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卷第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卷第三

垂示雲。建法幢立宗旨。錦上鋪花。脫籠頭卸角馱。太平時節或若辨得格外句。舉一明三。其或未然。依舊伏聽處分。

【二一】舉。僧問智門。蓮花未出水時如何(鉤在不疑之地。泥裡洗土塊。那裡得這消息來)智門雲。蓮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殺天下人)僧雲。出水後如何(莫向鬼窟裡作活計。又恁麽去也)門雲。荷葉(幽州猶自可。最苦是江南。兩頭三面。笑殺天下人)。

智門若是應機接物。猶較些子。若是截斷眾流。千里萬里。且道這蓮花。出水與未出水。是一是二。若恁麽見得。許爾有箇入處。雖然如是。若道是一。顢頇佛性儱侗真如。若道是二。心境未忘落在解路上走有什麽歇期。且道古人意作麽生。其實無許多事。所以投子道爾但莫著名言數句。若了諸事自然不著即無許多位次不同。爾攝一切法。一切法攝爾不得。本無得失夢幻如許多名目不可強與他安立名字。誑諕爾諸人得麽。爾諸人問故所以有言。爾若不問。教我向爾道什麽即得。一切事。皆是爾將得來。都不幹我事。古人道。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不見雲門舉僧問靈云云。佛未出世時如何。雲竪起拂子。僧雲。出世後如何。雲亦竪起拂子。雲門雲。前頭打著。後頭打不著。又云不說出與不出。何處有伊問時節也。古人一問一答。應時應節無許多事。爾若尋言逐句。了無交涉。爾若能言中透得言。意中透得意。機中透得機。放令閑閑地。方見智門答話處。問佛未出世時如何。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斑石內溷沌未分時如何。父母未生時如何。雲門道。從古至今。只是一段事。無是無非。無得無失。無生與未生。古人到這裡。放一綫道有出有入。若是未了底人。扶籬摸壁。依草附木。或教他放下。又打入莽莽蕩蕩荒然處去。若是得底人。二六時中。不依倚一物。雖不依倚一物。若露一機一境。作麽生摸索他。這僧問道。蓮花未出水時如何。智門雲。蓮花。便只攔問一答。不妨奇特。諸方皆謂之顛倒語。那裡如此。不見嵒頭道。常貴未開口已前。猶較些子。古人露機處。已是漏逗了也。如今學者。不省古人意。只管去。理論出水與未出水。有什麽交涉。不見僧問智門。如何是般若體。門雲。蚌含明月。僧雲如何是般若用。門雲。兔子懷胎。看他如此對答。天下人討他語脈不得。或有人問夾山道。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只對他道。露柱燈籠。且道與蓮花是同是別。出水後如何。對他道。杖頭挑日月。腳下太泥深。爾且道是不是。且莫錯認定盤星。雪竇忒殺慈悲。打破人情解。所以頌出。

 蓮花荷葉報君知(老婆心切。見成公桉。文彩已彰) 出水何如未出時(泥裡洗土塊。分開也好。不可儱侗去也)
  江北江南問王老(主人公在什麽處。問王老師作什麽。爾自踏破草鞋)
  一狐疑了一狐疑(一坑埋卻。自是爾疑。不免疑情未息。打雲。會麽)

智門本是淅人。得得入川參香林。既徹。卻回住隋州智門。雪竇是他的子。見得好窮玄極妙。直道蓮花荷葉報君知。出水何如未出時。這裡要人直下便會。山僧道。未出水時如何。露柱燈籠。出水後如何。杖頭挑日月。腳下太泥深。爾且莫錯認定盤星。如今人咬人言句者。有甚麽限。爾且道出水時是什麽時節。未出水時是什麽時節。若向這裡見得。許爾親見智門。雪竇道。爾若不見。江北江南問王老。雪竇意道。爾只管去江北江南。問尊宿出水與未出水。江南添得兩句。江北添得兩句。一重。添一重。展轉生疑。且道何時得不疑去。如野狐多疑。氷凌上行。以聽水聲。若不鳴方可過河。參學人若一狐疑了一狐疑。幾時得平穩去。

垂示雲。大方無外細若隣虛。擒縱非他。卷舒在我。必欲解粘去縛。直須削跡吞聲。人人坐斷要津。箇箇壁立千仞。且道是什麽人境界。試舉看。

【二二】舉雪峯示眾雲。南山有一條鼈鼻蛇(見怪不怪。其怪自壞。大小大怪事。不妨令人疑著)汝等諸人。切須好看([囗@力]。一場漏逗)長慶雲。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普州人送賊。以己方人)僧舉似玄沙(同坑無異土。奴見婢慇勤。同病相憐)玄沙雲。須是稜兄始得。雖然如此。我即不恁麽(不免作野狐精見解。是什麽消息。毒氣傷人)僧雲。和尚作麽生(也好拶著這老漢)玄沙雲。用南山作什麽(釣魚船上謝三郎。只這野狐精。猶較些子。喪身失命也不知)雲門以拄杖。攛向雪峯面前。作怕勢(怕他作什麽。一子親得。一等是弄精魂。諸人試辨看)。

