傳僧人,如果有人為了貪圖口福而要居士供養他肉食,這也是犯戒。從另一方面來講,我們並不是因為它是肉而不食,不食肉是出於佛教徙對一切眾生之慈悲,因為我食肉間接地助長了殺生,所以我們不食一切眾生肉。

佛陀對飲食的態度,與他對修行的態度是一樣的實行中道,避免極端。佛陀的弟子,也是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曾向佛陀建義,比丘應當嚴守五條戒:一,穿糞掃衣,也就是穿用從墳墓間揀來的破布縫製的衣服。二,夜宿時住在樹下。三,完全素食。四,不接受居士的邀請,去家裡應供。五,日中一食,即一天吃一餐。佛陀的回答是聽便,願意嚴守這五條戒的比丘,可以這樣做。

為什麼佛陀允許他的弟子吃三淨肉呢?因為如果挑食,要吃素食,那將給人們帶來很大的不便和負擔,同時比丘的乞食弘化生活也會受到限制,並且也影響到佛法的弘傳。即使到了後來,僧團不斷狀大,許多大富長者向以佛陀為首的僧團捐贈了很多寺院和精舍,如祗樹給孤獨園,還有《瞿默目犍連經》(中部第三冊第1頁)中提到,衛塞卡優婆夷為佛陀建築了一座七層高的僧舍,建了好幾年才完成。

另外一位大銀行家,庫庫陀也為佛陀和他的弟子建了一座大寺院,名叫庫庫陀寺。著名佛教學者,拉毛特(Lamotte)曾計算過,佛陀在世時,僧團擁有二十九座大的寺院:八座在王舍成,四座在衛舍離,三座在舍衛城和四座在驕娑羅。我們可以推想到,在其它地區一定也有許多大小寺院供比丘們在旅途中休息過夜。但是佛陀時代的比丘,以乞食弘化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雖然有這樣多的寺院,他們還是到處雲遊,傳播佛陀之無上教法。與佛陀同時代的耆那教也提倡戒殺,但他們把這一戒條實行到了極點,以至於呼吸時怕傷害了空氣中的微生物,他們就帶口罩,走路時怕傷害了路上的螞蟻和蟲子,他們就邊走邊用掃帚掃地,所以他們至今也未發展成為世界宗教。因此佛教的戒律重在精神,而不重在條文。這也是佛教能夠傳播全世界,並且能夠救度無量眾生的原因之一。

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個故事來說明這一點。佛在世時,有一位比丘在靜坐時想到,佛陀制了這麼多戒條,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這很難實行。於是他起座到了佛陀那裡,他說:「世尊,您製定了這麼多條戒律,我很難實行,您是不是可以修改一下呢?」於是大慈大悲的佛陀回答到:「好啊,我現在只給你一條戒,你能尊守嗎?」這位比丘聽了很高興:「能,我能尊守。是什麼戒呢?」佛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就是麼一條戒。」可見一切戒律以行善為主,以行善為目的。因為行善就是佛教徒成佛的資糧,往生的資糧。

二、 素食的起因

當佛教從漢代開始傳入中國時,初傳來的經典大都是小乘經典,由於戒律裡並沒有明文規定,不許僧人食肉,而且由於在印度的僧人就不以素食為主,來到中國弘法之印度的高僧大德自然也是非素食者。所以起初,中國的僧人與他們來自印度的師父一樣,也是非素食者。但是由於儒家仁慈思想與孝道的影響,這時在中國僧人當中也有不少是蔬食布衣者。如《孟子》梁惠王上曰,「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這是表示仁慈。

第二,根據儒家的孝道,當父親或母親去世後,子女要服喪。服喪期間斷一切肉,蔬食布衣,以表孝道。佛教受儒家的影響很大,所以這時已有許多僧尼是素食者,如道安、慧遠等高僧都是素食者。這主要是出自個人的自願,並且他們把蔬食看成是一種苦行。據日本學者諏訪義純統計,《高僧傳》正續中總共記載四百九十七名高僧,其中有六十八名是素食者,佔總數的百分之十三多。在此六十八名素食者中,有外籍僧人三位,印度中天竺譯師求那跋陀羅,高昌僧遵,月支經師支曇龠。有意思的是求那跋陀羅在出家前就己是蔬食,而另外兩位是在出家後素食的。《比丘尼傳》中共記載九十五位比丘尼,其中素食者三十,佔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二。

