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歸直指卷之三
玉峰 懷西居士周夢顏安士氏匯輯
婁東 勝蓮居士羅萬忠允枚氏梓勸
啟信雜說
以淨土之說勸大智慧人。化導甚易。因其宿福深厚。根器不凡也。以淨土之說勸愚夫愚婦。化導亦易。因其胸無成見。如甘之可以受和。白之可以受采也。獨是以其說告之吾輩讀書人。卻甚不易。由其先有一番膚淺套語。牢結於胸。故雖有至道而不欲聞。雖有良言而不欲聽也。爰集指迷歸信之言。可與淨土相發明者。摘錄數條。以當法喜。名為啟信雜說。
如如居士顏丙勸修行文
人人愛此色身。誰信身為苦本。刻刻貪圖快樂。不知樂是苦因。浮生易度。豈是久居。幻質匪堅。總歸磨滅。長年者偶至八九十而亡。短命者不過二三旬而夭。更有今日不知來日事。又有上床忽別下床鞋。幾多一息不來。便是千秋永別。嘆此身無有是處。柰誰人不被他瞞。筋纏七尺骨頭。皮裹一包肉塊。發毛爪齒。聚若堆塵。涕淚痰涎。污如行廁。冬寒夏熱。年年向瘧疾裡偷生。虱咬蚊鑽。歲歲從蛆蟲邊混過。此身無可愛樂。諸人當願出離。如何迷昧者。尚逞風流。蒙懂漢。猶生顛倒。或有骷髏頭上簪花簪草。或有臭皮袋邊帶麝帶香。羅衣遍罩膿血囊。錦被悉遮屎尿桶。用盡奸心百計。將謂住世萬年。不知頭痛眼昏。閻羅王接人來到。加以鬢班齒落。無常鬼寄信相尋。個個戀色貪財。盡是失人身之捷徑。日日耽酒嗜肉。無非種地獄之深根。眼前圖快活一時。身後受苦辛萬劫。一旦命根絕處。四大風刀割時。外則腳手牽抽。內則肝腸痛裂。縱使妻孥相惜。無計留君。假饒骨肉滿前。有誰替汝。生者枉自悲啼痛切。死者但覺神識奔馳。前途不見光明。舉目全無伴侶。過柰河岸。見之無不悲傷。入鬼門關。到者自然淒慘。棄世方經七日。投冥漸歷諸司。曹官抱案沒人情。獄卒持叉無笑面。平生為善者。送歸天道仙道人道。在日造惡者。押入湯塗火塗刀塗。當初盡道因果荒唐。此際方知語言不謬。孽鏡裡。件件分明。夜台中。般般苦楚。刀山劍樹。吃不盡萬種煎熬。戴角披毛。填不了多生業債。任汝心雄膽潑。免不得向鬼卒而低頭。憑他謗道毀僧。挨不過對閻君而屈膝。魂魄雖歸陰界。身尸猶臥棺中。或隔三朝五朝。或當六月七月。腐爛。則出蟲出血。臭穢。則熏地熏天。無錢財者。付之一堆野火。有體面者。埋諸萬里荒山。昔時俏麗紅顏。翻成灰燼。今日荒涼白骨。變作塵埃。從前恩愛。到此成空。自昔英雄。而今何在。青草邊。漫留碑石。綠楊內。空掛紙錢。想到梢頭結局。誰人難免如斯。若欲跳出輪迴。須是歸心正覺。休向鬼窟裡作活計。要知肉團上有真人。是男是女總堪修。若俗若僧皆有分。急求活路。當思身後之身。切莫依回。原做夢中之夢。若明日更待明日。看看誤盡青春。使後人復哀後人。累累增高白骨。彌陀好念。勿虛彼國之金台。閻老無情。莫惹他家之鐵棒。捨惡從善。改往修來。對眾為大眾宣揚。歸家為一家解說。使在在齊知覺悟。教人人共免沉淪。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人道不修。他道難修。各請直下承當。莫使此生空過。
理障更甚於欲
生而盲者不識象。有一國王。集群瞽而問之曰。汝等欲知象之形否。皆曰願知。乃命象夫牽象於庭。喚群瞽以手摸之。摸訖。問曰。汝等已知象形否。皆曰已知。乃各自揣度。摸其鼻者。曰象形如琴。摸其足者。曰象形如柱。摸其脊者。曰象形如屋。摸其脅者。曰象形如壁。摸其耳者。曰象形如箕。摸其尾者。曰象形如帚。各執一說。爭論不已。繼以毆擊。王笑曰。汝等皆未知象。琴者其鼻也。柱者其足也。屋者其脊也。壁者其脅也。箕者其耳也。帚者其尾也。由是群瞽默不敢言。然意中猶謂所摸之不謬。而大恨群說之皆非。於是瞽人終身不識象矣。向使不教以手摸。則像之形狀。數語便知夫何至於爭執也。惟其有此一摸。彼遂謂親驗之於手。斷無疑惑。是以牢固於中而不可拔也。不讀書人。教以修淨土。縱未能皆信。然必不至於誹謗。若一讀舉業之書。便自以為是。空腹高心。以為此不過佛氏之教。而誠實之語。反為荒唐。甘露之投。視為鴆毒矣。故曰理之為障。更甚於欲。
先要知三世之說
讀書人有不信前世後世。因而不信淨土者。不知前世後世。即是昨日來朝。合下便有。並非佛家造出。譬如五臟六腑。原在病人自己腹中。柰何因其出諸醫人之口。遂視為藥籠中物乎。文昌帝君勸士子文。開口便謂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是顯然有三世矣。士子科名。皆經其掌管。豈其言不足信乎。
又要明因果之理
儒者之不信因果。非不信佛也。乃不信儒也。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書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夫作善作不善。因也。降祥降殃。則果矣。譬之日與太陽。同是一物。故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人若信乎其說。自然不敢為惡。倘以報應為荒唐。是落得欺人詐人。無所忌憚矣。且如一邑之內。一人信之而作一善。萬人即增萬善。一人不信而造一惡。萬人即增萬惡。故曰人人信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
三世之理孔子必定說過
三世之說。考之書史。所載甚多。即今世俗見聞。事亦不一。儒者止因孔子未嘗言及。所以不敢出諸口。然而孔子豈有不言者乎。若云孔子不知三世。亦不得為聖人矣。一部論語中。孔子所言者。不過八千五百零三字。則言之不傳於後者必多。若必待見之經書而後信。則四書五經中。孔子未嘗自言其父母。儒者亦當隱諱其所生。未嘗自言其昆弟。儒者不當道及其手足。未嘗自言其室廬田疇。儒者不應居宮室而業恆產。不寧唯是文房四寶。經書中未之及也。子之習字差矣。夏葛冬裘之外。未嘗說及小衣。得毋今之穿褲者非乎。江南金錫。儒者不當為用。西蜀丹青。儒者不當作彩。何也。以孔子未嘗出諸口也。獨是經書所傳。孔子教人孝友。儒者卻不肯孝友。教人忠恕。儒者卻不肯忠恕。並未嘗勸人賭博。儒者偏好賭博。並未嘗教人做某事某事。偏要去做某事某事。則又何也。一言以蔽之。曰弗思耳。
智者勿以短命自待
人身初未嘗有死。死之名。乃從肉軀得之。蓋肉軀雖有變更。吾性本無變更。譬諸遠行之人。或乘舟坐轎。或馳馬驅車。舟車轎馬。肉軀也。乘舟車轎馬者。真性也。就肉軀論。長者不滿百年。若言吾之本來面目。豈止天長地久。靜言思之。何等快樂。今之不信後世者。知有肉軀而不知有真性也。是明明以短命自待也。亦見之謬矣。
有智者不可隘其見聞