爾若平展一任平展。爾若打破一任打破。雪峯與岩頭欽山同行。凡三到投子九上洞山。後參德山。方打破漆桶。一日率岩頭訪欽山。至鰲山店上阻雪。岩頭每日只是打睡。雪峯一向坐禪。岩頭喝雲。噇眠去。每日床上。恰似七村裡土地相似。他時後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峯自點胸雲。某甲這裡未穩在。不敢自瞞。頭雲。我將謂爾已後。向孤峯頂上。盤結草庵。播揚大教。猶作這箇語話。峯雲。某甲實未穩在。頭雲。爾若實如此。據爾見處。一一通來。是處我與爾證明。不是處與爾剗卻。峯遂舉見鹽官上堂舉色空義。得箇入處。頭雲。此去三十年。切忌舉著。峯又舉。見洞山過水頌。得箇入處。頭雲。若與麽自救不了。後到德山。問從上宗乘中事。學人還有分也無。山打一棒。道什麽。我當時如桶底脫相似。頭遂喝雲。爾不聞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峯雲。他後如何即是。頭雲。他日若欲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將來。與我蓋天蓋地去。峯於言下大悟。便禮拜。起來連聲叫雲。今日始是鰲山成道。今日始是鰲山成道。後回閩中住象骨山。自貽作頌云。人生倏忽暫須臾。浮世那能得久居。出嶺才登三十二。入閩早是四旬餘。他非不用頻頻舉。已過應須旋旋除。奉報滿朝朱紫貴。閻王不怕佩金魚。凡上堂示眾雲。一一蓋天蓋地。更不說玄說妙。亦不說心說性。突然獨露。如大火聚。近之則燎卻面門。似太阿劍。擬之則喪身失命。若也佇思停機。則沒干涉。只如百丈問黃檗。甚處去來。檗雲。大雄山下採菌去來。丈雲。還見大蟲麽。檗便作虎聲。丈便拈斧作斫勢。檗遂打百丈一摑。丈吟吟而。笑便歸陞座謂眾雲。大雄山有一大蟲。汝等諸人。切須好看。老僧今日。親遭一口趙州凡見僧便問曾到此間麽。雲曾到。或云不曾到。州總雲喫茶去。院主雲。和尚尋常問僧。曾到與不曾到。總道喫茶去。意旨如何。州雲。院主。主應諾州雲。喫茶去。紫胡門下立一牌。牌上書雲。紫胡有一狗。上取人頭。中取人腰。下取人腳。擬議則喪身失命。或新到才相看。師便喝雲。看狗。僧才迴首。師便歸方丈。正如雪峯道。南山有一條鼈鼻蛇。汝等諸人切須好看。正當恁麽時。爾作麽生祇對。不躡前蹤。試請道看。到這裡也須是會格外句始得。一切公桉語言。舉得將來。便知落處。看他恁麽示眾。且不與爾說行說解。還將情識測度得麽。是他家兒孫。自然道得恰好。所以古人道。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言須有格外。句須要透關。若是語不離。窠窟。墮在毒海中也。雪峯恁麽示眾。可謂無味之談。塞斷人口。長慶玄沙。皆是他家屋里人。方會他恁麽說話。只如雪峯道南山有一條鼈鼻蛇。諸人還知落處麽。到這裡須是具通方眼始得。不見真淨有頌云。打鼓弄琵琶。相逢兩會家。雲門能唱和。長慶解隨邪。古曲無音韻。南山鼈鼻蛇。何人知此意。端的是玄沙。只如長慶恁麽祇對。且道意作麽生。到這裡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方可搆得。若有纖毫去不盡。便搆他底不得。可惜許。人多向長慶言下生情解。道堂中才有聞處。便是喪身失命。有者道。元無一星事。平白地上說這般話疑人。人聞他道南山有一條鼈鼻蛇爾便疑著。若恁麽會。且得沒交涉。只去他言語上作活計。既不恁麽會。又作麽生會。後來有僧舉似玄沙。玄沙雲。須是稜兄始得。雖然如是。我即不恁麽。僧雲。和尚又作麽生。沙雲。用南山作什麽。但看玄沙語中便有出身處。便雲。用南山作什麽。若不是玄沙。也大難酬對。只如他恁麽道南山有一條鼈鼻蛇。且道在什麽處。到這裡須是向上人方會恁麽說話。古人道。釣魚船上謝三郎。不愛南山鼈鼻蛇。卻到雲門。以拄杖攛向雪峯面前作怕勢。雲門有弄蛇手腳。不犯鋒鋩。明頭也打著。暗頭也打著。他尋常為人。如舞太阿劍相似。有時飛向人眉毛眼睫上。有時飛向三千里外取人頭。雲門攛拄杖作怕勢。且不是弄精魂。他莫也是喪身失命麽。作家宗師。終不去一言一句上作活計。雪竇只為愛雲門契證得雪峯意。所以頌出。

 象骨岩高人不到(千箇萬箇摸索不著。非公境界) 到者須是弄蛇手(是精識精是賊識賊。成群作隊作什麽。也須是同火始得)
  稜師備師不柰何(一狀領過。放過一著)
  喪身失命有多少(罪不重科。帶累平人)
  韶陽知(猶較些子。這老漢只具一隻眼。老漢不免作伎倆) 重撥草(落草漢有什麽用處。果然在什麽處。便打)
  南北東西無處討(有麽有麽。闍黎眼瞎)
 忽然突出拄杖頭(看高著眼。便打) 拋對雪峯大張口(自作自受。吞卻千箇萬箇濟什麽事。天下人摸索不著)
  大張口兮同閃電(兩重公桉。果然。賴有末後句)
  剔起眉毛還不見(蹉過了也。五湖四海。覓恁麽人也難得。如今在什麽處)
  如今藏在乳峯前(向什麽處去也。大小雪竇也作這去就。山僧今日。也遭一口)
  來者一一看方便(瞎。莫向腳跟下看。看取上座腳跟下。著一箭了也)
  師高聲喝雲。看腳下(賊過後張弓。第二頭第三頭。重言不當吃)

