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孝子經

失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問諸沙門:「親之生子,懷之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既生之後,推燥臥濕;精誠之至,血化為乳;摩拭澡浴,衣食教詔;禮賂師友,奉貢君長。子顏和悅,親亦欣豫;子設慘戚,親心焦枯。出門愛念,入則存之;心懷惕惕,懼其不善。親恩若此,何以報之?」諸沙門對曰:「唯當盡禮,慈心供養,以賽親恩!」

世尊又曰:「子之養親,甘露百味以恣其口,天樂眾音以娛其耳,名衣上服光耀其身,兩肩荷負周流四海,訖子年命以賽養恩,可謂孝乎?」諸沙門曰:「唯孝之大,莫尚乎茲!」世尊告曰:「未為孝矣!若親頑闇,不奉三尊;凶虐殘戾,濫竊非理;淫外色,偽辭非道;酖愐荒亂,違背正真。凶孽若斯,子當極諫,以啟悟之。若猶瞢瞢未悟,即為開化,牽譬引類,示王者之牢獄、諸囚之刑戮,曰:「斯為不軌!身被眾毒,自招殞命;命終神去,係於太山;湯火萬毒,獨呼無救。由彼履惡,遭斯重殃矣!」設復未移,悲泣啼號,絕不飲食。親雖不明,必以恩愛之,痛懼子死矣!猶當強忍,伏心崇道。若親遷志,奉佛五戒:仁惻不殺、清讓不盜、貞潔不淫、守信不欺、孝順不醉者,宗門之內,即親慈子孝,夫正婦貞,九族和睦,僕使順從,潤澤遠被,含血受恩;十方諸佛、天、龍、鬼神、有道之君、忠平之臣、黎庶萬姓無不敬愛,祐而安之。雖有顛倒之政、佞嬖之輔、凶兒妖婦、千邪萬怪,無如已何。於是二親處世常安,壽終魂靈往生天上,諸佛共會,得聞法言,獲道度世,長與苦別。」

佛告諸沙門:「睹世無孝,唯斯為孝耳!能令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無以孽妻,遠賢不親,女情多欲,好色無倦,違孝殺親,國政荒亂,萬民流亡。本志惠施,禮式自撿;軟心祟仁,蒸蒸進德;潛意寂寞,學志睿達;名動諸天,明齊賢者。自穢妻聚,惑志女色,荒迷於欲,妖蠱姿態,其變萬端。薄智之夫、淺見之士,睹其如此,不覺微漸,遂回志沒身,從彼妖媚、邪巧之辭,或危親殺君,吝色情蕩,忿嫉怠慢,散心盲冥,等行鳥獸,自古世來無不由之殺身滅宗。是以沙門獨而不雙,清潔其志,以道是務,奉斯明戒。為君即保四海,為臣即忠。以仁養民,即父法明、子孝慈,夫信、婦貞。優婆塞、優婆夷執行如是,世世逢佛,見法得道。」佛說如是,弟子歡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佛說小道地經

小道地經 後漢天竺三藏支曜譯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

佛說須賴經

佛說須賴經 前涼月氏國優婆塞支施侖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應法經

佛說應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

身觀經

身觀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 聞...

禪法要解卷

禪法要解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行者...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 如是...

培養不孝兒女的六招

看看自己作為父母是不是已經在培養不孝子女: 1.百依...

勸孝歌兩首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十月懷胎媽媽苦,一朝落草爹爹笑...

父母的教訓和責罰

居則致其敬的意思,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無...

淨土行人要從孝養父母開始

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儒家文化是我們華夏民族的主流文...

母親的存摺讓他改過自新

不到20歲的兒子,遠在東京闖蕩,苦苦營生。幾乎每個月...

【佛教詞典】新律家

(流派)對於舊律家而言。四分律五分律等為舊譯之律,...

【佛教詞典】二義

(名數)一、了義,諸大乘經中,明瞭說究竟真實之理者...

活在過去或擔心未來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覺自己身邊的許多人與朋友都活在過...

聖嚴法師《`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

修行前應當先修懺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始學發心修習...

佛源老和尚在南華寺養病的故事

1962年下半年,我因肺癆病到韶關防疫站去治療,騎自行...

學吃虧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懺公師父常常講一個觀念,他說:我們修行人有三個重點...

曾國藩的觀人四法:信、氣、理、言

在中國歷史上,堪稱完美的成功人士並不多,曾國藩應該...

佛經精華摘要

華嚴經 ☆ 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 離菩提心。一切...

弘一大師開示律學要略

我出家以來,在江浙一帶並不敢隨便講經或講律,更不敢...

憍梵缽提得牛呞病的緣由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

印光大師家教觀之淺探

在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師(18611940)是一位舉...

持名念佛是徑中之徑

昨天有同學說到學和修,善導大師曾經說過,三藏十二部...

【佛學漫畫】既然明白世間是苦,為何不把苦賣掉

如此的貧婦,對淨土法門一無所知,只是念佛數年就能預知...

【視頻】禮拜八十八佛(女聲)

禮拜八十八佛(女聲)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靈岩山

《佛說阿彌陀經》靈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