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放下心中千斤重擔

智諭法師  2013/04/24  大字體  護眼色

放下心中千斤重擔

居士們的心都是負擔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有千斤重擔一樣。有哪些事情放不下呢?有的放不下家務,放不下子女;有的放不下公務,放不下工作。能抽時間來打佛七,實在是難能可貴。大家要知道,來打佛七,就是要教心裡放下那千斤重擔。這次佛七,大家如能打得心裡很輕鬆,很愉快,就是成功。如果很散亂,糊里糊塗地過了七天,那說明念佛的功力用得很少。

假使詳細地說,大家放不下的事情太多了。約略地說,大家需要放不下的只是一個「我」字;要是不掛記「我」,一切就可放下了。這個「我」,略說有四種,就是我見、我慢、我愛、我癡。這是第七識——末那識。在堅執著「我」。打佛七為的是打它,使大家放下這個「我」。所以,在這七天之內,由於「我」而起分別心,不可人為這個事情好,這個事情不如意;這個事情對,這個事情不對。

不可批評,維那師唱的聲音高了,唱的聲音低了,唱的聲音快了、慢了。這些都是我見,不能讓它起來。也不要說木魚打得快了,打得慢了;提鐘打得快了,打得慢了,都不要起我見。這不是環境妨礙你的心,完全是你起心妨礙環境。一切好也好,壞也好;對也好,不對也好,應作平等觀,打成一片,一聲佛號!

念佛就是貴在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就是不起分別心,不起厭惡愛好心。這樣,「我見」就放下了。放下以後,心裡就自然會有一種很輕鬆愉快、輕安的感覺。

第二個要放下「我慢」。我知道,各位在家裡很容易起我慢。有人碰你一下,「咦!你為什麼碰我呀」!這是我慢心。有人講我們幾句,「你為什麼講我?你憑什麼資格講?」更不要說,有人管我們了。看見自己小孩子很喜歡,是我慢心;看見你所討厭的人就起討厭的想法,也是我慢心。凡是由我心所起的都是我慢。這個我慢一起,能造很多罪惡。大家在此地,要是監香的管你啦,要想開,「他管我,是打我的我慢心,助長我的往生因緣」。不可起我慢心反抗。例如說,規定各位居士在寮房不可講話,而你偏要講話,那是你的我慢心。這會障礙你的往生因緣。規定各位不可閑看、閑逛,而偏要閑看、閑逛,這會妨礙你往生,是你的我慢心自己障礙了。

所以遇到如意事情,也不要管它,我只念我的阿彌陀佛。不如意的事情,我也是念阿彌陀佛。把它如意不如意打成一片,念阿彌陀佛。

第三個講「我愛心」。各位居士都有嚴重的我愛心。譬如說,愛自己的親緣眷屬,那是我愛心;愛自己的習慣,是我愛心。我的習慣愛清潔,我的習慣愛娛樂,都是我愛心,障礙往生。有的人愛打麻將,有的人喜歡喝酒,有的人喜歡玩樂,這都是我愛心。在這裡打佛七,如再起我愛心的話,應趕緊念阿彌陀佛,七天用功夫,立志打磨它。「這個事情我喜歡,那個事情我不喜歡;這個規矩我喜歡,那個規矩我認為不對」。都放下,一心念阿彌陀佛!這七天要把所愛的放下,把所厭惡的放下,教它所愛的和厭惡的打成一片,念阿彌陀佛!

至於說「我癡心」,以上所說的我見、我慢、我愛,都是癡,也就是不合乎道理的。對於我癡,要講起來,有很多的解釋,而且是很深的理論。因為合乎道理就是明,不合乎道理就是無明。要是那麼說,恐怕各位居士不耐煩聽。現在把它簡單作兩句話說。你要想沒有我癡的話,就應該「恆順眾生,普皆迴向」。對於一切人和事要我順,要隨順;對於所作一切善事功德要普遍迴向往生淨土。把合理的,不合道理的打成一片,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

大家記住,念佛,要放下我見心、我慢心、我愛心,我癡心,把一切打成一片,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智諭法師文章列表

善用其心——可以扭轉人生

相隨心轉,這個很重要。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

歲月年華,不與人期

為何不能棲心道業呢? 我們有種種執著,雖修學佛法亦不...

《臨終三大要》白話譯

人生最悲慘的事情就是死亡,可是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避...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天台智者大師 說 宋四明沙門知禮...

信願行往生極樂

第一、信不學佛則永遠在六道中輪迴,不得解脫,此事任...

臨終十念稱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願中十念稱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樣算是厭離娑婆的表現嗎

問: 弟子今年三十歲,因患有心理疾病,經濟條件可以...

臨終的人要達到正念,要有這三種力量

如果你看《彌陀要解》,你就會知道,我們臨終的人要達...

現代人的心靈荒蕪

自有歷史記載以來,人類一直為追尋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

問: 弟子的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我懺悔、做善事,天天...

少吃肉的10個益處

美國《健康》雜誌刊文,總結了少吃肉的10個益處。 1.減...

你真的確定自己是對的嗎

曾經有個男人必須離家一段很長的時間,在他離開前,並...

聖嚴法師:揩磨此一片田地

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餘緣,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真...

什麼叫大乘和小乘

本來,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推薦】覺海慈航

(一) 什麼是佛教 問: 創造佛教的人是誰? 答: 這...

知恩報恩的雁王

從前,在波羅奈城附近有一個大池塘。池塘裡,有很多魚...

地藏占察木輪簡要修持規則

凡是想要占察木輪,首先必須熟讀《占察善惡業報經》經...

福報是從眾生身上得來的

有的人會說。我很窮,根本沒東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

【推薦】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沒有不痊癒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厭乃得樂之基。宿因厚而現善濃,...

謙卑的力量

謙卑的力量,不在於形體的大小、氣勢的強弱,而是用柔...

五僧緣影:達照法師的出家因緣

五僧緣影之信仰的傳承 愛因斯坦說時空是我們的錯覺,我...

「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怎樣理解

問: 修行就是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句話要怎樣去...

【佛教詞典】如來識

又名佛識,即第九庵摩羅識。庵摩羅華譯為清淨,即脫離...

【佛教詞典】十三宗

乃佛教諸宗之總稱。在我國,指毗曇宗(或以俱舍宗代之...

【視頻】大安法師《西方確指》

大安法師《西方確指》

【視頻】《十善業道經》聆志居士念誦

《十善業道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