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信為道源功德母

傳喜法師  2015/07/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信為道源功德母

我們凡夫比較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總想要抓到一個實有的東西,即使在學佛過程中,也經常抱有一種交易的心態,要得到一個實有的東西。現在很多人哪怕去參學善知識,總是想求一個法,如果沒有法的話,就覺得好像沒有得到什麼。

其實我們念佛的人,大家都會知道佛教講信、願、行。能不能得到佛教的利益,信是很重要的。信是信心,你有沒有信心很重要。有信心的話,三寶的功德自然就會在你信心裡影現出來。如果沒有信心,這個不是有為的交易,也就是加持力不是一個有形的東西可以送給你的,這必須是在有信心的人,他的心裡面才會呈現出來。

所以首先我們學佛的人要修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是很重要的,信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法,也不是師父要求你每天要念多少經咒,要做多少功課,並不是這樣的。最重要的是信心,眾生就是信心很難生起來。

所以藕益大師說,能不能得到佛法利益,能不能往生淨土,全看信願之有無,我們能把這個信修起來了,那就沒問題了。這個因有了,果是沒有問題的。所有佛法的學習,都要有老師的。你皈依誰,就好好皈依,就是你的清淨地,長時間地觀察依止,培養對師父的信心。

就像我們生病看中醫,開的藥方也是在調整的,第一個方子見效了,然後第二個方子再開給你,這樣慢慢地調整。佛出世說法,還分三乘法來說,本來就是說諸法實相,但眾生不是一下子可以明白的,還要一部一部來說。佛陀為了對治眾生那麼多的煩惱,說八萬四千法門。所以說你親近善知識,對他要升起信心。這個信心是很明確的,就是對你依止的人,要升起信心來。

「信」的內容很多,總的來說我們信三寶了,但怎麼去實踐呢?我們在皈依的時候,在念的時候,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實踐的時候,是先皈依僧。我們佛門功課上,按照正規的皈依儀軌來說,不是皈依師父馬上出來,而是要皈依的人聚集好之後,維那先喊,我為汝等恭請某某堂上,某某法師,此法師誨人不倦等等,介紹他的功德。介紹完法師功德,再稱,若不依師,焉能聞法。你沒有依止好的師父,你怎麼能聽到佛法。你怎能理解佛法的真實義呢?如果你不知道佛法的真實義,你怎麼見佛?不要說見佛了,見羅漢我們也見不到。人心還隔肚皮,凡人對凡人還不了解呢。你怎麼了解羅漢?初地不知二地的境界,那更不要說了解佛了。

這說明我們學佛過程當中,每一步都是由善知識的帶領而實現的。在實際修學上,先是依僧,好好的對僧升起信心來,才會聞法,才會思法,才會修法。所以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先依止善知識,信心才慢慢地增長,培養起來。信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生起來的,就是菩薩的信,還有十信位,還分十個級別的。所以以後找到自己有緣的善知識,就要好好地跟著,慢慢地培養和建立這個信。這樣我們就會進入佛法修行的狀態了,了生脫死就有可能會實現了,否則我們的願望跟結果還差很遠。

《六祖壇經》裡,六祖大師跟五祖說:未悟師度,悟了自度。我們都還沒悟,就好好的求「師度」,悟了才自度。六祖大師就是悟了之後也不能拋開五祖大師,因為信心建立了,是沒有來去的。如果認為有來去,你還是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如果沒有來去,那走來走去,還是沒有走出五祖大師的加持力。

所以在這個方面依止善知識是最重要的。不僅是學佛法,就是世間你學木匠,學裁縫也要找到好老師。學中醫也是要找到好老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的中醫師。我們要想成為一個好的佛教徒,首先也要找到好的師父,然後依教奉行,聞思修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傳喜法師文章列表

礦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師

李圓淨居士編寫《印光大師嘉言錄》。他就在一篇文稿裡...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嗎

問: 《無量壽經》十八願說的至心信樂,標準是什麼?不...

善男子善女人的解釋

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

只要這樣做,決定能生極樂世界

若人求往生,得至心念拜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加持,發...

淨土行人什麼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願

問: 請問師父,淨土宗的宗旨是信、願、行,我相信阿彌...

智慧與禪定者易生淨土

因智慧能斷疑故。 這智慧不是說我們高考能考一個很好的...

善導大師兩種的深信

善導大師兩種深信是對於觀經,這種圓發三心的深心。深...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們的信心和願力,心清清淨淨地念,是要把心...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為什麼在家居士都要以師兄相稱

問: 為什麼在家居士都要以師兄相稱,而不能以師姐、...

學要謙虛,修要虔誠

我們佛教徒,這個也是基本功啊!我們有沒有,會不會向...

我為什麼會到廟裡來

芒鞋破缽隨緣化 在傳喜法師讀書的時候,同學之間經常討...

佛法弘揚必仗大德僧伽之力

在這娑婆世界做人不容易,所以我們要好好學佛,除了學...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嚴立於世。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佛教說的貪瞋癡到底是什麼

問: 通俗說下佛教說的貪瞋癡到底是啥? 界詮法師答:...

虔誠誦持大悲咒,躲過下毒槍擊暗殺

民國李生春,曾任福建省防司令,平時常持大悲咒,特別...

修淨土法門帶業往生

如來苦口婆心勸導眾生,勸諫我們老實念佛,修淨土法門...

佛學常見辭彙(十六畫)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順著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種福報

《周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釋迦牟尼說法的時候總是顯得和藹可親,經常說些弟子熟...

大安法師:心情浮躁時如何通過念佛求得安寧

問: 我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心非常浮躁,怎麼都靜不下...

為何現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說雪峰的飯頭,溈山的典座,堂裡參禪堂外參禪,總是...

往生到極樂後,惡業最終會怎麼樣

問: 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後,惡業種子不起現行,那這...

不知生,焉知死

人死後到底有沒有生命的延續呢?如果有,是怎樣延續的...

虛空無為具足三個特性

在憨山大師的《百法》批註中,他的意思是說:第一個虛...

【佛教詞典】賢護菩薩

賢護,梵名 Bhadra-pāla。為八大菩薩之一,十六大菩...

【佛教詞典】散華

(雜語)稱經句之偈頌曰貫華,其散文曰散華。文句一曰...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三時繫念)

南無阿彌陀佛(三時繫念)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戒刀》

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