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傳法正宗記

宋藤州東山沙門釋契嵩編修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傳法正宗記卷第四

宋藤州東山沙門釋契嵩編修

    天竺第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大士傳
    天竺第二十二祖摩拏羅大士傳
    天竺第二十三祖鶴勒那大士傳
    天竺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
    天竺第二十五祖婆捨斯多尊者傳

天竺第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大士傳

婆修盤頭者。羅閱國人也。姓毘舍佉氏。父曰光蓋。母曰嚴一。大士與其弟偕生。俱有瑞事。而大士尤勝。初光蓋以家巨富而未始有嗣。與妻嚴一謀偕往求子於城北佛塔。既禱之。其夕嚴一果夢二珠。一長明。一或明或晦。皆得吞之。即覺有娠。後七日會有羅漢比丘賢眾者至其家曰。我自他國尋異氣至此。汝家謂誰光蓋即延之。與其妻俱拜。賢眾獨避嚴一而不當其禮。夫竊怪曰。鄙哉比丘禮。不讓丈夫而恭女子。佯施寶珠欲驗其識量。賢眾皆受之亦不辭讓。光蓋見其不動如初。遂以實問之曰。尊者不讓我丈夫之禮而避婦人何耶。賢眾曰。我以汝凡夫當汝之禮。受其所施欲資汝福耳。汝妻方孕菩薩。乃上乘法器。其將出世號婆修盤頭者。其所度之人。如我輩無量。我故避之。非重女人也。光蓋即謝之曰。尊者聖人也。能知未然。賢眾復曰。復有一子。與其同孕者。夙曰芻尼。嘗為野鵲。往於雪山巢如來頂。尋以遇佛之緣。生為那提國王。及如來至其國。為說夙因。復記曰。吾滅之後。後五百年外。汝卻生羅閱城毘舍佉家。與聖者婆修盤頭同胎。彼聖者乃賢劫二十一世之祖師也。其人復出聖弟子。號大力尊者。那提王稱幸。遂以寶蓋獻之。佛復記曰。汝後以會此菩薩。得生忉利天也。王乃說偈讚嘆。其後嚴一果誕二子。而大士先之在襁褓。令淑易育。不類凡孺。稍長其志超然高勝。年十五求從光度羅漢出家。毘婆訶菩薩為之受戒。乃慕飲光。專以杜多行自修。故時人高之。號為遍行頭陀。尋會闍夜多大士激發大慧。乃得付法。因歷化諸方至那提國。初其國素多惡象為害。而物不聊生。及其王號常自在。生二子。長曰摩訶羅。其年四十。次曰摩拏羅。其年三十。當拏羅三十載。而像害遂弭。國人安之。然皆不知其所賴。至大士入其國。王請供於宮中。因問曰。敝國風俗曷若羅閱城之淳美耶。大士曰。羅閱昔有三佛德庇。而此國適有二賢福之。王曰。二賢誰耶。曰昔佛記雲。吾滅後又後五百歲後。那提國王姓剎帝利號多滿。有子曰摩拏羅。得大神力勝十那羅延。此其一也。其二則吾亦與焉。未幾俄有使入奏曰。有象巨萬將逼國城。王憂之。以問盤頭曰。此何以御之。大士曰。不須用兵。但命王子拏羅當之。其難自解王曰可乎。曰此子非直威巨萬之象。益多益可。遂命拏羅出其城之南。拏羅乃嚮象撫其腹。發聲大喝。雖城廬為之動。群像即仆地不能興。少時皆馳去。至是而國人方知三十年所安乃其庇也。王以子道勝。遂大奇之。謂大士曰。此子佛昔所記。亦其神通之力非俗可留。願尊者受之出家。大士亦謂。此非我為師。後莫能度者。即命聖眾於王宮與摩拏羅落髮受戒。拏羅得度忻然。乃以偈讚曰。

 為摧百萬象  鼓腹作神通
 一切諸宮殿  無不震動者
 遇師方便力  而得度脫我
 稽首辭父母  而出於愛火

大士將之他國。乃告王曰。我來所求法器耳。今已度至人。吾即往矣。王不須留。遂與摩拏羅去之。後乃命摩拏羅曰。如來大法眼今悉付汝。汝其傳持。聽吾偈曰。

 泡幻同無礙  云何不悟了
 達法在其中  非今亦非古

大士付法已。即座超身。高半由旬凝然而居。四眾遽告曰。我輩欲奉舍利。願尊者無為神化。乃頹然復其座而滅。焚已眾斂舍利。建寶塔而供養之。其時當後漢孝安帝之世也。

天竺第二十二祖摩拏羅大士傳

摩拏羅尊者。那提國人也。姓剎帝利。父曰常自在。其國之王也。拏羅即其次子。生有異跡。父不敢以俗拘之。遂命師盤頭出家。戒已尋得付法。游化初至西天竺國。其王曰。瞿曇得度。崇佛常自持金蓮花供養。願遇聖人。以知其前後世事。七年行道於宮中。一日俄有佛塔高一尺四寸。出其行道之地。其色青玄。四面皆有像。似前示尸毘王割股救鴿。後示慈力王剜身然燈。左示薩埵太子投崖飼虎。右示月光王捐捨寶首。得度異之。即舉不動。左右助之。至命眾力士。皆不能舉。尋集其國之智者。共辨欲圖遷之。是時大士與會。讓其國善咒者。先之咒者作法。即能起王鎮殿銀山。次以法欲振其塔。方三喝。塔未稍搖。而其體已損。遽狂走。雖力士不能駐。大士出眾謂王曰。此不足驚。徐臨其殿軒。呼狂者曰。汝住。其人即趨大士自悔其過。王見大士即止其狂遂問曰。尊者何法乃能致然。大士曰。佛法也。王曰。願聞佛法其可學乎。曰佛法者。能具七事去三物乃可學之。王曰。事物何者耶。曰一去貪。二去愛。三去癡。一具大慈。二具歡喜。三具無我。四具勇勐。五具饒益。六具降魔。七具無證。人所以得其明瞭不明瞭。皆由有無此三七者也。王今苟能去三具七。於前後際如視諸掌。成菩提登佛地豈遠乎哉。王稱善。必求聞佛塔之所以。大士復讓大眾。眾皆曰。唯尊者言之。不必遜也。大士乃曰。是塔蓋昔者阿育王所作八萬四千七寶之塔。以秘我釋迦如來之舍利。此其一也。引阿育為塔之故事云云備如諸經。復謂王曰。初每置一塔。其地必賢聖成道入滅之所也。今之宮苑。蓋昔有比丘波羅迦者。嘗此證果。故塔出之。亦王修德之所致也。王聞其事。遂大感悟。慨聞道之晚。即命太子傳國。乃求師大士出家。大士以其勢不可沮。即度之。炷香祝曰。今西印土天子。從佛出家。願眾聖幽讚。使其速至聖道。空中尋有報曰。汝度是王。不必慮也。更後七日。當得第四果。如期初有風雨暴至。宮殿肅然。人皆恐引去。王端坐。至日停午。恍然若夢。俄見有人引手極長。持異果與之噉。及醒其心大明。已成阿羅漢道。即以三昧將去其宮。乃謂大士曰。我未證時。自大此國。豈信有佛土之廣。今得大觀。卻視舊地曷異蟻垤之微。然此閻浮提亦如一食器間耳。雖有三千餘國而其品不等。上國者若干。中國者若干。下國者若干。然其上之國復有三品。而中下者亦如之。若真修行。盡能隨心生之。於是大士告別。得度曰。我將他適訪大法器。得度曰。尊者神通不測。於此自可接之。何必躬往。大士即焚寶香玄語曰。鶴勒那。汝當證道。其時適至。汝知之乎。初鶴勒那比丘。於月支國九白棲一林間。以誦大品般若為業。感群鶴依之。適直其國王寶印。命齋於宮中。方坐。俄有香煙飄然至前。問王。識乎。王曰。天香耶。鶴勒曰。不然。此西印土摩拏羅尊者所示信也。然是尊者乃那提王子。昔為娑羅樹王佛。與釋迦如來所記。於此賢劫當為二十二世法祖。其化人無量。王宜相從西嚮禮之。而大士即以手三點於地。眾羅漢問。其何以然。曰適鶴勒那於月支王宮致禮。此故答之。遂謂眾曰。吾即欲至彼。汝得神通者悉宜從往。遂與其眾乘虛趣月支國。是時鶴勒那率其王。各駕寶象列御仗。遠出迎之。尋與大士俱還其宮。鶴勒先以其弟子龍子者問之曰。此子才辯冠世。我嘗以三昧觀其夙習。而終不能見。尊者以謂何如。大士曰。汝以三昧觀得幾劫。鶴勒曰。我止三世。曰此子功德非唯三世。第五減劫已於妙喜國生婆羅門家。時會其國有佛伽藍新成大鐘。是子曾以栴檀為梃。助其聲擊。彼為鐘者已得菩提。而此報之聰明。鶴勒敬其說。即欲事之。復問曰。我雖感群鶴相依。未始識其何緣。大士曰。汝昔第四劫時嘗為比丘。道德已充。凡有五百弟子。每遇龍宮命汝供養。汝以其皆未勝龍食。常不與俱往。彼弟子怪曰。師說法則曰。於食若等於法亦等。今乃獨往食耶。及後命必從汝赴。當時以汝德蔭無患。及汝滅彼亦漸終。坐是濫食。皆報為羽族。然已五劫。乃今轉受此鶴。蓋昔師弟子緣之所牽故復此會。鶴勒那大感。遂曰。此宜修何法資其復於人耶。大士因告之曰。我有無上法寶。是如來藏。世尊昔付大迦葉。展轉至我。我今付汝。汝能傳之不絕。彼鶴之眾亦資以解脫。汝受吾教。聽其偈曰。

