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鐔津文集卷第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鐔津文集卷第八

藤州鐔津東山沙門契嵩撰

雜著(六篇)逍遙篇

天地均乎功。萬物均乎生。日月均乎明。四時均乎行。生生之道同。然而所以為生奚一。謂功不殊。謂生不異。謂明不兩。謂行不各。使皆任其自然而然者。人其適於虎狼蛟龍也。虎狼蛟龍[怡-台+龍]悷矯軋乎性。又奚全於天淳乎。故曰。道亦自然。非道亦自然。道亦自得。非道亦自得。昔夫黃帝也。高辛也。唐堯也。虞舜也。夏禹也。西伯也。後稷也。孔子也。曾參也。子路也。伯夷也。展禽也。桀紂也。幽厲也。惡來也。盜跖也。是此者不亦生乎。而所以為生曷嘗齊邪。食息與人同。而動靜與人別。若所謂者繄何以明之。黃帝之為生也。修德振兵。治五氣蓻五種。撫萬民而安乎天下。往而登乎雲天。高辛之為生也。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其色鬱鬱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既執厥中而遍天下。帝堯之為生也。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平章百姓協和萬國。帝舜之為生也。父頑母嚚順適而不失子道。二十而孝聞。終踐帝位而明德於天下。夏禹之為生也。其德不違其仁可親。亹亹穆穆為綱為紀。以治鴻水。故功至天下。西伯之為生也。篤仁敬老慈少禮下。革苛虐之政斷虞芮之訟。稟天明命乃君萬國。棄之為生也。相地之宜乃為農師。天下得其利焉。丘之為生也。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禮樂由之成仁義由之明。參之為生也。孝道昭。由之為生也。至義明。伯夷之為生也。激大廉。柳下惠之為生也。懷至和。桀之為生也。務之凶德殘傷百姓。特身不保遂放而死。紂之為生也。拒乎諫飾乎非。好酒淫樂。嬖於婦人而殫殘無辜。至於身厄火死。為極太丑。幽厲之為生也。接慝桀紂。惡來之為生也。間亂君臣。盜跖之為生也。眥睚肆賊。夫道亦自然者。黃帝堯舜之謂也。非道亦自然者。桀紂幽厲之謂也。道亦自得者。參由夷惠之謂也。非道亦自得者。惡來盜跖之謂也。刀與劍同銕以謂自然乎劍自得乎利。水所以截蛟犀。陸所以斷虎兕。縱而試之恢恢乎。是安知金之性也耗於是哉。是故聖人任乎自然之道。不任乎自然之生。得乎自然之正。不得乎自然之邪。故靜與天地合。動與禽獸別。喜怒不得攻。貪殘不得容。離諸有而立於妙。故君子不可不知道。道也者大妙之謂也。至寂也。而通乎群動。至無也。而含乎萬有。舂容在聲。而聰者不可以盡其音。暐曄在色。而明者不可以究其景。謂之不可得。終天地而未喪。謂之可得。彌天地而未有。有有於無無無於有。有無偕遺而返乎不可狀。故曰非天下之至神孰能與於此乎。所以能挈天地運乎日月。天地日月雖為巨焉。曷嘗不為道之用乎。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之謂也。有人於此。弗原乎道被發狂行。謂我自然天倪紛於內視聽馳於外物。將樊籠其性也。又奚得適乎生。夫人有二大。性大也情大也。性大故能神萬物之生。情大故能蔽聖人之心。金與木相摩則然。木不勝固焚矣。情與性相制則亂。性不勝固滅矣。孰知。夫性全也。輿人不為聖乎。情全也。聖不為輿人乎。或曰。明堂辟雍高門峻板長者之所慕趨。而鳥過之疾飛。獸過之急馳。小人過之追風而去。然則鳥獸生乎林薄小人成乎闒茸。其分定而其性不可移。此三者相與而去。不其然乎。於此乃曰。性全也輿人可為聖。情全也。聖可為輿人。是世所未有也。逍遙曰。不待黃帝而論大智者。大匠屈於凋蟲之子。不須彭祖而言大年者。大椿屈於舜英之草必矣。夫測孟津者安可以錐。視雲天者安可以管。觀大道者安可以形骸。故神照而心不滯者。可與言道也。夫於越夷谿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昔者太甲肆暴不道湯法。而伊尹教之三年。則遷善修德卒朝諸侯。周宣王厲王之子。而周公召公輔之修政。故能振成康之遺風。齊桓公之淫樂非禮。由管仲隰朋也。故能一正天下而作長五伯。由竪刀易牙也。故父子疑忌。其國大亂。子路彼之勇人也。化於仲尼。故能以義揚。名夔之典樂也。擊石拊石而百獸率舞。徂公之賦茅也。朝三暮四而眾徂怒。瓠巴鼓瑟而游魚出聽。伯牙絃琴而六馬仰秣。太甲齊桓遊方之內者也。目視耳聆未必出乎事物之表。心情相戰營營不間。一旦為人所化禮義勝之。猶能捨不肖而庶幾乎賢者。其若是焉彼禽獸也。由人情動以欲逐物。猶能感樂而順養。此九者豈異生而別造化乎。何則始此而終彼。獸居而人隨。況大通乎。況大全乎。漠然唯神死生不化者也。又奚人而不為聖乎。故荀卿曰。神莫大乎化道。福莫大乎無禍。但適異國者必知途。適萬里者必積行。往而不知胡越之路。則沒身不覿異國。去而不動跬步之舉。則終生不離國門。故君子患不知理。不患其名之不美。患不行道。不患其心之不神。嘗試論曰。聖愚者堯桀者。其氣有殊而其性常一。性非氣而不有。氣非性而不生。故氣也者待乎性。性也者假乎氣。氣與性未嘗相違。古者既得其母已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故夫陰陽之交。是生五行。性乘乎陰陽而遇其交也。故為聖人。為賢人。為仁人。為義人。為小人。為愚人。猶禮運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夫聖人者得全乎陰陽也。賢人者得乎陰陽之微五行之先也。仁人義人者得乎五行之一也。小人愚人者得乎五行之微也。禽獸又得乎微乎微者也。夫性之與氣猶火之於薪焉。火之性其輝一也洎焚於草木。則其明未嘗同矣。是故古之得道者。不以心役氣。不以氣擾心。心之不動也。則人正性命。故老聃曰。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則妙觀乎色而循至乎。非空非空也者常無有也。唯色也者有非常也。知色雖妄而空。未始為空。惑者皆為色而格於空也。而色也者不亦為可資乎萬物紛異而此何不同。然雖知未及聖而所以為聖。又奚缺如。謂之非色。萬物大域謂之非空。萬物太宗。所以三乘等觀心空而入道。若然者歷大亂而不瀆。履至危而不岌。不為而自化。不操而自正。天地有殞而此未始患其有終。日月有息而此未始患其有窮。此或真道逍遙遊者之所趣乎。

