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態不同,結果也不同

2012/11/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遇到不順利時,你通常怎麼想?或者說,你覺得哪一種思考,會對工作比較有幫助?同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心態去面對,感受就會截然不同,最終結果也就會天差地遠。

週五晚上8點,和朋友本來約好聚會,自己還在辦公室裡加班,趕著下週一標案的提案報告。

A.「可惡!這麼大的案子,只有這麼少的時間準備,期待我們做出什麼啊!」「別人不做,老闆只會壓榨我們……」

B.「這麼短的時間就必須提案,競爭對手一定不多,這案子我們拿定了!」「我們超厲害,一定可以準時交差」

主動積極思考:與其怨天尤人,不如主動積極,正面思考

遇到不順利時,你通常怎麼想?或者說,你覺得哪一種思考,會對工作比較有幫助?同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心態去面對,感受就會截然不同,最終結果也就會天差地遠。

第一種心態是以受害者自居,認為自己的苦境都是被別人或環境所害,既怨天又尤人;第二種則是用正面態度去看待問題,相信自己有改變環境的能力,即使事情不如意,依然能夠找出更好的做法,讓事情朝順利的方向改變。後者這種思維,正是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所提出成功者的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

擺脫受害者心態,拿回解決問題的自主權

柯維解釋,很多人習慣將造成自己個性和行為的原因,推給外在因素,例如大環境景氣不佳,所以業績才會不振;另一半不夠貼心,所以夫妻才會失和。這是一種逃避心理,用受害者的心態來安慰自己。

然而這是唯一的選擇嗎?柯維強調,這些並不是環境的產物,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面對不順利,可以選擇被動地被環境左右,但也可以選擇積極主動,透過改變目前現狀,進而改變他人與環境,創造不一樣的局面。

人應該積極主動,最主要的理由,是因為我們本來就沒辦法隨心所欲的改變他人與環境,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積極思考,找出實際可行的途徑,主動爭取與創造機會,就有可能打開不一樣的局面,帶來實際的改善。

專注能做出改變的項目,擴大自己的影響圈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主動積極、改變自己」的重要,柯維提出了「關注圈/影響圈」的概念。關注圈是指自己關心的事物所構成的範圍;影響圈則是關注圈中自己能控制的部分。一般人關心的事物範圍很廣,其中有些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例如天氣好壞、父母家世等,但是像業績多寡、人脈經營、學歷證照等,則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柯維表示,很多人會執著於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關注圈內,影響圈外),例如主管個性不好、房價物價飆高,這樣做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因為再怎麼心煩氣躁,事情也不會有所改善,順著自己的心意發展。 如果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專注在自己能做出改變的項目(影響圈內),透過努力,就能對週遭造成影響,讓事情朝想要的方向改善,擴大自己的影響圈。例如客戶難搞,你無法影響他的個性,但是在你的影響圈內,你可以決定提案的方式,只要多花心思,找出對方聽得進去的說法和他溝通,慢慢地,客戶的想法和行為就會改變,變得更信任你,你的影響範圍也就擴及到客戶。

即便沒有期待的回報,仍堅持對自己負責 或許有些人會說,「我也這樣試過啊!但正面樂觀根本沒用!」的確,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已經努力改善了,卻完全沒有效果。柯維解釋,多數人往往會期待,別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應該有所回報,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算態度主動積極,事情也無法百分百一定照我們所想的演變。

「我們有選擇的自由,可是必須承擔隨之而來的後果,」柯維表示,人的一生中,所有已經發生的過去,都必須列入個人無法控制的關注範圍,重新從自己可以控制的影響圈中努力。

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要以「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持續做出響應。藉由反覆思考「為什麼結果會不如預期?」一面檢討行動的結果,一面修正自己的行動。

只要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在錯誤中反覆練習,一定能夠找出正確的做法,慢慢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極忙之人的修行法門

【淨土起信二:淨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

非份之財不能要

佛法不離世間法,就生產事業而言,佛法講正業與淨業。...

信守承諾

有個姓李的商人做鋪地磚的工作,跟一個客戶談好了,已...

有五種心態,決定五種果報

同樣的修行者,有五種的心態,決定你五種的果報: 第一...

爭取時間,活在當下

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時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

跌倒也可以獲取成功

有個漁王非常苦惱,就因為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一般...

想要做大事,既要任勞更要能任怨

最難的是勞而不怨。大家常說,做事要任怨,經驗告訴我...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腳亂

人不可能離開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對生活保持積...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隨順眾生,故說此言

在《法華經》裡面有一個特別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為...

心住在外境的二個過失

古德有一句話說:【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

《觀無量壽佛經》第六觀:總觀想

【經文】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

長遠心行善必獲善報

為什麼有些人做善事後很快就產生感應,甚至發生奇跡,...

八關齋戒的含義是什麼

初名雲戒、雲齋、雲關者,眾名乃異,莫不攝淨歸心也。...

如何成就一心不亂

九心住(欲界定) 一、內 住 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這樣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吃素? 答:聽...

理淨法師:「網絡遊戲殺人」是否有罪業

網絡遊戲本身是虛擬的世界,應當與我們的現在生活有很...

聲聲木魚的力量

大約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蘇州近郊登山...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條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

我們為什麼會有憂愁恐懼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間人所迷了的、顛倒了的事給顛...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東傳震旦,主流乃是般若與淨土兩大法系並...

以淡定心去面對煩惱事

怨起於心,結於心,所以當了於心。以一顆淡定的心去面...

念佛雖易,殊不知為真實出生死之要路

【原文】 念佛雖易,世人不知,都輕視為尋常,殊不知為...

何謂「卑劣慢」

問: 關於慢心,末學不甚明瞭。什麼是卑劣慢?與其他...

老闆學佛記:從土豪老總到文明紳士的進階

最近十多年來,喜歡佛教、學習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來...

【佛教詞典】一如頓證

謂一切修行的人都同乘一如之理而頓證菩提。...

【佛教詞典】娑底也

(術語)梵Satya,譯曰諦。堅實之義。演密鈔七曰:梵音...

【視頻】臘八節法語

臘八節法語

【視頻】大安法師《善導大師得梵僧指授玄義》

大安法師《善導大師得梵僧指授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