 心隨萬境轉  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  無喜復無憂

鶴勒那忻然敬奉傳法。大士即騰身太虛。呈一十八變。返座指地發一神泉。復說偈曰。

 心地清淨泉  能潤於一切
 從地而湧出  遍濟十方世

已而泊然寂滅四眾闍維之。斂舍利建塔供養。是時當此後漢孝桓帝之世也。

天竺第二十三祖鶴勒那大士傳

鶴勒那者。月支國人也。姓婆羅門氏。父曰千勝。母曰金光。初千勝以未有嗣子。詣其國之七佛真幢求之。還謂其婦曰。我已求子於七佛幢也。是夕金光遂夢。有童子臨須彌山手持玉環。謂金光曰。我來也。尋覺有娠他日忽有異僧來其舍。謂金光曰。護汝孕。慎勿污之。金光曰。潔身已十月矣。因問僧曰。此若生子。有福德乎。僧曰。是當生男子也。然其於第四劫時已能為龍宮說法。故佛嘗記之。謂其將為大法祖。及誕大士。天即雨華。地出金錢。國人瑞之。以聞其王。王乃取子。使乳於宮中。宮嬪百千爭欲育之。子即能分身。各為其一子。王神之。然莫辨其正子。遂語曰。我無儲嗣育汝欲以為太子。適變多身。我甚惑之。汝果得通。當復神化。未爾則終為千子。言已其子放光。忽然失之。尋見於父母家。及七歲。會其國人淫祀拘羅神。為之嘆曰。三界微劣。寡得正法之人。而邪魅恣作。因詣之。其廟貌即墮。年二十。遂從羅漢比丘出家。受戒於其山。初其師使專誦大品般若。如此者三十年。後棲月支之林間。感群鶴依之。以故加今之號。晚遇摩拏羅。於王宮得其付法。始務游化。及至中天竺國。會其國王曰無畏海者。先夢。月照其身。臣為原曰。非久當有賢聖來應此夢。王即以告四門。及大士之至。司門者奏之。王遽以法仗出迎還宮。禮於正殿。方坐。俄有二緋素衣人。前拜鶴勒。王默駭。此何人。不挹主者。大士知之謂王曰。此日月天子。非人也。以吾至是故來致禮。王曰。何以識之。曰吾往劫嘗與其說法。因之得生於日月宮。少頃其人忽隱。唯異香久薰。王因問曰。若此日月國土凡有幾何。大士曰。忍土日月山王。凡有百憶。而四天之下。約有四千八國。然其大小不等。王曰。是國土者。一時有耶。有前後乎。曰此隨前後三劫而有無耳。王曰。三劫者依何所而有之。曰三劫依六冥而有之。王曰。何為六冥。曰上下二氣四維相合。謂之六冥。六冥之間三劫相更。其初乃有主。其人者曰田主。田主之後而國土益分。然其生於六冥之間。而壽亦有品。有萬歲者。有千歲者。有百歲者。有夭有不夭者。報既不等。而形類亦別。雖儒童迦葉二菩薩。亦不能悉知。我適約說。猶滿城芥子而方探一粒。王聞益自小其見。大士尋出王宮。始大士有弟子曰龍子者。夭亡。其父母與兄師子比丘皆來。將遷殯其喪。而眾舉不動。兄怪之問大士曰。眾盡力舉之。何以不動。曰過自汝也。師子曰。何過。願聞其所以。曰汝初師婆羅門僧出家以去。汝弟二年日夜相憶。乃欲營福資之。遂告汝師。塑一佛像久之工未加飾。汝惡之。遂投於地。而復為之。汝今但去收其棄像。此喪必舉。師子如其言復來。弟喪果舉。及婆羅門師死。師子以大士言驗。復求師之初問曰。我欲求道。當何用心。大士曰。汝若求道。無所用心。曰既無用心。爭作佛事。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無作。即是佛事。故經云。我所作功德。而無我所作。師子聞法即解。乃趨於弟子之列。時其徒或從而問曰。師以無我所修行。而得此宿命。是必知我之眾有無福業。願聞其說。大士即指東北謂之曰。見此乎。眾曰不見。曰此麁相尚不能見。況其微妙功德耶。師子前之曰。我適見矣大士曰。汝何見耶。曰我見異氣皎如白虹貫乎天地。復有黑氣五路橫布。其前類忉利天梯。大士曰。汝見是氣。知其應乎。曰所應未之知也。唯師言之。大士曰。我滅之後五十年末。難興於北天竺。汝當知之。師子因告曰。我將遊方。敢請教於尊者。大士曰。吾今老矣。涅槃即至。此如來大法眼藏悉以付汝汝往他國。然其國有難。而累在汝躬。慎早付受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認得心性時  可說不思議
 了了無可得  得時不說知

付法已。大士即騰身太虛。作一十八變。復其座寂然遷化。四眾闍維已將分去其舍利務各塔之。大士復現。而說偈曰。

 一法一切法  一法一切攝
 吾身非有無  何分一切塔

眾即合一淨圖而供養之。其時當此後漢孝獻帝之世也。

天竺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

師子尊者。中天竺國人也。姓婆羅門氏素聰唔有出世智辯。少依婆羅門僧出家習定。晚師鶴勒那。尋得付法。往化於罽賓國。初其國有沙門曰婆梨迦者。專習小乘禪觀。梨迦之後。其徒承其法者。遂分為五家學。有曰禪定者。有曰知見者。有曰執相者。有曰捨相者。有曰持不語者。然競以其能相勝。尊者皆往正之首謂持不語者曰。佛教勤演般若。孰為不語。而反佛說耶。次謂捨相者曰。佛教威儀具足梵行清白。豈捨相耶。次謂執相者曰。佛土清淨自在無著。何執相耶。次謂知見者曰。諸佛知見無所得。故此法微妙。覺聞不及無為無相。何知見耶。然四者之眾皆服其教。其五禪觀之眾為其首者曰。達磨達號有知識。眾皆尊之。以前四眾之屈。憤然不甘。遂告尊者欲相問難。始至。尊者問曰。仁者習定。何乃來此若此來也何嘗習定。答曰。我來此處心亦不亂。定隨人習豈在處所。又曰。仁者之來其習亦至。既無處所豈在人習。答曰。定習人故非人習定我雖去來其定常習。又曰。人非習定定習人故。當自來去其定誰習。答曰。如淨明珠內外無翳。定若通達乃當如此。又曰。定若通達必似明珠。今見仁者非珠所類。答曰。其珠明徹內外悉定。我心不亂猶若是珠。又曰。其珠無內外。仁者何能定穢。物非動搖此定不是淨。達磨達義屈。遂禮之曰。我於學道蓋虛勞耳。非聞斯言幾不知至。尊者當容我師之。尊者固遜。而其請不已。乃謂之曰。諸佛禪定無有所得。諸佛覺道無有所證。無得無證是真解脫。酬因答果世之業報。而此法之中悉不如是。汝若習定乃當然也。達磨達忻然奉教。未幾其國有一長者子曰斯多。年僅二十。其左手常若握物。而未始輒開。一夕其父夢。神人令送師子醫之。父明日遂攜子從尊者求驗其夢。然先自心計。果得此子病癒。當恣之出家。而尊者方患久於是國而其法未得所傳。一朝而長者父子偕至。以其手與夢聞於尊者。禮之願即受其出家。尊者乃謂眾曰。此子手所握者。汝等知之乎。眾皆罔測。復曰。此之所持乃一寶珠耳。蓋我先世於一國土嘗為比丘。以誦龍王經為業。其時此子已從我出家。號婆捨者。一日會龍宮請我供之。以珠為嚫。時此子從往因付其掌之。及我終彼而生此。其師資緣業未絕。所以復有今會。即命斯多展手。其珠果爛然在掌。於是尊者即為剃度。會聖眾與受具戒。謂之曰。汝之前身出家已號婆捨。而今復然。宜以兼之。即名婆捨斯多。適觀此國。將加難於我。然我衰老。豈更苟免。而我所傳如來之大法眼。今以付汝。汝宜奉之。即去自務傳化。或遇疑者即持我僧伽梨衣為之信驗。聽吾偈曰。

 正說知見時  知見俱是心
 當心即知見  知見即於今

婆捨斯多奉命。即日去之。居無何其國果有兄弟二人者。兄曰魔目多。弟曰都落遮。相與隱山學外道法。一旦都落遮所學先成。謂其兄曰。我將竊入王宮作法殺王以奪其國。兄曰。汝無誤事。致累吾族。及落遮入宮。遂易其徒皆為僧形。計其事集則自顯。不爾則歸罪沙門。既作其法無効。為國擒之。兵者果以沙門奏之。王大怒曰。我素重佛。其人何以為此大逆。遂斥教盡誅沙門。尊者即謂其眾曰王今不利我等。汝宜遠避。其徒欲奉尊者隱之。尊者曰。吾見蘊空。復何逃乎。其王彌羅崛。果仗劍毅然詣尊者而問曰。師得無相法耶。曰得。王曰。既得生死有懼乎。答曰。已離生死。何有懼也。王曰。不懼可施我頭耶。曰身非我有。豈況於頭。王即斬之。尊者首墜。其白乳湧高丈許。然王之右臂即截然自絕。尋病七日而死。方王疾時。其太子曰光首者。憂之。大募方士。圖為父悔謝。俄有仙者自象白山至。謂光首曰。此夙對不必憂也。太子前之曰。願聞夙事。仙者曰。前今數世。汝父嘗生此國為白衣者。然其為人賢善。好重佛道。一日糺眾為無遮齋時師子前身亦為白衣。來與其會。當時師子聰明有辯博。凡與人論未始輒屈。是日乃以佛法發問。汝父白衣。其白衣雖應對中理。而師子白衣心欲勝之。輒橫發難。勢既紛紜。其義遂屈。以故憤恨。尋竊使持毒藥。以斃汝父白衣。雖其先歷多世。而冥數未至。事故不作。金其緣業相會。汝父王所以橫殺師子。太子其憂稍解。後乃塔師子比丘遺骸。其被害時當此前魏廢帝齊王曹芳之世也。

評曰。預付法以何驗乎。曰以聖人驗之。唯聖人故能玄知。今師子德能為祖。自謂則曰已得蘊空。此其為聖人亦至矣。豈無玄知乎。又鶴勒那嘗以難語之。勉其傳道。此可不預付法乎。他傳(付法藏傳也)能知其臨刑湧之白乳而乃曰。相傳法人於此便絕何不思而妄書乎(其妄驗於禪經)。

