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九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九十九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智蘊第三中五種納息第二之三

如契經說。佛告梵志。若有沙門婆羅門等。舍惡見趣而不取者。當知此類少中復少。問此類云何少中復少。答世間有情性愚鈍者如大地土。性聰慧者如爪上土。性聰慧中。邪見者多正見者少。喻如前說。是故名為少中復少。問如見蘊說斷常見者展轉相違。云何此中說有一類起如是見。我一分忍一分不忍而不相違。答此中說。一補特伽羅。若執色蘊為常。彼執四蘊為斷。若執四蘊為常。彼執色蘊為斷。故此二見非互相違。見蘊說二補特伽羅。一執色常。一執色斷乃至執識亦有二種。故彼二見展轉相違。彼經復說。世尊說此見趣法時。長爪梵志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時舍利子受具足戒已經半月。隨觀此法得阿羅漢。問時舍利子隨觀何法。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尊者舍利子。即隨觀世尊為彼梵志說見趣法。成阿羅漢。復有說者。尊者舍利子。即隨觀梵志得預流果道所觀法。成阿羅漢。有作是說。尊者舍利子。即隨觀梵志得預流果能證學法。成阿羅漢。大德說曰。彼舍利子。隨觀緣起有十二支差別性法。成阿羅漢。是名舍利子所隨觀法。

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佛涅槃後。假名苾芻所起惡見。令有智者知而制之。故作斯論。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此中非因計因者。謂彼不淨從煩惱生。而說天魔所嬈故出。故戒禁取以為自性。見苦所斷顯彼對治。苦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不實分別。顛倒惡見令永滅故名見苦斷。廣說如前。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無知。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無漏智見。邪見攝。見道所斷。此中謗阿羅漢無漏智見者。謂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智見已離無知。而說猶有無知。則撥無彼無漏智見。是故邪見以為自性。見道所斷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疑惑。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越渡疑惑。邪見攝。見道所斷。此中謗阿羅漢越渡疑惑者。謂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道已斷疑惑。而說猶有疑惑。則撥無彼道。是故邪見以為自性。見道所斷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諸起此見。有阿羅漢。但由他度。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邪見攝見道所斷。此中謗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者。謂阿羅漢實自證得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非但由他而得度脫。然說但由他故得度。則謗聖道。是故邪見以為自性。見道所斷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諸起此見。道及道支苦言所召。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此中非因計因者。謂諸聖道要修方得。而說苦言能召令起。故戒禁取以為自性。見苦所斷顯彼對治。苦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此於苦果計為道因。故見苦時永斷此見。

已說五種惡見自性及彼對治。等起云何。謂大天因緣是此等起。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娉妻室生一男兒。顏容端正與字大天。未久之間商主持寶遠適他國。展轉貿易經久不還。其子長大染穢於母。後聞父還心既怖懼。與母設計遂殺其父。彼既造一無間業已。事漸彰露。便將其母展轉逃隱波吒梨城。彼後遇逢本國所供養阿羅漢苾芻。復恐事彰。遂設方計殺彼苾芻。既造第二無間業已。心轉憂慼。後復見母與餘交通。便憤恚言。我為此故造二重罪。移流他國跉跰不安。今復舍我更好他人。如是倡穢誰堪容忍。於是方便復殺其母。彼造第三無間業已。由彼不斷善根力故。深生憂悔寢處不安。自惟重罪何緣當滅。彼後傳聞沙門釋子有滅罪法。遂往雞園僧伽藍所。於其門外見一苾芻徐步經行。誦伽他曰。