西山移文

自然子。西山之有道者也。處仄陋間三十年。雜老農老圃以游。未嘗一日以語遻物。康定初。朝廷求儒於草澤。知己者將以道進於天子。自然子引去不顧。餘於自然子有故也。聞且惑之。謂自然子賢者。不宜不見。幾念方當遠別不得與語。故文以諭之曰。子自然子。讀書探堯舜之道。豈宜自私得志。推諸天下與人共之。不得已山林而已。昔曾點顏淵樂道。終於隱約而不改。彼以時命大繆而然也。今天下一國君人者有道。自然子之時固異矣。安得與彼二子同年而語哉。吾嘗謂隱者之道有三焉。有天隱。有名隱。有形隱。形隱也者密藏深伏往而不返。非世傲人者之所好也。長沮桀溺者其人也。名隱也者不觀治亂與時浮沉。循祿全生者之所好也。東方曼倩楊子云者其人也。天隱也者心不凝滯拘絕於事無固無必。可行即行可止即止。通其變者之所好也。太公望孔子顏淵者其人也。子自然子志在孔子。而所守與長沮桀溺輩類。彼長沮桀溺者規規剪剪獨善自養。非有憂天下之心。未足與也。自然子固宜思之。與其道在於山林曷若道在於天下。與其樂與猿猱麋鹿曷若樂與君臣父子。其志遠而其節且大。為之名也赫赫。掀天地照萬世。不亦盛矣哉。自然子思之。行矣無且容與知言者。豈以我為狂言乎。

哀屠龍文

屠龍古有朱評漫者。以學所誤而窮於當時。評漫不知何許人也。其性剛健。以割雞解牛不足以盡其勇。思託非常之屠以適乎智。故殫千金資學於師。三年學成(或作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肮髒於世無所信。適刲羊屠狗者陽陽其前。市井之人見則指笑。嗚呼評漫往矣。曠千萬年有聞其風而自感。且為文以發其事。龍也者純陽之精靈於鱗蟲。非有定形馮神雲氣而變化不測。故於人世罕得而窺焉。彼欲絕其精怪祛人江海之暴。泯其形生夷其族類。非能游刃於無間。智與神遇而龍可屠乎。嘗聞海中之國。其人如雲。乘風騎日出入於天地之外而往來無跡。彼則[夕/肉]龍肉而資所贍。是屠龍者彼人之事也。然屠龍之事在古則用於其國。今也(評漫之時)或亡。幾乎息矣。評漫身世則與彼人異。而為屠龍豈其宜乎。然評漫者非不知其非己任邪。蓋性與其道合而形跡外忘。又何暇計乎世俗之用不用哉。夫龍之為物也其亦神矣。為屠之術人之難能。評漫於此則毅然作之。窮且不止(止或作沮)是評漫之性也。神武妙得於聖人之勇者也。嗚呼屠龍聞之於古。今幾世而不有一見於評漫之性。所謂聖賢人者。故能盡人之性。盡萬物之性。聖賢也尚未聞異評漫之心而正其所託。況區區之俗。其能識評漫乎。屠龍之道不為窮乎。悠悠六合之間古兮復今。往者其可哀。來者其可憫。