天竺第二十五祖婆捨斯多尊者傳

婆捨斯多者。罽賓國人也。姓婆羅門氏。亦號婆羅多羅。亦號婆羅多那。父曰寂行。母曰常安樂。初常安樂夢。人授之寶劍。因孕尊者。此後室有異香。天數雨花其家。及誕拳其左手常若握物。至年十一。有異僧來其舍。謂寂行曰。此子年至二十。當得大法寶。其手所握亦得發明。言已僧忽不見。及尊者勝冠。父寂行攜詣師子尊者。辨其夙緣。即恣從師子出家。因加今名。既為沙門。而師子方老。又其夙累密邇。乃以法付之。苦令其去國。尊者從命即日去之。初至中天竺國。其王曰迦勝。逆而禮之。先是其國有為外道者號無我。恃其術頗訾佛法。王常不平。至此命尊者抑之。及會外道者要之默論。欲不以言尊者詆之曰。若不以言。爭辯勝負。外道曰。不爭勝負但取其義。尊者曰。何者名義。外道曰。無心為義。尊者曰汝既無心安得義乎。外道曰。我說無心當名非義。尊者曰。汝說非心當名無義。我說非心常義非名。外道復曰。當義非名誰能辯義。尊者曰。汝當名非義此名何名。外道曰。為辯非義是無名名。尊者曰。名既非名義亦非義。辯者是誰當辯何物。如此凡五十餘反。外道詞屈遂伏之。時王宮殿俄有異香酷烈。尊者肅然曰。此吾師謝矣。其信適至。遂北面作禮。尋謂王曰。我始去師計往南印土。今此久留。豈辭師之意。遽別王將去。王曰。尊者少留容有所請。今餘苑中有泉。熱不可探。其涯之石。夜則發光。雖甚怪之終不知其然。願為決之。尊者曰。此為湯泉。有三緣所致。其一神業。其二鬼業。其三熱石。熱石者。其色如金。其性常炎。故其出泉如湯。鬼業者。謂其鬼方出罪所。游於人間。以餘業力煎灼此泉。以償其夙債。神業者。謂神不守其道。妄作禍福。以取饗祀。惡業貫盈。冥罰役之。亦使煎灼此泉。以償濫祭。王曰。幸尊者驗之三緣。此果何者而致之。尊者曰。此神業所致也。即命爇香。臨泉為其懺悔。須臾瀕水現一長人。前禮尊者曰。我有微祐得遇尊者。即生人中。故來辭耳。已而遂隱。後七日其水果清冷如常泉。時中印之人以其言有効。乃以婆羅多那稱之。及北天竺聞之。復以婆羅多羅稱之。然二國之所稱。猶此曰別業泉眾也。尊者終告。往於南天竺。王躬羅御仗以送之既至南印。其王曰天德者。亦逆而禮之。初王有子。奉佛頗如法。為其功德。然病且經年。王因以問尊者曰。吾子奉佛作善。而乃得久疾。善惡報應將如之何。尊者謂王曰。王子之疾誠功德之所發也。然此理幽遠王其善聽。佛謂。人有重業在躬。猶內病已深。藥不能攻。將死其病益作。病之在淺。遇藥即動。動而後較。重業亦然。雖有功德。無如之何。及其死矣業報益現。業之輕也。資於功德其報即現。後乃清淨。今王之子為善久疾。必其所為功德。發此微業。適雖小苦後當永寧。經不雲乎。於三惡道中。若應受業報。願得今身償。不入惡道受。王何疑乎。王信其說。復為營福。其疾果愈。然其國先有咒師曰靈通者。王所信重。及此乃嫉斯多。謀以毒藥中之藥不能害。復以術較。術益不勝。以是深銜之。時尊者去王之宮化於他部。已十六年。會王天德崩。後王德勝即位。尤好咒者之說。咒者因讒之謂其王曰。婆捨斯多非師子弟子。豈有道耶。請王試之。王從其言。時王太子曰。不如蜜多者。知其構惡於尊者。乃諍之曰。婆捨斯多。祖王所重。前咒師不能害。尋亦自斃。其道甚至。國家不須試之。王怒謂太子黨於斯多。遂囚之。一日果召尊者。御正殿而問之曰。我國不容邪法師之所學。乃是何宗。斯多對曰。我所學者。佛法之正宗也。王曰。佛滅已過於千歲而汝安得之。尊者曰。自釋迦如來傳法。更二十四世至於吾師師子。我適所得。蓋承於師子比丘也。王曰。師子戮死。安得以法相傳。果爾亦何以為信。尊者曰。吾師授我傳法僧伽梨在焉。即進於王。王初不然。遂命焚而驗之。火方熾。遽有異光自其衣而發。掩於世火。祥雲覆之。天香馥郁。及燼而僧伽黎如故。王大信乃盡禮於尊者。其僧伽梨衣。王即請之。遂詔出其太子。初不如蜜多被囚。左右不得以時進膳。飢渴之甚。方慮死在旦夕。俄有白乳一道。自空而來注其口中。味若甘露。形神即寧。因有所感。竊自謂曰。我若脫此。當求出家。少頃而赦命至。太子見王謝已。遂稱疾請免儲副。乞從出家。王詳其志不可奪許之。太子即詣尊者致弟子禮。尊者曰。父王聽乎。曰俞。又曰。汝欲出家當為何事。曰我為佛事。尊者以其懇至尋為度之。當此地動月於晝現。舉國皆驚。王恐其不詳。尊者告曰。此非不祥勿憂也。王曰。吾聞月晝出日夜現。此陰陽相反。安得祥乎。尊者曰。晝而見月。表遇聖人。夜而覩日。表大暗皆明。王憂遽解。因謂尊者曰。我亦夙有五疑。今遇尊者聖智。敢以問之。一者往見地動。或近或遠。由何所致。今日復爾。同不同耶。二者日月星宿。何故隱現不時。三者地產異物。其應誰乎。雲霓佳氣自地而作。何人感召。四者東西極望。霞彩不定。倏明倏滅。與其五者天色青紺其孰使然。尊者無專佛法而不言世諦。願為決之。尊者曰。三千大千百億日月。皆佛境界。而孰不可談。豈有佛法世諦說不說耶。王無為是語。然王之所疑。皆有以也。君其聽之。夫世有佛出。地則四震。晝則現月。夜則現日。世有佛成道。地則五震。日月增明。世有佛涅槃。地則六震。日月皆晦。世有菩薩出者。地則三震。晝則現月。世有菩薩成道。地則四震。夜則現日。世有菩薩滅度。地則五震天之明星皆即曖昧。世有羅漢出者。地則一震。晝則星現。世有羅漢證果。地則三震。夜星皆明。世有羅漢寂滅。地則四震。夜星皆晦。世有比丘二生不退學佛之道。及其出世也。地則一震。若是比丘將證聖果。地則二震。若是比丘遷謝之時。地則三震。世有比丘三生不退學菩薩之道。及其出世也。地則半震。此學比丘將證聖果。地則一震。此學比丘欲寂滅時。地則二震。世有比丘四生不退學羅漢道者。及其出世也。眾星皆明。此學比丘將證聖果。地則半震。此學比丘將入滅時。地則一震。世有人為至孝者。地則半震。世有人作五逆者。地亦半震。是八者。功德有大小。而業有善惡隨其所感故地動有遠近。日月隱顯東西霞氣不定。其色者。蓋須彌山之東西二面。隨日蔽虧故。眾寶之色明滅不一。天色紺青者。亦須彌山之南面。以吠瑠璃所成。及其晴映故有是色。夫天地人三者之瑞。各有上中下三品。其應現不同。王曰。夫三品者何。尊者曰。感日上上瑞。感月上中瑞。感星上下瑞。感其上上瑞者。唯佛大聖人能之。感其上中瑞者。唯菩薩。其次聖人能之。感其上下瑞者。唯阿羅漢。又其次聖人能之。雲氣虹霓起於地者。亦有上中下之三品也。虹霓之氣上上瑞也。唯君有道故能感之。景雲五色上中瑞也。唯臣有德乃能感之。彩雲如蓋上下瑞也。唯人有善乃能感之。禽獸之瑞亦有九品。夫物有罕見於世。而忽有之形非雌牝。色如璧玉。若麟龍之類者。此上上瑞也。物有本非白。色而忽雪。如若龜師子之類者。此上中瑞也。物有本非角者。而忽角之。色復如金。此上下瑞也。物有本非翼者而忽翼之。色復如銀。此中上瑞也。物有本非鱗者。而忽鱗之。色復皎。如此中中瑞也(其中下一說元古本脫落)物有本色非紫者。而忽紫之。此下上瑞也。物有其色非青非黃復不雌牝。此下中瑞也。物有本色非黑。而忽緇之。不必雌雄。此下下瑞也。草木之瑞亦有九品。夫草木有本性堅正而益其秀異。本色非白而忽皎。如此上上瑞也。草木有性稍堅正。本色非紫而忽紫之。此上中瑞也。草木有本非標秀而忽秀之。此上下瑞也。草木有花而不實。而忽實之。此中上瑞也。草木以異本相接而生者。此中中瑞也。草木有忽變而生異花者。此中下瑞也。草木有忽生人之像似者。此下上瑞也。草木有忽發光者。此下中瑞也。草木有忽生飛走之象者。此下下瑞也。夫釋迦佛化境。若此祥瑞者無限。殆不可紀。然皆隨世福力大小。感召而出之。王得其異聞。前而加禮。尊者謂王曰。王子出家。其所感若是。誠大士也。宜其繼我紹隆法寶。不如蜜多尋亦證果。即與蜜多還其前之化所。其後乃命曰。吾老甚。非久謝世。昔如來大法眼藏。今以付汝。聽吾偈曰。

 聖人說知見  當境無是非
 我今悟其性  無道亦無理

蜜多既受付法。復告斯多曰。尊者以祖師僧伽梨衣秘於王宮。不蒙授之。其何謂耶。斯多曰。我昔傳衣。蓋先師遇難。付法不顯用為今之信驗。汝適嗣我。五天皆知。何用衣為。但勤化導。汝之已後者度人無量。蜜多默然奉命。已而尊者超身太虛。作一十八變。大放光明照耀天地。即於空中化火自焚。雖雨舍利而不墜於地。大眾各以衣裓接之。尋建浮圖合而秘之。其時當此東晉明帝之世也。

評曰。謂衣不焚。不亦太神乎。曰寶劍出乎良冶。尚能變化不測。而光貫星斗。方士資乎世術。亦能入水不濡。入水不焚。況乎聖人之上衣。大法之勝器。此可然乎。能無曜乎。其言地動至乎雲日草木之祥瑞。遠以業理求之至哉。宜異世俗五行之說。

傳法正宗記卷第四(終)

傳法正宗記卷第五

宋藤州東山沙門釋契嵩編修

    天竺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傳
    天竺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傳
    天竺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尊者傳(上下)