象骨岩高人不到。到者須是弄蛇手。雪峯山下有象骨岩。雪峯機鋒高峻。罕有人到他處。雪竇是他屋里人。毛羽相似。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須是通方作者共相證明。只這鼈鼻蛇。也不妨難弄。須是解弄始得。若不解弄反被蛇傷。五祖先師道。此鼈鼻蛇。須是有不傷犯手腳底機。於他七寸上。一揑揑住。便與老僧把手共行。長慶玄沙。有這般手腳。雪竇道。稜師備師不柰何。人多道長慶玄沙不柰何。所以雪竇獨美雲門。且得沒交涉。殊不知三人中。機無得失。只是有親疎。且問諸人。什麽處。是稜師備師不柰何處。喪身失命有多少。此頌長慶道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到這裡。須是有弄蛇手。子細始得。雪竇出他雲門。所以一時撥卻。獨存雲門一箇。道韶陽知。重撥草。蓋為雲門知他雪峯道南山有一條鼈鼻蛇落處。所以重撥草。雪竇頌到這裡。更有妙處雲。南北東西無處討。爾道在什麽處。忽然突出拄杖頭。元來只在這裡。爾不可便向拄杖頭上作活計去也。雲門以拄杖攛向雪峯面前作怕勢。雲門便以拄杖作鼈鼻蛇用。有時卻雲。拄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處得來。只是一條拄杖子。有時作龍。有時作蛇。為什麽如此。到這裡方知。古人道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頌道。拋對雪峯大張口。大張口兮同閃電。雪竇有餘才。拈出雲門毒蛇雲。只這大張口兮同於閃電相似。爾若擬議。則喪身失命。剔起眉毛還不見。向什麽處去也。雪竇頌了。須去活處為人。將雪峯蛇自拈自弄。不妨殺活臨時。要見麽。雲如今藏在乳峯前。乳峯乃雪竇山名也。雪竇有頌云。石總四顧滄溟窄。寥寥不許白雲白。長慶玄沙雲門。雖弄得了不見。卻雲。如今藏在乳峯前。來者一一看方便。雪竇猶涉廉纖在。不言便用。卻高聲喝雲。看腳下。從上來有多少人拈弄。且道還曾傷著人。不曾傷著人師便打。

垂示雲。玉將火試。金將石試。劍將毛試。水將杖試。至於衲僧門下。一言一句。一機一境。一出一入。一挨一拶。要見深淺。要見向背。且道將什麽。試請舉看。

【二三】舉。保福長慶遊山次(這兩箇落草漢)福以手指雲。只這裡便是妙峯頂(平地上起骨堆。切忌道著。掘地深埋)慶雲。是則是。可惜許(若不是鐵眼銅睛幾被惑了。同病相憐。兩箇一坑埋卻)雪竇著語云。今日共這漢遊山。圖箇什麽(不妨減人斤兩。猶較些子。傍人按劍)復雲。百千年後不道無。只是少(少賣弄。也是雲居羅漢)後舉似鏡清(有好有惡)清雲。若不是孫公。便見髑髏遍野(同道者方知。大地茫茫愁殺人。奴見婢慇勤。設使臨濟德山出來。也須喫棒)。

保福長慶鏡清。總承嗣雪峯。他三人同得同證。同見同聞。同拈同用。一出一入。遞相挨拶。蓋為他是同條生底人。舉著便知落處。在雪峯會裡。居常問答。只是他三人。古人行住坐臥。以此道為念。所以舉著便知落處。一日遊山次。保福以手指雲。只這裡便是妙峯頂。如今禪和子。恁麽問著。便只口似匾簷。賴值問著長慶。爾道保福恁麽道。圖箇什麽。古人如此。要驗他有眼無眼。是他家里人。自然知他落處。便對他道。是即是可惜許。且道長慶恁麽道。意旨如何。不可一向恁麽去也。似則似。罕有等閑無一星事。賴是長慶識破他。雪竇著語云。今日共這漢遊山。圖箇什麽。且道落在什麽處。復雲。百千年後不道無。只是少。雪竇解點胸正似黃檗道不道無禪。只是無師。雪竇恁麽道。也不妨險峻。若不是同聲相應。爭得如此孤危奇怪。此謂之著語。落在兩邊。雖落在兩邊。卻不住兩邊。後舉似鏡清。清雲。若不是孫公便見髑髏遍野孫公乃長慶俗姓也。不見僧問趙州。如何是妙峯孤頂。州雲。老僧不答爾這話。僧雲。為什麽不答這話。州雲。我若答爾。恐落在平地上教中說妙峯孤頂。德雲比丘。從來不下山。善財去參。七日不逢。一日卻在別峯相見。及乎見了。卻與他說一念三世。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德雲既不下山。因什麽卻在別峯相見。若道他下山。教中道。德雲比丘從來不曾下山。常在妙峯孤頂到這裡。德雲與善財。的的在那裡。自後李長者打葛藤。打得好。道妙峯孤頂。是一味平等法門。一一皆真。一一皆全。向無得無失。無是無非處獨露。所以善財不見。到稱性處。如眼不自見。耳不自聞。指不自觸。如刀不自割。火不自燒。水不自洗。到這裡。教中大有老婆相為處。所以放一線道。於第二義門。立賓立主。立機境立問答。所以道。諸佛不出世。亦無有涅槃。方便度眾生。故現如斯事。且道畢竟作麽生免得鏡清雪竇恁麽道去。當時不能拍拍相應。所以盡大地人髑髏遍野。鏡清恁麽證將來。那兩箇恁麽用將來。雪竇後面頌出更顯煥。頌云。

 妙峯孤頂草離離(和身沒卻。腳下已深數丈也) 拈得分明付與誰(用作什麽。大地沒人知。乾屎橛堪作何用。拈得鼻孔失卻口)
  不是孫公辨端的(錯看箭。著賊了也不知)
  髑髏著地幾人知(更不再活。如麻似粟。闍黎拈得鼻孔失卻口)

妙峯孤頂草離離。草裡輥有什麽了期。拈得分明付與誰。什麽處是分明處。頌保福道只這裡便是妙峯頂。不是孫公辨端的。孫公見什麽道理。便雲。是則是可惜許。只如髑髏著地幾人知。汝等諸人還知麽瞎。

垂示雲。高高峯頂立。魔外莫能知。深深海底行。佛眼覷不見。直饒眼似流星。機如掣電。未免靈龜曳尾。到這裡合作麽生。試舉看。

【二四】舉。劉鐵磨到溈山(不妨難湊泊。這老婆不守本分)山雲老牸牛。汝來也(點。探竿影草。向什麽處見聱訛)磨雲。來日台山大會齋。和尚還去麽(箭不虛發。大唐打鼓新羅舞。放去太速收來太遲)溈山放身臥(中也。爾向什麽處見溈山。誰知遠煙浪別有好思量)磨便出去(過也。見機而作)。

