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太子刷護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千二百比丘,菩薩萬二千人,優婆塞、優婆夷,諸天王、梵、釋,及無央數人民、鬼、神、龍皆來俱會。

阿闍世王太子,名為刷護,從國中與群臣、長者子五百人,各持黃金華蓋,出羅閱國相隨出至佛所。持黃金華蓋上佛已,卻叉手持,頭面著地為佛作禮訖竟,皆叉手住。阿闍世王太子刷護白佛言:「願欲問事,如佛肯說者當問,不肯者不敢問。」

佛言:「在所問事。」

太子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得顏頰端正?何因緣不入女人腹中,於蓮華中化生?何因緣能自知前世宿命之事?願佛大恩,當為我曹說之。」

佛告太子:「能忍辱不怒者,後生即為人姝好。不淫泆不與女人交通,若壽欲終時,人生一歲一月及七日者,後世生,便自知宿命無數世以來之事。」

太子白佛言:「菩薩何因緣,身有三十二相?何因緣有八十種好?何因緣人民有見佛身者視之無厭極?」

佛告太子:「本為菩薩時,好喜佈施種種雜物,與諸佛、菩薩及師、父母人民,在所來索用,是故得三十二相。菩薩當有慈心,哀念十方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如視赤子皆欲令度脫,用是故得八十種好。菩薩見怨家、父母,心適等無有異,用是故人民見佛視之無厭極。」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所因緣,知深經智慧及陀羅尼行?何因緣知三昧定意得安隱?何因緣佛所說皆快善,其有聞者皆歡喜信受?」

佛告太子:「菩薩喜書信受諷誦學,用是故知深經智慧,得陀羅尼行。菩薩常喜專心正意,用是故得三昧安隱。菩薩所說皆至誠不欺,用是故所語人民皆信向,聞者莫不歡喜者。」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學經聞佛語人民皆信?何因緣知經律儀法?何因緣孝順隨佛教不犯?」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不諛諂,用是故學經聞佛語悉知不忘。菩薩入深經不恐不怖,用是故得經律便知儀法。菩薩世世敬佛、敬經、敬師、敬父母,用是故得智慧。」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世世生佛邊?何因緣問佛嘆經曉知中慧?」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見人說經,不中壞亂不呵之,用是故得生佛邊。菩薩數嘆深經,用是故知中慧。」

太子復白佛言:「何因緣不生惡處?何因緣生天上?何因緣不貪愛慾?」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信佛、信經、信比丘僧,用是故不生八惡處。菩薩持戒不缺,用是故生天上。菩薩知經法本空,用是故不貪愛慾。」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皆淨潔?何因緣魔不能得其便?何因緣不敢誹謗佛,不敢誹謗經,不敢誹謗比丘僧?」

佛告太子:「菩薩侍佛、喜學經、愛比丘僧,用是故得淨潔。菩薩晝夜行道精進不懈,用是故魔不能得其便。菩薩所語皆至誠,用是故眾人不敢誹謗佛,不敢誹謗經道,不敢誹謗比丘僧。」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好高聲如梵天聲?何因緣有八種音?何因緣知眾人所念皆悉能報?」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至誠不欺,用是故好高聲如梵天聲。菩薩世世不惡口,用是故得八種音。菩薩世世不兩舌、不妄語,用是故眾人所念悉能報故。」

太子復白佛言:「何因緣得壽命長?何因緣身得無疾病?何因緣家室和順相愛,不令他人別離?」

佛告太子:「不殺生者,用是故後生為人師壽命長。不持刀杖擊人,用是故後生為人得無疾病。見人有變斗喜行和解令歡喜,用是故後生為人,他人不能得別離。」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多得財物珍寶有不離?何因緣不亡財物,不為人所劫盜?何因緣得尊者得高?」

佛告太子:「不貪他人財物者,用是故後生為人得富樂。喜佈施不慳貪,用是故不亡財物。物益增多,見人富樂得錢財,心不嫉妒,不自貢高,用是故後生得高尊。」

太子復白佛言:「何因緣能得天眼洞視?何因緣得天耳徹聽?何因緣能知世間人民死生之事?」

佛告太子:「用好喜燃燈於佛前,以是故後生為人得天眼洞視。好喜持倡伎樂於佛寺前,用是故後生為人得天耳徹聽。菩薩喜定意入三昧得禪,用是故知世間死生之變。」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得飛行四神足?菩薩何因緣念知前世無數劫以來之事?菩薩何因緣得三活佛便般泥洹?」

