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二十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二十八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種蘊第五中大造納息第一之二

大種所造處。幾有見。幾無見。問何故不問幾有色幾無色。答彼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造論。但不違法性便不應責有說。所造無無色故。不得問言幾有色。幾無色問亦無無為。後不應問幾有為幾無為。答亦不應問。而後問者當知彼是有餘之說。有說。欲以種種文種種說。莊嚴於義令易解故。復次欲以二門二階二略二明二炬二影二光互相顯示。如無所造是無色故不問。如是無所造是無為故亦不應問。如無所造是無為而得問。如是雖無所造是無色亦應問。如是二門互相影示。令知前後問答理通。有餘師言。此中分別所造諸色幾有見等。既舉所造諸色為章。寧復可問幾有色等。以諸色言即顯有色。色體皆有變礙義故。有彼色義故名有色。非如有衣及有子等。

大種所造處幾有見。答一謂色處。問何故色處名為有見。答眼根名見有見用故。所見色處有能見眼故名有見。如有主等或復見者。是能顯示色處相麁。可相顯示在此在彼相狀差別。所顯示色有能顯示故名有見。如有名等。或復見者是諸影像。唯有色處可有影像故名有見。餘則不爾。幾無見。答八二少分。八者謂眼耳鼻舌身聲香味處。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無見攝。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無見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法處亦爾。大種所造處幾有對。答九一少分。九者謂五內處及外四處。一少分者謂觸處。雖諸觸處皆有對攝。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對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無對。答一少分謂法處。雖諸法處皆無對攝。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無對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然有對有三種一障礙有對。謂十色處。二境界有對謂五色根及心心所。三所緣有對。謂心心所。此中說障礙有對非餘。

大種所造處幾有漏。答九二少分。九者如前說。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有漏攝。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漏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非諸法處。皆有漏攝。亦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漏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無漏。答一少分謂法處。非諸法處皆無漏攝。亦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無漏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

大種所造處幾有為。答九二少分。九者如前說。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有為攝。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為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非諸法處皆有為攝。亦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為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無為。答無。彼皆有為故。

大種所造處幾過去。答十一少分。謂除意處。雖諸眼處皆所造攝。而非一切皆在過去。有在未來現在世故。若是所造亦過去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處亦爾。非諸觸處皆所造攝。亦非一切皆在過去。若是所造亦過去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法處亦爾。如說過去。未來現在說亦如是。有數等故。

大種所造處幾善。答三少分。謂色聲法處雖諸色處皆所造攝。而非一切皆是善性。若是所造亦善性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聲處亦爾。非諸法處皆所造攝。亦非一切皆是善性。若是所造亦善性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不善。答三少分如前說。幾無記。答七三少分。七者謂五內處及香味處。三少分者。謂色聲觸處。雖諸色處皆所造攝。而非一切皆是無記。若是所造亦無記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聲處亦爾。雖諸觸處皆無記攝。而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無記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

大種所造處幾欲界系。答二九少分。二者謂香味處。九少分者。謂五內處。及色聲觸法處。雖諸眼處皆所造攝。而非一切皆欲界系。若是所造亦欲界系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耳鼻舌身色聲處亦爾。非諸觸處皆所造攝。亦非一切皆欲界系。若是所造亦欲界系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法處亦爾。幾色界系。答九少分如前說。幾無色界系。答無。彼無色故。

大種所造處幾學。答一少分。謂法處。非諸法處皆學所攝。亦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所造亦學攝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無學。答一少分如前說。幾非學非無學。答九二少分。九者謂內五處。及外四處。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非學非無學攝。而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非學非無學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非諸法處皆非學非無學攝。亦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非學非無學。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

大種所造處幾見所斷。答無。必無諸色見所斷故。幾修所斷。答九二少分。九者如前說。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修所斷攝。而非一切皆是所造。若修所斷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非諸法處皆修所斷攝。亦非一切皆是所造。若修所斷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不斷。答一少分。謂法處。非諸法處皆不斷攝。亦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所造亦不斷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