農夫心眼中。不知富翁境界。富翁心眼中。不知帝王境界。同在人類中。而大小懸殊矣。況其由人而天。復由天而至於佛國乎。人謂讀書之人。見聞必廣。豈知越是讀書人。見聞越小。由其執著先入之言。牢固不拔耳。蓋彼所見聞者。不過此間一國土。而不知世界之多。不可窮盡。日月之多。亦不可窮盡。但知厥初生民。始於盤古。不知劫初自大平等王開創後。目下已經第九小劫。但知此處號為中華。不知就閻浮一洲中。其自號為中華者。已有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萬小國。但知人生七十。便號古稀。不知劫初之人。皆從八萬四千歲而始。但知此方衣食之源。必由耕織。不知天宮佛土。皆念衣衣來。想食食至。但知金銀財寶。此方得之甚難。不知十方佛土。大地皆七寶所成。但見此方文字。止有蒼頡所造六書。不知自開闢後。書法已有六十四種。但知左國史漢。些微典籍。便稱藝苑之宗。不知普光明殿上秘笈琅函。同於山積。但知人類肉軀。必從男女精血而成。不知質托蓮胎。生於上妙香潔之處。可以不由女人之腹。但知娶得一位黃瘦婦女。便愛之惜之。珍之玩之。唯其言之是聽。豈知轉輪王臨御時。除玉女外。尚有二萬妙麗夫人。至於忉利天王。其玉女之多。動以萬億計。每一玉女之旁。化一天王以受娛樂。但知人為萬物之靈。謂可讚化育。參天地。不知人類不過六道中之一道。四生中之一生。十法界中之一法界。但知奉得一位兩位聖人。便謂其尊無對。其餘一應天神地祗人鬼。皆不足信。一應未曾目擊之事。皆謂荒唐。豈知每一國土。即有幾位聖人。主持教化。人類之多。閻浮提中。共有六千四百種。不獨此間一處有聖人。嗟乎此種境界。豈聲色貨利之徒。所能窺其毫末哉。譬如蚯蚓。但知尺土中食泥之樂。不知蒼龍躍於大海。突浪沖波。譬如蜣螂。但知糞壤內轉丸之樂。不知大鵬扶搖九萬里。風斯在下。是故學佛人當須大著眼。
藏經不可不讀
雞犬牛羊。能鳴而不能語。較諸能言之人。人之能言者貴矣。一字不識之人。但能以口言語。不能以手言語。而略識幾字者。能以筆通信於千里之遠。則略識幾字者貴矣。略識幾字者。雖能以手代口。終不能化一手為百千手。並不能留其手以至百千年。若能博通古今。著書垂後。則能一書刷印百千書。一書留至百千年矣。其人不更貴乎。雖然。此猶世間之書也。若於儒書外。更能博覽佛藏。則一應天上天下。前劫後劫。以及龍宮海藏。皆可略知其概。見聞不更廣乎。雖然。見聞固廣。若不得捷徑之方。超出三界。則於菩提種子。猶無分也。倘能博通三藏。復遇淨土法門。能篤信而奉行之。斯其福德智慧所由來。非三世五世之事矣 或曰。龍宮海藏之文。雖系如來誠實之語。其如儒者之不信何。曰堯舜禹湯文武之事。若以告之不識字人。彼亦以為荒唐也。是故佛書誠不可不讀也。
奘師善於啟發
世俗或以僧無戒行。故輕之而不信淨土。謬也。是以道士不肖而輕老子。士人不肖而輕孔子也。智者尚不以人廢言。況可以其徒而輕其教乎。昔唐太宗謂玄奘法師曰。朕欲齋僧。但聞僧多無行。奈何。奘法師曰。昆山有玉。混雜泥沙。麗水生金。寧無瓦礫。土木雕成羅漢。敬之則福生。銅鐵鑄就金容。毀之而有罪。泥龍雖不能行雨。祈雨須禱泥龍。凡僧雖不能降福。修福須敬凡僧。太宗恍然曰。朕自今以後。雖見小沙彌。猶如敬佛。嗟乎。太宗固自有宿福。一撥便醒。奘師亦可謂善於啟發矣。
當於肉軀生厭離心
人生在世。八苦交煎。而人不自知苦。反以為樂。宜乎以苦入苦。永無出期也。且以生苦言之。人在母胎。住肝膈之下。大腸之上。由膜而疱。漸漸成形。胞胎裹住。不得自由。母啖熱食。如灌鑊湯。母飲冷水。若臥寒冰。所居乃不潔之處。所食皆不淨之血。其住胎也。不滿三百日。其受苦也。同於數十年。迨至彌月。便倒懸其體。頭向產門。形質漸大。欲出無由。自斃之道。在此一刻。殺母機關。亦在此一刻。此時蓐母牽之。痛如車裂。所以一出胞胎。無不放聲大哭。出胎之後。屎溺狼籍。不知羞愧。所謂大富大貴者亦如此。所謂大聖大賢者亦如此。人惟習為固然。所以不知不覺。若能清夜一思。豈不可哀可恥。如來大聖憐憫世間。教人求生淨土。蓮華化生。免此患難。奈何耽染沉迷。不生厭離之想。
大孝人不願入胎
神識投胎。不獨自己受苦。即為母者亦大受其苦。無論在胎十月。度日如年。到出胎之際。為母者痛苦萬狀。慚懼難言。刻刻與鬼為鄰。念念求生不得。幸而難過重生。便愛嬰兒若寶。由是推燥就濕。顧復提攜。一生精血。暗裡消磨者多矣。昔有七歲沙彌。出家得道。自識宿命。因嘆曰。吾之一身。累五母悲惱。為第一世母子時。鄰家亦生。吾獨短命。母見鄰子長成。即生悲惱。為第二母子時。吾復早夭。母若見人乳兒。即生悲惱。為第三母子時。十歲即亡。母見他兒飲食類我。即生悲惱。為第四母子時。未娶而死。母見同輩娶婦。即生悲惱。今當第五世七歲出家。吾母憶念。復生悲惱。吾念生死輪迴。累親如此。所以精進修道。今街上摩肩接踵。往來不絕之人。大抵遺累於親者多。能報親恩者。曾有幾人。夫托胎一世。即累一父母。則托胎百千萬世。即遺累百千萬世父母矣。若能超然出世。蓮華化生。永遠不累父母。豈非大孝之大孝乎。乃今之謗佛者。反謂出家不孝。是甘心常住胎中。而累及其親者也。
大貴人須知自慚
所謂貴人者。非爵尊位顯。學富五車之謂也。謂其能去乎賤態也。謂其能去同乎禽獸之賤態也。賤何在。曰貪。曰淫。曰殺。曰盜。是也。此禽獸所同有也。其外尚有可羞可恨者。莫如腹中化糞一事。無論珍羞百味。一入咽喉。便同津唾腦涎。隨之而下。胃中即有黃色長蟲。屈伸宛轉於其內。經一晝夜。鑽嚙消化。流注大腸。臭不可近。積之既多。遂從大小便。分道湧出。丑惡之狀。同與犬豕。此種賤態。偶一為之。已是可羞。何堪日日如此。若有此賤態。不自覺知。不求厭離。便與禽獸無異。故必自怨自艾。刻刻欲去此賤態。方是大貴之人。六天之中。雖食天須陀味。然皆香潔輕清。無纖塵渣滓。身上香雲。湧現自在。百千萬國。倏忽去來。無有涕淚痰涎。大小便利之穢。故天人一爪甲。價值閻浮提地。然不可稱為大貴人者。以猶不免於輪迴也。是必超然出世。蓮華化生。而後可永絕此賤態也。此非孔孟之力。所能救吾也。
蠶繭喻
蠶之作繭也。亦既左之右之。上之下之。盡吐腹中之所有以成之。方謂常住其中。可安然無恙。豈知所以自經自營者。適所以自纏自縛乎。豈知彼方恃其所吐以衛身。人即利其所吐以殺身乎。萬萬千千癡蟲。誰得免於沸湯者。然彼方子復傳子。孫復傳孫。以入沸湯也。則慘莫慘於此也。世間兩片大門內之家繭。亦復如是。竭畢世之經營。剛剛為妻子謀衣食。設機械。結冤仇。無所不至。迨家業粗成。而此身已束縛其中矣。萬萬千千癡人。誰得免於償報者。然彼方將子復傳子。孫復傳孫。以償報也。則奇莫奇於此也。所以四十二章經云。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
籪籃喻
漁人設籪中流。使魚不得越過。其傍浮以水草。示以可藏匿狀。而密埋能進不能出之籃於草下。於是魚爭投之。以為可以棲托。而不知已在籃中矣。愛河中之籪簾亦復如是。人但知無病無患時。家舍可安。妻子可托。悠悠忽過。不覺不知。一旦閻老之籃忽起。而平日最愛之父子夫妻。一一被其登簿勾取。思之豈不可恨。徒恨無益。唯有使其不敢勾取。乃為高著。
馬喻
馬有四種。其最上良馬。見鞭影而馳。不待驅策。次則一鞭即走。又次之。鞭輕不走。鞭重方走。其最下駑馬。鞭重亦不走。必錐入於膚。痛極而始走。人亦如是。有智慧者易於醒覺。百里內聞人死。即當駭曰。百里內有人死矣。吾亦人也。死必及我。作速修行。以求解脫。此見鞭影而馳者也。其次則見親戚死而覺悟。又其次見逼鄰人死。而後覺悟。若待自己年老。或自己有病。而後覺悟。已是錐入膚而後走者。倘或年老猶不覺悟。或已病猶不覺悟。豈非並此而不若者乎。
