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信為道源功德母

傳喜法師  2015/07/27  大字體  護眼色

信為道源功德母

我們凡夫比較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總想要抓到一個實有的東西,即使在學佛過程中,也經常抱有一種交易的心態,要得到一個實有的東西。現在很多人哪怕去參學善知識,總是想求一個法,如果沒有法的話,就覺得好像沒有得到什麼。

其實我們念佛的人,大家都會知道佛教講信、願、行。能不能得到佛教的利益,信是很重要的。信是信心,你有沒有信心很重要。有信心的話,三寶的功德自然就會在你信心裡影現出來。如果沒有信心,這個不是有為的交易,也就是加持力不是一個有形的東西可以送給你的,這必須是在有信心的人,他的心裡面才會呈現出來。

所以首先我們學佛的人要修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是很重要的,信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法,也不是師父要求你每天要念多少經咒,要做多少功課,並不是這樣的。最重要的是信心,眾生就是信心很難生起來。

所以藕益大師說,能不能得到佛法利益,能不能往生淨土,全看信願之有無,我們能把這個信修起來了,那就沒問題了。這個因有了,果是沒有問題的。所有佛法的學習,都要有老師的。你皈依誰,就好好皈依,就是你的清淨地,長時間地觀察依止,培養對師父的信心。

就像我們生病看中醫,開的藥方也是在調整的,第一個方子見效了,然後第二個方子再開給你,這樣慢慢地調整。佛出世說法,還分三乘法來說,本來就是說諸法實相,但眾生不是一下子可以明白的,還要一部一部來說。佛陀為了對治眾生那麼多的煩惱,說八萬四千法門。所以說你親近善知識,對他要升起信心。這個信心是很明確的,就是對你依止的人,要升起信心來。

「信」的內容很多,總的來說我們信三寶了,但怎麼去實踐呢?我們在皈依的時候,在念的時候,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實踐的時候,是先皈依僧。我們佛門功課上,按照正規的皈依儀軌來說,不是皈依師父馬上出來,而是要皈依的人聚集好之後,維那先喊,我為汝等恭請某某堂上,某某法師,此法師誨人不倦等等,介紹他的功德。介紹完法師功德,再稱,若不依師,焉能聞法。你沒有依止好的師父,你怎麼能聽到佛法。你怎能理解佛法的真實義呢?如果你不知道佛法的真實義,你怎麼見佛?不要說見佛了,見羅漢我們也見不到。人心還隔肚皮,凡人對凡人還不了解呢。你怎麼了解羅漢?初地不知二地的境界,那更不要說了解佛了。

這說明我們學佛過程當中,每一步都是由善知識的帶領而實現的。在實際修學上,先是依僧,好好的對僧升起信心來,才會聞法,才會思法,才會修法。所以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先依止善知識,信心才慢慢地增長,培養起來。信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生起來的,就是菩薩的信,還有十信位,還分十個級別的。所以以後找到自己有緣的善知識,就要好好地跟著,慢慢地培養和建立這個信。這樣我們就會進入佛法修行的狀態了,了生脫死就有可能會實現了,否則我們的願望跟結果還差很遠。

《六祖壇經》裡,六祖大師跟五祖說:未悟師度,悟了自度。我們都還沒悟,就好好的求「師度」,悟了才自度。六祖大師就是悟了之後也不能拋開五祖大師,因為信心建立了,是沒有來去的。如果認為有來去,你還是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如果沒有來去,那走來走去,還是沒有走出五祖大師的加持力。

所以在這個方面依止善知識是最重要的。不僅是學佛法,就是世間你學木匠,學裁縫也要找到好老師。學中醫也是要找到好老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的中醫師。我們要想成為一個好的佛教徒,首先也要找到好的師父,然後依教奉行,聞思修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傳喜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多年為何生不起信心

問: 為什麼學佛多年,但長養不起來道心? 如瑞法師答...

你敢信我就來--普陀山梵音洞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了普陀山比較特...

這句佛號跟我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請看經文: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

占察輪相對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占察與世間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給出家人算,因為修...

我今念佛,必得見佛

現前一念心性,本與佛同體。佛已久悟,而我猶迷。佛雖...

現在很年輕想往生,阿彌陀佛會來接引嗎

問: 比如我現在還很年輕,身體又好,生活事業都好,我...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離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信心是淨土法門最大的難處

淨土宗很難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

墮胎如何超度

問: 我曾墮胎,是否會影響孩子? 傳喜法師答: 這個...

積功累德,後代一定會有好的果報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的肉身渺小得就像一粒微塵,我們在...

現代科技再現佛法莊嚴

21世紀是個特殊的時代,飛機、高鐵拉近了人們的物理距...

如何看待燒紙錢的問題

問: 師父,如何看待給陰間燒紙錢的問題? 傳喜法師答...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佛

我們中國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阿彌陀佛的...

蘇東坡親近四位高僧的故事

東坡居士悟道因緣 內翰東坡居士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

沒有定的不淨觀是沒有力的

我們不要得少為足。有的人得了一點點修行的好處,就以...

同性戀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大乘造像功德經》: 彌勒!復有四緣,令諸男子,其...

星雲大師《生死泰然》

死亡是歷來人們忌諱談論的問題,但是時代的進步,生死...

偷盜產生的後遺症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故事,來說明偷盜產生的後遺症。 過去...

用智慧來化解脾氣

根據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地區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氣,...

界詮法師的學佛出家因緣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

修禪定的基本要求

修習禪定的法門,古德歸納為三門,就是息門、色門、心...

學佛者應具足這五種心

不捨心: 時時處處不捨一切眾生,不捨菩薩行,菩薩的一...

【佛教詞典】蠕動

(雜名)總稱無足而動之蟲。即腹行之蟲也。...

【佛教詞典】二流

乃指順流與逆流而言。輪迴生死,稱為順流。趣向涅槃,...

【視頻】慧律法師《中老年人應該如何修行》

慧律法師《中老年人應該如何修行》

【視頻】惠空法師《禪宗運心的舉例》

惠空法師《禪宗運心的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