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慧法師:做人的六條標準

2011/05/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學佛的最後落腳點在什麼地方?

我想,落腳點就在實際的做人做事當中。我們學佛就是希望做一個好人,希望人生過得更圓滿、更有意義。

好人的標準就是向善、向上。向善就是不做壞事,只做好事;向上就是做好人,做聖賢,做偉人,成佛作祖。

無論是從佛教的角度來說,還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說,作好一個普通人,至少要達到六條標準。這六條標準把信仰、倫理、人性、實踐、能力等各個層面都包括進去了。其具體內容就是:

第一要知因果。不懂得世出世間的因果,一切事情都無從說起。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因果是一切社會道德、倫理、人性的基礎。沒有因果,這一切東西都無從建立,或者都將土崩瓦解。知因果雖屬於信仰層面的事情,但它卻是人生的第一要義。就個人而言,沒有因果信仰,人生就無法圓滿,斷惡修善、斷惑證真、轉凡成聖就失去了動力。就社會而言,沒有因果信仰,整個社會的道德秩序等就失去了維繫。一個社會,只有具足健康的宗教精神,社會穩定和安定團結才有保障。這是一條為古今中外一切國家、社會和民族所證明瞭的真理。任何一個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如果忽視了這一條,他的思想就無法圓滿。當然,因果的道理很複雜。一般人也承認因果,但只限於一世因果,不承認有三世因果。而三世因果恰恰是因果信仰的核心。要讓社會上的大眾接受三世因果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做很多的宣傳工作。

第二要講良心。良心是什麼?良心就是「知恩報恩」。要報四重恩:國家恩、眾生恩、父母恩、三寶恩。我們每個人都在接受這四個方面的恩賜。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四恩當中。即使我們死了,把骨頭燒掉了,我們還是沒有離開四恩。為什麼呢?你還要佔一塊地方裝骨灰盒!就算你把骨灰灑進了大江大河裡,那也是國家的呀!所以說,我們沒有一分一秒離開過國家的恩德。其它的恩德亦復如是。因此,我們要以良心來對待這四恩,要以良心來對待一切關懷過、養育過我們的人,他們都對我有恩。推而廣之,一切眾生都對我們有恩,我也要以良心來對待一切眾生。為什麼說一切眾生都對我有恩呢?佛經上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一切非人類的眾生,無始以來都曾經與我互為父母兄弟姊妹。所以對一切眾生,不管是恩人還是仇人,我們都要存有報恩的心,一律要以良心來對待。我曾經講過多次,良心說到極處、究竟處,要以宗教來做保證。否則,這個良心是空洞的。良心可以說是人生的根本,人性的內涵,沒有良心,人性就不圓滿。

第三要守道德。從社會角度來說,遵紀守法是道德;從佛教的角度來說,遵守清規戒律也是道德。我們既受四恩而活,因此,我們反過來應該對家庭、社會和國家承擔起各種責任和義務。這是理所當然的。承擔責任和義務是守道德的最主要的表現。

第四要立志向。立志向在佛教裡叫做「發願」。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畢生的精力朝著這個方向奮鬥,這是我們立世和做人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目標,有了這個人生的目標,我們的人生才不會出偏差。你所做的一切才會對國家和社會有益。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由於生活目標不清楚或不正確,走上了與社會相對立的道路,他們的行為不但毀掉了自己的前程,也給家庭、社會和國家帶來了重大的損失。因此做一個好人首先意味著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要有一個宏大的願力。人生的動力和價值就是由此而產生的。

第五要養識見,要培養自己的識見。識見不僅僅是知識, 它比知識更實在。識見從何而來?從學習中來,從實踐中來,從發願中來,從學佛中來。有些人很有能力,但是識見不夠:他們的心胸不夠寬闊,做事不大度,待人沒有氣量,小家子氣。識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對自己進行反省。跟自己的我執習氣作鬥爭,識見是後天修持的結果。只要努力,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培養出一種好的識見。

第六要「充才幹」,充實自己的才幹。這是一個很實際的東西,屬於能力方面。它需要我們在實際事務中去磨練自己。一個人沒有才幹,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成功。有才幹,又有識見,又肯奉獻,這樣的人才是圓滿的人,才是堪當大任的人,才是一個能夠造福社會、造福人類的人。

以上我提出的這六條,不一定很全面,可以作為我們做人的一個參考,萬一你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第一條你做不到,按照下面的五條去做,也同樣可以稱做一個好人. 但是,它不穩定,因為它沒有基礎。真正要做一個向善、向上的人。就一定按照這六條準則來完成我們人生的修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八風的考驗

俗語說:動則生風,這即是風的來源。在修行中,常提到...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懈怠

問: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懈怠? 慧律法師答: 對治懈怠...

修行必須要有一顆恆心

釋迦世尊在世時,有一位有錢的長者,聽聞佛法之後,感...

淨土者的「夾雜」

有自以為學淨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謂淨土之讀經只能讀...

修行人一定要閉關嗎

閉關,又稱掩關,這名詞和風氣,在印度並沒有,在中國...

你能夠這樣做,你就是菩薩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

聖嚴法師《好事多磨》

俗話說:好事多磨,成就一樁世間好事,尚且要費盡心力...

學習動物們對待生命的態度

在美國新澤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學家,勸告人們...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眾和在家眾,從禪宗的角度來看,在修行開悟這一點...

淨慧老和尚新加坡雙林寺禪七法會開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師父慈悲、各位...

八關齋戒略說

第一、八關齋戒與三長齋月 我們有機會當七天的和尚,這...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今晨安詳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虛雲和尚法子、中...

珍惜把握當下所擁有的一切

在《百喻經》中,有一篇《獼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說的...

觀察此世界生命無常的狀況

一、總說 死期無定之因相有三種,第一、南瞻部洲人類壽...

宏海法師:淨土三資糧

(第一講) 好,各位蓮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彌陀佛。 今...

為何欣願往生還會對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問: 弟子是一名公務員。從二〇一三年開始在家念佛、...

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一個修行人有八種思考模式,我們首先先了解的,我們要...

致命的誤會

有一個男人總是猜疑身邊的親人朋友,每做一件事都要反...

失眠怎麼辦

問: 失眠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對於睡眠不好,心病還...

女眾出家的注意事項

近來經常有女居士問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夠放...

誰看得出你是女眾

有一位比丘尼請教龍潭禪師:要如何修持,下一輩子才能...

為何說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大家經常念的《覺林菩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修學佛法必具的三項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暫,知道國土危脆,卻不知道...

【推薦】修行無別修,貴在識路途

說到用功、了生死,何謂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講修行...

【佛教詞典】墮有六種

【墮有六種】 p1339 如墮法處色中說。 二解 大毗婆沙論...

【佛教詞典】快鷂趕不及

禪林用語。鷂,為鷹之一種,指隼鷹,飛行速度極快。快...

【視頻】妙境法師《為何要求生極樂世界》

妙境法師《為何要求生極樂世界》

【視頻】淨旭法師《佛學問答》

淨旭法師《佛學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