野狐喻
野狐黑夜入廚房。飽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竄。乃佯死而待人棄去。未幾。果有欲棄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割之而後棄。狐聞而懼。忍痛而聽其割。俄有童子來。欲取其兩耳。狐聞益懼。然思兩耳猶無關於性命。仍復忍之。俄復有人曰。皮可補裘。狐大駭曰。若取我皮。必至斷頭剖腹。其可忍乎。於是奮然跳起。向外狂奔。而此狐竟走脫矣。人在三界牢獄。無異廚房。業已托胎為人。已難逃於一死。只有念佛往生。乃可死裡逃過。錯過強壯之時。狐尾已經割去。若到桑榆遲暮。已將斷頭剖腹矣。苟非立弘誓願奮不顧身。其能跳出迷途。蒙佛接引乎。
歸咎冥王
一人死見冥王。據孽受罪。其人曰。早知如此。大王何不先通一信。冥王曰。通過信矣。汝發漸黃。是第一信。汝齒漸搖。是第二信。汝力漸衰。是第三信。汝之耳目漸昏瞶。是第四第五信。信之通也屢矣。有少年者泣曰。彼信通矣。我猶未也。冥王曰。通於爾亦多矣。爾猶憶某少年有病死疫亡者乎。某少年有刀傷縊死者乎。某少年有水溺火焚狼吞蛇螫者乎。皆汝信也。豈必呼名而告也。任汝有山拔蓋世之勇。掀天揭地之才。其能免於此間之對簿乎。獨有超然事外。不唯免於此間之對簿。並能使冥王敬而禮之者。則唯念佛往生之人。
撲燈蛾
燈蛾之死於油火也。非死於油火也。死於見也。人方憐而驅之。彼必乘隙而投之。以為我之所見者。必不謬。是以一往無前。死而後已也。人之嗜聲色。嗜貨利。嗜賭博者。亦因彼之所見者。止在於此。是以一往無前。直至死而後已也。何不借鑒於蛾也。
窗內蠅
癡蠅之在窗也。有盤旋往覆。竟日不能出者。由其拘於所見。不能作一退步耳。若能翻然作一退步。處處海闊天空矣。娑婆世界是一個大窗槅。自古及今。不知關閉多少癡蠅於內。吾今幸。而忽作退步。向西飛去也。向西飛去也。快哉。
調馬四法
佛世有調御良馬者。佛問其用幾法。答言用四法。一恩。二威。三先威後恩。四先恩後威。佛言四法不調。將如之何。馬師曰。便當殺之。世尊教化眾生。當用何法。佛言亦用四法。其一用恩者。謂善信之人。教以修行學道。其二用威者。謂造惡之人。示以三途輪轉。三則先教以修行學道。四則先示以三途輪轉。馬師曰。四法不化。將如之何。佛言。我亦殺之。馬師曰。如來大慈。何以行殺。佛言四法不化。教亦無益。遂不與言。不與之言。即殺之矣。
眼藥
世尊之將入涅槃也。摩耶夫人(淨飯王之後)在忉利天宮。得數種惡夢。內一夢雲。夢下界日輪忽沒。舉世黑暗。有無數羅剎。手執利刀。挑去世人之眼。摩耶嘆曰。此必吾子釋迦如來入涅槃之兆也。俄而阿那律尊者。果然升天來報矣。世間譭謗三寶之書。皆挑去人之眼目者也。末劫之人。福力愈淺。則此種書籍愈多。智慧愈微。則奉此種書籍者愈眾。故有福之人。必須早自覺悟。不被其挑。固為上也。倘或已經挑傷。宜速以妙藥塗之。藥何在。此書亦其一也。
有願必遂
宋呂文正公蒙正。字聖功。太宗時。舉進士第一。封許國公。每晨興禮佛時。必祝雲。不信佛者。勿生吾家。願吾子孫。世食天祿。護持三寶。後從子夷簡。封申國公。每遇元日拜家廟後。即叩禮廣慧禪師。申公之子公著。亦封申國公。於天衣禪師亦如之。左丞好問。於圓照禪師亦如之。左丞之子用中。於佛照禪師亦如之。世世貴顯奉佛。果符公願。夫文正所期。不過世願。猶能成就。何況發菩提心。願生安養。而不遂其所求乎。
為僧者不可不修淨土
宋青草堂禪師。素有戒行。年九十餘。曾氏常供養之。屢施衣物。僧感其德。許以託生其家。後曾氏婦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魯公也。以前世曾修福慧。故少年登高科。後作賢宰相。又如明末浙江僧大成。為寺中收盞飯供眾。道經飯店史家。其家奉佛。僧來化齋者必留。大成收飯回寺。史見其日飯少。輒以其飯湊滿。史家素無子。後其妻忽有孕。分娩時。親見大成走入臥房。急追問之。不得。而分娩者竟產一男。是日。大成僧不見來取飯。造寺問之。乃知即於是日謝世。於是即以大成名之。其子幼年。聰慧孝友。茹胎齋。終身不破戒。以順治乙未。大魁天下。自世俗觀之。此兩公者。皆富貴而享大名。若修行人觀之。兩僧之自誤者多矣。向使兩師知有西方法門。以其所修者。迴向淨土。縱或不能上品。猶或可以中品。何至僅以狀元宰相竟其局哉。
高僧亦宜修淨土
隋相州釋玄景。宗教俱通。道風遐播。大業二年六月。將欲示寂。沐浴端坐。兩目上視。忽自言曰。吾欲生兜率內院。見彌勒菩薩。云何乃作夜摩天王。眾問之。曰非爾所知也。頃之。又云。天上甚忙。賓客甚多。遂坐而逝。嗟乎。師修行時。固發心見彌勒。到此不能見彌勒。而轉作天王者也。自世俗觀之。其位已在上帝之上矣。然較之生於西方。則遠不逮也。是知高僧亦不可不修淨土也。
不可甘心作鬼
大千世界一切人類。不問貴賤智愚。老幼男女。臨終之後。若不出世。未有不為鬼者。勸人念佛。求生淨土。是勸世人不去為鬼也。小儒不信佛法。反從而謗之。不唯自己甘心為鬼。並欲勸一切世人為鬼矣。其現在不為鬼者。特暫耳。目下林林總總一切人。即轉盼後林林總總一切鬼也。人惟不知甚暫。所以疲形勞神以求富貴。無論不得富貴。縱使極富極貴。當臨去之候。手內不能齎分文。一鬼呼之而輒去。安在其為富貴耶。獨有念佛之人。到此無疾無災。安然脫化。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惡鬼睹影潛蹤。閻老聞名頂禮。豈非超然出世之大丈夫乎。人惟如是。而後始能不作鬼也。則夫不作鬼者誠非易也。
九類皆當往生
九類者。所謂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也。九類。則盡乎貴賤幽明。及天上天下之數矣。九類之中。最苦者。三惡道。最樂者。三界二十八天。止因未出生死。所以輪迴六道。是苦者固苦。樂者亦苦也。縱使長壽諸天。現享無涯之樂。然而天福報盡。仍墮三途。豈若極樂國土之永脫輪迴。長辭六趣乎。餘嘗於文昌。關帝。東嶽。廟中進香。禮拜之後。必祝雲。願帝君尊信三寶。發菩提心。往生西方。行菩薩道。又嘗頂禮斗母尊天。及昊天上帝。雖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之後。亦願至尊念佛往生。行菩薩道。廣度一切。何以故。祇因有智慧人。看得世間極高明事。無如念佛。最有福事。莫若往生。念佛往生。非一切福德所可比擬者也。斗母尊天。即經中摩利支天菩薩。昊天上帝。即經中所稱忉利天王。世尊每說法時。忉利天王。無不恭敬禮拜。侍立左右。今日聞此默祝。必然歡喜。斷無反開罪戾之事。吾輩幸而遇此法門。不思勇猛精進。迴向菩提。豈非如來所稱最可憐憫者乎。
念佛無枉用之力
