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太子刷護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千二百比丘,菩薩萬二千人,優婆塞、優婆夷,諸天王、梵、釋,及無央數人民、鬼、神、龍皆來俱會。

阿闍世王太子,名為刷護,從國中與群臣、長者子五百人,各持黃金華蓋,出羅閱國相隨出至佛所。持黃金華蓋上佛已,卻叉手持,頭面著地為佛作禮訖竟,皆叉手住。阿闍世王太子刷護白佛言:「願欲問事,如佛肯說者當問,不肯者不敢問。」

佛言:「在所問事。」

太子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得顏頰端正?何因緣不入女人腹中,於蓮華中化生?何因緣能自知前世宿命之事?願佛大恩,當為我曹說之。」

佛告太子:「能忍辱不怒者,後生即為人姝好。不淫泆不與女人交通,若壽欲終時,人生一歲一月及七日者,後世生,便自知宿命無數世以來之事。」

太子白佛言:「菩薩何因緣,身有三十二相?何因緣有八十種好?何因緣人民有見佛身者視之無厭極?」

佛告太子:「本為菩薩時,好喜佈施種種雜物,與諸佛、菩薩及師、父母人民,在所來索用,是故得三十二相。菩薩當有慈心,哀念十方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如視赤子皆欲令度脫,用是故得八十種好。菩薩見怨家、父母,心適等無有異,用是故人民見佛視之無厭極。」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所因緣,知深經智慧及陀羅尼行?何因緣知三昧定意得安隱?何因緣佛所說皆快善,其有聞者皆歡喜信受?」

佛告太子:「菩薩喜書信受諷誦學,用是故知深經智慧,得陀羅尼行。菩薩常喜專心正意,用是故得三昧安隱。菩薩所說皆至誠不欺,用是故所語人民皆信向,聞者莫不歡喜者。」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學經聞佛語人民皆信?何因緣知經律儀法?何因緣孝順隨佛教不犯?」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不諛諂,用是故學經聞佛語悉知不忘。菩薩入深經不恐不怖,用是故得經律便知儀法。菩薩世世敬佛、敬經、敬師、敬父母,用是故得智慧。」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世世生佛邊?何因緣問佛嘆經曉知中慧?」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見人說經,不中壞亂不呵之,用是故得生佛邊。菩薩數嘆深經,用是故知中慧。」

太子復白佛言:「何因緣不生惡處?何因緣生天上?何因緣不貪愛慾?」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信佛、信經、信比丘僧,用是故不生八惡處。菩薩持戒不缺,用是故生天上。菩薩知經法本空,用是故不貪愛慾。」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皆淨潔?何因緣魔不能得其便?何因緣不敢誹謗佛,不敢誹謗經,不敢誹謗比丘僧?」

佛告太子:「菩薩侍佛、喜學經、愛比丘僧,用是故得淨潔。菩薩晝夜行道精進不懈,用是故魔不能得其便。菩薩所語皆至誠,用是故眾人不敢誹謗佛,不敢誹謗經道,不敢誹謗比丘僧。」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好高聲如梵天聲?何因緣有八種音?何因緣知眾人所念皆悉能報?」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至誠不欺,用是故好高聲如梵天聲。菩薩世世不惡口,用是故得八種音。菩薩世世不兩舌、不妄語,用是故眾人所念悉能報故。」

太子復白佛言:「何因緣得壽命長?何因緣身得無疾病?何因緣家室和順相愛,不令他人別離?」

佛告太子:「不殺生者,用是故後生為人師壽命長。不持刀杖擊人,用是故後生為人得無疾病。見人有變斗喜行和解令歡喜,用是故後生為人,他人不能得別離。」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多得財物珍寶有不離?何因緣不亡財物,不為人所劫盜?何因緣得尊者得高?」

佛告太子:「不貪他人財物者,用是故後生為人得富樂。喜佈施不慳貪,用是故不亡財物。物益增多,見人富樂得錢財,心不嫉妒,不自貢高,用是故後生得高尊。」

太子復白佛言:「何因緣能得天眼洞視?何因緣得天耳徹聽?何因緣能知世間人民死生之事?」

佛告太子:「用好喜燃燈於佛前,以是故後生為人得天眼洞視。好喜持倡伎樂於佛寺前,用是故後生為人得天耳徹聽。菩薩喜定意入三昧得禪,用是故知世間死生之變。」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得飛行四神足?菩薩何因緣念知前世無數劫以來之事?菩薩何因緣得三活佛便般泥洹?」