但是後來,以菩薩思想慈悲為本之大乘佛教經典傳來越來越多,如《涅槃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央掘魔羅經》等,還有《梵網經》與《首楞嚴經》。這些經典當中都有明文指出不得食一切眾生肉。《涅槃經》中迦葉菩薩問佛:「云何如來不聽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問佛:「何故先食三淨肉乃至九淨肉?」佛告迦葉:「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梵網經》云:「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佛種子,一切眾生見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大乘入楞伽經》更進一步從因果轉回的理論上闡明了食肉的過失。經中指出,眾生從無量劫以來,流轉於六道輪迴,生生死死,輪轉不息,曾經都是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戚,如何忍心取食而之。至此素食的經典根據理論己經完備。

南朝梁武帝蕭衍(464-549)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他於502年四月初八佛誕日即位,於天監十八年(519)年四月八日從戒行精嚴的慧約法師(452-535)受在家菩薩戒,並常自稱菩薩戒弟子,於天監二十七年(618)在台城北建同泰寺,此是武帝私寺。他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後被大臣贖回。梁武帝有感於大乘佛教的菩薩慈悲思想,積極提倡素食,於天監十年,即公元511年,頒佈《斷酒肉文》,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從此,素食就成了中國僧人的一種優良傳統與美德。中國僧人不僅把它保存了下來,而且大力倡導和發揚光大。今天世界人民逐漸認識到,素食不僅有利於健康,而且它還有利於保護動物,環保和生態平衡。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般涅槃經: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

億萬富翁大衛默多克的長壽養生秘訣

大衛默多克,擁有多爾水果公司,是人們心目中極力主張...

常啖人間肉鮮美,誰知盤盞腸食毒

【豬肉】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牡曰,牝曰彘,子曰豚...

素食是修行順利成就的秘方

身陷在充滿各種污染源的現代人,有著設備多樣與華美潔...

富翁吃豬

傳說過去有一個富翁一生行善無數,修橋鋪路,救濟鰥寡...

素食怎一個「吃」字了得

素食怎一個吃字了得? 素食,首先衛生、安全,這是素食...

肉食與癌症結成死黨

1976年,美國成立由參議員喬治麥高文主持的營養與人類...

動物性食品中存在的五種主要毒素

作者:約翰麥肯道格爾(John McDougall) 註: 本文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能夠這樣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脫死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辦,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門。因為念...

本煥老和尚:2002年弘法寺佛七開示

泉慧老法師講了幾十年經,不但在國內、香港講經,也去...

界詮法師的學佛出家因緣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

生命中永遠有做不完的事

許多人過日子的方式,好像有一個秘密目標,非要把一切...

妙蓮老和尚《要為後代培福慧》

一、閑來多為不急忙 古人有句話說:病中方知身是苦,...

心不動搖無所住執,才能成大道

從前釋迦佛在世時,有個女子坐在釋迦佛邊上入定了。文...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在道場裡面來行走之際呢,一...

毘舍闍鬼喻

從前,有兩個毘舍闍鬼共同擁有一個竹簍、一根木杖和一...

現前一念,能緣一切正報

五戒即五常,不殺即仁,不盜即義,不邪淫即禮,不妄言...

淨宗二祖-善導大師

1.生平 善導大師(公元613---681年)誕生於隋大業九年...

坐禪就能開悟嗎

我們要學證到空性、實相般若,離不開文字。就是要多聞...

當死亡到來時,除了佛法的功德,其餘的都帶不走

你思惟死亡的時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餘的都帶不...

三類疾病的對治方法

疾病有三類:一是業障病,宿世的惡業;二是內傷,五臟...

名與利捆綁著我們

畢業典禮上,校長宣佈全年級第一名的同學上台領獎,可...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長苦。欲免輪迴,...

有修行問題應該怎麼辦

怎樣增強信願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課? 關於念佛、...

【佛教詞典】六種供具

(物名)密家常用六種之供物也。...

【佛教詞典】事造

為「理具」之對稱。系天台宗之教義。天台宗謂真理(法...

【視頻】到海外找師公

到海外找師公

【視頻】夢參老和尚《華嚴經_如來現相品》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_如來現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