世俗之事。謀而不成。則前功盡棄。獨有念佛。縱有始無終。而從前所念。亦決不枉費。昔有樵夫。遇虎登樹。一稱南無佛。多生多劫後。猶賴之以出家。漸至成佛者。何況精誠一世乎。即或現世不能往生。來世必出生死。非如世俗之讀書不就。枉費精神。經營不就。反虧貲本也。
人間勝事無如念佛
譬喻經云。昔有夫妻二人。禱天求子。婦即懷娠。生四種物。一栴檀米鬥。二甘露蜜瓶。三珍寶錦囊。四七節神杖。其人嘆曰。吾本求子。何用此種物。天神問曰。汝欲得子何為。其人曰。吾欲得子。將來望其養育耳。神曰。斗中之米。取之復盈。甘露瓶中。能消百病。珍寶之囊。用之不竭。七節神杖。以備凶暴。人間孝子豈能如是。其人大喜。遂致殷富。其後他國聞之。遣兵往奪。其人擎杖。飛行擊退。保之終身。世人孜孜汲汲。無暇修行者。不過為一妻子耳。然妻子縱極趨奉。安能若此四物哉。至於往生西方。則超出生死。萬福莊嚴。所求如意。又豈四物之所可較量哉。故天上人間。第一勝事。無如念佛。
西歸直指卷之三
西歸直指卷之四
玉峰 懷西居士周夢顏安士氏匯輯
婁東 勝蓮居士羅萬忠允枚氏梓勸
往生事略
天下無憑無據者。其言不足信。有征有驗者。其說必定真。念佛往生。有征有驗者也。蓋天下萬事可假託。獨死生之事。纖毫不可假託。古今來聖賢豪傑。講道論德。修仁行義者。不啻千萬。然其沒也。不過以疾臥床。斯為考終命矣。若要預知時至。沐浴端坐。或聞異香盈室。或見天樂迎空自生民以來未嘗有一人。也獨有念佛之人。此種祥瑞。不一而足。是莫受用於念佛之人。亦莫尊貴於念佛之人矣。夫臨去之際。既如此安閑。則所到之方。必定是非常福地。人奈何不於此際動一念乎。因將此地生西之人。摘錄數十條。名為往生事略。亦欲見賢思齊。同生安養云爾。
菩薩往生類
如來記往
大無量壽經云。彌勒白佛言。於此世界。有幾菩薩往生極樂。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六十二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小行菩薩不可稱計。不但此國。他方佛土如遠照佛剎。有百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乃至十方佛剎。往生者甚多無數。我若具說。一劫猶未能盡。
文殊願生
觀佛三昧經。佛記文殊當生極樂。文殊發願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滿足我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普賢求往
華嚴經。普賢菩薩。列十種大願。普為眾生求生淨土。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偈論淨土
天親菩薩。天竺人。廣造諸論。升兜率天宮內院。見彌勒佛。著無量壽經論。及淨土偈。五門修法。普勸往生。
請佛形儀
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以神力往安樂國。見阿彌陀佛。陳雲。娑婆眾生。願生淨土。無佛形儀。請垂降計。佛言汝應先行。尋當現彼。五通還。聖儀已至。一佛五十菩薩。各坐蓮華。在樹葉上。遂傳寫流佈。見感通傳。
造論起信
馬鳴菩薩。西天第十二祖。嘗著起信論。後明求生淨土。詞皆切要。
龍樹記生
楞伽經云。大慧汝當知。善逝涅槃後。未來世當有。持於我法者。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集善往生
大悲經云。佛言我滅度後。北天竺國。有比丘名祁婆迦。修集無量種種。最勝菩提善根。已而命終。生於西方過百千億世界無量壽國。於彼佛所。種諸善根。後當作佛號無垢光。
得忍往生
菩薩生地經云。佛言時摩差竭。得不起法忍。五百清信士。二十五清信女。皆得不退轉地。壽終俱生無量壽佛清淨國。
勝會書名
長蘆賾禪師。遵慧遠大師遺范。建蓮華勝會。普勸念佛。一夕夢一少年。烏巾白衣。風貌清美揖而曰。欲入公蓮華勝會。乞書一名。師問何名。答曰普慧。書已。又云。家兄普賢。亦乞並書。覺而異之。忽思華嚴經離世間品有二菩薩名。普慧連發二百問。普賢連下二千答。此大菩薩也。何得荷冥加乃爾。遂書二菩薩以為會首。
蓮大師曰。凡僧結社。古聖書名。甚哉。淨土之非小緣也。良由事出真誠。則冥通靈應爾。非可強而致也。
高僧往生類
慧遠大師
晉慧遠。雁門樓類人。博通世典。尤善六經。聞安法師講般若經。豁然大悟。因剃染事之。太元六年。過潯陽。見廬山間曠。可以息心。遂感山神現夢。一夕雷雨。材木自至。刺史桓伊。乃為建殿。名曰神運。以慧永先住西林。故號所居為東林。建念佛社。三十年不入塵俗。專志西方。制六時蓮漏。念誦不輟。高僧鉅儒。預社者共百四十人。澄心繫念。三睹聖相。而沉厚不言。後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台。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無量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洄注上下。演說妙法。佛言吾以本願力。來安慰汝。汝七日後。當生我國。又見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輩。已往生者。皆在佛側。師喜。謂門人曰。吾始居此。已三睹聖相。今復再見。必生淨土矣。至期。端坐而逝。時義熙十二年八月初六日也。
慧永
晉慧永。河內人。十二出家。既而與遠公。同依安法師。太元初。駐錫廬山。刺史陶范。舍宅為西林寺以居之。絕志塵囂。標心安養。義熙十年示寂。忽斂衣欲起。眾驚問。答曰。佛來迎我。言訖而化。異香七日方滅。唐玄宗追諡覺寂照大師。
僧睿
晉僧睿。冀州人。遊學諸方。遠歷天竺。還關中。從羅什師。稟受經義。後預廬山蓮社。專心念佛。宋元嘉十六年。忽眾告曰。吾將行矣。面西合掌而化。眾見師榻前一金蓮華。倏然而隱。五色香煙。從其房出。
道敬
晉道敬。琅玡人。祖王凝之。刺江州。因從遠公出家。年十七。博通經論。日記萬言。篤信念佛。蚤夜弗替。永初元年。謂眾曰。先師見命。吾其行矣。端坐念佛而化。眾見光明滿室。彌時方滅。
僧顯
晉竺僧顯。南遊江左。遇疾。專志西方。虔苦不替。忽見阿彌陀佛光照己身。所患皆愈。即起沐浴。為旁人說所見。並陳誡因果。詞意剴切。明晨。端坐而化。
志通
石晉志通。鳳翔人。因見智者大師淨土儀式。不勝欣忭。自是不向西唾。不背西坐。專心念佛。後見白鶴孔雀。成行西下。又見蓮華開合於前。乃雲。白鶴孔雀。淨土境也。蓮華光相。受生處也。淨土現矣。乃起禮佛而終。闍維時。有五色祥雲。環覆火上。舍利鱗砌於身。
慧光
齊慧光。居洛陽。著華嚴涅槃十地等疏。一日有疾。見天眾來迎。光曰。我所願生。唯淨土耳。遂專志念佛。已而見化佛空迎。光稽首曰。願攝受我。禱祝方畢。已化去矣。
道珍