劉鐵磨(尼也)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擬議則喪身失命。禪道若到緊要處。那裡有許多事。他作家相見。如隔牆見角便知是牛。隔山見煙便知是火。拶著便動。捺著便轉。溈山道。老僧百年後。向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左脇下書五字雲。溈山僧某甲。且正當恁麽時。喚作溈山僧。即是喚作水牯牛。即是。如今人問著。管取分疎不下。劉鐵磨久參機鋒峭峻。人號為劉鐵磨。去溈山十里卓庵。一日去訪溈山。山見來便雲。老牸牛。汝來也。磨雲。來日台山大會齋。和尚還去麽。溈山放身便臥。磨便出去。爾看他一如說話相似。且不是禪又不是道。喚作無事會得麽。溈山去台山。自隔數千里。劉鐵磨因什麽卻令溈山去齋。旦道意旨如何。這老婆會他溈山說話。絲來線去。一放一收。互相酬唱。如兩鏡相照。無影像可觀。機機相副。句句相投。如今人三搭不迴頭。這老婆一點也瞞他不得。這箇卻不是世諦情見。如明鏡當台。明珠在掌。胡來胡現。漢來漢現。是他知有向上事。所以如此。如今只管做無事會。四祖演和尚道。莫將有事為無事。往往事從無事生。爾若參得透去。見他恁麽如尋常人說話一般。多被言語隔礙。所以不會。唯是知音方會他底只如乾峯示眾雲。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雲門出眾雲。昨日有一僧。從天台來卻往南嶽去。乾峯雲。典座今日不得普請。看他兩人。放則雙放。收則雙收。溈仰下謂之境致。風塵草動。悉究端倪。亦謂之隔身句。意通而語隔。到這裡。須是左撥右轉方是作家。

 曾騎鐵馬入重城(慣戰作家。塞外將軍。七事隨身) 勅下傳聞六國清(狗銜赦書。寰中天子。爭奈海晏河清)
  猶握金鞭問歸客(是什麽消息一條拄杖兩人扶。相招同往又同來)
  夜深誰共禦街行(君向瀟湘我向秦。且道行作什麽)

雪竇頌。諸方以為極則。一百頌中。這一頌最具理路。就中極妙。貼體分明頌出。曾騎鐵馬入重城。頌劉鐵磨恁麽來。勅下傳聞六國清。頌溈山恁麽問。猶握金鞭問歸客。頌磨雲。來日台山大會齋。和尚還去麽。夜深誰共禦街行。頌溈山放身便臥。磨便出去。雪竇有這般才調。急切處向急切處頌。緩緩處向緩緩處頌。風穴亦曾拈。同雪竇意。此頌諸方皆美之。高高峯頂立。魔外莫能知。深深海底行。佛眼覻不見。看他一箇放身臥。一箇便出去。若更周遮。一時求路不見。雪竇頌意最好。是曾騎鐵馬入重城。若不是同得同證。焉能恁麽。且道得箇什麽意。不見僧問風穴。溈山道。老牸牛汝來也。意旨如何。穴雲。白雲深處金龍躍。僧雲。只如劉鐵磨道。來日台山大會齋。和尚還去麽。意旨如何。穴雲碧波心裡玉兔驚。僧雲。溈山便作臥勢。意旨如何。穴雲。老倒疎慵無事日。閑眠高臥對青山。此意亦與雪竇同也。

垂示雲。機不離位。墮在毒海。語不驚群。陷於流俗。忽若擊石火裡別緇素。閃電光中辨殺活。可以坐斷十方。壁立千仞。還知有恁麽時節麽。試舉看。

【二五】舉。蓮花峯庵主。拈拄杖示眾雲(看。頂門上具一隻眼。也是時人窠窟)古人到這裡。為什麽不肯住(不可向虛空裡釘橛。權立化城)眾無語(千箇萬箇如麻似粟。卻較些子。可惜許。一棚俊鶻)自代雲。為他途路不得力(若向途中辨。猶爭半月程。設使得力堪作什麽。豈可全無一箇)復雲。畢竟如何(千人萬人只向箇裡坐卻。千人萬人中一箇兩箇會)又自代雲。楖[木*栗]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峯萬峯去(也好與三十棒。只為他擔板。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諸人還裁辨得蓮花峯庵主麽。腳跟也未點地在。國初時在天台蓮花峯卓庵。古人既得道之後。茅茨石室中。折腳鐺兒內。煮野菜根喫過日。且不求名利。放曠隨緣。垂一轉語。且要報佛祖恩。傳佛心印。才見僧來。便拈拄杖雲。古人到這裡為什麽不肯住。前後二十餘年。終無一人答得。只這一問。也有權有實。有照有用。若也知他圈繢。不消一揑。爾且道因什麽二十年如此問。既是宗師所為。何故只守一橛。若向箇裡見得。自然不向情塵上走。凡二十年中。有多少人。與他平展下語呈見解。做盡伎倆。設有箇道得。也不到他極則處。況此事雖不在言句中。非言句即不能辨。不見道。道本無言因言顯道。所以驗人端的處。下口便知音。古人垂一言半句。亦無他。只要見爾知有不知有他見人不會。所以自代雲。為他途路不得力。看他道得。自然契理契機。幾曾失卻宗旨。古人云。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如今人只管撞將去便了。得則得。爭柰顢頇儱侗。若到作家面前。將三要語印空。印泥印水驗他。便見方木逗圓孔。無下落處。到這裡討一箇同得同證。臨時向什麽處求。若是知有底人。開懷通箇消息。有何不可。若不遇人。且卷而懷之。且問爾諸人。拄杖子是衲僧尋常用底。因什麽卻道途路不得力。古人到此不肯住。其實金屑雖貴落眼成翳。石室善道和尚。當時遭沙汰。常以拄杖示眾雲。過去諸佛也恁麽。未來諸佛也恁麽。現前諸佛也恁麽。雪峯一日僧堂前拈拄杖示眾雲。這箇只為中下根人。時有僧出問雲。忽遇上上人來時如何。峯拈拄杖便去。雲門雲。我即不似雪峯打破狼籍。僧問未審和尚如何。雲門便打。大凡參問也無許多事。為爾外見有山河大地。內見有見聞覺知。上見有諸佛可求。下見有眾生可度。直須一時吐卻。然後十二時中。行住坐臥。打成一片。雖在一毛頭上。寬若大千沙界。雖居鑊湯爐炭中。如在安樂國土。雖居七珍八寶中。如在茅茨蓬蒿下。這般事。若是通方作者。到古人實處。自然不費力。他見無人搆得他底。復自徵雲。畢竟如何。又柰何不得。自云。楖[木*栗]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峯萬峯去。這箇意又作麽生。且道指什麽處為地頭不妨句中有眼。言外有意。自起自倒。自放自收。豈不見嚴陽尊者。路逢一僧。拈起拄杖雲。是什麽。僧雲。不識嚴雲一條拄杖也不識嚴復以拄杖。地上札一下云。還識麽。僧雲。不識嚴雲。土窟子也不識。嚴復以拄杖擔雲會麽。僧云不會。嚴雲楖[木*栗]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峯萬峯去。古人到這裡。為什麽不肯住。雪竇有頌云。誰當機舉不賺。亦還希。摧殘峭峻銷鑠玄微。重關曾巨闢。作者未同歸。玉兔乍圓乍缺。金烏似飛不飛。盧老不知何處去。白雲流水共依依。因什麽山僧道。腦後見腮莫與往來。才作計較。便是黑山鬼窟裡作活計。若見得徹信得及。千人萬人。自然羅籠不住。柰何不得。動著拶著。自然有殺有活。雪竇會他意道直入千峯萬峯去。方始成頌。要知落處。看取雪竇頌云。