記龍鳴

吾年十九時。往吾邑之寧風鄉。至於姚道姑之捨。道姑異婦人也。其舍在山巾。留且數日。遂聞其舍之山脅有聲發於陂池之間。舂然若振大鐘。如此數聲吾初怪之。顧此非有鐘可聲。頃之遂以問道姑。道姑肅然作而曰。異乎此龍吟也。聞此者大瑞。子後必好。道姑處子時。嘗取水溪中。身感龍漦。及人禮之夕龍光發於房。女子即亡。亡而還。不復樂其家居。鄉人神之。遂為結精廬處之山中。然姚女自少獨守精潔齋戒。初頗逆道人間吉凶。其事輒驗。及吾見時已老。年六十餘。氣貌泠然不復道人吉凶。楮冠布服棲高樓專誦佛經。雖數萬言日夜必數帙(妙法華經)遇物慈善。故其鄉人靡然相化。吾嘗問其何所以授經。曰嫗少時每有神僧。乘虛而來教嫗耳。吾故以其所謂龍吟者不妄也。吾讀書視古人如是者多矣。有若房琯薛令之賤時棲山。皆謂曾聞龍吟。其後房果為宰相。薛至太子侍讀。此其所聞之驗也。嗟乎餘雖不埒於二公。然而遵道行已。豈負於聖賢而卒以弘法為庸人誣陷遂示丑於天下。何其所聞未異而所驗不同邪。姚氏之謂可疑也。吾意夫龍者君之象也。豈今天下治平盛乎聲名文物。以遭其時得以而歌之。此其驗也。不然神龍亦有妄以聞乎(有本雲龍亦有妄鳴乎)。

寂子解(蓋師少時所稱而後更號寂子)

寂子者學佛者也。以其所得之道寂靜奧妙。故命曰寂子。寂子既治其學。又喜習儒。習儒之書甚而樂為文詞。故為學者所辯。學佛者謂寂子固多心耶。不能專純其道。何為之駁也。學儒者謂寂子非實為佛者也。彼寄跡於釋氏法中耳。寂子竊謂此二者不知言者也。不可不告之也。因謂二客曰。吾之喜儒也。蓋取其於吾道有所合而為之耳。儒所謂仁義禮智信者與吾佛曰慈悲。曰佈施。曰恭敬。曰無我慢。曰智慧。曰不妄言綺語。其為目雖不同。而其所以立誠修行善世教人豈異乎哉。聖人之為心者。欲人皆善。使其必去罪惡也。苟同有以其道致人為善。豈曰彼雖善非由我教而所以為善吾不善之也。如此焉得謂聖人耶。故吾喜儒亦欲晞聖人之志而與人為善也。又吾佛有以萬行而為人也。今儒之仁義禮智信。豈非吾佛所施之萬行乎。為吾萬行。又何駁哉。又謂之曰。客無以吾喜儒為寄跡苟容於佛氏法中耳。寂子雖無大過人豈不能為抱關擊柝魚鹽版築之事。以苟容其身耶。甘落髮忍所愛。口不敢嘗於葷血。以奉佛者誠以其教廣大其道真奧。以之修身則清淨齋戒。以之修心則正靜無妄。以之推於人則悛惡為善。善者為誠。以之死生終始則通於鬼神變化。雖饑羸枯藁委於草莽而不忍移者。正以其所存如此也。夫市井小人以市道相師。有一言利其所為。尚能終身戴其師之德。寂子雖陋。寧不賢於市井輩邪。得人之道而僥倖。以負其教而奴隸之。人不忍為也。寂子其為乎。仰天俯地吾不欺於聖人也。客幸無以此為說也。二客者嘗以其教相辯。寂子亦從而諭之曰。客無諍也。儒佛者聖人之教也。其所出雖不同而同歸乎治。儒者聖人之大有為者也。佛者聖人之大無為者也。有為者以治世。無為者以治心。治心者不接於事。不接於事則善善惡惡之志不可得而用也。治世者宜接於事。宜接於事則賞善罰惡之禮不可不舉也。其心既治謂之情性真正。情性真正則與夫禮義所導而至之者不亦會乎。儒者欲人因教以正其生。佛者欲人由教以正其心(或云欲人正心以行其教)心也者徹乎神明。神明也者世不得聞見。故語神明者必諭以出世。今牽於世而議其出世也。是亦不思之甚也。故治世者非儒不可也。治出世非佛亦不可也。二客復相辯其教之末者云云。寂子又諭之曰。君子於事宜揣其本以齊其末。則志常得而言不失也。今也各不詳其所以為教而辯其所奉教。吾未見其得之者也。苟辯其末孰不可辯也。二客且止。然寂子與人游也。不接其勢不奉其豪不要其譽。唯其達道與己合者與之視其嘐嘐相訾者悠然不樂從之。或問寂子。子似善於佛。盍揭子之道以示於世。寂子曰。吾道難言也。言乎邇則常不可極。言乎遠則常自得。存乎人通乎神達乎聖。歷乎死生變化而不失。未易一一與俗人語也。誠欲求之當探寂子所著之內書。