梁道珍。住廬山。修淨業。曾夢海中有舟西往。問之。曰往極樂國。珍乞隨行。舟中曰。汝未營浴室。未誦彌陀經。不得遂往。覺而浴僧誦經。歷年不輟。後見池面降白銀台。珍默記其瑞。秘而不言。一夕。邑人見半山。烈火千炬。交相輝映。謂是諸王禮覲。及旦訪之。乃知珍已坐化。
神鸞
後魏曇鸞。少游五台。感靈異出家。而性嗜長生。愛陶隱君仙經十卷。後遇菩提流支。乃問曰。佛有長生不死術乎。支笑曰。長生不死。吾佛道也。乃授以十六觀經。曰學此。則三界不足生。六道無復往。其為壽也。河沙劫石。莫能比焉。鸞大喜。遂焚仙經而專修淨業。寒暑疾痛。曾無少懈。魏主號為神鸞。一日見梵僧謂曰。吾龍樹也。以汝同志。故來相見。鸞自知時至。集眾戒曰。地獄諸苦。不可不懼。九品淨業。不可不修。令弟子高聲念佛。西向稽首而終。眾聞天樂自西而來。良久乃已。
智者大師
隋智顗。號智者大師。孩提時。見像即禮。逢僧必拜。年十八。出家於果願寺。後禮南嶽思大禪師。著觀經疏鈔。十疑論等。讚揚淨土。將示寂。謂弟子曰。世緣畢矣。唱十六觀經經題竟。復曰。西方淨土。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況戒定熏修者乎。智朗雲。未知大師證入何位。曰但登五品。又曰。觀音大士來迎吾。言訖。稱三寶名。如入禪定。
登法師
隋登法師。講涅槃經於并州興國寺。來聽經者。普勸念佛往生。開皇十二年命終。異香滿室。及殯。祥雲香氣。遍諸聚落。
善導和尚
唐善導。貞觀中。見西河綽禪師九品道場。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於是殫志精勤。晝夜禮誦。每入室。胡跪念佛。非力竭不休。雖寒冰時。或至流汗。出則為人演說淨土。三十餘年。未嘗睡眠。好食送廚。粗惡自奉。所得嚫施。寫彌陀經十萬卷。淨土變相三百壁。從其化者甚眾。有誦彌陀經十萬遍。至五十萬遍者。有念佛日課萬聲。至十萬聲者。得念佛三昧。往生西方者。不可勝紀。其辭世偈曰。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病苦。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一日忽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其西歸。乃登柳樹而化。高宗知之。賜其寺額曰光明。
康法師
唐少康。縉雲人。十五通法華楞嚴。貞元中。見白馬寺內文字放光。探之。乃善導和尚西方化導文也。因祝曰。若淨土有緣。乞更放光。祝訖。光明轉熾。遂詣長安善導和尚影堂瞻禮。忽見遺像陞堂。後至新定。先化小兒念佛。初時念佛一聲者。與一文。繼而能念十聲者。與一文。年餘。無少長貴賤。皆知念佛。復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策勵學者。後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囑道俗曰。當於淨土起欣樂心。於閻浮提起厭離心。遂放異光數道而逝。
懷玉
唐懷玉。台州人。布衣一食。常坐不臥。誦彌陀經三十萬遍。日課佛五萬聲。天寶元年。見聖像滿虛空中。一人持銀台至。玉曰。吾一生精進。誓取金台。何為不爾。銀台遂隱。三七日後。擎台者復見。雲師以精進。得升上品。宜趺坐以俟。越三日。異光滿室。謂弟子曰。吾生淨土矣。含笑而逝。郡太守段公。作偈讚曰。吾師一念登初地。樂國笙歌兩度來。惟有門前古槐樹。枝低只為拄金台。
道昂
唐道昂。魏郡人。常講華嚴地論。勸人求生西方。後預知時至。訂以八月辭世。人未之信也。至八月朔。無所患。問齋時至未。即升高座。爐香自發。引四眾說菩薩戒。說訖。見天眾繽紛。管弦嘹喨。告眾曰。兜率陀天迎我。然天道乃生死根本。非吾素願。吾本求生西方。此誠不知何以不遂。俄而天樂隱沒。但見西方香華伎樂。充塞虛空。旋繞頂上。大眾仰觀。遐邇驚嘆。昂曰。淨土相現。吾當逝矣。言訖爐香忽墜於手。即於高座而化。
僧炫
唐僧炫。并州人。初念慈氏。期上生兜率。年九十。遇道綽禪師。得聞淨土。始迴心念佛。日禮千拜。一心無怠。後有疾。告弟子曰。阿彌陀佛。授我香衣。觀音勢至。共垂寶手。吾其行矣。言訖而逝。七日。異香不散。時有啟芳圓果二法師。目擊其事。亦發勇猛。誓必生西。晝夜念佛不輟。忽見七寶池邊。佛及大士。坐寶台。二僧作禮佛雲。念我名者。皆生我國。復見三道寶階。其一白衣。一則道俗相半。其一唯僧也。皆至心念佛。得生彼土之人。後五日。忽聞鐘聲。兩僧同時化去。
壽洪
唐壽洪。汾陽人。一心念佛。求生安養。將亡。見兜率天童子來迎。洪曰。我期西往。不生天上。即令眾念佛。未幾。洪曰。佛從西來。言訖而化。
大行
唐大行。居泰山。修普賢懺法。三年。感大士現身。晚歲入藏陳願。隨手得彌陀經。晝夜誦持。至三七日。睹琉璃地上。佛及大士現身。僖宗聞之。詔入內。賜號常精進菩薩。後一年。琉璃地復現。即日而終。異香經旬。肉身不壞。
明瞻
唐明瞻。晚歲刻志安養。念佛不輟。或譏其遲暮。瞻曰。十念成功。猶得見佛。吾何慮乎。後因疾。於興教寺。具齋別道俗。時僕射房玄齡杜如晦皆與焉。日過午。整威儀念佛。遽曰。佛來矣。二大士亦至。悚身合掌而化。
永明壽禪師
師餘杭人。初為縣庫吏。取庫銀到西河。盡買生放之。法當死。聞將刑。大喜曰。此番雖死。吾必往西方。吾所放生。不知幾千萬萬矣。錢鏐王特命赦為僧。賜名延壽。依四明翠岩師出家。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後往永明。專修淨業。夜住別峰。率眾念佛。旁人時聞天樂鳴空。忠懿王嘆曰。自古求西方。未有如此專切者。乃建西方香嚴。殿以成其志。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眾。趺坐而化。後有僧來自臨川。經年繞其塔。人問之。曰吾病入冥。見殿左供一僧像。冥王朝夕禮拜。密詢其人。曰此杭州永明壽禪師也。凡死者必經此處。此師徑生西方上上品矣。王重其德。故禮敬耳。
圓淨常法師
宋省常。錢塘人。七歲出家。淳化中。住南昭慶。慕廬山之風。乃刺血書華嚴經淨行品。迴向西方。士大夫預會者。稱淨行弟子。而文正公王旦為之首。一時公卿牧伯。共百二十人。比丘千人。翰林蘇易簡作淨行品序。至謂予當布發以承其足。剜肉以請其法。猶尚不辭。況陋文淺學而有惜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有頃。厲然唱雲。佛來也。泊然而化。
淨觀
宋淨觀。住嘉禾寂光庵。修淨土懺法十餘年。謂弟子曰。我過二十七日。行矣。至期二日前。見紅蓮華。次日又見黃蓮華滿室。有化童子坐華上。仙蒂結束。至第三日。入龕端坐。命眾念佛。頃之脫去。
慈雲懺主
宋遵式。台州臨海縣人。學行高古。名冠兩浙。專修淨土。常行般舟三昧。九十晝夜不睡眠。兩足皮裂。嘔血不已。夢觀音以手指其口。注甘露灌之。覺身心清涼。疾遂愈。著淨土決疑行願。及淨土懺法行世。將化之日。注香禮佛願生安養。至晚坐脫。人見大星隕於靈鷲峰。
圓照本禪師
