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羨那(秦言勇軍)。譬如天與諸天女共相娛樂。時此王子。與諸婇女。在閣上共相娛樂。耽於色慾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以一切智。聞彼樂音。告阿難言。我知此人。貪五欲樂者。不久命終。卻後七日。當捨如是眷屬快樂。決定當死。阿難如此人。若當不捨欲樂不出家者。命終或能墮於地獄。

爾時阿難。頂奉佛教。欲利益此王子故。次至其舍。爾時王子。聞阿難在外。即出奉見。以敬念故。請阿難入坐。坐已未久。爾時王子。起恭敬心。白阿難言。善哉好親友來。今正是時。我今見汝。踴躍歡喜。汝字歡喜。汝今當教告我佛所教法。令我歡喜。爾時王子。如是三請。阿難為欲作大利益。默然無言。王子又言。鞞陀呵牟尼大仙。利益一切眾生。有何嫌恨。默然無所說。不見少告時第三師。持佛法藏。利世間者。慘然告言。汝今善聽。卻後七日。汝當命終。汝若於此五欲樂中。不能覺悟。不出家者。命終或當墮地獄中。佛一切智人。正語正說。記汝如是。譬火燒物。終不虛發。汝諦思惟。

時彼王子。聞此語已。甚大憂怖。愁憒不樂。受阿難教。我當出家。定且聽更六日受樂。第七日中。我辭家眷屬。定必出家。阿難可之。第七日畏生死故。求佛出家。佛即聽之。一日一夜。修持淨戒。即便命終。燒香畢已。尊者阿難。與其眷屬。往白佛言。世尊此鞞羅羨那比丘。今已命終。神生何處。時佛世尊。天人之師。一切智人。以大梵音。勝出雷鼓迦陵頻伽眾妙音聲。以八種音。告阿難言。此鞞羅羨那比丘。畏於生死地獄苦故。捨欲出家。一日一夜。持淨戒故。捨此世已。生四天王天。為北方天王毗沙門子。恣心受於五欲快樂。貪受五欲。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壽五百歲。五百歲已。命終轉生三十三天。為帝釋子。具受五欲。極天之樂。天妙婇女。恣意千歲。壽盡生焰天。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聲香味觸。快心欲樂。受天二千歲已。命終生於兜率天王子。恣心受於五欲快樂。目視相欲。心自厭足。常談法語解脫智慧。壽天中壽。滿四千歲已。命終往生自在天上。為天王子。受種種五欲妙樂。於婇女中。化應恣意八千歲。八千歲已。命終生他化自在天。為天王子。此第六天。其中欲樂。下五天中。所不能及。生此中已。受最妙樂眾樂之藏。受此樂時。心極迷醉。具足受於諸妙勝樂。萬六千歲。如是受樂。於六欲天。往來七反。此毗羅羨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饑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壯年已過。諸根熟時。畏惡生老病死患故。厭世出家。剃除鬚髮故。身披法服。勤修精進。持四威儀。常行正念。觀於五陰苦空無我。解法因緣。成辟支佛。名毗流帝。於是時。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於善根。令諸群生種於三乘解脫因緣。

爾時阿難。叉手白佛言。世尊。若當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須。得幾所福。若復有人。毀破他人出家因緣。受何罪報。唯願世尊。具盡告示。佛告阿難。汝若具滿於百歲中。問我此事。我以無盡智慧。除飲食時。滿百歲中。廣為汝說。此人功德。猶不能盡。是人恆生天上人中。常為國王。受天人樂。若有於此沙門法中使人出家。若復營佐出家因緣。於生死中。常受快樂。我滿百歲。說其福德。不可窮盡。是故阿難。汝滿百歲。盡壽問我。我至涅槃。說此功德。亦不能盡。