寂子解傲

寂子為郝氏之隱者也。其性簡靜不齷齪事苛禮。故為俗所謗憎。終以傲誕譏之。寂子初以流俗之說宜不足顧。雖明儕規之亦未始奉教。及壯道業且修而其謗益甚。來相規者愈勤。寂子撫然嘆曰。世真無知我者也。乃坐規者與之語曰。俗謂我傲。豈非以吾特立獨行與世不相雜乎。又豈非以吾不能甘言柔顏而與世順俯仰乎。規者曰。不出是也。寂子曰。言道德禮樂者大要在誠。非直飾容貌而事俯仰言語也。吾惡世俗之為禮者。但貌恭而身僶俛。考其誠則萬一無有。內則自欺外實欺人。故吾於人欲其誠信。不專在言語容貌俯仰耳。所謂人者孰不可以誠信接之。誠信之通雖容貌揖讓。不亦末乎。昔嚴子陵於漢乃臥。見盧鴻於唐輒不拜。正謂以誠信待天下也。子謂二子其非乎是耶。必以為傲則吾無如之何也。今俗謂之恭敬。而不問仁鄙義與不義。權利所存則蘧蒢僶俛。馳走於其下甘役身而不殆。苟為權與利不在雖賢與義與坐必倨與視必瞪。施施然驕氣凌人。書曰。傲狠明德正。此之謂也。嗚呼俗之所為如是。且不自引其過而反譏我。亦猶蒙塗污而笑不潔。子往矣無更規我。