天竺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傳

不如蜜多尊者。南天竺國人也。姓剎帝利。父曰德勝。即其國之王。蜜多蓋德勝之太子也。誕時宮中有異香氤氳。家人奇之。然其天性淳懿。少崇佛事。初婆捨斯多。道化其國。尊者會事因稱疾。乞免太子。從斯多出家。王聽。斯多即宮中為其剃度。會勝僧受之具戒。事見於斯多傳。尋從斯多出宮。乃得付法。其後游化至東天竺國。先是其國王剎帝。堅固信重長爪外道梵志者。及尊者入境。外道之徒患之。以告其師曰。適知不如蜜多入國。其人道勝。恐吾黨不如。宜先謀斥之。外道即請從其王登高。因西望謂王曰。西有妖氣必魔入境。王見之乎。王曰不見。然則奈之何。外道曰。此魔所至。家國必衰。然為王計者。不如誅之。王曰未見其罪。豈忍為乎。外道復進其徒之善咒者曰。其法能動天地。此可以御魔。然尊者已知託以望氣。先戒其眾曰。我至此城必有小難。汝輩勿驚。及見王果詰曰。師來何為。尊者曰。我來欲度眾生。曰當以何法度何類眾生。曰隨其類而以法度之。曰苟有術者。師敢敵乎。曰我佛法至正。雖天魔不足降之。安有妖術而不敢當耶。外道輩聞其語益憤。作法即化一大山凝空。將壓尊者。尊者遂以指按地。地動。五百外道皆不能立。移山卻臨其首。外道黨大懼。尊者復按地。地靜。化山亦沒。外道皆羅禮悔過。王亦謝之曰。吾不識大士。乃令螢火欲爭曜日月。是時王新遷其都。他日張大齋落之。亦以慰外道。欲尊者預會。尊者初不奉命。徐觀其地將陷。即以神通往之。王見曰。師果來耶。曰我非應供來。欲有所救耳。王曰何救。曰此地已為龍之所有。須臾當陷。眾不便去必溺。王恐急起。其眾去之。未遠至一高原。反顧其地果陷淵然成湫。王益敬蜜多。即嚴象駕。命尊者偕還其故城。因曰。餘五日之前嘗夢。空中墜一金鎖垂至於地。我即舉之。今日之事非其應乎。尊者亦謂王曰。吾昔將至此國嘗夢。一奇童持寶蓋趨我之後。此必聖人出王所治。以相繼傳法。王曰。下國豈有至人耶。曰王無謙。是必應之。先是其國有婆羅門子。幼無父母。孑然放達。自號瓔珞。閭裡不能測其為人。一日遽發隱語曰。神人腳踏土會裡逢龍虎。是日趣王來。王便隨他去。自是出處益不常。及王與尊者駕至其舊城之東。此子特來迎之禮於駕前。尊者語王曰。所謂王國之聖士。此其人也。尊者即謂瓔珞曰。汝記往事乎。瓔珞曰。我念昔同法會。尊者演摩訶般若波羅蜜。而我轉甚深修多羅。緣當復會。故此相候。蜜多謂王曰。此子蓋大勢至菩薩。降跡為吾嗣法。然其後復出二大士。其一先化南天竺。而後緣在震旦。然其九年卻返本國。尊者即為之剃度。謂瓔珞曰。以前吾談般若汝說修多羅。致今復會。便宜以般若多羅為汝之名。當此不如蜜多化導於東天竺。逾六十年矣。一旦遂命般若多羅而告曰。昔如來付大法眼藏展轉至我。我今用傳於汝。汝宜流通勿令其絕。聽吾偈曰。

 真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為智

付法已。尊者告王曰。荷國惠施寧不感之。但其化緣殆盡。不能久戀仁德。吾將往矣。王善保之。王泣下如喪所親。尊者乃於王宮即座化形如日。少頃復之。呈一十八變。以三昧火即自焚之。雨金色舍利。王后為金塔以閟之。其時當此東晉孝武帝之世也。

天竺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傳

般若多羅尊者。東天竺國人也。姓婆羅門氏。幼喪父母。孑然胸食自養。游於閭裡。時人但以瓔珞童子號之。有命之役者。不辭勞不論直。或問曰。汝何姓。曰我與汝同姓。或曰。汝行何急。曰汝行何緩。人皆不測其然。會其國王堅固者與不如蜜多共駕還其故城。尊者遂東出趣其駕前。自說昔緣。至是尊者之跡大顯。蜜多即攜至王宮。他日為之出家。會勝僧受之具戒。而尊者之體即發異光。未幾蜜多果以法眼付之。縱其游化。及尊者至南天竺國。其國王香至者。詔禮於宮中。以寶珠施之。初王有三子。而其志各有所修。其長曰月淨多羅者。好修念佛三昧。其次曰功德多羅者。好修福業。其次曰菩提多羅者。好通佛理。以出世為務。至是香至皆命出禮尊者。尊者以三子皆好善。意欲驗其智之遠近。即以王所施珠使各辨之曰。世復有加此珠乎。其一月淨多羅曰。此寶珠最上。世無有勝之者也。非吾王家孰能致之。其二功德多羅亦如其說。其三菩提多羅曰。此珠世寶未足為上。夫諸寶之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諸光之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諸明之中心明為上。然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明辨於此。既明辨此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而明法寶。然則我師有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尊者嘉其才辨。復問曰。諸物之中何物無相。曰於諸物中不起無相。又問曰。諸物之中何物最高。曰於諸物中人我最高。又問曰。諸物之中何物最大。曰於諸物中法性最大。尊者默喜。謂是大法器。必為已嗣。其後會父病既亟。輒以手覽空。雖左右不能止。菩提多羅因以問尊者曰。吾父務善興福。平若未有如其為心者。今感疾恍惚。手覽虛空。恐非善終。何其報之相反耶。我甚惑此。尊者果能釋之。願從出家。尊者曰。此其業之所應也。然物皆有業。雖三乘聖人亦不能免之。但其業有善惡耳。佛謂。人有為善之至。及其終也報當生天。則天光下垂如引經綵。欲其終者覽之。而神隨以上征。其光或五色互發者。蓋表其所嚮乃往天界也。今汝父手有所覽。是亦報生天上也。亦其為善之明効。非不令終。然當其大漸。將有天樂異花應之。尋如其言。及王崩二子方甚號慟。而菩提多羅獨於喪所端然默坐。終朝不興。其二兄怪之。以問尊者。尊者曰。此子入定將有所觀。七日當自起勿驚。及菩提多羅定起。謂二兄曰。我欲觀父何往。而他無所覩。但見一日明照天地。其父殯已菩提多羅果告二兄。求從尊者出家。尊者知其道緣純熟勢不可沮。遂當其師。乃為安其法名。久之遂以法而付囑曰。如來大法眼藏展轉而今付於汝。汝善傳之無。使斷絕。聽吾偈曰。

 心地生諸種  因事復生理
 果滿菩提圓  花開世界起

已而般若多羅於其座展左右手。各放五色祥光。七十餘道。尋超身高七多羅樹。即以化火自焚。雨舍利不可勝數。四眾斂之。與其國之王月淨建浮圖而閟之。是時當此宋孝武帝之世也(以達磨六十七年後方東來。算之當在宋孝建元年甲午也)。

評曰。出三藏記所謂不若多羅。而此曰般若多羅。又謂弗若蜜多。而此曰不如蜜多。何其異耶。曰此但梵音小轉。蓋譯有楚夏耳。然般若多羅於諸祖獨多讖語。而後頗驗之。豈非以法自其後而大盛於中國欲有所志耶。將示聖人之心其所知遠乎。

天竺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尊者傳上

菩提達磨尊者。南天竺國人也。姓剎帝利。初名菩提多羅。亦號達磨多羅。父曰香至。蓋其國之王。達磨即王之第三子也。生而天性高勝。卓然不輩。諸子雖處家已能趣佛理。及般若多羅說法王宮。乃得相見。尋答般若問珠之義。才辯清發稱有理趣。般若奇之。默許其法器。及父厭代。遂辭諸兄。從般若出家曰。我素不顧國位。欲以法利物。然未得其師。久有所待。今遇尊者出家決矣。願悲智見客。般若受其禮。為之剃度曰。汝先入定。蓋在日光三昧耳。汝於諸法已得通量。今宜以菩提達磨為汝之名。會聖僧與受具戒。當此其地三震。月明晝現。尊者尋亦成果。自此其國俗因以達磨多羅稱之。亦曰菩提王子。遂事其師更四十餘載。而般若乃以法付之。益囑尊者曰。汝且化此國。後於震旦當有大因緣。然須我滅後六十七載。乃可東之。汝若速往恐衰於日下。尊者既稟其命。復問般若曰。若我東往。其國千載之下頗有難耶。得大法器繼吾道乎。般若多羅曰。法之所往。其趣法者。繁若稻麻竹葦。不可勝數。然其國當我滅後六十餘載。必有難作水中文布。善自降之。然汝至彼南方。不可即住。蓋其天王方好有為。恐不汝信。聽吾偈曰。

 路行跨水復逢羊  獨自棲棲暗渡江
 日下可憐雙象馬  二株嫩桂久昌昌

尊者又問曰。過此以往可得聞乎。又曰。吾滅之後一百五歲。其復有小難。又說偈曰。

 心中雖吉外頭凶  川下僧房名不中
 為遇毒龍生武子  忽逢小鼠寂無窮

又問曰。此後復有事乎曰。吾滅後一百六十年末復。有小難蓋。父子繼作其勢非。久可三五稔耳又。說偈曰。

 路上忽逢深處水  等閒見虎又逢豬
 小小牛兒雖有角  青溪龍出總須輸

又問曰。所謂法器菩薩。此後出乎。般若又說偈曰。

 震旦雖闊無別路  要假姪孫腳下行
 金雞解銜一顆米  供養十方羅漢僧

復曰。此吾滅後三百三十載。乃應之也。又問曰。此後佛法中頗有明斯意而善分別者耶。曰吾滅後三百八十年間。乃有比丘暗學而明用。又說偈曰。

 八月商尊飛有聲  巨福來祥鳥不驚
 壞抱一雞重赴會  手把龍蛇在兩楹

又偈曰。

 寄公席帽權時脫  文字之中暫小形
 東海象歸披右服  二處蒙恩總不輕

又偈曰。

 日月並行君不動  郎無冠子上山行
 更惠一峯添翠岫  王教人識始知名

復曰。大器當現逢雲。即登吾何憂乎。尊者又問曰。然此人之後復有難乎。曰吾滅後四百六十年間。會一無衣之人欲為魔事。又說偈曰。

 高嶺逢人又脫衣  小蛇雖毒不能為
 可中井底看天近  小小沙彌善大機

復曰。汝記斯言。將驗小難。黑衣童子必善釋之。尊者又問曰。此後復有難乎。曰吾滅後方六百年。不生之樹當作留難。然雖難興。二人出現乃自寧靜。又說偈曰。

 大浪雖高不足知  百年凡樹長乾枝
 一鳥南飛卻歸北  二人東往覆還西

復曰。白衣和尚說法無量。若見此讖歸而不嚮。又問曰。此後復有難乎。曰吾滅後二千八百年間。當有四龍起此一難。然非為大也。汝宜知之。又說偈曰。

 可憐明月獨當天  四箇龍兒各自遷
 東西南北奔波去  日頭平上照無邊

又偈曰。

 吾此讖詞  腰長腳短  合掌向天
 迴頭失伴  身著紅衣  又如素絹
 立在目前  還若不見  好好思量
 水清月現

尊者又問曰。此後復有難乎。般若多羅復曰。吾滅後三千年間。凡有一十二難。其間有九大難。此總以一偈記之。偈曰。

 鳥來上高堂欲興  白雲入地色還清
 天上金龍日月明  東陽海水清不清
 手捧朱輪重複輕  雖無心眼轉惺惺
 不具耳目善觀聽  身體元無空有形
 不說姓字但驗名  意尋書卷錯開經
 口談恩幸心無情  或去或來身不停

