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達照法師:人生三大問題

達照法師  2011/04/07  大字體  護眼色

第一大問題,就是現實的生活問題。就是剛才講的,「形而下則謂之器」。我們這個身體,實際上就是一部機器,它是自然形成的,零部件比較精密。它也需要加油,就是給它吃飯、給它喝水,然後開始正常運作。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房子、汽車都是機器,這些都是屬於現實的生活問題。

身體所需求的,就是過一個健康的生活。身體上健康的生活,所需要的東西其實並不是特別多。你想養活這個色身,到底需要多少呢?有房子住,每天上班有收入,還要什麼呢?

我們不能把身體所需跟心理所需混起來。小時候我跟同學在一起,我覺得別人打我我受不了,但別人罵我我受得了。同學問:罵你怎麼會受得了?我說:罵我不痛不癢,我幹嘛受不了;他打我了我痛才受不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打你會傷害到這個身體,這是現實的生活問題;而罵你是思想問題,你的思想要是沒問題,你是不受傷害的,身體也不會受到影響。

解決這第一個現實的生活問題,就是要滿足你生活的所需。比如你沒吃早飯,肚子餓,這就是很現實的問題,那你就需要去煮飯,需要吃飯,吃飽了,就沒問題了。下雨天淋雨了,要拿一把傘,這就是你的需要。

現實生活需求的不是很多,如果你要得特別多,那就是我們在對人生的認識上,出了一個天大的漏洞,天大的錯誤!

比如你開一個小店,肩挑手提地去做買賣,每天晚上回來看今天賣了多少,一張一張地數錢,感覺挺開心,如果數一千萬以上的錢,你還能開心嗎?數錢就變成了痛苦的事情。有些老闆賺錢很多,幾千萬或幾十個億。有人說只要賺的錢超過兩千萬以上,就都是給社會賺的了,而不是給自己。

你以為你需要那麼多的物質,事實上在你的生命中,這些只是你想要的,並不是你所需要的。我們想要的東西是那麼多,以為得到就能快樂。而快樂其實是一種精神享受,不是物質的,是用金錢換不來的。我給你一千萬,你給我快樂,行不行呢?快樂是買不到的,安心也是買不到的。

第二大問題,就是思想問題。剛才說情感能改變人,我們都是有情眾生,這個情感是靠什麼來獲得快樂呢?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就者,包括文學家、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實際上他們更注重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一個科學家研究到最後,他可以穿得破破爛爛,吃得很簡單,但是當他攻破了一個難題的時候,他精神的愉悅是別人無法想像的。這種精神的享受,是可以通過文化去改變的。

我們看一些沒有文化的人,他的思想比較單純,他的痛苦往往只停留在物質上。比如說,家裡一頭豬死了,他會痛苦一下;種的菜被人偷了,可能痛苦一下;家里人生病了,需要花錢了,他就痛苦了;家裡都平平安安的,他就很快樂了。

對我們出家人,有句話講得好:「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一缽飯就夠了,其它沒什麼要求。

曾經見過有個二十歲的小夥子,他說要到深山裡去,就只吃樹葉喝泉水,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因為他曾經有過二十天時間,可以心安在那裡,什麼都不吃。他說沒有慾望、沒有所求、也不想什麼,也沒有仇恨誰,這樣內心感到一種持續的快樂。我覺得這個小孩子還是有禪的體驗的。有一種禪定叫持身定,就是當你坐在那裡,外在雖然沒有表現,可能臉無表情,但是那種發自內心、透出來的寧靜,卻不是一般快樂可以企及的。你會感覺到:不需要跟這個世界上任何人比,別人所說的好話壞話都影響不了你。生命就是那麼安詳、坦然。這其實是我們每個人當下都能做到的。

我們的飲食習慣以及種種的慾望,有時候反而會讓我們睡不著、吃不香,會把自己的身體搞垮掉。而那些哲學家、藝術家,只要畫一幅畫,寫一篇非常好的詩歌,或者聽一曲非常美妙的音樂,他就能感覺到內心的愉悅。這就是捕捉到了精神、思想上的快樂。但是,所有靠外在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思想,讓自己的思想愉悅的人,也並沒有找到真正的、內在的快樂的根源。