 若人造重罪  修善以滅除
 彼能照世間  如月出雲翳

時彼聞已歡喜勇躍。知歸佛教定能滅罪。因即往詣一苾芻所。慇勤固請求度出家。時彼苾芻既見固請。不審撿問遂度出家。還字大天教授教誡。大天聰慧。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文義。言詞清巧善能化導。波吒梨城無不歸仰。王聞召請數入內宮。恭敬供養而請說法。彼後既出在僧伽藍。不正思惟夢失不淨。然彼先稱是阿羅漢。而令弟子浣所污衣。弟子白言。阿羅漢者諸漏已盡。師今何容猶有斯事。大天告言。天魔所嬈汝不應怪。然所漏失略有二種。一者煩惱。二者不淨。煩惱漏失阿羅漢無。猶未能免不淨漏失。所以者何。諸阿羅漢煩惱雖盡。豈無便利涕唾等事。然諸天魔常於佛法而生憎嫉。見修善者便往壞之。縱阿羅漢亦為其嬈故我漏失。是彼所為。汝今不應有所疑怪。是名第一惡見等起。又彼大天欲令弟子歡喜親附。矯設方便次第記別四沙門果。時彼弟子稽首白言。阿羅漢等應有證智。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遂告言。諸阿羅漢亦有無知。汝今不應於己不信。謂諸無知略有二種。一者染污。阿羅漢已無。二者不染污。阿羅漢猶有。由此汝輩不能自知。是名第二惡見等起。時諸弟子復白彼言。曾聞聖者已度疑惑。如何我等於諦實中猶懷疑惑。彼復告言。諸阿羅漢亦有疑惑。疑有二種。一者隨眠性疑。阿羅漢已斷。二者處非處疑。阿羅漢未斷。獨覺於此而猶成就。況汝聲聞於諸諦實能無疑惑而自輕耶。是名第三惡見等起。後彼弟子披讀諸經。說阿羅漢有聖慧眼。於自解脫能自證知。因白師言。我等若是阿羅漢者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之令入都無現智能自證知。彼即答言。有阿羅漢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大目乾連神通第一。佛若未記彼不自知。況由他入而能自了。故汝於此不應窮詰。是名第四惡見等起。然彼大天雖造眾惡。而不斷滅諸善根故。後於中夜自惟罪重。當於何處受諸劇苦。憂惶所逼數唱苦哉。近住弟子聞之驚怪。晨朝參問。起居安不。大天答言。吾甚安樂。弟子尋白。若爾昨夜何唱苦哉。彼遂告言。我呼聖道汝不應怪。謂諸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召命終不現起。故我昨夜數唱苦哉。是名第五惡見等起。大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言。

 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  是名真佛教

於後漸次雞園寺中。上座苾芻多皆滅歿。十五日夜布灑他時。次當大天昇座說戒。彼便自誦所造伽他。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無不驚訶。咄哉愚人寧作是說。此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對之翻彼頌曰。

 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  汝言非佛教

於是竟夜鬪諍紛然。乃至終朝朋黨轉盛。城中士庶乃至大臣。相次來和皆不能息。王聞自出詣僧伽藍。於是兩朋各執己誦。時王聞已亦自生疑。尋白大天。孰非誰是我等今者當寄何朋。大天白王。戒經中說若欲滅諍依多人語。王遂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眾。訶伏餘眾。事畢還宮。爾時雞園諍猶未息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時諸賢聖知眾乖違。便舍雞園欲往他處。諸臣聞已遂速白王。王聞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邊。載以破船中流墜溺。即驗斯輩是聖是凡。臣奉王言便將驗試。時諸賢聖各起神通。猶如雁王陵虛而往。復以神力攝取船中同舍雞園未得通者。現諸神變作種種形相。次乘空西北而去。王聞見已深生愧悔。悶絕躃地水灑乃蘇。速即遣人尋其所趣。使還知在迦濕彌羅。復固請還僧皆辭命。王遂總舍迦濕彌羅國。造僧伽藍安置賢聖眾。隨先所變作種種形。即以摽題僧伽藍號。謂雞園等數有五百。復遣使人多齎珍寶營辦什物而供養之。由是爾來此國多有諸賢聖眾任持佛法。相傳製造於今猶盛。波吒梨王既失彼眾。相率供養住雞園僧。於後大天因游城邑有佔相者。遇爾見之竊記彼言。今此釋子卻後七日定當命終。弟子聞之憂惶啟告。彼便報曰。吾已久知。還至雞園遣諸弟子。分散遍告波吒梨城。王及諸臣長者居士。卻後七日吾當涅槃。王等聞之無不傷嘆。至第七日彼遂命終。王及諸臣城中士庶悲哀戀慕。各辦香薪。並諸酥油花香等物。積置一處而焚葬之。持火來燒隨至隨滅。種種方計竟不能然。有佔相師。謂眾人曰。彼不消此殊勝葬具。宜以狗糞而灑穢之。便用其言火遂炎發。須臾焚蕩俄成灰燼。暴風卒至飄散無遺。故彼是前惡見等起。諸有智者應知避之。

