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海濤法師《修行法要》

海濤法師  2009/12/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修行法要一      海濤 輯

1.修行:先從打好地基開始,做一個正直與誠實的人;其次,對於惡行具有慚愧心;第三,保持謙卑,少欲知足。

2.放棄惡行後,心就能靜下來,併入定;心入定後,就能生出智慧。

3.真實的修行不累,因為它是透過心去完成。

4.沒有貪著,痛苦就無從依附,智慧在一切情況下都會生起。

5.無論樂與苦或愛與恨,都是你重要的老師,它們是解脫的根源。

6.以善法為基礎的人生,將會發生出燦爛與尊貴的光芒。

7.佛陀時代的覺者和我們沒有兩樣,都是從平凡與迷惘開始。

8.如果能將心看好,則看管身與口的行為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它們都受到心的驅策與監督。

9.心是一切行為的根源。

10.保持自制,注意你的語言與行為,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就是戒。

11.堅持正念正知,這就是定。

12.在意識的領域中,能分辨一切現象的善惡與是非者,就是智慧。

13.平靜是真正的快樂,這是透過見到實相與根除貪染而獲得。

14.心本身事實上是自由的,因為執著而有痛苦。

15.當心執著苦與樂時,對執著的覺知亦隨之而起。

16.沒有一件事能禁得起正念與智慧的照射。

17.慈就是愛,佛陀希望我們擁有無量的慈。

18.因為懶惰習氣的緣故,我們必須精進;因為缺乏決心與剛毅的精神,所以我們需要忍耐與自制。

19.我們不需要擔心行善是白費工夫,即使死後,我們所創造的功德仍會留在世上。

20.一個有智慧的人,不需要事事都要求完美,重點在於看破並放下世間的假象,以獲得解脫。

修行法要二     海濤 輯

1.無論人們來自何處,我們都應該同樣關心,無論親疏遠近,都應該給予相同的愛。

2.如果生活缺少法,我們就和動物沒有兩樣。

3.「戒是寶」,一切財富與享用皆源自戒律。

4.有些人的修行似乎很平順,沒有什麼障礙與苦難,這是他們前世的業報。

5.真正的智慧是看破與放下,不會有糾纏。

6.遠離沒有意義的活動,積極行善。

7.尚未生起的善法,要努力令它生起;已生起的惡法,即使只有一點點,也要努力斷除。

8.八正道的每一支都離不開戒、定、慧,只能從這裡面去尋找。

9.修禪是創造解脫之因的捷徑。

10.當戒、定、慧一起運作時,當下你就能看見呼吸、感受、心與法。

11.禪定的意思是指心穩固不動,並且以正念正知,隨時保持心的穩定。

12.內觀,它是對事物清楚而如實的認識,這是最高層次的平靜。

13.了解心的平靜是什麼,才是正確的修行之道。

14.修行有連貫性,那就像是水滴,而非滔滔不絕的流水,無法維持均衡的正念。

15.無明的黑暗比眼盲更可怕。

16.一個業正在受報時,另一個業就會蟄伏著。我們現在受的是過去的業果,而非現在的業報。

17.「蚊子有什麼用?」如果站在蚊子的立場想:「人有什麼用?」

18.快樂與痛苦出現時,智慧就可能在那時生起。

19.開悟就是如實覺知事物的本質。

20.我們因為渴愛而迷失,被現象愚弄,因此而感到痛苦。

修行法要三     海濤 輯

1.當煩惱出現時,世間八法壓抑並遮蔽了八正道。

2.八正道與世間八法是一對的,這兩條道路相互重疊,而非分屬不同領域。

3.佛教的奧義是堅持戒律,戒律源自於內心的動機。

4.當我們以戒、定、慧調伏身、口、意時,很快就會看見藏在心中的世間法。

5.一旦戒行清淨,對他人就會有一種誠實和慈悲的感覺。

6.藉由修行,恢復心的潛能之後,我們就能看見世間與它的起源。

7.唯有當心覺醒時,我們才會真的了解三寶。因為心的覺醒而得到真正的皈依,無論身在何處,佛、法、僧都會與我們相隨。

8.我們應該抱著自修與獨居的心態,與人共住。

9.有正見的地方,就有寧靜。不知道這點,即使獨居也靜不下來。

10.當房子一團亂時,我們可能會覺得很不舒服,並起身打掃與清洗;但是心黯淡與抑鬱時,我們卻看不到,還埋怨悲慘的處境。

11.佛陀說不知道對錯的人,可以教他們知道;但是知道卻不照做的人,就無可救藥了。那些人被稱為放逸者,無法受教。

12.我們都想斷除煩惱,但是我們認識煩惱嗎?