又曰。後所有難。悉存此一十二句。雖復遠記非汝一世所覩。然得真天眼乃可即見。般若多羅既滅。尊者稟其言。且留本國勉行教化。尊者初與比丘號佛大先者。俱出於般若多羅之門。故二人每以伯仲之禮相遇。當是皆盛揚其法。時人美之。謂開二甘露門。方其國有僧曰佛大勝者。輒離其所傳為六宗。分化諸處。其一曰有相宗。二曰無相宗。三曰定慧宗。四曰戒行宗。五曰無得宗。六曰寂靜宗。然學者趨之甚多。其徒各不下千百。尊者常為其太息曰。國雖有是六眾。然其道皆非大至微。我正之。其人安得解脫。一旦遂以神通往之。初一詣其有相宗所而問之曰。一切諸相何名實相。其眾之首曰薩婆羅者。答曰。於諸相中不互諸相。是名實相。又問曰。一切諸相而不互者。若明實相當何定之。答曰。於諸相中實無有定。諸相即名為實。又問曰。諸相不定即名實相。汝今不定當何得之。答曰。我言不定。不定諸相當說諸相。其義不然。又問曰。汝言不定當為實相。定不定故即非實相。答曰。定既不定即非實相。知我非故不定不變。何名實相。已變已往其義亦然。答曰。不變當在不在故故變實相以定其義。又問曰。實相不變變即非相。於有無中何名實相。於是薩婆羅心即縣解。以手指空卻問尊者曰。此世有相亦能空故。當此身力得似此耶。尊者曰。若解實相即見非實。若了非故其色亦然。當於色中不失色體。在於非相不礙有故。若能是解故名實相。次二詣其無相宗所問之曰。汝言無相當何證之。其眾之首曰波羅提者。前而答曰。我名無相心不現故。又問曰。汝相不現當何明之。答曰。我明無相心不取捨。當於明時亦無當者。又問曰。於諸有無心不取捨。又無當者誰明無故。答曰。佛入三昧尚無所得。何況無相而故知之。又問曰。相既不知誰云有無。尚無所得何名三昧。答曰。我說不證證無所證。非三昧故我說三昧。又問曰。非三昧者當何明之。汝既不證非證何證。波羅提於是妙悟。遽起謝之。尊者即為授記曰。汝證果非遠。然國有魔興。亦汝伏之。次三詣其定慧宗所而問之曰。汝學定慧為一為二。其眾之首曰婆蘭陀者。前而答曰。我此定慧非一非二。又問曰。汝之定慧既非一二。以何目之名為定慧。答曰。在定非定處慧非慧。一即非一二即不二。又問曰。當一不一當二不二。既非定慧約何定慧。答曰。不一不二定慧能知。非定非慧亦可然矣。又問曰。慧非定故然可知哉。不一不二誰定誰慧。波蘭陀即廓然開悟。致禮伏膺。次四詣其戒行宗所而問之曰。汝以何者為戒。云何名行。而此戒行為一為二。其眾之首者(亡名)前而答曰。一二二一皆彼所生。依教無染此名戒行。又問曰。汝言依教即是有染。一二俱此何言依教。此二違背不及於行。內外非明何名為戒。答曰。我有內外彼以知竟。既得通達即是戒行。若說違背俱是俱非。言及清淨即戒即行。又問曰。俱是俱非何言清淨。既得通故何談內外。其首者即自省其非。拜謝稱幸。次五詣其無得宗所而問之曰。汝言無得。無得何得。既無所得亦無得得。其眾之首曰寶淨者。前而答曰。我說無得非無得得。當說得得無得亦得。又問曰。既得不得得亦非得。既雲得得得何得得。答曰。見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見不得名為得得。又問曰。得既非得非得無得。既無所得當得何得。寶淨於此乃昭然發悟。次六詣其寂靜宗所而問之曰。汝以何名寂。云何能靜。其眾之首者(亡名)前而答曰。此心不動是名為寂。於諸無染名之為靜。又問曰。本心不寂要假寂寂。今已寂故何用寂靜。答曰。諸法本空以空空故。於彼空空故名寂靜。又問曰。空空以空諸法亦爾。寂靜無相何靜何寂。其首者義屈。遂加敬之。自是其六眾皆宗而師之。尊者道聲益揚。五天學者莫不沛然歸之。尋會其國王曰異見者。實前王月淨多羅之子。而達磨之姪也。輒發邪見毀訾佛法曰。我之祖先皆惑於佛法。非得其正。今我所為豈宜踵之。遂於教大作患難。尊者憫之曰。孺子忝我宗社乃興惡意。此何福家國。當為教之。因念前無相宗有二賢者。可使往化。然一曰波羅提者。道力將充。與王有緣。二曰宗勝者。雖能辯博。西德業未臻。方自裁所遣。而六眾俄各念曰。大師達磨素得聖智。今法有難。蓋救之乎。尊者即知乃彈指應之。眾皆驚曰。此吾大師之信也。當共詣之。得神通者各攝其眾。少頃皆至。列禮座下。尊者曰。今王致難於我。雖如一微塵。而起翳佛界。然汝等孰能拂之。宗勝俄先之曰。我雖德寡。願往解之。尊者曰。汝雖辯捷道力未勝。恐不能伏王。宗勝不奉其言。必自往之見王。初以真俗二諦與之辨論。言皆不屈。及王問曰。汝今所解其法何在。宗勝曰。如王治化當合其道。王所有道其道何在。王曰。我之有道將除邪法。汝之有法當伏何物。尊者縣知宗勝詞窮。謂波羅提曰。宗勝不顧吾言。今必屈於王。汝宜速往助之。波羅提奉命。以神力疾舉。即詣王殿。王與宗勝方復證詰。遽見波羅提乘雲而至。王驚起遂問曰。凌虛來者是邪是正。波羅提答曰。我非邪正而來正邪。王心若正我無邪正。王雖詞屈而很慠未已。即擯宗勝於山。波羅提謂曰。王既有道何斥沙門。我雖無解幸王見問。王厲聲問曰。何者是佛。波羅提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耶。答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答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見。答曰。今現在用。王自不見。王曰。於我有否。答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時機處出現。答曰。若現於世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波羅提即說偈曰。

 在胎為身  處世為人  在眼曰見
 在耳曰聞  在鼻辨香  在口談論
 在手執捉  在足運奔
 遍現俱該沙界  收攝在一微塵
 識者知是佛性  不識喚作精魂

王悟其說。即悔謝前非。遂翻然變志。從波羅提求聞法要。凡三月奉其討論。方宗勝被擯山中。乃自感曰。我八十始得正見。此二十年來修行。僅至臨難復不能護法。雖今百歲何為不若死之。遂頹然投身於高崖。俄有神人。舉一長手承之。而置於石上。其體無損。宗勝曰。我忝出家。不能抑王邪意而護持大法。死固宜然。何神祐而致此耶。幸一言以示其緣。神人乃說偈曰。

 師壽於百歲  八十而造非
 為近至尊故  熏修而入道
 雖具少智慧  而多有彼我
 所見諸賢等  未嘗生珍敬
 二十年功德  其心未恬靜
 聰明輕慢故  而致至於此
 得王不敬者  乃感果如是
 自今不疎怠  不久成奇智
 諸聖悉存心  如來亦復爾

宗勝聞神之偈。乃自責益欲精修。誓終世不復出山。是時王問波羅提曰。尊者辯慧如是。果師何人。波羅提曰。我所師出家者。即娑羅寺烏沙娑三藏是也。其得法出世師者。即王叔菩提達磨是也。王聞稱達磨遽大駭曰。吾叔存耶。嘻我不克荷負。妄抑聖教。累吾尊叔。詔即迎之。尊者與使者尋至王宮。王泣拜不能起。尊者即為其說法悔過。王因遣使馳詔宗勝。使者奏曰。宗勝恥擯投崖死已久矣。王愈憂之。以問尊者曰。宗勝之死。蓋餘之咎。尊叔何方為我免罪。尊者曰。宗勝非死。適在岩石宴坐耳。汝但往取。必得之來。使去果見道王已迎達磨之意。宗勝辭不奉命。尊者知之謂王曰。此未可起。必再命乃至。尊者辭王卻返其所居曰。王益宜興福。非久恐有疾作。尊者去方七日。王果感重疾。國醫不能治。宗戚近臣以達磨所記有驗。意其必能救。王即遣使懇請。尊者復來。時宗勝被詔已至。波羅提以王之疾亦來問之。二沙門因請於尊者曰。王疾已篤。生耶死乎。大師有何方便為其救之。尊者即離座。以手探王之體。謂二沙門曰。死則必陷惡趣。二沙門曰。此何以驗之。曰吾適以候五蘊法見之耳。二沙門曰。大師道力勝異。可為其興何福業得免斯苦。尊者即使太子與其權臣大赦囚徒廣放生靈。尊者覆命炷香。為懺其罪。少頃王疾果損。稍辨人事。謂左右曰。我適夢一大蟒極長。初吐火逼灼我體。尋被一長人以左手持之投於曠地。我即清涼。遂得起馳出一鐵門。於是遽醒。王疾既平益得其叔。當是達磨化導其國已六十餘載。思遵其師之教謀欲東征。即以神力往辭般若多羅塔廟。復至宮掖告別。其王尋知六眾之徒思欲來別。尊者即各就其眾之所。化坐寶蓮皆為說法以慰安之。後謂王曰。我於震旦其緣已稔。今東去矣。善將汝躬保爾家國。王涕之曰。餘天何不祐。使我尊叔去之。王不能留。即為其治裝。載以大舶。翼日王躬帥親戚臣屬。送於海壖。國人觀之者皆泣下。

