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禮佛的三個重要的意義

惟傳法師  2013/03/20  大字體  護眼色

禮佛的三個重要的意義

我們每天早晚的禮佛運動,有很深的含意。現在如果你還不能夠體會到禮佛深義的話,沒關係,你可以按照你原來的禮佛方式來做,後面會跟大家再解析禮佛的深義。現在大家就找一個適當的位置,以後這個時段你進來的時候就是禮佛。這樣,一方面是運動,一方面也可以讓你的身心很柔軟。這也是一種動中禪的修法。你清醒明覺的覺察,你當下的每一個動作細節,它會讓你的身心很柔軟,能夠培養出你感恩的心。有感恩的心,你的法喜就會一直的泉湧出來。現在大家就開始,選擇適當的位置,用你原來的方式來禮佛。方式不拘,只要不互相衝突、干擾就好。位置如果不夠寬大的話,可以移動。

禮佛不是一個形式,也不是做功課給佛陀看,所以不用急、不用躁。慢的動作,你要清醒明覺;快的動作,你也要很清醒明覺。如果你心中有另外的偶像,就像說你原來習慣禮拜觀世音菩薩,或是其他的佛菩薩都沒有關係,你就照你原來的方式來禮佛。禮佛也不是去拜偶像,不是去向釋迦牟尼佛求什麼神通、感應、加持……。那些都是不正確的知見,佛陀跟你我都完全平等,禮佛最重要的意義有幾點:

1、感恩

感恩佛陀告訴我們一條解脫之路,讓我們有因緣能夠逐步的邁向究竟解脫,出離苦海,斷除生死輪迴。這是一條實實在在邁向光明的解脫大道。在這世間,能夠呈現這一條解脫道路的大智、大慧的解脫者不多,所以我們要以感恩的心來禮佛,感謝佛陀告訴我們這一條解脫之路。

2、見賢思齊

禮佛更重要的意義是我們要向佛陀學習--要見賢思齊。我們要跟佛陀一樣發出大願——「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邊誓願度」。禮佛,就是要見賢思齊。佛陀不是來讓你膜拜的,佛陀他只是個模範,讓我們學習「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所以,禮佛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向佛陀看齊、學習,發出大願,這一生、這一世要跟佛陀一樣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當你是真正明眼人的時候,你就能夠引導眾生出離苦海,才不會以盲引盲;當你真正有智慧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地做到自利利他。菩薩道是要建立在解脫道上,你的慈悲是要建立在智慧上。沒有智慧的慈悲很容易長養眾生的欲貪;沒有解脫道的菩薩道,那很容易只是停留在世間的慈善事業上面。所以我們要學習佛陀扎扎實實的走出解脫道,為法做見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展現出菩薩道的精神。

真正的菩薩道一定是建立在解脫道上,佛陀如此,佛陀當初所引導的弟子無不是如此的。那不是自私,那才是究竟啊!那才是從最根本來解決問題,不是在支流末節上繞。你本身的生死輪迴、本身的苦沒有解決的話,你是沒辦法協助眾生出離苦海的,你會跟眾生在那裡互相纏縳啊!這就是在上《阿含經》課的時候,有跟大家提過佛陀相當深的感慨:「一切眾生類,悉共相纏縳。」今天我們禮佛,就是要學習佛陀那種真的邁向究竟解脫,打開智慧眼。這樣,你才能夠真正的自利利他。

3、身心更柔軟

禮佛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的身心更柔軟,懂得低頭、懂得謙虛。禮佛能夠幫助我們身心更柔軟,所以你在禮佛的過程,不要用做功課的方式或心態來禮佛。你不是去交差、去做給別人看,你禮佛禮的不是別人,是你自己啊!禮佛是讓你開發出你的佛性、你的覺性啊!那也是在開發你的成佛之道的覺性啊!所以在禮佛的過程,你要合掌、彎身,膝蓋要著地、要向前伏,這整個過程,你都要清醒明覺。你要起來(相反的動作),站立起來。一樣,整個過程要清醒明覺。

大家要知道,禮佛它是讓我們開發覺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動中禪的修法,一方面又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謙虛。這個謙虛不是自卑喔!謙虛是看到自己的不足,願意虛心學習。這也是在幫助我們斷我慢,所以大家這幾天好好的把握因緣。這個因緣是很難得、很殊勝的,希望大家好好地珍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每個人進入佛門都各有因緣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緣。近來甘肅一弟子,名鄭哲侯...

末法時期如何選擇善知識

問: 末法時期善知識很重要,該怎樣選擇呢? 大安法師...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

不論地藏法門、觀音法門、念佛法門等等法門,都是提供...

佛菩薩是否能幫我們陞官發財

陞官、發財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這些都是人...

為什麼出家人都姓釋

為什麼出家人都姓釋? 這是從東晉時代,有一位叫道安...

八正道

「苦」是人生實相,離「苦」得「樂」,人之所欲。學佛...

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過沒...

五福的意義

一、五福的意義 五福這個名詞,原出於《書經》和《洪...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佛說一大藏教無非破執

問: 佛教常言:佛事門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蘊?且...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觀:觀音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

蚊子咬就心煩,大痛時還怎麼念佛呢

有人會說:既然如此,那我等到臨終時再念佛就好了,何...

這些往生的眾生壽命有多長呢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年輕人如何權衡好念佛與學業、工作的關係

問: 作為一個年輕的佛弟子,如何權衡好念佛、學業、...

怎麼樣做好佛教徒

一、前言 我們信仰佛教,皈依三寶,皈依後怎麼去做?我...

夢到底從哪裡來呢

在說夢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眾生都具有的八種識:眼識...

不要以「凡夫心」對接「聖人境」

問: 法師在講解中提到無我,既然這個神識不是我,我們...

修行中種種的不順障礙,跟我們的福報是有關係的

我們都在學習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時候,都是唯恐...

沒有人可以傷害你的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諸如此類的話語:你說...

淨土法門之超勝

在晚清及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敲碎堅硬的殼

厚朴,落葉喬木,因葉大而濃蔭,因花大而美麗,因藥用...

把去世多年的人掛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問: 請問把去世多年的人掛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從...

如何處理做義工與念佛修行的關係

問: 學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無暇參...

要懂得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中國古詩說: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

印光大師《放生十大功德》

(一)無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殺所致。人...

【佛教詞典】三劫修行方成佛果

【三劫修行方成佛果】 p0217 俱舍論十二卷七頁云:何緣...

【佛教詞典】知心差別智通

【知心差別智通】 p0819   瑜伽三十七卷十二頁云:雲...

【視頻】鬼猶濟物

鬼猶濟物

【視頻】佛母准提神咒(印能法師)

佛母准提神咒(印能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