佛告太子:「菩薩好喜佈施,常持車、馬、驢、騾、象、駱駝、履屣及水船,與諸佛、比丘僧及與人民,用是故得飛行四神足。菩薩常專心念諸佛,三昧從學喜行教人,用是故得念前世無數劫以來之事。菩薩得阿維越致道,以念無所復著,用是故能斷死生之根,得佛道便般泥洹。」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預治國?何因緣預會比丘僧?何因緣光明照十方?」

佛告太子:「菩薩本求大願,用是故豫得佛國。菩薩好喜佈施,乞丐與人,喜教人民為六波羅蜜,是故後得比丘僧。菩薩喜持七寶作華蓋用上佛,用是故得光明遍照十方。」

佛為太子分別說是事,太子歡喜,及五百長者子皆大歡喜。

太子刷護復白佛言:「願使我後世生者,佛所說令我悉受得悉奉行之,皆令如願。」

佛便大笑,口中五色光出。佛告彌勒菩薩言:「聽我說之,太子刷護菩薩及長者子,前世皆供養百八億佛,皆行菩薩道。乃前世提和迦羅佛時,是五百人皆是佛弟子,是我所教。後世悉當共會,六億佛卻後一劫,摩訶波羅會一劫中,五百人前後作佛,皆同一名若那伎頭陀耶。後作佛時,當如阿彌陀佛其國,亦當如阿彌陀時等無異。國中菩薩往來者、飛行者,皆如阿彌陀佛國。若有人民聞是經信喜者,皆當生阿彌陀國。」

佛說是已,太子刷護及五百長者子,諸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人民、鬼、神、龍,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中陰經

中陰經卷上 後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如來五弘誓入中陰教...

梵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梵飜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並序 [燉煌出 S. 700]...

佛說治意經

佛說治意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佛言:「安般守意具行...

佛說五大施經

佛說五大施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卷上 曹魏代失譯人名 東方...

雜寶藏經

雜寶藏經卷第一(有九緣)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

佛說法集名數經

佛說法集名數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

華嚴五教止觀

五教止觀一乘十玄門合行敘 夫五教止觀也者。華嚴初祖...

七佛父母姓字經

七佛父母姓字經 失譯附前魏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

了解果報的痛苦,才能怖畏當來的果報

古德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所以從這個...

【推薦】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我廣東東莞一位朋友的親戚,結婚那年,正好趕上地下六...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如今,不少入了佛門的人,頗費心機地四處奔走、勞身傷...

輪迴中沒有固定不變的角色

《親友書》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其...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修學佛法的次第依次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親近善...

【佛教詞典】阿字布心

(術語)一切真言心之阿字,布於行者之心,是名心作心...

【佛教詞典】觀三摩地

【觀三摩地】 p1469 瑜伽二十九卷五頁云:由觀增上力所...

人生應把握的十個度

生活就像遊戲如走鋼絲繩,關鍵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則...

「敦倫盡分」與「百不管」該如何融會貫通

問: 師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綱領中有敦倫盡分,...

出家真正的利益在哪裡

原文: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

怎樣做才能夠功夫成片

問: 經常有人講,念佛或誦經,功夫成片才能有作用,請...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來的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恐怖是怎麼招感來的?恐怖是業,...

【推薦】多一份理解與寬容,少一份暴躁與氣惱

美國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項實驗:他們把生氣人的血液中...

心律法師:生命中的嫉妒苦

歷史上、文學作品中有很多關於嫉妒的故事。 戰國時期...

何以念一聲佛號能滅多劫重罪

中國向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說,側面反映出中國...

難信之法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的迦...

在生活中修行,紅塵中歷練

人常問如何修行,要用哪個法門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

如何才能獲得好人緣

人緣,其實就是指著一個人的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際關...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世間的怨恨無法止息怨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這是...

【視頻】龍泉寺晚課

龍泉寺晚課

【視頻】《心經》則旭法師演唱

《心經》則旭法師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