萬言書上 仁宗皇帝

年月日。杭州靈隱永安蘭若沙門臣契嵩。謹昧死上書 皇帝陛下。某聞。窮不忘道學者之賢也。亡不忘義志士之德也。於此有人。雖非賢德而未始忘其道義也。今欲究其聖人之法之微。此所謂不忘道也。今憂虧損 陛下之政治。是所謂不忘義也。某其人也。某嘗以古今文興儒者以文排佛而佛道浸衰。天下其為善者甚惑。然此以關 陛下政化。不力救則其道與教化失。故山中嘗竊著書以諭世。雖然亦冀傳奏 陛下之丹墀。而微誠不能上感。嘗恐老死岩壑與其志背。今不避死亡之誅。復抱其書趨之轂下。誠欲幸 陛下察其謀道不謀身。為法不為名。發其書而稍視。雖伏斧鑕無所悔也。若今文者皆曰必拒佛故世不用。而尊一王之道慕三代之政。是安知佛之道與王道合也。夫王道者皇極也。皇極者中道之謂也。而佛之道亦曰中道。是豈不然哉。然而適中與正不偏不邪。雖大略與儒同。及其推物理而窮神極妙則與世相萬矣。故其法。曰隨欲。曰隨宜。曰隨對治。曰隨第一義。此其教人行乎中道之謂也。若隨欲者姑勿論。其所謂隨宜者。蓋言凡事必隨其宜而宜之也。其所謂隨其對治。蓋言其善者則善治之。惡者則惡治之。是二者與夫王法以慶賞進善以刑罰懲惡。豈遠乎哉。但佛心大公天下之道善而已矣。不必已出者好之。非已出者惡之。然聖人者必神而為之。而二帝三皇庸知其非佛者之變乎。佛者非二帝三皇之本耶。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是蓋言神之所謂不可測也。苟有以其所宜而宜之 陛下乃帝王之真主也。宜善帝王之道也。今 陛下專志聖斷。益舉皇極以臨天下。任賢與才政事大小必得其所。號令不失其信。制度文物不失其宜。可賞者賞之。可罰者罰之。使 陛下堯舜之道德益明益奮。則佛氏之道果在 陛下之治體矣。經曰。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此之謂也。此推聖人之遠體。不止論其近跡耳。然遠體者人多不見。近跡者僧多束執。惟 陛下聖人。遠近皆察。幸 陛下發其遠體。使儒者知之。諭其近跡。使僧者通之。夫跡者屬教。而體者屬道。非道則其教無本。非教則其道不顯。故教與道相須也。昔唐德宗欲慕其道而不奉其教。非知道也。懿宗泥其教而不體其道。非知教也。武宗蔑佛蓋不知其教道者也。某竊窺 陛下讚誦佛乘之文 陛下可謂大明。夫佛氏教道者也。而學者乃有不諭 陛下聖德如此。何其未之思也。洪範曰。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此總謂之皇建。其有極之意。明王道唯以大中為準。必無黨無偏無反無側。其合會其有中道者同歸其中道耳。春秋之法尊中國而卑夷狄。其時諸侯雖中國。或失其義亦夷狄之。雖夷狄者。苟得其義亦中國之。是亦孔子用其大中之道也。故傳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義者理也。聖人唯以適理為當。豈不然乎。而學者胡不審洪範春秋之旨酌仲尼之語以為議論。何其取捨與聖人之法相盩。徒欲苟三代而無佛耶。夫三代之時。其民初宜一教治之。故獨用其一教也。三代之後。其民一教將不暇治。或曰天以佛教相與而共治之乎。夫天下之不可欺。莫甚乎天人之際也。今欲明此不若以天人而驗之。佛教傳之諸夏垂千載矣。舉其法必天地鬼神順之人民從之。深感而盛化者益以多矣。其事古今之所聞見者。皆可以條對而籌數也。凡所謂教者皆古聖人順天時適民所宜而為之。以救世治者也。然聖人之心宜與天心相同。但在於逐人不陷惡而已矣。豈局其教之一二乎。書豈不曰。為善不同同歸乎治也。今論者不探其所以為教之深遠者。第見其徒不事事在家逃脫外形骸不躬衣食。以為詭異與俗相遠而切深譏之。徒惡黑黧為患。而不見脈患之深也。黑黧不過變其皮膚矣。脈患至深則絕人性命也。今聖人導之剸情愛委身世表。欲其全性命之至本。以治生死之大病。所謂治其出世者也。猶老氏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矣。今人不稍謝其能與天下療其大病。乃輒比世教而譏。是亦其所見之未達也。抑又聞凡事造形者則易見。在理者則難覩。蓋形之者灼然。而理之者幽微也。若今之佛教弘益天下之事甚多。但其為理幽奧而學者寡能見之。某雖不足與知今試推其大概者歟。端以進之 陛下。冀 陛下垂之以諭天下學者。則其死生之大幸也。某聞佛法者大要在人正其心。其心果正。則其為道也至為德也盛。蓋其所說情性辨而真妄審也。若今 陛下以太和養誠。以仁恩禮義懷天下。雖其盛美已効。苟以佛法正心。則其為道德益充益茂矣。經曰。妙淨明心性一切心。此之謂也。昔唐明皇。初引釋老之徒以無為見性。遂自清淨從事於熏修。故開元之間天下大治三十年。蔚有貞觀之風而天子之壽七十八歲。享國四十五載。是庸知非因佛法助其道德如此也歟。梁武帝。齋戒修潔過於高僧。亦享垂五十年。而江表小康其壽特出於長壽。此亦佛法助治之驗也。使唐不溢情梁不過卑。知人任人。其為德皆慎始終也。豈不盡善盡美乎。然此 陛下素所留意。其密資 陛下之睿聖者。乃 陛下自知而自得也。豈藉芻蕘之言耳。然此必陳之云云者蓋欲幸 陛下詔以示學者。使其知佛之法有益於帝王之道德者如此也。某又聞。佛之法以興善止惡為其大端。此又最益 陛下之教化者也。請試校之。若今天下國家。州置庠序邑置學校。以興起教化者也。詩書禮義之說習民。欲其為善日益。而冀其姦惡不萌於心。官師者又資以宣政化。而文儒之昌盛雖三代兩漢無以過也。然而里巷鄉墅之家其人猶有耳。未始聞詩書之音。口不道禮義之詞。如此者何限。蓋又習聞佛說為善致福為惡致罪。罪則通於鬼神。福則通於生死。其人下自男女夫婦之愚。上抵賢哲之倫。鮮不以此而相化。克己齋戒縱生而止殺。或日月年或修其身者。稱頌佛經。天下四海之內。幾遍乎閭裡營戍也。然其間悛心改行。為仁為慈為孝為廉為恭為順為真為誠。其意亦不少也。乃今古耳目之所常接耳脫。若家至戶到而接之如此者。恐不啻半天下也。雖其趨習之端與儒不同至於入善成治。則與夫詩書禮義所致者何異乎。所謂最益 陛下之教化者。此其是也。唐書曰。雖其異方之教無損理原。蓋此之謂也。抑又聞佛氏之法。以五戒十善為教導世俗者。