對一個沒有信仰的,只停留在情感和物質生活中的人來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要他安下心來,靜靜地感受當下,就能找到這個根源。當下就是很好的狀態,不管地厚天高、未來是什麼、過去是什麼,那都不重要。因為你想起來的所有的過去,都只是一些記憶,並不能重現。無論你過去做了錯誤的還是正確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無論過去是非常倒霉,還是非常榮耀,也都已經是過去了。只要你現在的內心中沒有重現那種記憶,也就不會有任何影響。同樣,未來的事情無窮無盡,還沒有到來,也不可能真正地到來。就算你想到明天、後天、將來,也只是你現在想到的一個夢想,並不是真正的未來。我們永遠生活在現在的當下。

在佛法中,這部分是屬於四禪八定的內容,還是屬於世間法。就是讓你持續地把自己的內在、用心的部分提起來,讓這個心變得有地方可安住,不需要向外去流浪。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真正的內心,從來就沒有流浪過,它不可能向外去流浪。是我們迷失了自己的生命,以為我們的生命有漏洞、不圓滿,誤以為我的生活缺乏很多東西。

當你以為自己很睏乏的時候,就會需要用大量的物質和精神去填補你的生命。比如說,你沒有名,就想用名來填補;沒有錢,就需要錢來填補;看別人都有汽車,你沒有,你就覺得自己也要有。所有的慾望,都是由於這個內心的漏洞而產生。而這個漏洞是由於你的迷失才出現的。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和身心。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成不成問題?假如是揭不開鍋了,那是真的是有問題了,就一定要考慮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吃住已經都夠了,就是生活已經沒有漏洞了。那麼我們再進一步看自己的內心。如果當下是沒有貪慾,也沒有嗔恨的。那自己的生命就沒有迷失,或者說,自己的生命沒有漏洞;如果內心會產生恐慌、不能安住、東拉西扯,那就是迷失的狀態;甚至學佛了以後也不能安定,一會兒對這個有信心,一會兒又在那裡矛盾,實際上這是違背了佛陀的教導。

所以只要內心的還有漏洞,你的生命就是在迷失的狀態。

我們往往看到別人做了不好的事情而生氣。其實,是別人的錯在你的生命中撕開了一個漏洞。別人的榮華富貴你羨慕了,你就開始貪心,於是別人的好也在你的內心撕開了一個漏洞。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是用別人的錯和別人的對來對自己進行一種破壞。

通過靜下來觀察當下的這顆心,讓它回歸,這是最直接的解決辦法。

真正學佛的人一定要懂得,人生的思想問題最大的毛病,就是以為自己有漏洞,然後不停地通過佔據外在的物質、佔據榮譽等等來填補自己。

非常遺憾的是,凡夫的習氣是從無量劫以來,填補到了今天,在六道當中慾壑難填,永遠填不滿。而且它是循環性的。當物質越來越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你內心那個對自我不能認同、對自我的那種有漏洞的感覺,也就越來越強烈。因此就構成了一種精神的慣性。這個精神的慣性,不但影響你這一生的生活,更重要是會影響到你的來生。

我們每個人都是聽由自己的思想來開展工作。如果能認識到現在、當下所擁有的生命只是地水火風構成,而這個風,就是由身體的行為、語言的行為這兩大業,再加上幕後的指導——意業、我們的心所造成,那麼我們就明白,這個心正是我們整個生命的樞紐、總的調度站、總開關。

學習佛法的修行人,一定要懂得佛法就是心地法門。一旦你開始煩惱、開始不安,開始破壞,你一定要知道,這已經不是佛法了。佛法是要讓我們的心回歸到它的本來面目,讓它越來越正常,讓它來調控你的風大、火大、水大乃至地大,從影響你的身體到影響你的整個世界。