天竺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尊者傳下

菩提達磨之東來也。凡三載初至番禺實當梁武普通元年庚子九月之二十一日也。或曰。普通八年丁未之歲。州刺史蕭昂以其事奏(傳燈錄諸家舊說並雲。達磨來梁。在普通八年。今按史書。普通秖至七年。唯今王佑長曆甲子數或有八歲可疑。又皆稱。蕭昂以達磨事奏。及考昂傳。不見其為廣州刺史。唯昂姪蕭勵。當時嘗作此州刺史。恐昔傳錄者。誤以勵為昂耳。前錄國本者。既是非不嫌。今不敢輒削。且存其闕疑也。)即詔赴京師。其年十一月一日遂至建業。法駕出迎之還宮。因詔尊者陪坐正殿。帝乃問曰。朕嘗造寺寫經大度僧尼。必有何功德。尊者曰。無功德。帝曰。何無功德。對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對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復問曰。如何是聖諦第一義。對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對曰。不識。帝不悟。即罷去。尊者知其機緣不契。潛以十九日去梁渡江。二十三日北趨魏境。尋至雒邑。實當後魏孝明正光之元年也。初止嵩山少林寺。終日唯面壁默坐。眾皆不測其然。俗輒以為壁觀婆羅門僧。未幾洛有沙門號神光者。其為人曠達溷世。世亦以為不測之人。及聞尊者風範尊嚴。乃曰。至人在茲。吾往師之。光雖事之盡禮。尊者未始與語光因有感曰。昔人求道乃忘其身。今我豈有萬分之一。其夕會雪大作。光立於砌。及曉而雪過其膝。尊者顧光曰。汝立雪中欲求何事。神光泣而告曰。惟願和尚以大悲智開甘露門廣度我輩。尊者謂之曰。諸佛無上妙道雖曠劫精勤能行難行能忍難忍。尚不得至。豈此微勞小効而輒求大法。光聞誨乃潛以刃自斷左臂置之其前。尊者復請光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光復問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尊者曰。將心來與汝安。曰覓心了不可得。答曰。與汝安心竟。光由是有所契悟。尊者遂易其名曰慧可。此後學者乃信。緇白之眾皆靡然趨於尊者。然其聲既振。遂聞於魏朝。孝明帝嘗三詔不動。帝亦高之。遂就錫二摩納袈裟金銀器物若干。尊者皆讓去凡三返。帝終授之。居魏方九年。尊者一旦遽謂其徒曰。吾西返之時至矣。汝輩宜各言所詣。時有謂道副者。先之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尊者曰。汝得吾皮。有謂尼總持者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尊者曰。汝得吾肉。有謂道育者。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尊者曰。汝得吾骨。及慧可者趨前拜已歸位而立。尊者曰。汝得吾髓。尋命之曰。昔如來以大法眼付囑摩訶迦葉。而展轉至我。我今以付於汝。汝宜傳之無使其絕。並授汝此僧伽梨寶缽。以為法信。唯恐後世以汝於我異域之人不信其師承。汝宜持此為驗。以定其宗趣。然吾逝之後二百年後。衣缽止而不傳。法亦大盛。當是知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悟理者少。雖然潛通密證千萬有餘。汝勉顯揚勿輕未悟。聽吾偈曰。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復謂慧可曰。此有楞伽經四卷者。蓋如來極談法要。亦可以與世開示悟入。今並付汝。然我於此屢為藥害。而不即死之者。蓋以茲赤縣神州雖有大乘之氣而未得其應故。久默待之。今得付受。其殆有終。既而與其徒即往禹門千聖寺。居無何會其城太守楊衒之者。其人素喜佛事。聞尊者至。乃來禮之。因問曰。西土五天竺國。師承為祖。其道如何。尊者曰。明佛心宗寸無差誤行解相應。名之曰祖。又問曰。秖此一義為別有耶。答曰。須明他心知其古今。不厭有無亦非取故。不賢不愚無迷無悟。若能是解亦名為祖。衒之復曰。弟子業在世俗。罕遇知識。小智所蔽不能見道。願師教之。使遵何道果。以何心得近佛祖。尊者為之說偈曰。

 亦不覩惡而生嫌  亦不觀善而勤措
 亦不捨愚而近賢  亦不拋迷而就悟
 達大道兮過量  通佛心兮出度
 不與凡聖同纏  超然名之曰祖

衒之得教。忻然禮之曰。願師未即謝世。益福群生。尊者曰。末世其敝惡者滋多。我雖久存恐益致患難。增他之罪。衒之曰。自師至此孰嘗見傷。幸示其人即為辨之。尊者曰。言之則將有所損。吾寧往矣。豈忍殘人快己。而衒之問之益懇曰。非敢損人但欲知之耳。尊者不得已遂說偈曰。

 江槎分玉浪  管炬開金鎖
 五口相共行  九十無彼我

衒之聞偈。再拜而去。居未幾尊者乃奄然長逝。其時必後魏幼主釗與孝莊帝廢立之際耳。是歲乃當梁大通之二年也。以其年葬於熊耳山。魏遂以其喪告梁。梁之武帝即賵寶帛。悉詔宗子諸王以祭禮而供養之。太子為之文。其略曰。洪惟。聖胄大師。荷十力之智印。乘六通而泛海。運悲智於梵方。拯顛危於華土。其後魏使宋雲者。自西域返。與達磨相遇於蔥嶺。見其獨攜隻履翛然而征。雲嘗問曰大師何往。尊者曰。西天去。即謂雲曰。汝主已崩。雲聞茫然相別。及覆命明帝果已厭代。雲尋以其事聞於後主孝莊帝。帝令發其壙視之。唯一革履在焉。朝廷為之驚嘆。尋詔取所遺之履。於少林寺掌之。至唐開元中為好事者竊。往五台僧舍。後亦亡之。初梁武與尊者遇。既機緣不合。尋聞其道大顯於魏。遂欲碑之。尚未暇作。及聞宋雲之事。益加追慕。即成其文。其略曰。為玉[疊*毛]久灰金言未剖。誓傳法印化人天竺。及乎杖錫來梁。說無說法。如暗室之揚炬。若明月之開雲。聲振華夏道邁古今。帝后聞名欽若昊天。又曰。嗟乎見之不見。逢之不逢。今之古之悔之恨之。朕雖一介凡夫。敢師之於後。其為帝王仰慕之如此也。

評曰。佛法被震旦四百八十四年至乎達磨。而聖人之教益驗。其道益尊。故曰菩提達磨之功德。抑又至於摩騰法蘭。曰何以然。曰教雖開說者萬端。要其所歸。一涅槃妙心而已矣。夫妙心者。雖眾經必使離乎名字分別。而為之至。然而後世未嘗有能如此而為之者。及達磨始不用文字不張門戶。直以是而傳之。學者乃得以而頓至。是不亦教之益驗乎。其心既傳。而天下知務正悟言性命者。皆推能仁氏之所說為之至當。不亦其道益尊乎。餘甞以是比夫孟子之有德於儒者。夫孟子之前。儒之教豈無道哉。蓋其道蘊而未著。及軻務專傳道。而儒益尊顯。或曰。續僧傳以壁觀四行。為達磨之道。是乎非耶。曰壁觀婆羅門者。蓋出於流俗之語也。四行之說。豈達磨道之極耶。夫達磨之徒。其最親者慧可也。其次道副道育。古今禪者所傳可輩之言。皆成書繁。然盈天下。而四行之雲亦未始概見。獨曇琳序之耳。然琳於禪者亦素無稱。縱曇琳誠得於達磨。亦恐祖師當時且隨其機而方便雲耳。若真其道。則何秖以慧可拜已歸位而立。雲汝得吾髓。此驗四行之言。非其道之極者也。夫達磨之道者。乃四禪中諸佛如來之禪者也。經曰。觀如來禪者。謂如實入如來地故。入內身聖智相三空三種樂行故。成辦眾生所作不可思議。若壁觀者。豈傳佛心印之謂耶。然達磨之道至乎隋唐已大著矣。為其傳者自可較其實而筆之。安得輒從流俗而不求聖人之宗。斯豈謂善為傳乎。曰傳謂達磨六被毒藥。乃菩提流支之所致。然乎。曰此蓋為寶林傳者未之思也。楊衒之堅問祖師不已。而為其說偈。事豈有先明言而後發讖耶。為是說者。蓋後世以流支嘗屈論於達磨意其為之。假令少驗於讖。亦恐當時黨流支者。竊作昔刺客。有為北宗之徒而往害六祖大鑒。是豈秀師之意耶。方之流支不亦顯乎。吾故鄙而不取。或曰。子謂達磨四祖所見於僧祐三藏記者。然祐死於天監之十七年。而達磨當普通元年而方至於梁。豈有其人未至先為之書耶。不然何其年祀前後之相反乎。曰然。實祐先為之書而達磨後至也。若達磨者得法化其天竺既已六十年矣乃東來。東來三載方至乎梁。是蓋西人傳其事。先達磨而至。祐之流得以為書也。祐既承其傳而為之。宜其書前而人後也。

傳法正宗記卷第五

契嵩少聞耆宿雲。嘗見古祖圖引梁寶唱續法記所載。達磨至梁。當普通元年九月也。而寶林傳雲。在普通八年丁未。即其年過魏。當明帝太和十年。然太和非明帝年號。又曰。達磨滅度亦在明帝太和十九年。而明帝在位秖十二歲。即無十九年。又以丁未推之。即是明帝末年神獸之歲。其歲明帝已崩。若果以普通八年丁未十二月過魏。即達磨在魏九年默坐少林。其歲數不登。若以普通元年庚子推之。即其事稍等。今取元年庚子為準。其諸家所見八年丁未。亦不敢即削。且兩存之。識者詳焉。又以譯禪經之年算。達磨此時正年二十七歲。其說禪經。必在此二十七已前也。從此算來以合諸傳記。所謂達磨既出家得法後。尚隨侍其師四十餘年。又依師所囑。且在南天竺行化。更六十七年。又東來在路二年。及到中國九年方化去。恰是其壽一百五十歲。如此則諸家所載達磨。支竺兩處事蹟稍不差也。若以普通八年丁未至中國。及寶林所載達磨四十年不受國位以待般若多羅而出家。卻計其在西隨師四十餘年。及到中國已一百五十歲矣。其在魏九年始化。卻成一百六十餘歲。故知其雲四十不受國位及普通八年到梁。大差訛也。不可為準。

傳法正宗記卷第六

宋藤州東山沙門釋契嵩編修

    震旦第二十九祖慧可尊者傳
    震旦第三十祖僧璨尊者傳
    震旦第三十一祖道信尊者傳
    震旦第三十二祖弘忍尊者傳
    震旦第三十三祖慧能尊者傳

震旦第二十九祖慧可尊者傳

慧可尊者。武牢人也。姓姬氏。母始娠時。有異光發其家。及生以故名之。尊者少嗜學世書。無不闚者。尤能言莊老。年三十遽自感而嘆曰。老易世書非極大理。乃探佛經。遂遠遊求師至洛陽香山。乃從禪師寶靜者出家。尋得戒於永穆寺。去務義學。未幾而經論皆通。三十二復歸其本師。歸八年。一夕有神人現。謂尊者曰。何久於此。汝當得道。宜即南之。尊者以神遇遂加其名曰神光。次夕其首忽痛殆不可忍。師欲為灸之。俄聞空中有言曰。此換骨非常痛也。以告其師。即罷不敢治。及曉視其元骨果五處峯起。其師曰。異乎汝必有勝遇行矣。無失其時。然其為人曠達有遠量。雖有所出入。而未甞輒發。溷然自隱。故久於京洛而世莫之知。及會菩提達磨授道易名。當為法師宗。學者乃知其有大德。競歸如水沛然趨下。一日俄有號居士者。年四十許以疾狀趨其前。不稱姓名。謂尊者曰。弟子久嬰業疾。欲師為之懺罪。願從所請。尊者曰。將罪來為汝懺。其人良久曰。覓罪不可得。曰我與汝懺罪竟。然汝宜依止乎佛法僧。其人曰。適今覩師。已知僧矣。不識何謂佛法。答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汝知之乎。其人遂曰。今日乃知罪性不在內外中間。如其心然。誠佛法無二也。尊者器之。即為其釋褐落髮曰。此法寶也。宜名之僧璨。戒後二載乃命之曰昔佛傳大法眼。轉至達磨。達磨授我。我今以付於汝並其衣缽。汝專傳之無使輒絕。聽我偈曰。