宋宗本。常州無錫人。初參天衣懷禪師。念佛有省。後遷淨慈。奉詔入東京。召對稱旨。平居密修淨業。雷峰法師神遊淨土。見一華殊麗。問之。曰待淨慈本禪師耳。又資福曦公。亦來禮足施金。問其故。曰定中見金蓮華。是待本公者。又見蓮華無數。內有萎者。曰此退墮人也。因問本公留心禪學。何以淨土標名。答曰。雖在宗門。亦兼修淨土耳。後臨終。安坐而逝。謚圓照禪師。
久法華
宋可久。居明州。常誦法華。願生淨土。時號久法華。天祐八年。年八十一。坐化。三日後復甦。謂人曰。吾見淨土境。與經所言符合。蓮華台上。皆標合生者名。見一金台。標成都府廣教院勳公。一標明州孫十二郎。一標可久。一銀台。標明州徐道姑。言訖復化。五年。徐道姑亡。異香滿室。十二年。孫十二郎亡。天樂迎空。皆如所言。
蓮華標名。人或疑其太著。然言於坐化復甦之後。而又皆懸記於數年之前。豈其猶不足信與。
截流大師
師諱行策。明末宜興蔣司農第八子。父鹿長先生。夢憨山大師。入臥內。忽報楊夫人得一公子。即師也。年十八。父沒。喪葬畢。即投武林箬庵和尚出家。後應虞山普仁院請。闡揚淨土法門。每日六時念佛。自課佛號萬聲。雖忙不缺。嘗著蓮藏一集勸緇素。以康熙十九年七月九日辭世。坐化之刻。有遠鄉童子。正當午食。忽投箸仆地。半日方蘇。問之。乃雲此刻有截流和尚往生。土地命我擎幡送耳。又有城南姓吳者。已亡數日。忽附其家幼童言之。亦謂親見冥王跪送。是日。冥府停刑一日。
尼僧往生類
尼大明
隋尼大明。每入室禮念。先著淨衣。口含沉香。文帝后甚重之。將終之日。眾聞沉香滿室。俄而光明如雲。隱隱向西而沒。
尼淨真
唐尼淨真。居長安積善寺。衲衣乞食。誦金剛經十萬遍一心念佛。語弟子曰。五月內十度見佛。兩度見寶蓮華上童子戲。吾已得上品生。言訖。跏趺而化。祥光滿庵。
尼悟性
唐尼悟性。居廬山念佛。虔願往生。忽聞空中樂音。謂左右曰。吾已得中品生。見同志念佛精進者。皆有蓮華待之。汝等各自努力。言訖而逝。
尼能奉
宋尼能奉。錢塘人。專修淨業嘗夢佛光照身。及聞空中善言開慰。告其徒曰。吾往生時至。少頃。聞奉念佛聲甚厲。視之。則合掌面西坐逝矣。異香滿室。樂音西邁。
尼法藏
宋尼法藏。居金陵。勤志念佛。不營外務。夜見佛菩薩來。光明照耀。合掌念佛而逝。
蓮大師曰。佛以姨母出家。嘆正法由此而減。使女人出家者。皆如上五人。正法其彌昌乎。而勢有所不能。佛之懸記。非過矣。
王臣往生類
烏萇國王
烏萇國王。萬幾之暇。雅好佛法。嘗謂侍臣曰。朕為國王。雖享福樂。不免無常。聞西方阿彌陀佛國。可以棲神。朕當發願。求生彼國。於是六時行道念佛。每供佛飯僧。王及夫人。躬自行膳。三十年不廢。臨崩。容色愉悅。共見化佛來迎。祥瑞不一。
宋世子
宋魏世子。父子三人。與一郡主。俱修西方。惟妻不修。後郡主早夭。死七日復生。謂其母曰。兒見西方七寶池上。吾父及兄。三人皆有蓮華。後當生彼。惟母獨無。是以暫歸相報。願母及早念佛。言訖。復瞑目逝。其母由是頓發信心。念佛不倦。以後相繼坐脫。臨終皆有瑞應。
劉遺民參軍
晉劉遺民。彭城人。楚元王之後。少孤。事母以孝聞。初為府參軍。即隱去。謝安劉裕交薦不就。入廬山。預遠公蓮社。專志念佛。積久弗懈。常於定中。見佛光照地。皆作金色居十五年。見阿彌陀佛玉毫光照。垂手慰接。劉拜懇曰。安得如來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俄而佛如言慰之。一夕。又夢如來項有圓光。胸有卍字。指池中八功德水。令飲之。劉飲而甘美。覺來異香發於毛孔。乃告眾曰。淨土緣至矣。焚香對像。祝曰。我以釋迦如來遺教。知有阿彌陀佛。以香先供釋迦如來。次供阿彌陀佛。及妙法華經。願一切有情。俱生淨土。言訖。合掌面西而逝。
馬子云縣尉
唐馬子云。舉孝廉。為涇邑尉。押租赴京。遭風舟溺。被系。乃專心念佛五年。遇赦。入南陵山寺隱居。一日謂人曰。吾一生精勤念佛。今淨業已成行將往生矣。明日沐浴整衣。端坐合掌。異香滿戶。喜曰。佛來迎吾。言已而化。
張迪助教
宋張迪。錢塘之。官助教。從圓淨律師受菩薩戒。諮問淨業法門。篤志修持。誓生安養。每念佛時。勇猛揚聲。至失聲猶不已。一日謂圓淨曰。定中見白色頻伽鳥。翔舞於前。又三年。西向端坐。念佛而化。
王龍舒進士
宋王日休。龍舒人。端靜簡潔。博極經史。一旦捐之。曰是皆業籍。非究竟法。吾其為西方之歸。自是精進念佛。年六十。布衣蔬食。日課千拜。夜分乃寢。作淨土文勸世。將卒三日前。遍別知識。至期。讀書罷。如常禮念。忽厲聲稱阿彌陀佛。唱言佛來迎我。屹然立化。邦人有夢二童子。引公西行者。於是家家畫像。供之如神雲。
葛繁大夫
宋葛繁。澄江人。少登科第。官至朝散。凡公署私居。必營淨室設佛像。嘗入室禮誦。舍利從空而下。平時以淨業。普勸道俗。多服其化。有僧定中。神遊淨土。見繁在焉。後無疾。面西端坐而化。
楊無為提刑
宋楊傑。無為州人。號無為子。少年登科。官尚書主客郎。提點兩浙刑獄。尊崇佛法。明悟禪宗。謂眾生根有利鈍。易知易行。唯有西方淨土。當作天台十疑論序。淨土決疑集序。闡揚修淨法門。晚年。繪丈六彌陀像。隨行供養。感佛來迎。端坐而化。
文彥博潞公
宋文彥博。崇信三寶。專修淨業。居京師時。與淨嚴法師。結社念佛。嘗勸至十萬人。當時士大夫曾有偈贈之曰。知君膽氣大如天。願結西方十萬緣。不為一身求活計。大家齊上渡生船。臨終無疾。安然念佛而化。
鐘離少師
宋鐘離瑾。提刑浙西日。遇慈雲懺主。遂篤信淨土。後知開封。出則盡瘁國事。入則不寐念佛。忽夜促家人起。索浴更衣坐逝。舉家見瑾乘青蓮華。仙樂迎引西去。
錢象祖郡守
宋錢象祖。號止庵。守金陵日。公事外。唯念佛不輟。常於鄉州建接待庵院十餘處。皆以淨土極樂等名之。自左相辭歸。益專心於淨業。嘉定四年二月。有微疾。索筆書偈。趺坐而化。後有人夢公生西。為慈濟菩薩。
王敏仲侍郎
宋王古。字敏仲。官禮部侍郎。慈仁愛物。七世不殺。深契禪宗。又棲心淨土。著直指淨土。決疑集三卷。普勸念佛。行住坐臥。唯以念佛作觀為事。數珠未嘗去手。後安坐念佛。沐浴更衣而脫。
有僧神遊淨土。見古與葛繁同在。往生益有征矣。
居士往生類
周續之
晉周續之。雁門人。十二通五經五緯。號十經童子。公卿交辟皆不就。事廬山遠法師。預蓮社。文帝踐祚。召對辨析。帝大悅。時稱通隱先生。後居鐘山。專心念佛。愈老愈篤。一日向空雲。佛來迎我合掌而逝。
宋滿
隋宋滿。常州人。計豆念佛。積三十石。開皇八年九月。飯僧畢。坐逝。人見天花異香。滿乘空西去。
鄭牧卿
唐鄭牧卿。舉家念佛。開元中病篤。有勸進魚肉者。確乎不許。手執香爐。願求往生。忽異香充蔚。寂然而逝。尚書蘇頲。其舅也。夢寶池蓮開。牧卿坐其上。
元子才
唐元子才。居潤州觀音寺。誦彌陀經。念佛。忽小疾。聞空中香氣樂音。似有人言。粗樂已過。細樂續來。君當行矣。念佛而化。異香數日不散。
孫良
宋孫良。錢塘人。隱居閱大藏。尤得華嚴之旨。依大智律師。受菩薩戒。日誦佛萬聲。二十年弗輟。忽命家人請僧念佛。以助往生。僧集。念佛方半晌。望空合掌雲。佛及菩薩。已荷降臨。退坐而化。
王闐
宋王闐。四明人。號無功叟。凡禪林宗旨。天台教門。無不洞達。著淨土自信錄。晚年專心念佛。西向坐化。異香芬郁。焚龕時。獲舍利如菽者百八粒。