 眼裡塵沙耳裡土(懞憧三百簷。鶻鶻突突有什麽限。更有恁麽漢) 千峯萬峯不肯住(爾向什麽處去。且道是什麽消息)
  落花流水太茫茫(好箇消息。閃電之機。徒勞佇思。左顧千生右顧萬劫)
  剔起眉毛何處去(腳跟下更贈一對眼。元來只在這裡。還截得庵主腳跟麽。雖然如是。也須是到這田地始得。打雲。為什麽只在這裡)

雪竇頌得甚好。有轉身處。不守一隅。便道眼裡塵沙耳裡土。此一句頌蓮花峯庵主。衲僧家到這裡。上無攀仰下絕已躬。於一切時中如癡似兀。不見南泉道。學道之人。如癡鈍者也難得。禪月詩云。常憶南泉好言語。如斯癡鈍者還希。法燈雲。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南泉又道。七百高僧。盡是會佛法底人。唯有盧行者不會佛法。只會道。所以得他衣缽。且道佛法與道相去多少。雪竇拈雲。眼裡著沙不得。耳裡著水不得。或若有箇漢。信得及把得住。不受人瞞。祖佛言教是什麽熱碗鳴聲。便請高掛缽囊。拗折拄杖。管取一員無事道人。又云。眼裡著得須彌山。耳裡著得大海水。有一般漢。受人商量。祖佛言教。如龍得水。似虎靠山。卻須挑起缽囊。橫擔拄杖。亦是一員無事道人。復雲。恁麽也不得。不恁麽也不得。然後沒交涉。三員無事道人中。要選一人為師。正是這般生鐵鑄就底漢。何故或遇惡境界。或遇奇特境界。到他面前。悉皆如夢相似。不知有六根。亦不知有旦暮。直饒到這般田地。切忌守寒灰死火。打入黑漫漫處去。也須是有轉身一路始得。不見古人道。莫守寒岩異草青。坐卻白雲宗不妙。所以蓮花峯庵主道。為他途路不得力。直須是千峯萬峯去始得。且道喚什麽作千峯萬峯。雪竇只愛他道楖[木*栗]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峯萬峯去。所以頌出。且道向什麽處去。還有知得去處者麽。落花流水太茫茫。落花紛紛。流水茫茫。閃電之機。眼前是什麽。剔起眉毛何處去。雪竇為什麽也不知他去處。只如山僧道適來舉拂子。且道即今在什麽處。爾諸人若見得。與蓮花峯庵主同參。其或未然。三條椽下。七尺單前。試去參詳看。

【二六】舉。僧問百丈。如何是奇特事(言中有響。句裡呈機。驚殺人。有眼不曾見)丈雲。獨坐大雄峯(凜凜威風四百州。坐者立者二俱敗缺)僧禮拜(伶俐衲僧。也有恁麽人。要見恁麽事)丈便打(作家宗師。何故來言不豊。令不虛行)。

臨機具眼。不顧危亡。所以道。不入虎穴。爭得虎子。百丈尋常如虎插翅相似。這僧也不避死生。敢捋虎鬚便問。如何是奇特事。這僧也具眼。百丈便與他擔荷雲。獨坐大雄峯。其僧便禮拜。衲僧家須是別未問已前意始得。這僧禮拜。與尋常不同。也須是具眼始得。莫教平生心膽向人傾。相識還如不相識。只這僧問。如何是奇特事。百丈雲。獨坐大雄峯。僧禮拜。丈便打。看他放去則一時俱是。收來則掃蹤滅跡。且道他便禮拜意旨如何。若道是好。因甚百丈便打他作什麽。若道是不好。他禮拜有什麽不得處。到這裡須是識休咎別緇素。立向千峯頂上始得。這僧便禮拜。似捋虎鬚相似。只爭轉身處。賴值百丈頂門有眼。肘後有符。照破四天下。深辨來風。所以便打。若是別人無柰他何。這僧以機投機。以意遣意。他所以禮拜。如南泉雲。文殊普賢。昨夜三更。起佛見法見。各與二十棒。貶向二鐵圍山去也。時趙州出眾雲。和尚棒教誰喫。泉雲。王老師有什麽過。州禮拜。宗師家等閑不見他受用處。才到當機拈弄處。自然活鱍鱍地。五祖先師常說。如馬前相撲相似。爾但常教見聞聲色一時坐斷。把得定作得主。始見他百丈。且道放過時作麽生。看取雪竇頌出雲。

 祖域交馳天馬駒(五百年一間生。千人萬人中有一箇半箇。子承父業) 化門舒卷不同途(已在言前。渠儂得自由。還他作家手段)
  電光石火存機變(劈面來也。左轉右轉。還見百丈為人處也無)
  堪笑人來捋虎鬚(好與三十棒。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免喪身失命。放過闍黎一著)