謂五戒修也。所以成人。十善修也所以生天。二端皆不治之而縱心乎。十惡者不唯不至乎天人。而後陷其神於負處也。今天下之人以五戒十善而自修者。固以多矣。大凡循善則無惡。無惡則不煩刑罰。今以戒善而不煩 陛下之刑法者。天下豈謂無有益也。蓋不按而自覺矣。而天下郡邑其刑有時而省。其獄有時而空。庸知其非因陰助而然也。宋之何尚之謂其君曰。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則 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然佛法能與 陛下省其刑獄。又如此也。抑又聞佛者其人神靈睿知。古雲大不測人也。死生變化自若。而死生不能變化。蓋其所得之道大妙。妙乎天地鬼神。而天地鬼神嘉之。其為聖人也。亦與世之所謂聖人異也。范曄西域論曰。靈聖之所降集。賢懿之所挺生。裵休亦曰。知佛為大聖人。其教有不可思議之事。是二者始知佛之所以為聖人也。故其為法為言。乃能感天地而懷鬼神幽冥。要其法欽其言。而古人嘗發於巫覡卜祝接於夢寐者。固亦多矣。河海方波濤[漓-禸]湧其舟欲沒人之欲溺。及投佛之經則波清水平民得無害。民欲暘若以其法而禱之天地。而天地暘。民欲雨若以其法而禱之。尠不之效。然其遺風餘法。與天下為福為祥而如此。此又人耳目之所常接者也。與 陛下禋天地祀社稷禱乎百神而與民為福者。何以異乎。祭法曰。法施於民則祀之。能御大菑能捍大患則祀之。若今佛法也。上則密資天子之道德。次則與天下助教化。其次則省刑獄。又其次則與天下致福卻禍。以先王之法裁之。可斥乎可事乎。然儒者以佛道為異端。惡其雜儒術以妨聖人之道行乃比楊墨俗法而排之。是亦君子之誤也。而佛老與孔周。自古帝王併用其教以治其世。俗幾乎百代。是佛之教巍巍然關乎天地人神。豈以楊墨為比。蓋論者未思其所以相妨之謂也。大凡其事異而意異者鮮能濟事。意同而事不同者鮮不濟事。夫於事不濟乃謂相妨而濟事。豈謂相妨乎。今佛者其教固同。導人而為善。雖其所作者而有前後。蓋以前後而相資也。孰謂有妨聖人之道乎。若夫儒經有與佛經意似者。數端含而蘊之。若待佛教而發明之。然意密且遠。而後儒註解牽於教。不能遠見聖人之奧旨。豈非傳所謂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今試較之亦幸 陛下垂之學者。若中庸曰。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是豈不與經所謂實性一相者似乎。中庸但道其誠。未始盡其所以誠也。及乎佛氏演其所以誠者。則所謂彌法界遍萬有。形天地幽鬼神。而常示而天地鬼神不見所以者。此言其大略耳。若其重玄疊妙之謂則群經存焉。此疑若與聖人廣其誠說而驗之乎。孔子曰。質諸鬼神而無疑。而百世以俟聖人而無惑。其意豈非如此也。又曰。惟天下至誠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盡人之性則盡物之性。以至與天地參耳。是蓋明乎天地人物其性通也。豈不與佛教所謂萬物同一真性者似乎。中庸雖謂其大同。而未發其所以同也。及佛氏推其所以同。則謂萬物其本皆一清淨。及其染之遂成人也物也。乃與聖人者差異。此所謂同而異。異而同者也。明其同所以使其求本以修跡趨乎聖人之道也。明其異所以使其修跡而複本不敢濫乎聖人之道德也。其又曰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以至悠久。所以成物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矣。豈不與佛所謂法界常住不增不減者似乎。中庸其意尚謙。未踰其天地者也。及佛氏所論法界者。謂其廣大靈明而包裡乎十方者也。其謂博厚高明。豈止與天地相配而已矣。經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虛空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豈不然乎。而孔子未發之者。蓋尊天地而欲行其教也。其所謂悠久所以成物。是亦可求其包含之意耳。其又曰。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以至夫地一撮土之多云云者。是豈不與佛教所謂世界之始乃有光明風輪先色界天其後有安住風輪成乎天地者似乎。中庸雖尊其所以生。而未見其所以生也。及佛氏謂乎天地山河之所以生者。其本由夫群生心識之所以變。乃生此諸有為之相耳。故經曰。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孔子所謂其為物不二。其生物不測者。似此而不疑。亦以分明者也。若洪範五福六極之說者。此儒者極言其報應者也。嘗竊考之其意微旨。若關乎佛氏所云其三界者也。註疏者亦牽於教。不復能遠推之。豈為然也。其一曰。凶短折壽。其五曰。惡惡丑也。若有殤子者。才生則死。豈亦惡政所加而致凶短折耶。蓋人生其相狀妍丑者。乃父母所生其形素定。豈必謂當世惡政而致之乎。然聖人含其意而未發者。豈不以人情便近而昧遠。未即以他生語之疑。其亦有所待者也。及乎佛教。謂人生之美惡適以其往世修與不修致如此也。此世修與不修。則其美惡之報復在其後世耳。用此以求孔子之意。可盡也。若系辭曰。原始要終故有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是豈不與佛氏所謂生死者皆以神識出沒諸趣者似乎。孔子略言。蓋其發端耳。及佛氏所明夫生死變化者。非謂天地造化自然耳。蓋生死者各以其業感為人為鬼神為異類。而其生死變化之所以然者。於此不亦益明乎。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書曰。茲致多生先哲王在天。是不唯聖人但欲致敬於鬼神耳。亦意謂人之精明不滅。不可不治之也。此與佛教人人為德為善資神以清升者何以異乎。孔子但不顯說耳。及佛氏則推而盡之矣。晉書。