 本來緣有地  因地種花生
 本來無有種  花亦不能生

既而復謂僧璨曰。我有夙累在鄴。將往償之。然汝後自亦有難。甚宜避之。璨曰。此實我師聖智先見。然願聞難之所以。答曰。斯非獨我雲。亦前祖般若多羅讖之耳。璨曰。何讖。答曰。其所謂後之一百十五年而興者也。偈不雲乎。心中雖吉外頭凶。川下僧房名不中。為遇毒龍生武子。忽逢小鼠寂無窮。以數計之當在汝世。汝益宜護法。及可至鄴下說法。人大化之。凡三十四載。一旦遽變節游息。不復擇處。或鄽或野。雖屠門酒家皆一溷之。識者或規曰。師高流豈宜此為。尊者曰。我自調心何關汝事。初鄴有僧曰辨和者。方聚徒講涅槃經於筦城縣之匡救寺。尊者每往其寺門與人演說。適會正朝眾大從於可。辨和之徒亦為之遷。辨和憤之尋。謂其令翟仲侃曰慧可狂邪。頗誑惑人眾。此宜治之。仲侃聽其言。乃取加之酷刑。尊者因是而化。時世壽一百七歲。士女哀之。共收其遺骸葬於磁州滏陽之東。當隋開皇癸丑之十三年也。唐德宗賜諡曰大祖禪師。武德中高僧法琳。聞其風嘗為碑之。其略曰。吁嗟彼禪師。莫知其所以然。唯法斯在。非用書志。則安知其道之尊。其為後賢之所企慕如是也。

評曰。唐僧傳謂。可遭賊斷臂。與予書雲曷其異乎。曰餘考法琳碑曰。師乃雪立數宵。斷臂無顧。投地碎身。營求開示。然為唐傳者與琳同時。琳之說與禪者書合。而宣反之。豈非其採聽之未至乎。故其書不足為詳。

震旦第三十祖僧璨尊者傳

僧璨尊者。不知其何許人也。初以處士見慧可。尊者不稱姓名。因問答即有發悟。乃師其出家。可祖器之。謂得法寶。遂為名之。當後周之時。乃受戒於光福寺。戒後歸其師。復二載乃得授法。可祖嘗規曰。後必有難。汝當遠引避之。尊者從其言。遂去隱於舒之皖公山(今所謂山谷山寺者)凡三十餘年。其跡寖顯。學者知求其道。隋開皇間乃有沙彌曰道信者。一旦來禮其座下。問之曰。乞大師發我解脫法門。尊者曰。誰縛汝。曰無人縛。又曰。既無人縛。汝即是解脫。何須更求解脫。道信即悟。乃願以弟子禮事之。久之信往求戒於廬陵既還。尊者曰。汝已戒道亦備矣。吾即往之。昔如來大法眼藏今以付汝並其衣缽。汝皆將之。聽吾偈曰。

 花種雖因地  從地種花生
 若無人下種  花地盡無生

復曰。汝善傳之。無使其絕。吾往游羅浮。非久乃還。更二載遂復山谷。月餘盛會州人與其說法。已而立化於大樹之下。當隋大業丙寅之二年也。是時隋室方亂。未遑塔之。至唐天寶五載。會趙郡李常移官於舒。乃發壙焚之。得舍利立窣堵波於其化所。初璨尊者以風疾出家。及居山谷疾雖愈而其元無復黑髮。故舒人號為赤頭璨。然其奇見異德。誠不測人也。先是其所居頗多蛇獸為害。及尊者至皆絕。一日有神光遽發其寺。甘露泫於山林。時人怪之。以而相問。尊者曰。此佛法將興舍利欲至之先兆耳。其後京國大獲舍利。遂頒天下。果置塔於山谷寺。其感効皆此類也。唐明皇諡曰鑒智禪師。塔曰覺寂。其後宰相房琯為其碑。序之甚詳。

評曰。璨尊者初雖不自道其姓族鄉邑。後之於世復三十餘載。豈絕口而不略雲乎。此可疑也。曰餘視房碑曰。大師甞謂道信雲有人借問。勿道於我處得法。此明尊者自絕之甚也。至人以物跡為大道之累。乃忘其心。今正法之宗猶欲遺之。況其姓族鄉國。俗間之事肯以為意耶。

震旦第三十一祖道信尊者傳

道信尊者。其先本居河內。後遷於蘄陽之廣濟縣。信生遂為蘄人也。姓司馬氏。隋開皇壬子之十二載。以沙彌參見僧璨尊者。即問答悟道。遂北面師之。凡九年乃得其付法授衣。隋大業間。尊者甞南遊至廬陵。會賊黨曹武衛。以兵圍其城七旬不解。尊者因勸城中人。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賊黨俄見城堞之上有人不翅千數。皆長丈許。其介冑金色赫赫曜日。賊輩大駭相謂曰。是城必有大福德人。不可攻也。即日引去。至唐武德七年。復北趨乃居蘄之破頭山(今所謂雙峯山者也)大揚其所得之法。四方學士歸之猶日中趨市。正觀中太宗。聞其風甞三詔。尊者皆辭不起。又詔。太宗謂使臣曰。今復不從吾命。即取首來。詔至。果逆上意。尊者即引頸待刃。使者還以此奏之。太宗嘉其堅正。慰諭甚盛。至是尊者居山已二十載矣。一日往黃梅縣。途中遽見一兒好骨目。可七歲許。心奇之。因問曰。爾何姓。對曰。姓即有非常姓。曰是何姓。對曰。是佛姓。曰汝沒姓耶。對曰。其姓空故。尊者即顧從者曰。此兒非凡之器。後當大興佛事。遂使持見其父母。道兒應對之異。欲命之出家。父母從之。兒偕僧既還。尊者即為剃度。名之曰弘忍。其後乃命曰。昔如來傳正法眼轉至於我。我今付汝並前祖信衣缽。汝皆將之。勉其傳授無使斷絕。聽吾偈曰。

 花種有生性  因地花生生
 大緣與信合  當生生不生

復謂忍曰。我昔武德中甞游廬阜。昇其絕頂。見此破頭山。其上有紫雲如蓋。下發白氣。橫分六道。汝以為何瑞。忍曰。是必和尚已後橫出一枝佛法之先兆也。尊者曰。善哉汝能知之。已而沐浴宴坐而化。世壽七十有二。是時實永徽二年辛亥九月四日也。葬後三載其塔戶一日忽然自開。而尊者真體儼然若生。大曆中。代宗賜諡曰大毉禪師。塔曰慈雲。

震旦第三十二祖弘忍尊者傳

弘忍尊者。蘄陽黃梅人也。姓周氏。其母孕時。數數有祥光異香發其家。及生性大聰明。有所聞見。無難易者一皆曉之。風骨絕異。有聖人之相。有賢者嘗見忍於閭巷。謂人曰。此兒具大人相。所不及如來者七種耳。七歲遇道信尊者出家得戒。尋受其法。繼居於破頭山。而教化益盛。是時天下慕其風學者。不遠千里趨之。咸亨中客有號盧居士者。自稱慧能。來法會致禮其前。尊者問曰。汝自何來。對曰。嶺南來。曰欲求何事。對曰。唯求作佛。曰嶺南人無佛性。若為得佛。對曰。人有南北佛性豈然。尊者知其異人。佯訶之曰。著槽厰去。慧能即退求處碓所。盡力於臼杵間。雖歷日月而未嘗告勞。一日尊者以傳法時至。乃謂其眾曰。正法難解。汝等宜各為一偈以明汝見。若真有所至吾即付衣法。時神秀比丘者號有博學。眾方尊為冠首。莫敢先之者。神秀自以為眾所推。一夕遂作偈。書於寺廊之壁曰。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尊者見賞之曰。後世若依。此修行亦得勝果。勉眾誦之。慧能適聞。乃問其誦者曰。此誰所為。曰此神秀上座之偈。大師善之。當得付法。汝豈知乎。能曰。此言雖善而未了。其流輩皆笑以能為妄言。能尋作偈和之。其夕假筆於童子。並秀偈而書之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有塵埃

及尊者見之。默許不即顯稱。恐嫉者相害乃佯抑之曰。此誰所作。亦未見性。眾因是皆不顧能言。中夜尊者遂潛命慧能入室。而告曰。諸佛出世唯為一大事因緣。以其機器有大小。遂從而導之。故有三乘十地頓漸眾。說為之教門。獨以無上微妙真實正法眼藏初付上首摩訶迦葉。其後迭傳歷二十八世至乎達磨祖師。乃以東來。東之益傳。適至於我。我今以是大法並其所受。前祖僧伽梨衣寶缽皆付於汝。汝善保之無使法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情亦無生

慧能居士既受法與其衣缽。作禮問曰。法則聞命。衣缽復傳授乎。尊者曰。昔達磨以來自異域。雖傳法於二祖。恐世未信其所師承。故以衣缽為驗。今我宗天下聞之。莫不信者。則此衣缽可止於汝。然正法自汝益廣。若必傳其衣。恐起諍端。故曰。受衣之人命若懸絲。汝即行矣。汝宜且隱晦。時而後化。慧能復問曰。今某當往何所。尊者曰。逢懷即止。遇會且藏。慧能稟教即夕去之。此後尊者三日不復說法。其眾皆疑。因共請之。尊者曰。吾法已南行矣。斯復何言。眾復曰。何人得之。答曰。能者得之。眾乃悟盧居士傳其法也追之。而慧能已亡。此後四載尊者一日忽謂眾曰。吾事已畢。可以行矣。即入室宴坐而滅。實上元二年乙亥歲也。其世壽七十有四。四眾建浮圖於黃梅之東山。代宗諡。號曰大滿禪師。塔曰法雨。