雪竇見得透。方乃頌出。天馬駒日行千里。橫行竪走。奔驟如飛。方名天馬駒。雪竇頌百丈於祖域之中。東走向西。西走向東。一來一往。七縱八橫。殊無少礙。如天馬駒相似。善能交馳。方見自由處。這箇自是得他馬祖大機大用。不見僧問馬祖。如何是佛法大意。祖便打雲。我若不打爾。天下人笑我去在。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祖雲。近前來向爾道。僧近前。祖劈耳便掌雲。六耳不同謀。看他恁麽得大自在。於建化門中。或卷或舒。有時舒不在卷處。有時卷不在舒處。有時卷舒俱不在。所以道同塗不同轍。此頌百丈有這般手腳。雪竇道。電光石火存機變。頌這僧如擊石火似閃電光。只在些子機變處。岩頭道。卻物為上。逐物為下。若論戰也。箇箇立在轉處。雪竇道。機輪曾未轉。轉必兩頭走。若轉不得。有什麽用處。大丈夫漢。也須是識些子機變始得。如今人只管供他欵。彼他穿卻鼻孔。有什麽了期。這僧於電光石火中。能存機變。便禮拜。雪竇道堪笑人來捋虎鬚。百丈似一箇大蟲相似。堪笑這僧去捋虎鬚。

垂示雲。問一答十。舉一明三見兔放鷹。因風吹火。不惜眉毛則且置。只如入虎穴時如何。試舉看。

【二七】舉。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是什麽時節。家破人亡。人亡家破)雲門雲。體露金風(撐天拄地。斬釘截鐵。淨裸裸赤灑灑。平步青霄)。

若向箇裡薦得。始見雲門為人處。其或未然。依舊只是指鹿為馬。眼瞎耳聾。誰人到這境界。且道雲門為復是答他話。為復是與他酬唱。若道答他話。錯認定盤星。若道與他唱和。且得沒交涉。既不恁麽。畢竟作麽生。爾若見得透。衲僧鼻孔。不消一揑。其或未然。依舊打入鬼窟裡去。大凡扶竪宗乘。也須是全身擔荷。不惜眉毛。向虎口橫身。任他橫拕倒拽。若不如此。爭能為得人。這僧致箇問端。也不妨嶮峻。若以尋常事看他。只似箇管閑事底僧。若據衲僧門下。去命脈裡覷時。不妨有妙處。且道樹凋葉落是什麽人境界。十八問中。此謂之辨主問。亦謂之借事問。雲門不移易一絲毫。只向他道。體露金風。答得甚妙。亦不敢辜負他問頭。蓋為他問處有眼。答處亦端的。古人道。欲得親切。莫將問來問。若是知音底。舉著便知落處。爾若向雲門語脈裡討。便錯了也。只是雲門句中。多愛惹人情解。若作情解會。未免喪我兒孫。雲門愛恁麽騎賊馬趁賊。不見僧問。如何是非思量處。門雲。識情難測。這僧問。樹凋葉落時如何。門雲。體露金風。句中不妨把斷要津不通凡聖。須會他舉一明三。舉三明一。爾若去他三句中求。則腦後拔箭。他一句中須具三句。涵蓋乾坤句。隨波逐浪句。截斷眾流句。自然恰好。雲門三句中。且道用那句接人。試辨看。頌曰。

 問既有宗(深辨來風。箭不虛發) 答亦攸仝(豈有兩般。如鐘待扣。功不浪施)
  三句可辨(上中下。如今是第幾句。須是向三句外薦取始得) 一鏃遼空(中。過也。[祝/土]著磕著。箭過新羅)
  大野兮涼飈颯颯(普天匝地。還覺骨毛卓竪。麽。放行去也)
  長天兮疎雨濛濛(風浩浩。水漫漫。頭上漫漫。腳下漫漫) 君不見少林久坐未歸客(更有不唧[口*留]漢。帶累殺人。黃河頭上。瀉將過來)
  靜依熊耳一叢叢(開眠也著。合眼也著。鬼窟裡作活計。眼瞎耳聾。誰到這境界。不免打折爾版齒)

古人道。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古人言不虛設。所以道。大凡問箇事。也須識些子好惡。若不識尊卑去就。不識淨觸。信口亂道。有什麽利濟。凡出言吐氣。須是如鉗如鋏。有鉤有鎖。須是相續不斷始得。這僧問處有宗旨。雲門答處亦然。雲門尋常以三句接人。此是極則也。雪竇頌這公桉。與頌大龍公桉相類。三句可辨。一句中具三句。若辨得則透出三句外。一鏃遼空。鏃乃箭鏃也。射得太遠。須是急著眼看始得。若也見得分明。可以一句之下。開展大千沙界。到此頌了雪竇有餘才。所以展開頌出道。大野兮涼飈颯颯。長天兮疎雨濛濛。且道是心是境。是玄是妙。古人道。法法不隱藏。古今常顯露。他問樹凋葉落時如何。雲門道體露金風。雪竇意只作一境。如今眼前。風拂拂地。不是東南風。便是西北風。直須便恁麽會始得。爾若更作禪道會。便沒交涉。君不見。少林久坐未歸客。達磨未歸西天時。九年面壁。靜悄悄地。且道是樹凋葉落。且道是體露金風。若向這裡。盡古今凡聖。乾坤大地。打成一片。方見雲門雪竇的的為人處。靜依熊耳一叢叢。熊耳即西京嵩山少林也。前山也千叢萬叢。後山也千叢萬叢。諸人向什麽處見。還見雪竇為人處麽。也是靈龜曳尾。