孫忠
宋孫忠。四明人。早慕西方。築庵念佛。後因病。請僧百人念佛。忽仰空合掌。手結雙印。怡然而化。合城聞天樂異香。漸向西沒。二子亦專心念佛。相繼坐化。
沈銓
宋沈銓家錢唐。同妻施氏。專修淨土。平時諸善。悉用迴向。後與妻先後命終。皆感化佛來迎。天樂徹耳之瑞。
唐世良
宋唐世良。會稽人。持戒念佛。誦彌陀經十萬遍。一日忽曰。佛來迎我。言訖作禮。即便命終。有人在道味山。夢西有異光。幡華天樂。空中聲雲。唐世良已歸淨土。
陸俊
宋陸俊。錢塘人。少事公門。久之棄去。以淨土為業。每對佛懺悔。垂淚交頤。臨終。請圓淨律師。開示西方。諷觀經至上品。淨曰。可以行矣。俊曰。眾聖未齊。姑待之。少頃。忽起就竹床。面西端坐而逝。
吳子章
元吳子章。蘇州人。世業醫。與兄子才。同參雲屋和尚。精勤念佛。合門奉法。至正間。無疾。合掌稱佛名。安然脫化。
蓮華太公
明蓮華太公者。越人。一生拙樸。唯晝夜念佛不絕。命終後。棺上忽生蓮華一枝。親裡驚嘆。以是知其必往生雲。
華居士
明華某。江干人。醇樸無偽。但知求生西方。中年。以家業託子。獨處一室。不涉世事。朝暮唯孜孜念佛。後將卒。自知時至。更衣整冠。別眾而逝。
吳居士
青陽吳六房之家人吳毛。持戒修善。念佛不輟。順治初年。值左氏兵渡江。舉家避出。獨吳毛代主守宅。被賊七槍而死。少頃。其弟來看。又復甦曰。吾有宿業。當受豬身七次。以齋戒力。將七槍散其冤。從此徑生西方矣。後其主。恍惚見空際有一神人。前後幢幡。尊嚴無比。呼而告曰。吾即吳毛也。緣到天界。偶過此耳。言訖不見。主為畫其像而敬禮焉。
周益生
周益生。昆山世族也。住後市橋。業醫。不與貧人計利。病者招之輒往。日間唯念佛不絕。一意求生西方。康熙乙巳間。年已望七。忽欲辭世。謂家人曰。取筆硯來。吾欲書偈而往。書畢。遂怡然念佛而化。
沈承先
昆山沈承先。住宣化坊。以木作為業。年七十餘。持齋念佛。專修淨土。手不停斧斤。而佛聲亦不絕口。康熙十年三月。預知時至。三日前。遍別親族道友。謂吾當往生西方。此後不復相見。告子媳曰。吾明日十五。將往生矣。明晨。浴畢更衣。向西端坐。取一淨凡置前。憑而念佛。焚香趺坐而逝。
王孟鄰
王孟鄰。昆山儒家子也。一生授徒。誠實無偽。生一子。號湘臣。事親甚孝。孟鄰日間。惟以念佛為事。康熙四十一年。已七旬外。初冬有微疾。餘於十一月初旬問之。孟鄰曰。十七。世俗所謂彌陀聖誕也。予於是日行矣。餘曰。屆期。某當來送先生。至十七。清晨往候。雖臥病。神色怡然。餘曰。先生當發菩提心。經云。修行不發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種。因以四弘誓願。與之細論。孟鄰首肯。餘曰。某暫別。少停。再來。因密囑其子湘臣曰。尊人倘謝世緣。切莫呼喚啼哭。迨飯後復往。孟鄰已念佛脫化矣。
孟鄰族中。有貞生者。餘內戚也。其父彥敷。為昆庠善友。崇奉三寶。貞生美少年。能書。多習氣。不甚信奉。一日得病。見有長大黑鬼。謂是前世冤仇。貞生怖甚。遂勇猛念佛。求生西方。念佛稍懈。鬼形遂現。由是往生益切。念佛益銳。念至數日。鬼不復現。臨沒時。氣竭力盡。其聲漸低。隱隱向西去。據理斷之。雖無異香天樂。必定生於安養。
蘇岐山
昆山蘇岐山。名起鳳。幼年矢志宗乘。遍參知識。有所悟入。一生戒殺。蟲蟻不傷。晚年篤修淨土。四威儀中。未嘗間斷。康熙己卯。年已八十。時值嚴寒。擁被而坐。十一月二十六日午間。謂其孫甸方曰。淨土之緣熟矣。三日前。即見佛來。吾不欲顯言耳。今夜子時。吾當往矣。更餘。披衣而起。焚香燃燭。端坐向西。命家中亦各念佛。以助往生。將及三更。聲音漸低。寂然而化。
吳敬山
吳敬山。與蘇岐山居同裡。為蓮社友。年逾七十。發願參學。善友蘇甸方。以其年老。勸其專修西方。可以一生成就。吳信之。晝夜念佛不輟。未及一載。吳之至戚。來謂甸方曰。今早敬山。見護法神現。接引往生。臨行時安然坐脫。特囑我致謝。是以來耳。
王君榮
太倉王君榮。自幼持戒參學。見地超卓。後修淨土。日課佛號萬聲。寒暑無間。康熙五十六年八月初二日。預知時至。請淨名庵乾行長老至。欲令開示。兼作證明日方午。幹師曰。歸期盍於後日。王曰。吾已決定今日矣。索筆作偈後。命其女備好龕。遂合掌念佛而逝。女抱以入龕。力不能勝。因默禱之。忽然輕舉。世壽八十有一。
童子往生類
童子願往
唐惟岸師。修淨土懺法。精勤不倦。見觀音勢至二菩薩。現於空中。岸喜。惟覓畫工圖之。忽有二人。自言能畫。畫畢不見。岸乃告眾弟子曰。吾今往生。誰偕行者。有童子願往。岸令歸辭父母。父母謂是戲言。不之信。頃之。沐浴更衣。先行坐化。岸因索筆作讚。書讚畢。亦兀然坐逝。
師讚
宋師讚。雍州人。為僧童。年十四。念佛不絕。忽遇疾暴亡。俄而復甦。謂師及父母曰。阿彌陀佛在此。當隨行。鄰人見空中寶台。五色異光。向西而沒。
二沙彌
隋汶州二沙彌。同志念佛。長者忽亡。至淨土見佛。白言有小沙彌同修。可得生否。佛言由彼勸汝。汝方發心。汝今可歸。益修淨業。三年之後。當同來此。至期。二人俱見佛來。大地震動。天花飄舞。二僧同化。
何曇跡
元何曇跡。年十八。持菩薩戒。終日念佛。一日四鼓即起。人云太早。答雲吾見金相凌空。幡花來迎耳。遂坐脫。
吳某
吳某。浙江人。祖父俱庠生。順治元年。大兵圍城。父母失散。吳被掠。送張將官標下服役。時方十三。自嘆吾本儒家子。今下賤若此。必是宿業。遂於佛前立誓。持齋念佛。日誦金剛經一遍。迴向生西。年十六。本官發糧充丁。即將糧銀。買香供佛。跪誦阿彌陀聖號。至丁酉年十月二十二。忽告本官。欲往西方。本官不信。訶為妖言。次日。又到提督前乞假。提督怒。批送本官捆打十五。毫無怨言。又向各營作別。自限十一月初一日歸西。是日五更。沐浴焚香拜佛畢。仍至本官船上叩辭。本官大怒。差兵隨至焚身之所。見其西向三拜。端坐說偈。偈畢。自吐三昧火出。焚化其軀。合營官長。皆遙望羅拜。本官合門齋戒。
讚曰。身披鐵甲。足步金蓮。願諸將士。各著一鞭。
婦女往生類
隋皇后
隋文帝后獨孤氏。雖處王宮。深厭女質。常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八月甲子辭世之日。異香滿室。一切音樂。自然震響。帝問闍提斯那。是何祥瑞。答曰。皇后專修淨業。得生其國。故有斯瑞。
溫靜文妻
唐溫靜文妻。并州人。久患在床。夫勸以念佛。乃至心稱念者一年。一日忽見淨土聖境。告其夫曰。吾已見佛。後月當去。並囑父母亦生西方。言訖。吉祥善逝。
李氏
宋胡門李氏。上虞人。夫喪後。日夜高聲念佛。及誦彌陀經。十餘年不替。一日見僧覆以緋蓋。曰汝十五日子時往生。問師何人。曰是汝所念者。李乃遍別姻親。端坐而逝。眾見異香光明。照耀奪目。七日焚化。六根不壞。舍利不可數計。次日焚化處。生一花。狀如白罌粟。
鄭氏
宋鄭氏。錢塘人。日課觀音經。念佛不輟。後病中索浴。浴畢。向西坐。問家人聞磬聲乎。佛與菩薩且至。已而喜曰。佛菩薩皆至矣。合掌而化。
王氏夫人