佛告阿難。若復有人。破壞他人出家因緣。即為劫奪無盡善財福藏。壞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設有欲壞出家因緣者。應善觀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緣此罪業。墮地獄中。常盲無目。受極處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餓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惡苦。久乃得脫。若生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於百歲。常問是義。我百歲以無盡智說是罪報。亦不可盡。於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終不記。此人當有得脫時。所以者何。皆由毀出家故。或成就無邊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緣故。受無量罪。由障出家故。於此清淨智慧鏡中。為於解脫諸善法故。若見出家修持淨戒趣解脫處。破他出家。為作留難。以是因緣故。生便常盲。不見涅槃。由毀出家故。常觀癡等十二因緣。應得解脫。以毀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緣。覆慧眼故。從生至生。常盲無目。不見三界。緣障出家故。出家應見五陰二十我見人趣正道。破出家因壞正見故。所生常盲。不見正道。出家應見一切法聚善法住處。應觀諸佛清淨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緣故。所生常盲。不能睹見佛法身。以因出家應具沙門形貌及與持戒清淨福田種佛道因破出家故於善法中斷一切望。由是罪緣。生生常盲由毀出家故。出家應善觀察一切身心。皆苦無常無我不淨破他出家。為作留難。則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見四道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趣涅槃城。是罪緣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見空無相無作清淨善法向涅槃城。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應當成就如是善法不應破壞善法因緣。獲如是罪。誰毀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門正見因緣者。終不能得見涅槃城。所生常盲。若復有人滿百劫中餘方出家修持淨戒。若復有人。於此閻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須臾。清淨出家。於十六分。彼百劫出家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若有顛倒淫 姐妹女。不應淫處強生慳嫉。此中罪報。不可計限。若有一人。能正思惟有出家心。欲捨諸惡。若復有人。破壞此人出家因緣。不令願滿。是罪因緣增長於前。

復倍百劫。爾時阿難。復白佛言。世尊。此毗羅羨那。所種善根。生尊貴處。當受福樂。為過去世亦有善行。為但齊今一日一夜出家功德受爾許福。佛告阿難。汝不應觀過去因緣。於此一日一夜。清淨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間之樂最後人中。生福樂家。壯年已過。諸根熟時。畏於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

佛告阿難。我今說喻。汝當善聽。譬四天下。東弗婆提。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單越。滿中阿羅漢。若稻麻叢林。若有一人。滿百歲中。盡心供養。此諸羅漢。衣服飲食。病瘦醫藥。房舍臥具乃至涅槃。後若起塔廟。種種珍寶花香瓔珞。幡蓋伎樂。懸諸寶鈴。掃灑香水。以諸偈頌。讚歎供養。所得功德。若有人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緣。善男子當應出家修持淨戒。諸善男子。諸須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應留難出家因緣。應勤方便勸作令成。時諸大眾。聞佛所說。莫不厭世。出家持戒。有得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者。有種辟支佛善根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皆大歡喜。頂戴奉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如淨和尚語錄

如淨禪師語錄序 五家宗派中。曹洞則機關不露。臨濟則...

無所有菩薩經

無所有菩薩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如是我聞...

佛母般泥洹經

佛母般泥洹經 宋沙門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維耶...

諸法最上王經

諸法最上王經 隋北印度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說此法時,...

四十二章經解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 古吳藕益 釋 智旭 著 經題七...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

大般泥洹經

佛說大般泥洹經卷第一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 序品第一...

異出菩薩本起經

異出菩薩本起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釋迦文佛,前世宿命...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道業未成,白白吃了常住這麼多東西

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講的因果,大乘經講的都是因果。...

弘一大師自述出家的因緣

在清朝光緒年間天津河東有一個地藏庵,庵前有一戶人家...

白光長老生前教誨:錢太多了對出家人不好

核心提示:2016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二十六日)13時5分...

發心不廣大,就無法供養十方諸佛如來

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 佛...

和尚與法師有什麼異同

和尚在古印度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

【佛教詞典】緣性緣起所緣

【緣性緣起所緣】 p1304 瑜伽二十七卷一頁云:云何緣性...

【佛教詞典】寶印

1、指三寶中的法寶。   2、三法印。   3、指諸佛菩...

往生淨土三資糧

淨土三資糧為:信、願、行。即是信仰、發願、修行。...

在方中做人,在圓中歸真

○ 事業無需驚天動地,有成就行;情意無需甜言蜜語,...

未曾聞死亡聲響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一日,世尊對比...

並不缺少佛性

趙州禪師是一位禪風非常銳利的法王,學者凡有所問,他...

什麼是綺語?綺語果報是什麼?

問: 什麼是綺語?它的表現形式是什麼樣子的?綺語果報...

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不是妄想的對手

你臨終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過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

莫讓地球母親再流淚

地球如慈母般哺育著萬物,以豐富的物產滋養著人類。作...

在禪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

過去有一個高僧證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門,在禪定中看到...

聖嚴法師《謠言止於智者》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項不妄語戒,意思是指不說任...

六件損財消福的事

求財之人,有六種事不當做:一是種種戲,就是賭博;二...

明賢法師的修行因緣

我追隨了一個大眾很少了解的群體:他們的價值觀鄙視名...

身處逆境巧作福田

處在逆境的時候也能夠種植福田。這怎麼種植呢?那我們...

【視頻】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視頻】淨覺寺悟提法師《華嚴字母唱誦字幕版》

淨覺寺悟提法師《華嚴字母唱誦字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