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所成

大安法師  2018/07/02  大字體  護眼色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所成

菩薩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爾等念佛,晝夜不能如一,亂想猶復間真,皆是用心不得力處。」—— 《西方確指》

念佛三昧,心力所成。這是談念佛三昧,三昧是正受、正定的意思。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打成一片,離開心意識,展示我們心性的全新境界。

念佛三昧是我們一切淨業行人所神往的一個境界。那這個境界是由什麼所成就的呢?還是唯心而已,是由心的大勢力所成就的,不是由其他原因所導致的。

這個心怎麼有大的勢力?就是我們要考量的。現在我們的心沒有力量,叫做怯弱的眾生,通身都是業力,都是煩惱,都是分別,都是執著,於是我們都是業識的心,是虛妄的心,它是沒有力量的。心的大勢力,就是我們自性的清淨心,妙覺本明的心,顯現出來了。它是無盡的寶藏,是從空性裡面顯發出來的巨大的力量。

所以,修心為什麼要持戒?持戒,是使我們心有力量的一個重要的功能。你不持戒,就是貪、瞋、癡,你的行為就很邪僻,於是你的心就被你的業障障礙住了。持戒使我們的心趨向跟道相應,對治貪、瞋、癡,就能夠使心比較清淨、比較穩定。這時候,心性的力量上來了。所以,持戒是有力量的。

有持戒的力量,就會導致禪定的力量。禪定的功夫不可思議,定中都能有種種不同的神通,神通是從禪定裡面出來的。禪定尤其能開發自性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的力量就更大,比喻為金剛,能夠摧毀一切煩惱。當我們把煩惱、分別摧毀的時候,我們自性本具的真如(如來)的力量就現前了。

我們戒、定、慧的修持,包括菩薩六度的修持,菩薩六度為什麼要布施?布施就是破慳貪心。凡夫有慳貪心,就遮蓋了心性的力量,就使「我」怯弱。如果是布施了,慳貪心沒有了,心的力量就上來了。常常發脾氣,瞋恨心一覆蓋,就沒有力量了,所以要忍辱。這些都是讓我們的心得到解放、得到解脫的一些方法,而且必須要修行的方法。

那麼,念這句阿彌陀佛,是讓我們的心得到大勢力的最好法門。為什麼呢?這句阿彌陀佛直接指向我們自性本體的一個生命的原型,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直接撬動我們本元力量的源泉。無量壽證到了,無量光就現前了。無量光、壽就有穿透一切的大勢力,就能讓我們得到念佛三昧。

在念佛三昧當中,就能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就能獲得阿彌陀佛的神通、光明、妙力的巨大加持,這時候,六種神通、種種應化都能現前。

所以,我們了解這個,明瞭念佛就是修清淨心,念這句名號就安立在無上正真之道,這句名號就是打開自性如來藏的金鑰匙。以生滅心憶佛念佛,最後到達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就是心的大勢力從因到果的過程,也就是大勢至菩薩所示現的專修念佛三昧的根大圓通的方法。

大勢至,你看他的名號就告訴我們,就通過念名號,得到心性的大勢力,就叫大勢至。由於他通過念佛打開了心性的大勢,就能到達如來地,「至」就是到達,到達如來地,到達阿彌陀佛的剎土,所以就叫大勢至。我們一切專修念佛法門的人,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方法修行,我們每一個人也能成為大勢至菩薩。

菩薩開示:「汝等念佛,晝夜不能得到一心,妄想雜念常常還在間斷,這都是念佛用心不得力的情況。」念佛不得力,妄想雜念常常洶湧,所以心性的力量也就很難顯發出來,念佛三昧也就遙遙無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持誦金剛經得定要訣

六祖聞客誦金剛經有省,謁黃梅五祖,為說金剛經而大徹...

這樣的學佛觀念是否正確

問: 有些學人認為現世學佛沒有辦法得到解脫,唯有依...

【推薦】會性法師:在一切境界中不要忘記念佛

關於念佛,我們從靜的時候學起,就是說:安靜的時候會...

如何才是真正幫助亡者往生

問: 師父慈悲!可不可以請師父解釋一下,如何臨終助...

她曾四次見到虛雲長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人們都稱她是老菩薩 我第一次來東林寺時,在天王殿後面...

星雲大師《淨修法門》

我們中國歷史上,甚至世界的歷史上,人類經常有很多大...

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回大向

問: 請法師詳細開示: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

讓皇帝感動的永明大師

【及至永明大師,以古佛身,乘願出世。方顯垂言教,著...

如何對治內心不好的念頭

問: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頭生起,是否有罪?該如何伏住...

抓住散念,時時念佛

要抓住散念,時時念佛。在工作或生活當中,行住坐臥,...

不小心謗法還能往生嗎

問: 謗法的罪很重,我們都很害怕。我們是以好心來弘...

如何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問: 如何發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大安法師...

極樂世界為何又稱安樂國

安樂國是極樂世界的另一個稱呼。極樂世界又被稱作安樂...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覺

一位國王,為了抵禦鄰國侵擾,而訓練一批精銳的良馬,...

五濁惡世唯有靠淨土法門帶業往生

劫濁,劫是一個時間的概念,一切濁惡之法聚集的一個時...

在生活中修行,紅塵中歷練

人常問如何修行,要用哪個法門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

父母的教訓和責罰

居則致其敬的意思,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無...

淨土法門的臨終助念

死亡,對一般人來說,是一恐懼而痛苦的事情;而對淨業...

宣化上人:修道要惜福求慧

我們佛教徒在沒有成佛之前,應當惜福求慧。惜福能增長...

【推薦】為何平時就要常念佛

自性堅定、清淨,是西方義 自性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

不發急三字,能辦成佛之大事

參禪人,學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發寬大願。幸我今...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其實成功並不難,難的是在紛亂複雜、迷惑重重的世界看...

【佛教詞典】馬加持

加持病馬以祈求平愈之修法,為日本中古以來修驗道者所...

【佛教詞典】二法能息鬥爭

【二法能息鬥爭】 p003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頁云:又...

【視頻】老和尚與小沙彌

老和尚與小沙彌

【視頻】昌義法師《2015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15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