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輪迴的世界,是由善業和惡業感召而來的。善惡參半,而且還是善少惡多,因此也就苦多樂少了。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痛苦呢?因為極樂世界是由淨業感召而來,阿彌陀佛內心世界所吹出來的這個風,已經完全被淨化掉了。《無量壽經》裡面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當時觀察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時,攝取其中的清淨妙行,這個行就是行為,就是業,就是對眾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習慣。把所有善的、清淨的、業都收集在一起,然後由這種業的力量不停地鼓動,經過了十劫的修行,就形成了這個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的材料、質量跟我們的這個世界是不同的。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你的內心想要去極樂世界,你就要不停地跟阿彌陀佛相應,你內心不停地感受到向佛靠近。如果你內心還是跟貪瞋癡相應,不停地抱怨、發牢騷,不停地覺得自己窩囊、懊惱,那你的內心、你的生命也就被束縛地越來越緊,越來越沒有快樂、越來越墮落。

我們在物質上真正需要的其實很少,是你想要的太多,你不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我們要找到內心的那個總開關,只有找到了總開關,裡面就能放射出無限的力量。現實一點說,就是要改變我們的思想。這就是人生的第二大問題,思想的問題。

第三大問題就是終極的神秘問題。人作為個體的生命,我們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了許許多多神秘的、不可思議的事情,讓我們想不通。比如說,一個癌症病人,已經瘦到了皮包骨頭,醫生判定為晚期,只有一個星期的生命。他靠自己念藥師佛號居然好了,已經過去十五六年,現在他還好好地在這裡。這種力量是哪裡來的呢?你能想得通嗎?

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見鬼或者見神、感應或者神通,自身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想不通,然後去找哲學家解決,也解決不了,找思想家、心理學家去問,也問不出一個所以然。那這個問題怎麼去解決呢?這個問題在人生中是要靠宗教去解決的。

特別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對死亡,死亡是一定會到來的,什麼時候死我們又不知道,死了以後會到哪裡去?。這是多麼嚴重的問題!我們人現在活著,每天都可以準備好自己今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總覺得自己有一個生命還活在這裡,對於死亡我們卻一無所知,完全是一個未知數。

所有的宗教都告訴我們有來生,來生我們應該怎麼安頓自己?基本上,所有的宗教也都告訴我們:這一生要行善積德、要做好事。但是真正能夠把生和死,這種所謂的命運,這種生命力,這種生命的習慣,這種業力給它延續下去的,而且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古今中外也只有佛教能夠講得清楚。

其它宗教告訴我們的是:生死關是由他來把關。你要到好的地方去,就要跟他先買通關係。你對他好,他讓你到好的地方去;你對他不好,不相信他,他讓你到壞的地方去。他是一個守門的人。

而佛陀告訴我們,生死是你的門,是你的關,是你的生命,是你的終極,你要學會自己走。靠你自己過去無量劫來到今天以及這一生的努力的結果,然後哪一種力量最強,你就到哪一個地方去。理所當然,它是一種規律,就像你明天想做什麼,一定是今天延續過來的一樣。

佛教講因果報應,就是指相似相續。今天跟昨天很相似,但是今天不是昨天,如果今天是昨天,那小孩子就不應該老,不應該長大,所以我們每天都在變化。這叫相似。相續就是,今天一定是從昨天而來的,不是斷的,如果今天不是從昨天來而,突然出來的話,那不就亂套了。所有的一切現象,它背後始終貫穿的就是一種因果的規律,這種因果律是非常客觀的。

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裡面,我們每天累積東西、累積習慣,然後再繼續往前推移,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直到死亡乃至死亡之後。每一個時刻,都會有內容。如果在死亡的時候,有人為我們助念,有這樣好的緣,還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所以每一個時刻都是修行最佳的時刻。

我看有些人,講到用功就先抱怨一通、發一通牢騷,然後說:我要找一個地方用功修行,跑到深山裡去,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你就不知道,其實真正修行是當下就要用功修行,修行的力量是一點一點增加的。未來的事是無法把握的,萬一你想出去修行,還沒走到門口就死掉了呢?所以還不如現在就趕緊修行。