13.當我們真的擁有明亮的電燈時,心卻反而被遮蔽。

14.正見與邪見都是出自同一個覺察。

15.世俗之人經常在追求歡樂,他們習慣對迷人與討厭的事物,做出極端的反應,並且一直在這兩端之間,來回擺盪,無法止息。

16.平靜之人,他們了解什麼是看似平靜,實際卻不平靜的方式。

17.煩惱就是水,行者的心則是荷葉,它們互相接觸,荷花不需要迴避水,但是仍然彼此分開。

18.得與失、毀與譽、稱與譏、苦與樂,合稱世間八法。如果人的內心跟著這些事情走,受到它們擺佈,那就稱為俗世與俗人。

19.如果有人說話刺傷了我們,我們只要如實覺知即可。

修行法要四          海濤 輯

1.憤怒能在內心製造無比的壓力與痛苦。但是當佛陀現前,正念的能量生起時,你就獲得保護。

2.如果有人以暴力相向,你必須智慧地看到那人其實正為他的暴力、憤怒而受苦。

3.我們經常認為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而視對方為壓迫自己的人。

4.安忍,帶來利益安樂。安忍是「在家人」的法,是國王及政治家的法,亦是一個有智識者的法、是「出家人」的行和力。

5.不是唯有菩薩才能做到,你也能將憤怒的垃圾轉化成慈悲的花朵。

6.修行可以將心中憤怒的火海轉化成清涼的湖泊,一旦我們內心得到轉化,不只能停止受苦,也會成為身邊的人快樂與幸福的泉源。

7.如果你知道如何照顧憤怒的負面能量,憤怒就會慢慢地轉化成具有正面能量的了解與慈悲。

8.如果你在心中看到產生垃圾的因子,例如害怕、絕望或仇恨,請不要慌張。你可以面對這負面的情緒說:「我覺察到心裡的垃圾,我要將它轉化成可以讓愛重生的肥料。」

9.無論屬於哪一種宗教,只要我們願意身體力行,願意真正地修行,所學習到的教導都具有轉化內心的能力。

10.安忍,是一個智人的莊嚴;安忍,是精勤的人的苦行;安忍,是修行人的力量。

11.所謂進到法裡,就是向內觀心。

12.如果我們真的在修行,則住處、食物、衣服與藥物等必需品都會不請自來。

13.我們不須要囤積東西,如果我們修行得好,就一定會有資糧。

14.佛性,亦即內心清明的覺知,會帶領我們觀察與覺悟一切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慧律法師:要站在別人的立場著想

心理學家說: 我們一定要了解別人的立場,人與人之間...

罵我們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識

首先要粗衣淡飯,知足常樂。不重金銀名譽,因而無爭能...

修行很簡單,就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我們再看第七意識蕅祖的批註: 此之意根,從無始來,內...

印光大師論對治煩惱習氣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德相,但因妄相執著,而...

心上努力,境上隨緣

心上努力,境上隨緣。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裡面不...

一切時一切處,洪名聖號不離心口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

星雲大師《佛教對行為的看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感謝佛陀的慈悲,感謝各位...

見忍法師:如何發心

如何發心這個問題,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屬普賢行願...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讓愛生愛--婆媳關係

在一個村莊裡,一位年輕的村婦和她的婆婆關係非常不好...

情重是墮三惡道之因

佛在楞嚴經中指出六道輪迴中的眾生:純想即飛(生天)...

小孩患有自閉症,該怎麼辦

問: 我的小孩五歲,患有自閉症,智力低下,不與人溝...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人生彷彿兩條船,一為名來,一為利往。然而,計利當計...

對治自己的缺點毛病

我們大家都熟悉奔貢甲的修行,他是強盜出身,但他醒悟...

八正道

「苦」是人生實相,離「苦」得「樂」,人之所欲。學佛...

有兩種人念佛最老實

念佛是我們的生命,那什麼是養分呢?就是法義的學習。...

四十八大願——(第16願)國中無不善名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我...

至誠改過,行善改命

古德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這...

一輩子急急忙忙苦追什麼

知足,就是知道滿足,不去貪得無厭。這好像很好理解,...

談「苦」

許多人不了解佛教,認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說得苦不...

【佛教詞典】彌勒樓閣

(雜名)華嚴經七十七曰:於此南方有國名海岸,有園名...

【佛教詞典】咒殺

(雜語)謂以起尸鬼咒殺人也。菩薩戒經疏下曰:咒殺謂...

【視頻】淨土必修五部經典之《佛說觀無量壽經》

淨土必修五部經典之《佛說觀無量壽經》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承天禪寺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承天禪寺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