若成就大種彼所造色耶。答諸成就大種。彼成就所造色。有成就所造色非大種。謂諸聖者生無色界。誰成就大種及所造色。謂欲色界一切有情。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或有有情。成多大種及多造色。或有有情。成少大種及少造色。成多大種及多造色者。如大海中有諸有情所得身形。或百二百三百四百五六七百踰繕那量。如曷邏呼阿素洛王所得身形其量廣大。如色究竟所得身形。一萬六千踰繕那量。成少大種及少造色者。猶如蚊蠛水中蟲等。乃至極細非人眼境。問何故聖者生無色界。唯成就造色非大種耶。答彼界無色。又不成就他界大種。以有漏法越地捨故。造色不爾通無漏故異地成就。無有聖者不成就無漏戒。是故聖生彼界唯成就造色。於中學成就學隨轉色。無學成就無學隨轉色。

若不成就大種。彼所造色耶。答諸不成就所造色。彼不成就大種。有不成就大種非所造色。謂諸聖者生無色界。誰不成就所造色及大種。謂生無色界一切異生。彼界無有一切色故。又不成就下界色故有漏諸色生上失故。無漏諸色彼未得故。問順前句中何所不攝。而復順立順後句耶。答順前句中唯攝欲色界一切有情。及攝無色界一切聖者。未攝無色界一切異生。為欲攝彼故復立順後句。

若成就大種彼善色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大種非善色。謂處卵[穀-禾+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彼處卵[穀-禾+卵]。住胎異生前生所有表無表色。由失所依眾同分故一切已捨。今於此位未能起表。又無入定理故。不成就一切善色。問何故此位未能起表。答以所依身極羸弱故。要身強盛能起表業。又此位心極微劣故。心麁勝者能發表業。又此位心內門轉故。心外門轉能起表業。又此位中胎卵迫迮尚不能動。況能起表。然有時胎動轉者。此由風力非心所為。表業必由心力所起。問何緣此位無入定理耶。答此位身心俱羸劣故。又無入定加行緣故。得忍異生命終捨忍。如前業蘊已廣抉擇。四生廣說亦如業蘊。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者。謂睡眠醉悶。及捨加行不求起表。設有而失者。謂由三緣故失。一意樂息。二捨加行。三限勢過。此亦如業蘊廣說。有成就善色非大種。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是聖者故成就善色生無色故。不成就大種。彼諸聖者通學無學。學成學善色。無學成無學善色。有成就大種亦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住胎聖者。定成有漏無漏無表道力強故。若生欲界住律儀者。謂隨所應住三律儀。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者。謂不睡眠。不醉。不悶。不捨加行。求起表業。或先有不失者。謂三緣故如前說。若生色界者彼定成就靜慮律儀故。有善色有非成就大種及善色。謂諸異生生無色界。生無色故不成大種。有漏善色越界捨故。無漏善色彼未得故若成就大種彼不善色耶。答諸成就不善色。彼定成就大種。有成就大種。非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及住胎藏。若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謂若成就不善色者定在欲界。無在欲界不成大種必有身故。由此得為順後句。答釋餘文句准上應知。

若成就大種彼有覆無記色耶。答諸成就有覆無記色彼定成就大種。有成就大種非有覆無記色。謂生欲界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謂若成就有覆無記色者定在色界。無有在色界不成大種必有身故。由此得為順後句。答無有生欲界起有覆無記表。善染表業依自他身故。若成就大種彼無覆無記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以成就大種者必成就身根等故。若成就身根等者必成就大種故。生欲色界一切有情。皆成就大種及無覆無記色故。生無色界二俱無故。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色耶。答有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色非不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有成就大種。亦不善色非善色。謂生欲界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不善色。謂生欲界住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善不善色者必在欲界。在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若成就大種彼善有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非善有覆無記色。謂處卵[穀-禾+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色非有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有成就大種亦善有覆無記色。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語表。設成就善有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善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在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

若成就大種彼善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善色。謂處卵[穀-禾+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設成就善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色界。在欲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

若成就大種彼不善有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色者必在欲界。成就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

