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眾生是福慧的源泉

寂靜法師  2012/10/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的苦樂就在一念間。一個人如果轉變觀念,他就不苦了。師父告訴我們:「心在哪裡,命就在哪裡。」念頭是開關,一開就光明,一關就黑暗。人生就是這樣,一切都在我們一念間。

比如做服務工作的人,他如果願意擔當一個菩薩的角色,他會覺得在與眾生結緣。每結一緣,他都感覺到自 己有一份喜悅、一份功德、一份福報、一份人脈。如果僅僅是應付,他就會很累。佛菩薩為什麼不累,而我們經常累?因為念頭不同,一關是黑暗,一開是光明。

我們師父上人不辭疲倦地弘法為眾生,他的動力在哪裡?我們可以從佛教裡面找到一切動力的源泉、一切財富的源泉、一切喜悅的源泉、一切覺悟的源泉,它的名字叫眾生。眾生就是大地,大地生長一切樹木花草。從佛教看,眾生是福德的海洋,眾生是智慧的源泉,眾生是力量的源頭。一個人只要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他整個的生命就做一件事情,就是為眾生,什麼都不要再想。為什麼呢?因為剛才講了,所有的福德在哪裡?所有的福德在眾生;所有的智慧在哪裡?也在眾生。他是一切的源泉。諸佛菩薩從哪裡出生?你們知道嗎?諸佛菩薩就從眾生出生。所以《華嚴經》裡面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前段時間,有個學生給我發短信,他說:「我選什麼專業好?」我說:「你選擇你最喜歡的專業。」他說:「我喜歡的專業很多,又怎麼辦啊?」我說:「你就選一個對眾生有利的專業。」我們父母往往教孩子什麼?做這個可以有名,那個可以有利,讓孩子從小建立自私自利的觀念,那不等於在害孩子嗎?應該對孩子說:「你應該去思考怎麼樣幫助別人,怎麼樣利益眾生。」

我曾經聽過嚴介和先生的課,他是2005年中國第二富豪。嚴介和先生介紹,他小時候母親給了他一句忠告,使他受益終身。媽媽說:「孩子,你一定要記住,你以後見到所有的人,就在心中問一句話——我能為他做點什麼?」這是一個偉大的母親、智慧的母親,一句話就可以成就中國的第二富豪。一般的母親往往會教孩子:「你看到所有的人,你就要想到從他身上整點什麼。」

所以我們的苦難、我們的貧窮、我們的不如意、我們的不順利從哪裡來的?違背自然規律,不了解自然法則。佛法就是給我們講解人生自然真相,講解自然法則的。我們隨順了自然法則,人可以過得更好,過得更順,過得更喜悅,過得更平安。

人為什麼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是經常改變自己的信念,經常改變自己的理想。所以理想要矢志不渝。諸佛菩薩的成就就在於為眾生,沒有第二念。無論遇到什麼,就只有這一念。即使現在有障礙,不能實現,還是繼續保持這一念,等待就可以了。就好像堵車一樣,堵沒有關係。我曾經見到一些開大貨車的司機,他們在路上,一個地方可能堵一天兩天三天,可是最終他也達到目的地了。他為什麼達到?因為他沒有放棄信念。

人的純潔不是一塵不染,人真正的純潔是心中有一個永不改變的信念。有些時候,這個地方堵了,但是他繞道一下,雖然路改變了,但是終點沒有改變。比如說大家都是為了幸福快樂,為了把工作做好,跑到南山寺來修學,這叫繞道行駛。因為我們直接做工作,有很多業障障礙我們,所以我們必須繞道南山寺消除業障,消了業障再回家,就發現這個路好走了,通暢了。所以人不是因為完美才成功,人是因為有堅定不變的信念才成功。

美國一位著名的大師,指導豐田公司員工說:「你不需要成長太快,你只要每天完善一點點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每個人想成長,只需要每天改半個缺點,每天做兩三件好事,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念一點佛,每天積一點善,每天做一點懺悔,肯定會成長。只管做就可以了,不要管得到什麼。人只要有足夠的陰德,有足夠的福報,自然就會如願。所以人生福報是用功德、用付出、用善行去換來的,哪有白白得到、爭得到、求得到或者算得到的呢!所以我們有空,把工作放下,來修行,修行是比賺錢還要賺錢的方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寂靜法師文章列表

行山願海,以行填願

修行人發的願要廣,不僅僅是度自己,不僅僅是度自己的...

我不教他,誰來教他

盤圭禪師是一位廣受尊崇的禪宗大師,每逢他主持禪七之...

《宗鏡錄》之法師十過

若不觀心內證,法師略有十種過: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

佛度憍陳如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便前往王舍城宣說佛法,以度化...

佛陀勸誡比丘勿以神通度眾

昔日,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難陀城的波婆利...

吃肉就是度這些眾生,這種說法對嗎

餘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講經時,聞有密宗傳法法師每每...

教化眾生的四無畏功德

說法無畏,你要有總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來了,一...

永信法師:不怕少林寺成網上寺廟

永信法師,少林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勸人合作布施比單獨布施功德大

《優婆塞戒經》摘錄: 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從醫學的角度看墮胎對身體的危害

上天有好生之德,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醫學報告指出墮...

越急於求成,越難以成功

有人做了這樣一個比喻,說身心浮動的人好比滾動的石頭...

《別行疏鈔》的十種禮佛

《別行疏鈔》中講了十種禮: 一、我慢禮: 像上下搗米...

為什麼今天開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開悟

光陰過的很快,今天是第二個七的第二天了。光陰無情,...

口說愛語可助我們攝化眾生

善護口業,不出惡言,可令我們內心保持清淨無染。口說...

業相與淨相

在修懺悔的過程中,原本潛伏在我們心中的業障、煩惱障...

如何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

念佛法門是難信之法,生真信極難。釋尊說,我這次來娑...

波斯匿王減肥記

有一天,波斯匿王來到只樹給孤獨園,他頂禮佛陀後便坐...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有一篇開示《與方聖胤居士...

如本法師:如何避免火燒功德林

佛法中常以忍辱來對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

如何才算有正知正見的布施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的有緣,大家吉祥。今天想...

不為富貴貧賤而轉移

歷代禪師寫詩者為數不少,往往禪境頗高,超凡入聖,成...

五陰身不可以離開法身,法身也不能離開五陰身

如果如來的清淨法身與五陰身不異,就是兩個是平等的,...

為什麼會有「神鬼精靈」這類眾生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

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

幾年前,參禮九華山時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聯:若不回...

【佛教詞典】老苦

【老苦】 p0621   瑜伽六十一卷十四頁云:云何老苦?...

【佛教詞典】惡趣

梵語 durgati,巴利語 duggati。又作惡道。為「善趣」...

【視頻】《大悲咒》男女聲合唱

《大悲咒》男女聲合唱

【視頻】孝親問答

孝親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