【二八】舉。南泉參百丈涅槃和尚。丈問。從上諸聖。還有不為人說底法麽(和尚合知。壁立萬仞。還覺齒落麽)泉雲。有(落草了也。孟八郎作什麽。便有恁麽事)丈雲。作麽生是不為人說底法(看他作麽生。看他手忙腳亂。將錯就錯。但試問看)泉雲。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果然納敗闕。果然漏逗不少)丈雲。說了也(莫與他說破。從他錯一平生。不合與他恁麽道)泉雲。某甲只恁麽。和尚作麽生(賴有轉身處。與長即長。與短即短。現長則就)丈雲。我又不是大善知識。爭知有說不說(看他手忙腳亂。藏身露影。去死十分。爛泥裡有刺。恁麽那。賺我)泉雲。某甲不會(乍可恁麽。賴值不會。會即打爾頭破。賴值這漢只恁麽)丈雲。我太殺為爾說了也(雪上加霜。龍頭蛇尾作什麽)。

到這裡。也不消即心不即心。不消非心不非心。直下從頂至足。眉毛一莖也無。猶較些子。即心非心。壽禪師謂之表詮遮詮。此是涅槃和尚法正禪師也。昔時在百丈作西堂。開田說大義者。是時南泉已見馬祖了。只是往諸方抉擇。百丈致此一問。也大難酬。雲從上諸聖。還有不為人說底法麽。若是山僧。掩耳而出。看這老漢一場懡[怡-台+羅]。若是作家。見他恁麽問便識破得他。南泉只據他所見。便道有。也是孟八郎。百丈便將錯就錯。隨後道作麽生是不為人說底法。泉雲。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這漢貪觀天上月。失卻掌中珠。丈雲。說了也。可惜許。與他注破。當時但劈嵴便棒。教他知痛癢。雖然如是。爾且道什麽處是說處。據南泉見處。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不曾說著。且問爾諸人。因什麽卻道。說了也。他語下又無蹤跡。若道他不說。百丈為什麽卻恁麽道。南泉是變通底人。便隨後一拶雲。某甲只恁麽。和尚又作麽生。若是別人。未免分疎不下。爭柰百丈是作家。答處不妨奇特。便道。我又不是大善知識。爭知有說不說。南泉便道箇不會。是渠果會來道不會。莫是真箇不會。百丈雲。我太殺為爾說了也。且道什麽處是說處。若是弄泥團漢時。兩箇淈淈[泳-永+盾][泳-永+盾]。若是二俱作家時。如明鏡當台。其實前頭二俱作家。後頭二俱放過。若是具眼漢。分明驗取。且道作麽生驗他。看雪竇頌出雲。

 祖佛從來不為人(各自守疆界。有條攀條。記得箇元字腳在心。入地獄如箭)
  衲僧今古競頭走(踏破草鞋。拗折拄杖。高掛缽囊) 明鏡當台列像殊(墮也。破也。打破鏡來與爾相見)
  一一面南看北斗(還見老僧騎佛殿出山門麽。新羅國裡曾上堂。大唐國裡未打鼓)
  斗柄垂(落處也不知。在什麽處)
  無處討(瞎。可惜許。椀子落地。楪子成七八片) 拈得鼻孔失卻口(那裡得這消息來。果然恁麽。便打)

釋迦老子出世。四十九年。未曾說一字。始從光耀土。終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間。未甞說一字。恁麽道。且道是說是不說。如今滿龍宮盈海藏。且作麽生是不說。豈不見修山主道。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說。達磨不西來。少林有妙訣。又道諸佛不曾出世。亦無一法與人。但能觀眾生心。隨機應病。與藥施方。遂有三乘十二分教。其實祖佛。自古至今。不曾為人說。只這不為人。正好參詳。山僧常說。若是添一句。甜蜜蜜地。好好觀來。正是毒藥。若是劈嵴便棒。驀口便摑。推將出去。方始親切為人。衲僧今古競頭走。到處是也問。不是也問。問佛問祖。問向上問向下。雖然如此。若未到這田地。也少不得。如明鏡當台列像殊。只消一句。可辨明白。古人道。萬象及森羅。一法之所印。又道。森羅及萬象。總在箇中圓。神秀大師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大滿雲。他只在門外。雪竇恁麽道。且道在門內在門外。爾等諸人。各有一面古鏡。森羅萬象。長短方圓。一一於中顯現。爾若去長短處會。卒摸索不著。所以雪竇道。明鏡當台列像殊。卻須是一一面南看北斗。既是面南。為什麽卻看北斗。若恁麽會得。方見百丈南泉相見處。此兩句頌百丈挨拶處。丈雲我。又不是大善知識。爭知有說不說。雪竇到此頌得。落在死水裡。恐人錯會。卻自提起雲。即今目前斗柄垂。爾更去什麽處討。爾才拈得鼻孔失卻口。拈得口失卻鼻孔了也。

垂示雲。魚行水濁。鳥飛毛落。明辨主賓。洞分緇素。直似當台明鏡。掌內明珠。漢現胡來。聲彰色顯。且道為什麽如此。試舉看。

【二九】舉。僧問大隋。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這箇是什麽物。這一句天下衲僧摸索不著。預搔待癢)隋雲。壞(無孔鐵鎚當面擲。沒卻鼻孔。未開口已前勘破了也)僧雲。恁麽則隨他去也(沒量大人語脈裡轉卻。果然錯認)隋雲。隨他去(前箭猶輕。後箭深。只這箇多少人。摸索不著。水長船高。泥多佛大。若道隨他去。在什麽處。若道不隨他去。又作麽生。便打)。

大隋真如和尚承嗣大安禪師。乃東川鹽亭縣人。參見六十餘員善知識。昔時在溈山會裡作火頭。一日溈山問雲。子在此數年。亦不解致箇問來看如何。隋雲。令某甲問箇什麽即得。溈山雲。子便不會問如何是佛。隋以手掩溈山口。山雲。汝已後覓箇掃地人也無。後歸川。先於堋口山路次。煎茶接待往來。凡三年。後方出世。開山住大隋。有僧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這僧只據教意來問。教中雲。成住壞空。三災劫起。壞至三禪天。這僧元來不知話頭落處。且道這箇是什麽人。多作情解道。這箇是眾生本性。隋雲。壞。僧雲。恁麽則隨他去也。隋雲。隨他去。只這箇。多少人情解。摸索不著。若道隨他去。在什麽處。若道不隨他去。又作麽生。不見道欲得親切。莫將問來問。後有僧問修山主。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山主雲。不壞。僧雲。為什麽不壞。主雲。為同於大千。壞也礙塞殺人。不壞也礙塞殺人。其僧既不會大隋說話。是他也不妨以此事為念。卻持此問。直往舒州投子山。投子問近離甚處。僧雲。西蜀大隋。投雲。大隋有何言句。僧遂舉前話。投子焚香禮拜雲。西蜀有古佛出世。汝且速回。其僧復回至大隋。隋已遷化。這僧一場懡[怡-台+羅]。後有唐僧景遵題大隋雲瞭然無別法。誰道印南能。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蛩寒鳴砌葉。鬼夜禮龕燈。吟罷孤窓外。徘徊恨不勝。所以雪竇後面引此兩句頌出。如今也不得作壞會。也不得作不壞會。畢竟作麽生會。急著眼看。

