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也是開發智慧的勝妙方法

大安法師  2019/04/13  大字體  護眼色

念佛也是開發智慧的勝妙方法

第二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佛說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悲心深切,他在因地為法藏菩薩時,考察他方世界,有些佛座下的弟子們,雖然也在修行,但是智慧辯才很有限,會讓修行外道之法的人瞧不起。慮及於此,阿彌陀佛這一願就是加持往生的菩薩們要有辯才、要有智慧。

那辯才智慧從哪得呢?這兩句話很有意思:「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這實際上就包含著阿彌陀佛教我們開智慧的方法。

「受」,就是接受。這個經法是由佛來傳授,我們來接受的,這叫授受。能夠受這個經法,說明是有信心的,所以就叫信受。

「讀」,披文為讀;「經典」就是「法」,不僅極樂世界,乃至所有法界都是這個「法」,是放之法界而皆準的真理。現在西方提倡普世價值,其實,佛教的經法就是普世價值,乃至普法界的價值和文明。

「諷」,諷詠,是帶有一種歌詠讚歎的意思。當年鳩摩羅什大師有一個感慨,梵文佛經文體當中有很多是偈頌,這些偈頌都是有音樂韻律的,都能夠像歌唱似的來歌詠讚歎。

一般的佛弟子乃至菩薩,見佛都是要歌嘆最尊貴之佛德的,這是最好的修行。但是這種文體的製式翻譯成中文,就有很大的差異,這種韻律就被丟掉了。

鳩摩羅什大師在譯經的過程中對這件事情很苦惱,他當時跟僧睿(他的八大弟子之一)就有一個討論,看怎麼能以一種中國詩歌的形式來表達,把偈頌轉為詩歌的形式,也能夠有一種歌嘆吟誦的特點。

古人讀詩都是吟出來的,我原來聽一位老先生吟詩歌,還真的是很好聽,很高雅,能感動人心。所以佛教為什麼要談梵唄,梵唄的音聲唱得好,就真的很入心,使人很寧靜。

所以「諷」,就是有梵音吟誦這樣的特點,有它的韻律、有它的音節、有它的抑揚頓挫。

「誦」,背文為誦。談到這一點,我們都很感慨!在《高僧傳》中,常常看到這些高僧很聰穎,很有才華,常常講他日誦千偈。一偈四句,一句一般是八個字,一偈就是三十二個字,千偈就是三萬二千字,他一天可以背三萬二千字的經文出來。再想一想,我們現在是暗鈍到何等程度?我們的記憶力已衰退到太低了。沒法與古人相比,我們看龍樹菩薩的暗誦水平是非常了得,《華嚴經》就是他誦出來的,十萬偈,試問我們能背出多少?

再看東林十八高賢中的佛陀耶舍尊者,《四分律藏》的譯者。《四分律藏》是六十卷,一百萬字,他沒有帶梵本過來,就是靠暗誦,背下來翻譯的。我們看那是中古之際,這些高僧們的暗誦水平,真的是不可思議。

前面講「受讀經法,諷誦持說」是一個開發智慧的方法,其實念佛也是開發智慧的勝妙方法。

文殊菩薩介紹的一個經驗:繫心一佛,專稱名號,隨這尊佛的方位,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於這念佛當中能見三世諸佛。若得此一行三昧,諸經法門悉皆了知,智慧辯才終不斷絕。所以文殊菩薩以根本智行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開發智慧辯才的勝妙的方法。

所以我們好好信願念佛、諷誦經典、求生到極樂世界,那極樂世界的菩薩「誦」的水平就更厲害了,那可不是日誦千偈了,可能日誦萬偈、億偈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這樣的老實頭,就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老實頭很可愛,知道自己業障深重,知道自己一錢不值,...

擴大心量與改命的方法

1. 吃虧: 吃虧是福。吃虧就是賺看不到的大便宜,經常...

認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個人。他...

念佛的十種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一、晝夜...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與「帶業往生」矛盾嗎

問: 《楞嚴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又聽師父說...

念佛人斷氣後遭遇違緣能往生嗎

問: 末法眾生若命終、未命終,家中眷屬即為其穿衣,...

什麼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緣,阿彌陀佛,在淨土法門中,有一種特別的修法...

做惡夢時怎麼辦?念佛號!

我們睡覺做夢,如果你念佛,念菩薩聖號念得靈了,在做...

接觸佛法半年多,為什麼對佛法沒有什麼疑問

問: 我較深入地接觸佛法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別的師兄...

如何對待念佛時耳中傳來的其他聲音

問: 如何對待念佛時耳中傳來的其他聲音? 大安法師答...

如何理解《金剛經》的「無」與《無量壽經》的「有」

問: 我修淨土宗念佛,但一日初聞《金剛經》後,雖然...

只要有這個慾望,想出離就沒有辦法

佛要我們修道人著慚愧衣,服慚愧藥。慚和愧,確實我們...

他用一根稻草換到了一個莊園

古時候,有一位很想成為富翁的青年,他到處流浪,尋找...

不要被情愛所束縛

如果說死亡是這個世間人們最恐懼的事,那麼最悅意不過...

最根本的世間善法

太虛法師講過一句話:人成即佛成。說的是:我們在人世...

災難的啟示與佛教的無常觀

經云:高必墜,聚必散,合必離,生必死。因一切有為法...

信是世間最稀缺的資源

淨土往生法門的宗旨就是信願行,我們一定要在信願行三...

宣化上人:不可以躺著看經

我們若聽經,一定要坐得正當一點;不要這麼樣坐著,不...

基因即是業力

生命的密碼,根據現在的科學家說,已經研究出來了,那...

了解自己的念頭

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須了解自己...

追查來世的因果,不如謹慎當下的行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參禪,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約出外...

波斯匿王減肥記

有一天,波斯匿王來到只樹給孤獨園,他頂禮佛陀後便坐...

【佛教詞典】別眾食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波逸提)別眾食戒三十三。凡...

【佛教詞典】雞舌香

(物名)名義集三曰:異物誌曰:是草萎可合香,箋外國...

【視頻】大悲咒(演甫居士)

大悲咒(演甫居士)

【視頻】慧律法師《為什麼不能自殺》

慧律法師《為什麼不能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