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大安法師  2013/06/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佛說八大人覺經》

要觀照「四大苦空」。從外部的這個世間和空間來看,我們了解它的無常,它的危脆。然後再觀察我們的自身,四大就是構成我們身體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我們身體離不開這四大。那麼這四大,這就是我們平時認為身體是很真實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要知道這個四大的身體它是空的,它是虛假的,而且它是很苦惱的。地水火風,它也是緣起法,而且四大的要素,像地大的堅固性,火大的暖性,風大的動性,水大的腐爛性,它都是相互凌奪,相互損害的。所以我們身體為什麼會生病,這四大稍有一大不調,馬上一百零一種病就起來了,我們的生病是四大不調的產物,所以它有它的逼惱性,就很苦。

「五陰無我」。五陰就是構成我們身心的五種要素,我們講色、受、想、行、識。這五種為什麼叫陰呢?就是一切眾生本具佛性,然而這五種像一個遮蔭一樣的,把我們的真如佛性給它遮蓋住了,覆蓋住了,這就叫陰。

這是很形象的比喻。一般我們講色、受、想、行、識。色就是色法,我們身體的四大,這就是色;受、想、行、識是我們的精神心理現象。我們的身體是由身心來構成的,所以從身心的描述層次來看,從粗到細;但是如果從生命的形成來看,它的排列應該是識、受、想、行、色。識就是阿賴耶,這樣的一個含藏識,它就叫識、識因,識因構成了行因,行因就是我們的生命的潛流的流注,這個生生不息的東西。想是我們的思惟現象,受是我們的感受系統,這是一個心理的描述。這個色包括我們身體的色,也包括我們山河大地的這些色法,這些都是無我的,這個我是主宰意,是沒有主宰的,是不客觀的,是不真實的,它也是種種緣生法,自性本空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知生滅變異虛偽無主,息心達本源

我們的生命體,它是會生滅變異的,它是諸行無常的,你...

鬆開手你可以擁有更多

在我為管理者做的培訓中,學員們常常分享他們的心得體...

您是尊貴的佛陀,為何也會衰老生病

有一天,阿難尊者頂禮佛陀以後,觀察到佛陀身體有些不...

慧律法師:世間任何的東西,只是暫時借你用的

聖人告訴我們: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這就是說,世...

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應...

一切皆會捨離

有一天,佛陀和阿難尊者在前往娑掃國城托缽的途中,看...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那麼這個地方的因緣觀強調對治,對治我們的愛取跟我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推薦】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問: 請問法師,念佛法門必須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阿羅漢的三個含義

《疏》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把48大願作為我們發願的參照

當我們對念佛法門和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建立起了一...

淨土法門為何易行難信

淨宗經典反覆申言:淨土往生法門是極難信之法。因淨土...

明心見性並不難,悟後起修才是個大問題

【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得念:得到正念,總持就是說...

聖嚴法師:居安思危,臨危不亂

一般人之所以會恐懼,多半是覺得所處的環境中有種種的...

極樂世界的漏盡比丘

漏盡比丘的一個特點就是他證得人我空了,沒我的觀念了...

如法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

假設我們能如法地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看經文:...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這八個字很重要

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我們是學佛的,要制心一處,你用的功夫,要時時刻刻現...

供養燒餅的女孩

佛陀僧團裡,出家人必須每天出外托缽乞食,表示上乞佛...

捨命不一定解脫,可能還會隨業受生

汝將謂捨命便解脫乎。不知識隨業牽,又復受生。驢女馬...

控制心識的兩種力量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

逆境惡緣也是幫助我們成道的善知識

一日,淨飯王往詣佛所,見到迦葉一千人等諸沙門形體枯...

12個最內涵的漢字,道盡人生真諦

漢字除了是語言外,還蘊含著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

認定你這個朋友

單位和家之間的路途有點遠,又不在公交線路上,遇上緊...

【佛教詞典】業位

【業位】 p1216 瑜伽八卷十七頁云:業位云何?應知略說...

【佛教詞典】大莊嚴論經

(書名)十五卷,馬鳴菩薩造,秦羅什譯。集種種之因緣...

【視頻】夢參老和尚《華嚴經-諸菩薩住處品》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諸菩薩住處品》

【視頻】《佛遺教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遺教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