 劫火光中立問端(道什麽。已是錯了也) 衲僧猶滯兩重關(坐斷此人。如何救得。百匝千重。也有腳頭腳底)
  可憐一句隨他語(天下衲僧作這般計較。千句萬句也不消得。有什麽難截斷他腳跟處)
  萬里區區獨往還(業識茫茫蹉過也不知。自是他踏破草鞋)

雪竇當機頌出。句裡有出身處。劫火光中立問端。衲僧猶滯兩重關。這僧問處。先懷壞與不壞。是兩重關。若是得底人。道壞也有出身處。道不壞也有出身處。可憐一句隨他語。萬里區區獨往還。頌這僧持此問投子。又復回大隋。可謂萬里區區也。

【三〇】舉。僧問趙州。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千聞不如一見。拶眉分八字)州雲。鎮州出大蘿蔔頭(撐天拄地。斬釘截鐵。箭過新羅。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這僧也是箇久參底。問中不妨有眼。爭奈趙州是作家。便答他道。鎮州出大蘿蔔頭。可謂無味之談。塞斷人口。這老漢大似箇白拈賊相似。爾才開口。便換卻爾眼睛。若是特達英靈底漢。直下向擊石火裡閃電光中。才聞舉著。剔起便行。苟或佇思停機。不免喪身失命。江西澄散聖判。謂之東問西答。喚作不答話。不上他圈繢。若恁麽會爭得。遠錄公雲。此是傍瞥語。收在九帶中。若恁麽會。夢也未夢見在。更帶累趙州去。有者道鎮州從來出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從來參見南泉。天下人皆知。這僧卻更問道。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所以州向他道。鎮州出大蘿蔔頭。且得沒交涉。都不恁麽會。畢竟作麽生會。他家自有通霄路。不見僧問九峯。承聞和尚親見延壽來。是否。峯雲。山前麥熟也未。正對得趙州答此僧話。渾似兩箇無孔鐵鎚。趙州老漢。是箇無事底人。爾輕輕問著。便換卻爾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嚥。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崙吞箇棗。

 鎮州出大蘿蔔(天下人知。切忌道著。一回舉著一回新) 天下衲僧取則(爭奈不恁麽。誰用這閑言長語)
  只知自古自今(半開半合。如麻似粟。自古也不恁麽。如今也不恁麽)
  爭辨鵠白烏黑(全機頴脫。長者自長。短者自短。識得者貴。也不消得辨)
  賊賊(咄更不是別。自是擔枷過狀) 衲僧鼻孔曾拈得(穿過了也。裂轉)

鎮州出大蘿蔔。爾若取他為極則。早是錯了也。古人把手上高山。未免傍觀者哂。人皆知道這箇是極則語。卻畢竟不知極則處。所以雪竇道。天下衲僧取則。只知自古自今。爭辨鵠。白烏。黑。雖知今人也恁麽答。古人也恁麽答。何曾分得緇素來。雪竇道。也須是去他石火電光中。辨其鵠白烏黑始得。公桉到此頌了也。雪竇自出意。向活潑潑處。更向爾道。賊賊衲僧鼻孔曾拈得。三世諸佛也是賊。歷代祖師也是賊。善能作賊換人眼睛。不犯手腳。獨許趙州。且道什麽處是趙州善做賊處。鎮州出大蘿蔔頭。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卷第三(終)

 

上篇: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

下篇: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少室六門

小室六門 第一門心經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智慧清...

受持佛說阿彌陀經行願儀

(行者西向治室,稱阿彌陀佛出入。入時,想雲。) (...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四明沙門知禮集 此大陀羅尼。忝自...

學菩薩戒法

佛前自誓受戒。肇於梵網。詳於地持瓔珞等經。今參以諸...

【註音版】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

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少室六門

小室六門 第一門心經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智慧清...

佛說恆水經

佛說恆水經 西晉三藏法師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與...

【註音版】五蘊皆空經

五蘊皆空經...

佛說法受塵經

佛說法受塵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宋元嘉年曇無蜜多於楊州譯 如是...

受持佛說阿彌陀經行願儀

(行者西向治室,稱阿彌陀佛出入。入時,想雲。) (...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佛教詞典】五緣

(一)天台宗分二十五方便為五科,其中之一科具足五種緣...

【佛教詞典】飛騎將軍入虜庭

禪林用語。典故出自漢朝李廣之故事,某次李廣遭匈奴所...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認為沒有人知道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

嗚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釋迦牟尼佛(前565前486)發現了人生規律緣起性空而因...

讚佛偈的因緣

久遠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當時,釋迦牟尼是...

受持法華經,得往生淨土之益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

天地間自有一種撫慰的力量

唯有改變自己的做法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

8個優秀人才必備的品質

歲末年初,許多人懷著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

為何彌陀一身能接引百千萬億眾生

原文: 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

能知天下本來無事,便是萬事如意

由於現代資訊傳播迅速,帶給人們焦慮的夢魘也相當多,...

波爾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槃後的五百年,有位阿羅漢從迦濕彌羅國,來到犍...

有情眾生的生命為什麼會相續

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

香花與臭魚

在佛經中說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魚之人,一天,賣魚以後...

禍與福來自我們的自造自受

當知禍福無虛,冥冥之中自有公平主宰。而禍之與福本來...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聆志居士讀誦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光山早晚課(藥師篇)

佛光山早晚課(藥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