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海濤法師《累積福德與智慧的資糧》

海濤法師  2010/12/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1.佛法是有加持,但最重要的加持是由內心生起的,假使內心無法生起佛法真正的加持,從外境是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加持。

2.佛陀說:「我講解脫之道,至於要走否由你自己決定。」因此佛說自己是自己的救怙主,自己要當自己的皈依處。

3.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和藹平靜的人,和藹並非是身、口的外相,最主要是調伏內心而產生。

4.何謂調伏內心呢?並非服藥開刀,要在內心上生起智慧辨別,才能調伏內心,慢慢訓練、漸漸調伏,我們的心識就會跟著改變。調伏,是由心來調伏,調伏的地點也是內心,調伏之後內心會得到真正的平息寂靜。

5.心識有粗、細等等很多種層次,像我們現在輕鬆的坐著,內心應該很平靜,以此平靜為最粗的標準,直到最究竟成佛內心的平靜,這中間有很多很多層次。

6.無論為了自利得到暫時解脫,或為了成就無上菩提圓滿自他利成佛,我們目前要修習的就是使內心平靜。

7.我們要如何使「道功德」增長?波羅蜜多是「到彼岸」的意思,又分智慧和禪定到彼岸,即六度中的慧度和禪度。

8.慧度是以智慧增長我們的道功德,如何以智慧往究竟的佛果前進?未知令知,知後再修行和串習。

9.真正的慧度至少要做到善心,「善」指大悲心,因由大悲心的方便法門,再修學智慧才能真正得到智慧波羅蜜多。

10.經典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指的是具有大悲心的男人與女人。

11.未成佛之前有二種資糧: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大悲心是福德資糧,可證得色身(色身、報身),智慧資糧可證得法身。

12.福德資糧仍需智慧資糧相輔相成,福德與智慧是不可分而且需要雙修。龍樹菩薩云:「願一切眾生都能圓滿二種資糧,得到二種最殊勝的果報。」因為大乘分福德(方便)與智慧二法門。

13.佛弟子要修習智慧資糧就要認識空性道理;想學福德資糧,就要見緣起、見因果,了解何謂「應修」及「應斷」。

1.為使自己和他人脫離生死輪迴的苦海,無論晝夜二十四小時都要行聞思修,平時念誦聞思修和以聞思修的心睡覺,方式雖不同,但我們是可以二十四小時都修行。

2.也可以用打坐的方式修學佛法,打坐時心緣十善業,雖然無法很專注緣念在一點,但至少使我們內心永遠保持善心的境界。

3.無上瑜伽有講到許多睡眠的修持方法,我們也可以依照佛經上所說的五十一種心所裡的四意轉:悔、尋、伺、眠來修學。

4.如果做了善事,起後悔心態,後悔本身變成不善;同樣如果做了不好的事,因為產生後悔的心,這種後悔意識就變成善。所以「悔」本身沒有善惡標準,是依其它因緣而變化。睡眠亦同,在未睡之前保持善心,睡多久就行善多久。

5.依靜處是內心不散亂再加上外境不喧嘩吵鬧。在靜處修學聞思修時,常會有世間八法來干擾,如此聞思修將變成煩惱毒品。

6.若為博取名聲聞思修或為世間財物聞思修,表面上學佛,內心學煩惱,增長煩惱,如天成魔,甘露成毒。

7.這樣的聞思修只為今生的利益,所思所行皆為今世的名聞利養,要特別小心世間八法,無時無刻不在伺機找你的漏洞侵入,因此盡量減低對今世的執著。

8.當我們在家時父母、親人、兄弟姊妹或朋友,會對我們說一些家庭瑣事或恩怨情仇等等,如此無形中浪費很多的時間,成為聞思修的逆緣,所以盡量避免這些,才不使自己內心散亂。

9.如果為後世著想,今生的貪著自然會減少,你不會在乎別人唾棄、嘲笑、諷刺你,因為你覺得今生不過如此的空虛,不會動搖為後世著想的心。而且你會去行善,內心因而得到快樂,所以為後世著想,不只今生快樂,後世也安樂。

10.念死無常可減少對今世的執著,觀想人生無常隨時可能會面臨死亡,這是觀粗分的無常。

11.今生的利益畢竟是暫時,重要的是究竟利益,為斷今生利益需要觀粗無常,為斷今生執著需修無常。

1.人身難得,有能力、有權力而且有因緣,能自在學佛的人是有大福報的;無能力、無順緣可學佛,或是自己有權力想要學佛,但外在因緣不具足,所以無法學佛,這也是一種不圓滿的人生。

2.輪迴之因的惡業就是十不善業,有能力斷除十惡業的根本要盡量斷除,假使無法馬上斷除,也要使自己盡量不受十惡業控制,以懺悔力量作懺悔,以後悔防護的力量減少十惡業的罪行。

