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我執會障礙無限智慧與悲心的發展

海濤法師  2017/12/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我執會障礙無限智慧與悲心的發展

「我執」就像是個搗蛋鬼,會使我們孤立寂寞、與他人敵對;我執,也會吞噬我們的慈悲,使我們變得自私與傲慢。當我們驚覺到我執出現的時候,應該立刻以出離心的覺照加以對治,才能解開真正束縛我們的枷鎖,獲得究竟的自由與安樂!修行起步的最大敵人,就是這個「我」。

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哪裡?

就是來自於內心的貪、瞋、癡等三毒煩惱。眾生因為煩惱,所以對諸法產生執著;因為執著,又不斷地產生對立與欲求,如此循環不已。人們的恐懼與不安,並非是來自於外在的世界,而是來自於人們不懂得調御各自的內在世界。不要總是想滿足自己,因為自私的煩惱,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強悍的敵人!能夠「放捨自我」就是解脫,對於一切諸法皆不要產生執著;對待眾生就應該積極地服務與奉獻,因為仍有許多有情還困於「自我」當中,對此我們應該生起深刻的悲心,做一名勇於承擔的菩薩勇士。愚昧的人,永遠不會放下對財富、權力乃至知識的執著。

當我們執著越多時,反而失去越多;相反的,當我們奉獻越多時,得到的感動與回饋,也就越多。為了對付無始劫以來的習氣與執著,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從自己最為執著之處下手對治!從自己最為貪著之處直刀劈入!要學會征服自己,才有快樂可言;不懂與自己作對的人,他的快樂就會像泡沫一樣,稍縱即逝。這個世界,就像在演一場電影一樣,什麼事情都將過去,一切都只是虛幻不實的假象,我們要認清這一點;一味地執著,只會讓我們更放捨不下,而再一次地深陷於生死輪迴的困境。

我們要做自己的「監察院長」,時時「監察」自己的心,間斷地看清楚它,不要再讓自心隨著妄念而流逝。隨時觀察自心,這樣才能找到生命的目的;當我們的慾望越少、執著越少時,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已有所成長。

我執,會使我們變得心胸狹窄,也會障礙無限智慧與悲心的發展。我們應該將執著自我的習性轉變,不要再隨性自己;當我們能夠折服自己的時候,解脫的自在,已離我們不遠了。和合,就是別人怎麼作,我們就跟著怎麼作,不要突顯自己;一突顯自己,就有「我執」產生。佛教講生命的敵人,就是指這個「我」;執著自我,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貧窮是一種禮物,佔有是痛苦的根源。人們因為執著,才於生死輪迴中長久輪轉。不斷地執取與佔有,只會更加深我們的貪慾煩惱;樂於安貧守道的人,才是人間真正清閑、幸福之人!

學會放下,我們將能擁有一切。執著是痛苦的來源,我們因為執著與愛染,而盲目地與外界產生對立;放下執著、放下對立,是修行人一生中相當重要的功課。學會放下,才能享受解脫的果實,當我們放下一切執著,其實就是擁有一切的時候!讓心接受訓練,接受「內觀」的訓練;不要總是向外留戀,這樣只會讓我們的執著加深,並且無法真正地認識自我。不要一再地放縱自己的感官覺知,學習讓心樂於寂靜,保持一顆穩定的心;放下再放下,我們將漸無罣礙。

《法華經》裡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他每看到一位有情,就屈膝跪下恭敬禮拜。因為若希望成就佛道、廣度眾生,就必須先放下對自我的執著,並且發自內心地尊敬生命,如此才有成佛的可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參禪的人要把種種妄想分別都放下

禪宗一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繞圈子,不走彎路。...

【推薦】凡事太期待,結局必傷心

我有兩個親戚,她們的媳婦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惡勞...

【推薦】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說到我們最好趁年輕健康的時候把功夫準備好。什麼...

我們曾經發誓永不原諒的那些人和事

小時候,有一年過年,王小三說他有一個新玩具,叫粑粑...

【推薦】願生極樂的人,不會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氣地去向老和尚告狀,說自己的媳...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過一座苦行林,在樹下靜坐片...

分手後仍放不下他,該怎麼辦

問: 我和對像分手才二十天,這幾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

五台山每天都有一萬菩薩在說法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說:東方有國,名曰震旦,其土有山,...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東林寺是怎樣持戒念佛的

問: 東林寺是淨土祖庭,很想了解東林寺是怎樣持戒念佛...

隨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凡事都要隨緣,人必須隨著天定的因緣來處理事情。反之...

不可忘失自己清淨之心,這就是道

從前的人沒有禪堂,坐什麼香呢?沒有。六祖說:生來坐...

聖嚴法師《不住於相而行佈施》

不住於相,相的意思在《金剛經》中講得很清楚,即不住...

女人獲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說:佛陀兩千五百多年以前說的這個經,現在是不...

聖嚴法師:人生的意義是與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人的生活,是為了提升自己的...

挪用善款是否犯偷盜戒

問: 弟子每月都會代收善款,有時還挪用一些善款來應...

《印公畫傳》紀念印光大師往生八十週年

公元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大師生...

經書上的字讀錯了該怎麼辦

問: 聽弘法流通站的居士告訴我,部分信眾因為請的經...

導致疲勞的七種病

如果你感到渾身沒勁,不妨給自己23周時間,改變一下不...

飲酒的三十六種過失

佛言人於世間。喜飲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誠實是隨順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惡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

【佛教詞典】燒身然指結犯否

子題:小戒比丘不燒身臂指、聲聞比丘不燒身臂指、出家...

【佛教詞典】冥

(術語)無知之異名。無知有二,一染污無知,二不染污...

【視頻】淨界法師《以身語意恭敬供養佛像的功德》

淨界法師《以身語意恭敬供養佛像的功德》

【視頻】文殊菩薩五字咒

文殊菩薩五字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