王坦之與竺法師相約報驗之事。其亦明矣。佛教其言不虛。多此類也。而如此數說者皆造其端於儒。而廣推效於佛。豈聖人自以冥數潛通不使人而輒識乎。不爾何其道理之相貫如此也。漢書曰。蓋遵俗無方適物異會取諸同歸指諸疑說。則大道通耳。豈不然乎。而列子亦謂。孔子嘗曰。西方之人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不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然列子之說雖不載於五經六籍。蓋尊中國聖人以立教。或雖有其言而不宜書之。諸子得以志之耶。此儒佛不可相非。又益明矣。抑又聞佛謂於其道未有了者謂之權教。於其道瞭然者謂之實教。實者受人以頓。權者受人以漸。所謂人天乘者蓋言其漸之漸者也。今以儒五常之教較之。正與其五教十善人天乘者同也。豈儒之聖人不亦以佛之權者而教人以漸乎。佛經所謂孔子乃是昔儒童聖人焉。或其然也。故傳曰。可與適道未可與權。權者不亦甚而不易知乎。然佛法播此。故亦已久矣。見重於人君臣之聖賢者。胡可勝數。而陛下之聖祖。宗奉其法而張之。其又過於古之天子也。先皇帝至聖最知。其然雖作祟釋論廣之。今 陛下明聖。又悉究其道妙天下方向風慕德。欲因 陛下而以佛為善也。世之學者何其未知信也。然雖大公之世可以顯大道。大明之人可以斷大疑。今 陛下聖人誠大明也 陛下盛世誠大公也。而正夫儒佛二聖人之道斷天下之疑。豈不屬 陛下今日耳。某幸 陛下出其書與公卿詳之。苟其說不甚謬妄。願垂天下使儒者儒之佛者佛之。各以其法讚 陛下之化治如前所論。遺為萬世定鑒而後制絕其相訾之說。俾佛法而更始自 陛下聖朝。是不唯佛之徒之幸。抑亦天下生靈之幸豈唯生靈之幸。亦天下鬼神之大慶也。抑又聞 陛下存佛教於天下者。必欲其與生為福之。効天下之人以為其徒者。必欲行其教法也。欲其教行則必欲以其法而導人為善也。如此則天下為善為福誠繫於其法。法行與否誠繫於其徒也。是以天下務其徒而為急。苟存其法而其徒不得其人。其法亦何以為効也。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虛行。豈不然哉。然則得人在制其徒。及其時而學習之使成其器。及其時則其學習易成人。過其時則其教諭難入也。昔佛制使人年盈二十。乃使得受具足戒出家則聽以其沙彌從事沙彌者蓋容以其童子而出家也。其意以後世其人根器益鈍而頓解者鮮。必資其早教少習。及其心未濫而漸之於道也。二十乃得受具足戒者。蓋以習性已成志慮已定。可使守戒而行道也。其自既爾必能推之以善於人也。故謂三寶之間相承而續佛慧命者。唯藉於僧寶耳。其出家之制在律部最為定法。不可輒踰也。昔進言於 陛下者曰。其人未年二十者不得聽之出家。何其與佛制大相戾耶。二十而出家者姑使其預僧勝緣可也。苟欲其大成器行道而與 陛下導人為善。恐其未然也。此可自驗。夫二十而始出家者。使其稍聰且明。誦一經矻矻不暇他習三四年僅就。及其試之一舉而得者。百不一二。其次五六年乃誦一經。其次暗鈍者。或十年而僅能誦之。苟其如此幸得納戒而為僧其人年不三十已四十矣。就使其人三十五六而使預大戒。猶恐其扞格而不勝其學習也。況以三四十者而欲其通明練習。其所謂禪者講者律者戒定慧者。他教聖人之道異方殊俗之言語者。此又恐其不能也。必爾使其二十而始出家者。不亦誤乎。進言。又以其少預僧倫。加於耆宿之上為嫌。乃謂制之。然此以僧坐列之法而律成之可也。夫僧坐列之法。亦有以聲德而相推上下者也。不止其年臘高者須上。有名德而年少者必下也。今以其坐列高下而遂定其出家制。豈謂得其事宜耶。夫佛製出家之律。蓋其徒所生之本源耶。苟汩其源而欲其流之清。是亦惑矣。大凡人知道而有所守者。其為非則鮮矣。其不知道而無所守者。其作過必多矣。若近世僧輩以過而觸 陛下刑禁者。蓋其習學不正罔有所守而致然耶。某竊恐其徒而今而後。益無所守頻觸刑禁。並其教道而辱之。又憂其法益不得其人。而聖人之法微而遂滅矣。用此常寢不安食不甘。實欲 陛下復其舊制遵行 先帝之法。務與佛制而相近也。出家則不限年之少壯。其業稍精則宜廣之。其心益誠則宜正之。如此庶幾萬一得其人也。又幸 陛下精其師率者宜勸之正。其正者而廣之。如此亦庶幾其徒萬一軌道而鮮過也。所謂其師率者今天下主禪之眾者主其講之眾者所謂置正者。今郡國之僧正者也。果不以其僥倖為誠能張其教法者。幸少加以禮服。脫以其公而失之亦將宥之。察吏誣而無屈陷之刑。如此可以使其徒而慕之尚之也。是亦勸誘之一道也。其徒苟欲求師訪道千里之遠。有司不以憑由而阻之。使人無迫戚之心往來裕如也。然憑由之制本用防惡。及其小吏侮之而返更防善。此又在百執事而宜深察之。若某委於山谷不數數於世。亦已久矣。方其著書欲出山中。而耆舊者把袂而相留曰。爾以道自勝於山林可謂得矣。乃一旦而輒動。何不自重其去就。且留。某謂其人曰。吾佛法實聖賢之道源。天下之善本。今其人不知。乃相與譏佛而沮法。吾憂其損天下之善本。欲往賴吾 帝而勸誘之。亦欲資其治世也。神明在上實聞斯語。非如他術衒鬻僥倖欲有求也。然平生為法不為已。不亦重乎。而某一介守死。豈足自為輕重也。其人又曰。吾 帝以寺廟與爾徒布諸四海。豈不盛矣。亦云何哉。某又謂之曰。爾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聖人之道在正。不在盛也。而某區區螻蟻之志。其實如此。儻 陛下垂天地之察則其幸爾。契嵩之書。其前後臣之。其中名之者。亦有所云也。夫君臣之謂。蓋聖人以定在公者尊卑也。自古唯衣冠縉紳者歟。今為僧祝發隳形儀。范與人間雖異而輒與衣冠。所稱相濫不乃失其事宜耶。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僧人預其人臣之謂。其名豈為正哉。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昔王覇嚴光不臣不名於漢。豈其然也。僧本蹈道世外。又敢冒其人臣之稱也。然僧而臣之者。善出近世不稽之例也。以其書前後稱臣者。表始終不敢違例。其中名之者。表不敢果以非其所宜者以見 陛下也干冒 天威不任皇恐之至不宣。