若成就大種彼不善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有成就大種。亦不善無覆無記色。謂生欲界住不律儀。若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設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界。在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若成就大種彼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有覆無記色。謂生欲界。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有成就大種。亦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語表。設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此二無記色者。必在色界。在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有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善不善色者必在欲界。成就善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

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善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無覆無記色。非不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有成就大種。亦不善無覆無記色非善色。謂生欲界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不善無覆無記色。謂生欲界住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設成就善不善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此三色者。必在欲界。在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

若成就大種彼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善有覆無記色。謂處卵[穀-禾+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無覆無記色。非有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有成就大種亦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語表。設成就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此三色者。必在色界。在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

若成就大種。彼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界。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

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善不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界。成就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若成就善色彼不善色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善色非不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若諸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不善色非善色。謂生欲界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善色亦不善色。謂生欲界住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有非成就善色。及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諸異生生無色界。

若成就善色。彼有覆無記色耶。答諸成就有覆無記色。彼定成就善色。或成就善色。非有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若諸聖者生無色界。若成就善色彼無覆無記色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善色。非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無覆無記色非善色。謂處卵[穀-禾+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善色。亦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有非成就善色。及無覆無記色。謂諸異生生無色界。

若成就善色。彼不善有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色者。必在欲界。成就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若成就善色。彼不善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善色。非不善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善色亦無覆無記色。非不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有成就善色亦不善無覆無記色。謂生欲界住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設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彼善色耶。答或成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即如上說。云何不成就。謂生欲界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

若成就善色彼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善色。非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善色亦無覆無記色。非有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有成就善色亦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語表。設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彼善色耶。答如是。謂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在色界者定成就善色故。若成就善色。彼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界。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若成就不善色。彼有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色者。必在欲界。成就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若成就不善色。彼無覆無記色耶。答諸成就不善色。彼定成就無覆無記色。有成就無覆無記色。非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若成就不善色。彼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無。如上說。

若成就有覆無記色。彼無覆無記色耶。答諸成就有覆無記色。彼定成就無覆無記色。有成就無覆無記色。非有覆無記色。謂生欲界。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如上所說總略義者。謂四大種生欲色界必定成就。生無色界定不成就。無覆無記色亦爾。善色生色界定成就。生欲無色界。或成就或不成就。不善色生色無色界定不成就。生欲界或成就或不成就。有覆無記色。生欲無色界定不成就。生色界或成就或不成就。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二十八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曇心論經

阿毘曇心論經序 今欲解釋阿毘曇心利益弟子故。問曰。...

眾事分阿毗曇論

眾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註音版】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觀心論

觀心論(並序)(亦名煎乳論) 天台修禪寺沙門智者述 問曰...

佛說妙吉祥菩薩所問大乘法螺經

佛說妙吉祥菩薩所問大乘法螺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浴佛儀軌

一、迎請太子佛像 法會開始前,先在大殿內擺設香湯盆...

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宋沙門釋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法經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慧無暗

【慧無暗】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六頁云:慧無暗者:謂身...

【佛教詞典】劫災

(術語)成劫之後有壞劫,壞劫之末有火風水三災,蕩盡...

阿彌陀佛涅槃後將去哪裡

問: 未來際觀音菩薩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陀佛將去哪...

外在體現內在

雖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還是經常體現內在。為此,我...

念佛有何竅門

弟子:閉關時,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說...

對治淫慾的觀想方法

修行人最難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

唯識中「思量能變」的含義

第一能變叫異熟能變。好,再來,二變呢?二變,把筆拿...

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前面是講因地的隨順,...

印光大師《識別正邪》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類,況彼魔...

每天進步一點點

香港海洋公園裡有一條大鯨魚,雖然重達8600公斤,卻不...

在家居士的四法寶

昔日,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有一位婆羅門青...

聽佛的話,能做到的盡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時候領上比丘們去乞食,乞食不能超過七家。有...

缺少的不是知識能力,而是胸襟和境界

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諸病之源也

饑饉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嘗聞醫之治病也...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30分鐘)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30分鐘)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道證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道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