震旦第三十三祖慧能尊者傳

慧能尊者。姓盧氏。其先本籍范陽。父行瑫。武德中謫官新州。乃生能。遂為新興人也。方三歲而父喪。母不復適人。獨養尊者以終其身。然其家貧。母子殆不能自存。尊者遂鬻薪為資。一日至市。逆旅聞客有誦經者。輒問其人曰。此何經耶。客曰。金剛經也。曰君得之於何人。客曰。今第五祖弘忍大師出世於黃梅縣。甞謂人曰。若持此經。得速見性。我故誦之。尊者喜之。為母備其歲儲。因告往求法。去之至韶陽。會居士劉志略者。引尊者為善友。初志略有姑為尼。號無盡藏者。方讀涅槃經為業。尊者往聽其經。未幾欲為尼釋之。尼即推經於尊者。尊者曰。汝讀我不識文字。尼曰。字猶不識。安解其義。尊者曰。諸佛妙理豈在文字。尼異其語。知必非常人。遂以告其鄉里。鄉人德之。尋治寶林蘭若。請尊者居之。居未幾忽自感曰。我始為法尋師。何久滯此。即去寶林稍進至韶之樂昌縣。會高行沙門智遠尊者。且依其處才十數朝。智遠謂尊者曰。觀子知識非凡者。趣嚮吾道固不足相資。黃梅忍禪師方當大法祖。宜汝師也。汝速詣之。若得道南還。無相忘也。尊者遂北征。是時年已三十有二。及至東山忍祖默識其法器。初示以言試之。終乃付大法眼。及尊者得法南歸。而東山先進之徒皆不甘相與追之。有曰慧明者。相及於庾嶺。尊者即置其衣缽於盤石而自亡草間。慧明舉其衣缽不能動。乃呼曰我以法來。非為衣缽。法兄盍出之。遂相見。慧明與之語。慧明即悟。致師禮於尊者而返。乃紿其後之追者曰。其去已遠矣。尊者之南還也。晦跡於四會懷集之間。溷一流俗雖四載。而莫有知者。儀鳳元年之春。乃抵南海息肩於法性寺。會法師印宗於其寺講涅槃經。初尊者寄室於廊廡間。一夕風起。剎幡飛揚。俄有二僧室外議論。一曰風動。一曰幡動。其問答如此者甚多。皆非得理。尊者聞輒出謂二僧曰。可容俗士與議乎。僧曰。請聞子說。尊者乃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二僧翼日以其言告印宗。印宗異之。即引入室。窮詰其義。尊者益以大理語之。印宗於是益伏。謂尊者曰。居士誠非凡人。師誰其何自而得道勿隱幸以相示。尊者即以其得法本末告之。印宗甚幸所遇。即執弟子禮。請學其法要。遂謂其眾曰。此盧居士者。乃肉身菩薩也。印宗一介凡夫。豈意得與其會。擇日乃會耆德比丘。與之釋褐落髮。又擇日嚴其寺戒壇。命律師智光為受具戒。其壇蓋宋時求那跋摩三藏之經始也。初跋摩記曰。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及梁末真諦三藏臨其壇手植二菩提樹。亦記之曰。後第四代當有上乘菩薩於此受戒。其說法度人無量。戒已眾即請尊者開演東山法門。然跋摩真諦雖素號為得果聖士。至此其人始驗。明年尊者思返寶林精舍。乃欲別眾即往。印宗與道俗千餘人送之韶陽。未幾韶之刺史韋據。命居其州之大梵寺說法。其時玄儒之士趨而問道者甚眾。猶孔氏之在洙泗也。其徒即集其說。目曰壇經。然其平居眾亦不下千數。中宗聞其風。神龍中乃下詔曰。朕延安秀二師問道於宮中。皆推曰。南方有能禪師者。躬受衣法於忍大師。可當此問。今遣內供奉薛簡馳詔命師。宜念之來副朕意。尊者即上書稱疾不起。薛簡因問尊者曰。京國禪者每謂。欲得會道必須坐禪。非因禪定而得解脫。未之有也。此言何如。尊者曰。道由心悟。豈在坐耶。經云。若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夫無所從來故不生。亦無所去故不滅。若無生滅即是如來清淨之禪。諸法空寂即是如來清淨之坐。究竟無得亦無所證。何必坐耶。薛簡曰。簡歸皇帝必有顧問。願大師示教法要。庶得對敭。然布諸京國。使學者修之。猶以一燈而燃百千燈。庶其冥者皆明。而明終不盡。尊者曰。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蓋相待而立名。故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薛簡曰。明譬智慧。暗譬煩惱。修道之人苟不以智慧而照破煩惱。則無始生死何由而出離。尊者曰。若以智慧照煩惱者。此是二乘小兒羊鹿等機。上智大器皆不如是。薛簡曰。何謂大乘見解。尊者曰。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薛簡曰。大師所說不生不滅。與夫外道之言何甞異乎。尊者曰。外道之說不生不滅者。蓋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無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豈可同於外道乎。仁者欲明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薛簡由是發悟。再拜而去歸朝。果以其言奏。天子嘉之。復詔慰謝。錫衲衣寶帛各有差。勅改寶林為中興寺。明年命韶州刺史新之。復改為法泉寺。以其新州舊居為國恩寺。尊者每謂眾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法而能建立。皆是自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不取不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隱清淨。此名一相三昧。若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使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能含藏長養成就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溥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此霑洽悉得發生。取吾語者決得菩提。依吾行者定證佛果。至先天元年。一日忽謂眾曰。吾忝於忍大師處受其法要並之衣缽。今雖說法而不傳衣缽者。蓋以汝等信心成熟無有疑者。故不傳之。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生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復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淨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尊者說法度人。至是已四十載。先此甞命建浮圖於新州國恩寺。及其年之六月六日。復促其倍工疾成。然國恩寺蓋其家之舊址也。為塔之意乃欲報其父母之德耳。先天二年七月一日謂門人曰。吾將返新州。汝輩宜理舟檝。其時大眾皆哀慕請留。尊者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之常耳。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乃問曰。師從此去早晚卻迴。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曰。師之法眼付授何人。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又問曰。師之遺教頗有難乎。曰吾滅之後方五六年。必有一人來取吾首。聽我偈曰。

 頭上養親  口裡須餐  遇滿之難
 楊柳為官

又曰。吾往七十年。有二菩薩之人自東方來。其一出家。其一在家。共隆教化。治我伽藍。扶我宗旨。已而即往新州。尋於國恩寺沐浴訖安坐而化。異香酷烈。白虹屬地。其時實先天二年癸丑八月之二日也。當是新韶二郡各務建塔。爭迎其真體。久不能決。刺史乃與二郡之人焚香祝之曰。香煙所向。即得舉去。俄而香煙倏發北趣韶境。韶人乃得以十一月十三日歸塔於曹侯溪之濱。今南華寺是也。其世壽七十有六。前刺史韋據碑之。始尊者入塔時。徒屬思其言將有人取吾首者。遂以鐵鍱固護其項。開元十年八月三日。其夕之半。俄聞塔間有若拽鐵索之聲。主塔者驚起。遽見一人狀類孝子(此當日見一人著縗絰而溷。言類孝子者。蓋順乎祖師隱語之意耳)自塔馳出。尋視之其鐵鍱護處已有痕跡。遂以賊事聞其州邑。官嚴捕之。他日於邑之石角村果得其賊。史鞫問。賊自稱姓張名淨滿。本汝州梁縣人。適於洪州開元寺。受新羅國僧金大悲者。僱令取祖之首。歸其國以事之。吏欲以法坐之。刺史以其情不惡。乃問尊者弟子令瑫禪師。令瑫復以佛法論。欲吏原之。刺史善瑫之意亦從而恕之。當其時州刺史曰柳無忝。縣令曰楊侃。賊曰張淨滿驗其讖語無少差謬。上元中肅宗慕尊者之道。嘗詔取其所傳衣缽。就內瞻禮。肅宗崩代宗嗣位。永泰元年五月之五日。遂夢尊者請還其衣缽。天子益敬其法。七日即詔使臣持還曹溪。憲宗錫諡曰大鑒禪師。塔曰元和靈照。初大鑒示為負薪之役。溷一凡輩。自謂不識文字。及其以道稍顯。雖三藏教文俗間書傳。引於言論。一一若素練習。發演聖道解釋經義。其無礙大辯灝若江海。人不能得其涯涘。昔唐相始興公張九齡方為童。其家人攜拜大鑒。大鑒撫其頂曰。此奇童也。必為國器。其先知遠見皆若此類。孰謂其不識世俗文字乎。識者曰。此非不識文字也。示不識耳。正以其道非世俗文字語言之所及。蓋有所表也。然正法東傳。自大鑒益廣。承之者皆卓犖大士散佈四海。其道德利人。人至於今賴之。詳此豈真樵者而初學道乎。是乃聖人降跡示出於微者也。其等覺乎妙覺耶。不可得而必知。

評曰。聖人之法一也。安用南北而分其宗乎。曰然。一國所歸有岐路焉。不分何正。一姓所出有的庶焉。不分孰親。傳者(宋高僧傳也)以方三力士共射一堅洛叉。一曰。摩健那。雖中而不破。二曰缽羅塞建提。破而不度。三曰那羅延箭。度而復穿他物。非堅洛叉有強弱。蓋射勢之不同耳。南能可謂那羅延。躬而獲賞。其喻近之矣。

傳法正宗記卷第六


上篇:續傳燈錄

下篇:傳法正宗定祖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史傳部目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景德傳燈錄

景德傳燈錄序 翰林學士朝散大夫行左司諫知製誥同修國...

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

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 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辯正論

辯正論序 頴川陳子良撰 蓋聞。宣尼入夢十翼之理克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序 垂拱四年三月十五日,仰上...

佛說小道地經

小道地經 後漢天竺三藏支曜譯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

【註音版】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

碧岩錄序 至聖命脈。列祖大機。換骨靈方。頤神妙術。...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大乘玄論

大乘玄論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

佛說意經

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作佛形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

【註音版】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

【佛教詞典】丹田

指肚臍下,即臍下約一寸之處。於坐禪之際,將體氣集中...

【佛教詞典】學悔

(術語)比丘一旦犯淫盜殺妄之一而懺悔者。蓋一犯此重...

最簡單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丹真絨布上師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時,念誦觀音菩薩...

憨山大師的一生

一、出家前的生活 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一六二三)名德...

千萬不要在家裡殺生

非要吃肉,不要在家裡殺,買現成的。你在家裡,總希望...

輕毀出家人會成熟極重惡報

佛曾經說:任何眾生如果對身披袈裟的比丘產生恶心,因...

幸福煩惱都緣於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實也就是我們調節自己的身心,給自...

慈悲的馴服場

有一天,在禪堂裡面,忽然發現一個小偷偷東西,在禪堂...

【佛學漫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安樂死並不安樂

問: 世間很多人都認為安樂死沒有痛苦,只是在倫理上...

魔障出現的原因及對治

昨天我們講了修行中會出現的魔障。所謂的魔就是障礙,...

懺悔清淨了,身心就得大自在

我們過去曾經造了很多種惡業,所以感召到種種果報。我...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精進的修行者,他們有人當生證果...

如何面對疾病

佛法是積極入世的,對於痛苦的態度是速當遠離。 當年...

【視頻】《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女聲念誦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女聲念誦

【視頻】《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

《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