鐔津文集卷第八

 

上篇:鐔津文集

下篇:辯偽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史傳部目錄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燉煌錄

燉煌錄 効穀城本是漁澤。漢孝帝時。崔不意教人力田得...

十門辯惑論

十門辯惑論卷上 大慈恩寺沙門釋復禮撰 答大子文學權無...

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

新刊賢首國師碑傳敘 昔唐翰林梁肅銘乎天台而荊溪創建...

續傳燈錄

續傳燈錄卷第一目錄 大鑒下第十世 汝州首山念禪師法嗣...

佛說長者子制經

佛說長者子制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佛說無常經

佛說無常經(亦名三啟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靜奉 制譯  ...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一時...

黃龍慧南禪師語錄

黃龍慧南禪師語錄 師初住同安崇勝禪院。開堂日。宣疏...

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

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 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四天王經

佛說四天王經 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百佛名經

百佛名經...

佛說菩薩本業經

佛說菩薩本業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

【佛教詞典】一臘

(術語)又作一臘。僧受戒經一夏曰一臘集韻曰:臘或作...

【佛教詞典】諸行空性決定

【諸行空性決定】 p1351 瑜伽八十五卷九頁云:云何諸行...

原來我這麼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發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

憨山大師《心經直說》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此經題稱般若者何?乃梵語也,此...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禪師和岩頭禪師同行至湖南鰲山時,遇雪不能前進。...

內心總有詛咒別人的念頭,是否會障礙往生

問: 學人心內有詛咒人的妄念、業障,不論凡聖,對於彌...

圓瑛法師:十種人正好念佛

念佛法門,對上中下三種根機,無機不攝。有情眾生,具...

老人的壽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問: 法師您好,末學家母為七十七高齡在家居士,受五...

大安法師對初學佛居士的問答開示

問: 我們是剛學佛的居士,今天來是請法師指點迷津。...

一句阿彌陀佛,具足四重宗旨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此唯心之義,須以三量...

宏海法師:彌陀要解

第一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學常見辭彙(四畫)

【心】 指無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八個識:...

有財有勢的人廣行佈施為何卻墮落在惡道

雖然現代有許多有財有勢的人廣行佈施,但不一定就會獲...

念佛有大光明,護念行人不遭魔事

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

【視頻】《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阿闍世王問答品)女聲讀誦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阿闍世王問答品)女聲讀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木魚唱誦

《普賢行願品》木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