3.以初學者而言,能避免十惡業當然最理想,假使慾念太強在造十惡業時,最好有警惕心和後悔的心態,不要造業時心生歡喜。

4.造業之後馬上生起後悔的心態,以四力(破壞力、依止力、遮止力、對治力)作懺悔,為了消除這些罪業,可以做大禮拜,持咒繞佛,這是四力對治的現行對治力。

5.最快消除罪業的方式是持不動明王咒語,經由強力懺悔的力量,無論任何罪業皆可斷除。

6.佛教徒不管何時都可與仇人(煩惱)打仗,剛開始雖無法戰勝,但至少要有守護力保護自己,不受煩惱控制,因此守護自己不讓十惡業控制很重要,這是初學者的第一步。

7.為了不墮三惡道,首先要斷三惡道的因(十惡業),其次斷我執,接著斷除所知障。由於煩惱留下的習氣很深,所以不只是煩惱斷除還要斷除煩惱留下的習氣。

8.避免以及斷除惡業的層次分三階段,因此行善也分三部份:

一、守十善業戒,行十善道。二、為斷我執修三學。

三、由菩提心的攝取,加上空證智慧正對治煩惱的習氣。為了解佛所說,所以跟隨佛陀,但首先必須先皈依佛陀。

9.修此三階段都要以皈依發心來契入。

一、由皈依畏懼三惡道的痛苦行十善;

二、由皈依畏懼輪迴的痛苦,串習斷我執的智慧;

三、由皈依了解墮入寂靜自利有何過患,畏懼此過患,行廣大利益眾生事業。以上是為了究竟利益,究竟快樂而行的次第。

1.佛弟子的究竟目的是解脫,從三毒中解脫,三毒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要戰勝三毒。因此真正的皈依對像、皈依處,是直接可對治三毒的法寶,就是道諦。

2.道諦是煩惱的正對治,所以道諦與離開煩惱的滅諦是最究竟的皈依處,是真正的皈依對像。

3.真正能使我們得到煩惱的解脫,唯有自己內心的道諦以及滅諦。因由道諦與滅諦就可永斷煩惱,離開三毒的控制,所以法寶是最究竟的皈依處。

4.所以我們要認識什麼是皈依的對像,假使確認他有能力救拔我們而且不受煩惱的控制,就應該把身心一切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這才是真正的皈依處。

5.我們應傚彷大乘的皈依,作行皈依,把道諦和滅諦認為是最究竟的皈依處,而去努力學習。真正的皈依處是在內心,未來所證得是自己內心。

6.皈依的學說很廣泛,佛法的精髓,最主要的根源皆從皈依開始,所以皈依可以引申很廣,涵蓋許多法門。

7.有了皈依還不夠,必須學習皈依的學處。佛陀是我們的老師,但無法控制我們快樂或痛苦的感受,快樂或痛苦是由自身所作來決定。

8.佛陀只是教導我們應如何做,實際去做的人是自己,佛陀教我們認識快樂的因以及痛苦的因;因此去除痛苦的因,祈求快樂的因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要做的,這是佛陀所講皈依的學處,皈依學處最主要講到因果的道理。

9.假使自己若未調伏怎能調伏他人呢?佛陀說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同事不止教導別人止惡行善,自己的言行也要一致。

10.依止善知識比愛自己還重要,一般善知識是教導你的老師;佛學的善知識是他的行為,可增長你的三業功德,去除你三業的過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只要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易者,只要你放得下,...

星雲大師《得失心》

得失之間,是歡喜?是悲傷?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日前...

成功的秘訣

一、禪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問其成功原因,答曰:吃...

宣化上人:多退初心

人有時最初發心要學佛法,或者最初發心想要出家,但出...

聖嚴法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心中無事,不受干擾 默,是不要將一切現象,當成...

珍惜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善緣

華光開敷遍身如來身邊有兩位小菩薩,一位叫美音菩薩,...

初學淨土法門從哪兒入手

問: 法師,對於初學者,尤其是想修淨土的人請您給一...

善修奉行十念法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比丘們開示...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家的語言和禮儀

走進寺院,會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樣和他們打招呼?與他...

大安法師:光明徹照十方願

第十二願光明徹照十方願。法藏菩薩是這樣發願的:若我...

出家不是職業,而是生活方式

出家,真的是一種職業嗎? 出家是一種職業,許多人都...

佛經中關於「人身難得」的譬喻

在短暫的人生中,有的執著於事業、有的執著於愛情、有...

學佛人要透過這關,不需要去求

這個世間還有求不得苦。由於我們有慾望,對外部世界有...

萬法虛偽,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觸目菩提

而妄從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

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在哪裡

佛教經常讓我們親近善知識,人家說三人行必有吾師。如...

信能致富

過去好幾劫前,有一位全國首富的大長者,一生樂善好施...

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可從這四點來判斷

歲月靜靜流過,無論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遭遇,我們都應...

大安法師:念佛機在什麼時候放呢

現在製造了很多念佛機,是好事,也是壞事,何以故呢?...

你沒有發菩提心,悟不了的

你沒有發菩提心,悟不了,為什麼? 你連這個娑婆世界的...

寬容,是為自己創造機會

春秋時期,楚王請了很多臣子們來喝酒吃飯,席間歌舞妙...

【佛教詞典】通惑

(術語)天台所立五惑中,見思之惑名為通惑,塵沙無明...

【佛教詞典】瞿陀尼洲

瞿陀尼,梵名 Godānīya。又作瞿耶尼洲、瞿陀尼耶洲、...

【視頻】紀錄片:心中觀世音

紀錄片:心中觀世音

【視頻】口業

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