宋荊王夫人王氏。專修淨業。曉夕勤至。給侍之人。無不則效。惟一妾懈慢。夫人責之。遂悔悟精進。忽無疾而逝。後致夢他妾雲。蒙夫人誨。已生安養。夫人未信也。未幾。夢與妾同遊寶池。見一華天衣飄揚。題曰楊傑。一華朝服而坐。題曰馬圩。復見金台。光明晃耀。妾指曰。此夫人生處也。既覺。彌加精進。年八十一。慶誕之晨。左右方獻壽儀。而夫人手秉香燭。向觀音大士前立化矣。
陸氏宜人
宋宜人陸氏。朝請王璵妻也。常誦法華。篤意淨土。每一禮懺。必念佛萬聲。如是者三十年。一日忽聞天鼓自鳴。人方驚異。即面西端坐。雙手結印而逝。
龔氏
宋錢塘龔氏。晝夜念佛。誦彌陀經。後有疾。請亨律師指示。陳說未終。端坐而化。老妾于氏。亦念佛不輟。一夕夢龔氏告雲。我已生淨土。汝七日當生。至期。果無疾而逝。
項氏
宋項氏。名妙智。寡居有二女。悉令為尼。精勤念佛。終時異香滿室。西向結印。微笑而脫。
裴氏女
宋汾陽裴氏女。專志念佛。寒暑無間。報盡日。索火焚香。言佛以蓮台迎我。我當往生。已而天花飛墜。安坐而終。
沈氏
宋沈氏。自幼茹齋念佛。歸章氏。濟人凍餒。因小恙。念佛尤力。忽見菩薩諸天聖眾。普現目前。即日吉祥善逝。
孫氏
宋四明孫氏。寡居念佛。三十年不懈。後微疾。夢同八僧禮懺。既覺。沐浴更衣。請僧禮懺。於大眾前。端坐誦經。至一心不亂。左手結印而逝。遠近皆聞空中樂音。
樓氏
宋樓氏慧靜。適寺簿周元卿。嘗披玩傳燈。發明見地。尤以淨土為指歸。念佛不輟。晚年有疾。忽見蓮花紫色。化佛無數。異香滿庭。語家人急助我念佛。俄頃坐逝。
秦氏
宋秦氏淨堅。厭惡女身。與夫各處。精持齋戒。閱華嚴法華。光明般若經無虛日。晨昏修彌陀懺。禮佛千拜。久之。見有光明入室。面西安坐而終。
梁氏
宋梁氏女。居汾陽。兩目俱盲。遇沙門勸令念佛。越三年。雙目開明。後忽見佛菩薩幡蓋來迎。既日坐脫。
蔣氏
興化蔣氏。年四十歲。夫亡。葬畢。向子泣曰。無常到來。莫能替代。譬如我今亦死。汝亦無奈。從今以後。我發心持齋念佛。不管閑事矣。子順母命。宅旁蓋一茅舍。禁足念佛。寒暑無間。經歷五載。至順治庚子年。五月二十日。忽向子云。可買木作龕。吾於二十三日午時。西方去矣。遂往鄰家辭別。屆期。念佛而逝。自放三昧火。以焚其龕。
賀氏
毗陵賀氏。善士潘向高之室也。向高雅好佛。賀與夫同修淨業。日誦金剛經。晨夕。則禮拜念佛。迴向西方。康熙庚申七月。有疾。預期二十九日午刻辭世。屆期子女畢集。又請諸善友至。齊聲念佛。合掌而逝。
陸氏
太倉陸氏。大西關外張季思妻也。年十七。即長齋念佛。且誦金剛經大悲咒。迴向西方。見殺物命者。即發願救度。康熙四十二年九月。空中見輿舟往西。其肩輿運舟者皆僧。不三日。安然念佛而逝。時為九月二十六。
惡人往生類
張善和
唐張善和。殺牛為業。臨終見群牛。作人語索命。於是大怖。喚其妻雲。速延僧為我懺悔。僧至。諭之曰。觀經中說臨終惡相現者。至心念佛。即得往生。和雲。地獄至急。不暇取香爐矣。即以右手擎火。左手拈香。面西專切念佛。未滿十聲。自言佛來迎我。即化去。
瑩珂
宋瑩珂。雖經出家。不忌酒肉。自念我為僧人。如此作事。將來墮落。奈何。令同住取往生傳讀之。每讀一傳。輒一首肯。乃向西而坐。絕食念佛。越三日。夢佛告曰。汝壽尚有十年。當自勉。珂白佛言。閻浮濁惡。易失正念。所願早生安養。奉事眾聖。佛言如是。後三日。當迎汝。至期。請眾誦彌陀經。乃曰佛及大眾俱至。寂然而化。
仲明
宋仲明。居山陰報思寺。素無戒檢。因感疾。謂同學道寧曰。我今心識散亂。何藥可治。寧教以隨息念佛。明如所教。至心持念。至七日。力已睏憊。寧又令想目前佛像。久之。忽見二菩薩。次復見佛。瞑目而逝。
惡人往生者。須是念佛之心。百倍勇猛。方能十念成功。不然。稍一泛緩。失足三塗矣。
惡趣往生類
龍子
菩薩處胎經云。有一龍子。謂金翅鳥曰。我自受龍身。未曾殺生。觸撓水性。壽終之後。當生阿彌陀佛國。
鸚鵡
唐貞元中。河東裴氏。畜一鸚鵡。常念佛。過午不食。臨終十念氣絕。火化之。得舍利十餘粒。炯然耀目。僧慧觀者。建塔以旌之。成都尹韋皋為之記。
鴝鵒
宋黃岩正等寺觀公。畜一鴝鵒。能言。常念佛不輟。一日立化籠上。穴土葬之。未幾。舌端出紫蓮華一朵。
又
潭州有人。養一鴝鵒。常念佛既斃。以棺葬之。忽生蓮華一朵。發其根。乃自其口中出。
蓮大師曰。鸚鵡鴝鵒。人教以念佛。蓋常事耳。今胡不見往生。噫譬諸世人。均聞念佛之教。有信心念者。又輕心念者。是以念佛人多。往生人少。彼鸚鵡鴝鵒。何獨。不然乎。
勝蓮羅居士傳(附)
勝蓮居士者。婁東羅子允枚也。初號無偏居士。曷以復稱勝蓮也。康熙四十年秋。允枚病且革。將作偈辭世。忽聞空中語曰。勝蓮居士。尚餘壽一紀。偈可無作。自此頓痊。親戚咸異之。以故群目為勝蓮居士也。居士處胎時。父夢有僧來寄居。厥明遂產。早知具夙根。年四五歲。猶憶前世父母容貌裡居。一日繞柱走。頭暈仆地。母撻之。哭而寐。醒而遂不復憶。乃知史稱羊叔子。董青建。蘇東坡。己事誠不妄就傅後。不事遊戲。無少年童子習。既而學日益進。咸擬為科第中人。而父席之。以其多病。憐愛之。不令應試。居士善體親心。雖從事詩書。不求聞達。惟手一編以自娛。所著有黃葉草。以心性宗旨。發為李杜文章。由其少時留心導引之術。繼參檗岩老人。透徹宗門一著故也。席之中年後。居士即仔肩門戶。不以家務累親。盡勞盡養。沒齒不衰。君子莫不賢之。五十二年秋。居士復病。屈指一紀之數已滿。人方憂之。居士絕不介意。先是州中修淨業者少。居士倡蓮社三四處。自是人多念佛。一日夢人告曰。汝勸人修淨。厥功甚大。壽猶未盡。今且勿來。疾復頓愈。由是人益異之。居士性慈樂善。凡放生育嬰賑饑諸善事。無不領袖樂助。實心舉行。康熙己丑。道殣相望。當事知其賢且能。聘以襄事。於是大中丞於公。給匾示獎。居士卻之不得。乙未冬。有同裡二人。從居士貸百金。質以與之。其人欲往崇川收花。舟至天妃宮。視銀已失。同舟七人皆返。將擬赴官廷鞠。居士惻然曰。到官必夾訊。此極刑也。盜者猶可。如未盜何。且七人中。尚有嘉興二客。如此嚴寒羈禁。誰為送食。必有因而隕命者。於是遂許貸者以勿償。而寢其事。其他立心制行。類多若此。今歲端陽。居士見餘往晤。大喜曰。某欲著西歸直指。勸修淨業。非先生之筆不能。幸為我速成。以光梨棗。餘諾之。乃遍采淨土經書。並附以鄙意。編作四卷。至六月十四日告竣。望後齎書到婁。而居士已於書成之刻。端然坐脫矣。居士之西歸也。於六月初二日。即遍別親友。訂初六日午刻辭世。處分後事甚悉。復囑其子刊行西歸直指一書。至期。沐浴端坐。說偈而逝。已閱逾時。而眷屬號泣。呼喚不已。忽然開目曰。奈何累我更遲七日耶。十四日黎明。復曰。今日吾必行矣。是日有乾行長老。暨道友數人。各稱佛號。以助其西歸。至辰刻。忽聳身曰。大士來矣。遂合掌向西。念佛而脫。嗟乎。世人萬事皆可偽為。獨死生不可偽為。居士臨行之際。如此安詳。豈一朝一夕之故哉。居士有子一人。曰兆址。原配媳沈。繼配媳朱。皆賢孝。孫三人。已翩翩露頭角。
附辭世偈
七十一年 拖著皮袋 今日撇下 何等自在
玉峰年家眷同社弟周夢顏頓首拜撰
西歸直指卷四(終)
上篇:重訂西方公據
下篇:淨土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