這個終極的神秘問題,跟前面的思想問題有所不同。從我對古代文化的了解,我覺得:有很多哲學、文化乃至宗教,它們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情感的世界裡。就是還只停留在第二種思想上,就像剛才說的守門人一樣。你要對他好一點,給他送點禮拉一點關係,關係搞好了,他給你幫點忙,你就會過得開心一點。這其實是一種情感,是靠情感來改變自己生活的,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

佛法不是靠情感,而是要靠我們自己的能力。佛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佛。我們求佛、對佛很感恩,是因為他教給我這種方法,通過佛的經驗來改變自己,從內心開始改變。你如果佛也不求了,那個方法也就沒有人教你了。而不是因為我拜他了,他就會對我好一點。這不是一種情感,情感一定是屬于思想範圍的,是一個在輪迴裡面的東西。

那些讓其他人來幫助,自己最後能過關的想法,是一種普通的宗教理念,是帶有情感的信仰。也有人誤以為淨土法門也是這樣,要對阿彌陀佛、對極樂世界充滿感情才能去。淨土法門的三資糧中的信、願是非常重要,但如果僅僅相信阿彌陀佛會接引你去,就讓這個老爹來幫你,而自己像是兒子不工作、什麼都不幹,這就不是真正的淨土信仰了。既然你對阿彌陀佛有信,你心中就要念念不忘、時時去憶念阿彌陀佛,這才是真正的信。因為你只有在想到阿彌陀佛時,你內心的業力,就是剛才講的地水火風的這個風,才開始跟阿彌陀佛相應。當你跟阿彌陀佛相應時,善念和惡念也就捆不住你了。

為什麼念佛法門是最殊勝的?表面上看,好像是要從這裡求生極樂世界,而事實上,在你確信後,你的心想到佛的時候,你就能感覺到你已經往生了,你的內心跟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沒有關係了,你的內心不再有這個世界的那種業風了。你真心念一句佛號的時候,這個世界就已經放下了。然後你放下的力量不斷地增加,增加到一心不亂時,你不到極樂世界又能到哪裡去呢?因為你最後只剩下一個淨念的力量推著你,就只能去阿彌陀佛那裡了,別的地方還去不了,沒有那種力量,讓你去你也去不了。所以淨土法門是圓教最高妙的法門。

如果你一邊說相信,一邊還覺得這個世界挺好,活得挺自在,還在那裡喝酒、吃肉,貪瞋癡一大堆,也不知道苦,死到臨頭也不知道要變。你這個信還有力量嗎?還是真信嗎?阿彌陀佛跟你怎麼相應呢?所以不能簡單地說:只要相信阿彌陀佛會接引我,我不用念佛就能去。這絕對不符合佛法的核心內容。這就是佛教的信仰跟其它宗教信仰的根本區別的地方。佛教信仰是一種智慧的信仰,是理性的信仰,而不是感性的信仰。

大部分不懂佛法的人在感性的信仰時,也會產生一種輕微的力量,這種力量也許會改變他的物質乃至精神生活,因而他還是能跟佛菩薩結緣,種下善根,然後總有一天,他會遇到佛法的道理。真正遇到佛法的道理後,就知道要從自己的心開始改變,不但能改變自己,而且還能改變整個世界;不僅僅是改變這一生的世界,而是改變生生世世的世界。

在你的生命中,如果遇到壞人讓你吃虧了,你不能跟他生氣,因為如果你生氣了,就跟他結下了生氣的緣,你來生就會生活在一個生氣的世界裡,而且還會遇到他,這就叫冤家路窄;如果你遇到一個物質條件很好的人,對他產生了貪心,那你跟他以後也會生活在一起,因為你給他發送了這個信號,這個業、這個痕跡已經在那裡了。

我們生活的需要其實是蠻簡單的,因為迷失的緣故,誤以為自己生命中有很大的漏洞,然後不停地向外去追,追來的東西又不是真正想要的,沒有收攝身心的時候,煩惱痛苦、生死輪迴也由此而產生。

學佛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真正學佛的人一定是迴光返照、看自己的心。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首先是看自己的心,只有看你的心,由你內在的正知正見引發出來的正行,才能夠把你的身心、以及這個世界改善起來,這才是一個正道。如果你的內心還是被貪瞋癡催著往前走,那充其量就是在這個輪迴的世界裡,多造幾棟房子,或者說多製造一些讓自己更迷失的狀態而已,因為你對自己的身心完全不了解。