佛告太子:「菩薩好喜佈施,常持車、馬、驢、騾、象、駱駝、履屣及水船,與諸佛、比丘僧及與人民,用是故得飛行四神足。菩薩常專心念諸佛,三昧從學喜行教人,用是故得念前世無數劫以來之事。菩薩得阿維越致道,以念無所復著,用是故能斷死生之根,得佛道便般泥洹。」

太子復白佛言:「菩薩何因緣預治國?何因緣預會比丘僧?何因緣光明照十方?」

佛告太子:「菩薩本求大願,用是故豫得佛國。菩薩好喜佈施,乞丐與人,喜教人民為六波羅蜜,是故後得比丘僧。菩薩喜持七寶作華蓋用上佛,用是故得光明遍照十方。」

佛為太子分別說是事,太子歡喜,及五百長者子皆大歡喜。

太子刷護復白佛言:「願使我後世生者,佛所說令我悉受得悉奉行之,皆令如願。」

佛便大笑,口中五色光出。佛告彌勒菩薩言:「聽我說之,太子刷護菩薩及長者子,前世皆供養百八億佛,皆行菩薩道。乃前世提和迦羅佛時,是五百人皆是佛弟子,是我所教。後世悉當共會,六億佛卻後一劫,摩訶波羅會一劫中,五百人前後作佛,皆同一名若那伎頭陀耶。後作佛時,當如阿彌陀佛其國,亦當如阿彌陀時等無異。國中菩薩往來者、飛行者,皆如阿彌陀佛國。若有人民聞是經信喜者,皆當生阿彌陀國。」

佛說是已,太子刷護及五百長者子,諸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人民、鬼、神、龍,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惟日雜難經

惟日雜難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初受道遮利菩薩,...

佛說越難經

佛說越難經 西晉居士聶承遠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

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宋沙門釋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心明經

佛說心明經一卷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宗鏡錄(100卷)

宗鏡錄卷第一 宗鏡錄卷第二 宗鏡錄卷第三 宗鏡錄卷第...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法經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宋黃龍國沙門曇無竭譯 如是我聞:...

積不善之家

上個月,有位沾了點遠親的老人找到我家中,請我們為他...

不要惱害眾生,你以後修行就沒有障礙

這個不害,我們上學期研究小止觀時,有談到:有些人修...

掌握自己的命運要先深信因果

什麼叫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是佛教...

改善命運的秘訣

不少人在遇到運程阻滯、生意失敗、事業不利,或婚姻受...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

【佛教詞典】同羯磨後悔戒緣起

亦名:同法賞人後悔戒緣起、同法後悔戒緣起 子題:外施...

【佛教詞典】疑蓋

(術語)疑惑之情,蓋覆心識,使不徹見真理也。五蓋之...

熏習這顆念佛的種子

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實際上就是個大染缸。如果我們...

淨土宗三祖承遠大師畫傳

一、祖籍綿竹 學道成都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

隨喜一切眾生的無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第五...

發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感應鈔》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江西有個姓舒的教書先生...

聖嚴法師《禪坐的基礎方法》

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鬆身體 1、頭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

地獄的惡報從六根而出

訟習 訟,爭訟,意思是說,我們自己有了過失,但是我們...

蠅頭蝸角,迷人心志,世出世法,兩皆虧負

【原文】 餘母舅金赤城守贛州,因入覲歸家,夏感瘧證,...

我只看我有的,不看我沒有的

有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天生就是一位腦性痲痹患者,全身...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對於冥頑不化的惡人,我們該堅持嗎

問: 法師,實在難以對惡人和我討厭的人生起真實的慈...

賢善長者婦墮餓鬼緣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

如何知道我們的罪業已經消除了呢

甲三、罪除之相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

【視頻】佛說證契大乘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證契大乘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療痔病經》潮語讀誦

《佛說療痔病經》潮語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