地水火風這四大的生命狀態,地大是最容易看到的,因為它是有形像相的;水大是只有在你流汗、流淚時才能看到,相對微細一些;火大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別人很難看到你身上到底是冷還是熱,要碰到你才知道,這個火大就更微細了;然後風大是最微細的,你內心怎麼動,別人是不會知道的。但是通過對外在的身體——地大的觀察,還是可以觀察到你的內在。一個人行為端莊、走路沒有前瞻後顧、左顧右盼,就說明他比較安寧;氣色看上去比較舒服、坦然,就可以知道這個人內心比較詳和。

初學佛的人,心也是從著相開始的。一開始學佛,到廟裡該怎麼拜佛、見到師父該做什麼禮節,我們會對這些相很在意;後來慢慢地領會到,真正用功修行的人是要從內心開始的,於是再從有相的用功轉到在自己的內心下功夫。

我們要解決人生這三大問題,就必須先認識到:整個世界和生命就是地水火風這四大,最關鍵的是風大,它雖然看不見,但是真實的。為什麼講課的時候,有些人一聽就懂?有些人聽不懂?因為聽懂的人,他已經聽過很多遍了,他有基礎,他已經有這個風,有這個習慣了,所以他能聽懂;聽不懂的人,他從來沒聽過,第一次這個風吹來,他還不知道是什麼風,所以就很難聽懂。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內心的思維習慣、情緒習慣,都是自己過去慢慢培養起來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達照法師文章列表

再問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們中國大乘佛教,說起來佛弟子有幾千萬甚至上億,可...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

分析導致我們失敗的原因

所有的事,無論是佛法還是世間方面的,失敗原因: 首先...

天無絕人之路

老和尚問小沙彌:如果你進一步則死,退一步則亡,你應...

人的兩大貴相和兩大富相

咸豐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天,曾國藩在日記中記下這...

既需面對時,就勇敢承擔吧

修行者問布袋和尚,什麼是佛法的大意?和尚放下布袋,...

聖賢不怕困於陋巷,英雄不怕出身寒微

黃金藏在地下,大魚游於深水;君子隱居於山林,喬木生...

有三種事可招致社會上對你的怨恨

【狐丘丈人謂孫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孫叔敖曰...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菩提涅槃

佛在七處佂心以後,怕我們大家落入斷滅見,心不在內,...

佈施就能夠獲得幸福

當你不再對他人進行任何要求時,你獲得的是內心的自由...

達照法師:修行的用心處

經常遇到一些道友,首先就會問他們用功修行的用心處在...

道信大師的念佛觀

在中國佛教史上,禪宗與淨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淨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門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及真歇了(禪師),謂淨土一法,...

要把這件事當做日常穿衣吃飯來對待

持志久遠。 這也是針對我們有些修行人:開始發心大,中...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強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試著搬動一塊巨石的壯...

夢參老和尚《為什麼要學習占察善惡業報經》

歷史的因緣 諸位菩薩,祝大家吉祥如意,身心健康。 現...

淨土五經一論的內容

淨土五經分別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

出家人給眾生治病收費是否合適

問: 法師給眾生治病收費是否合適? 大安法師答: 一個...

別被命運拖著走,要把命運牽著走

中國人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

人生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

唯識學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

修法前應當先修懺悔

《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說: 「應知善男子!」應該知道...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佛告訴比丘們:人...

聖嚴法師:勤勞健康最好

身體雖然重要,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所以健康應該是指身...

怎樣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

【佛教詞典】貪愛遍起有三種

【貪愛遍起有三種】 p0979 瑜伽五十八卷十九頁云:當知...

【佛教詞典】抑止攝取

(術語)制遮與容受也。同於折伏慈悲。佛以慈悲智慧圓...

【視頻】《蘇婆呼童子經》聆志居士念誦

《蘇婆呼童子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紀念茗山法師

紀念茗山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