智蘊第三中他心智納息第三之一

云何他心智。云何宿住隨念智。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尊者依前二智而作論耶。答是彼尊者意欲爾故。謂本論師隨欲造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如此尊者於根蘊中。依法類二智而作論。於定蘊中依盡無生二智而作論。復於根蘊中依苦集滅道四智而作論。於結蘊定蘊及此蘊後依八智而作論。於修智等處依十智而作論。如是尊者於此蘊初依他心宿住二智而作論。如善巧陶師先熟調泥團置輪上。隨自意樂造器等物。尊者亦爾。聞思修慧觀察法相。斷自性愚及所緣愚。隨欲造論。故不應責。復次以前二智俱通加行及離染得。俱是修所成。俱是通自性。俱是四支五支靜慮果。故偏依之而作此論。復次以前二智俱以智見為自性。俱於所緣分齊而取。謂他心智唯緣現在。宿住隨念智但緣過去。故偏依之而作此論。有作是說。以此二智俱通有漏無漏二品。故偏依之而作此論。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宿住隨念智唯是有漏故。

云何他心智。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他相續現在欲色界心心所法。或無漏心心所法。是謂他心智。此中若智修所成者。謂修所成慧為自性故。是修果者。謂是四支五支靜慮果故。依止修者。謂依數習而成就故。已得不失者。已證得不舍故。問何故不說未得已失。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若由此智說名成就他心通者。此中說之。未得已失諸他心智無如是義。是故不說。能知他相續現在欲色界心心所法或無漏心心所法者。謂能如實知他有情身中現在世欲色界。或無漏心心所法。此說他心智所緣境相。有別誦言。若智現起如實知他有情有所尋求。有所伺察。有所攝受。眾緣所起意及意所有。是謂他心智。此中若智現起者。說現行他心智。如實知者。簡別佔相智等。他有情者。簡別知自心心所法。有所尋求者。謂欲界初靜慮心心所法。有所伺察者。謂靜慮中間心心所法。有所攝受者。謂後三靜慮心心所法。復有說者。有所尋求顯欲界初靜慮。有所伺察。顯從欲界乃至靜慮中間。有所攝受。顯從欲界乃至第四靜慮。此中顯示能尋求等。故色等法非此智境。眾緣所起者。如能知智由四緣生。所知亦由四緣生故。意及意所有者。意即是心。諸心所法名意所有。如是皆說他心智境。此他心智或應說一。謂他心智通及示導。或應說二。謂有漏無漏。有縛解脫。有系不系。或應說三。謂下中上品。或應說四。謂四靜慮果。或應說六。謂有漏無漏各有三品。或應說八。謂四靜慮果各有有漏無漏。或應說九。謂下下品乃至上上品。或應說十二。謂四靜慮果各有三品。或應說十八。謂有漏無漏各有九品。或應說二十四。謂四靜慮果各有有漏無漏。此復各有三品。或應說三十六。謂四靜慮果各有九品。或應說七十二。謂四靜慮果各有有漏無漏。此復各有九品。若以在身剎那分別應說無量無邊。此中總說一他心智。問此他心智以何為自性。答以慧為自性。是謂他心智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他心智。他心智是何義耶。答知他心故名他心智。問此亦知他諸心所法。何故但名他心智耶。答諸瑜伽師意樂加行。欲知他心非他心所。是故但立他心智名。以心為先亦知心所。譬如有人意樂加行但欲見王。若見王時亦見臣等。復次諸法立名依多緣故。謂或依自性。或依對治。或依加行。或依相應。或依所依。或依所緣。或依行相。或依所緣及行相等。依自性立名者。謂五蘊四諦世俗智等。依對治立名者。謂法智類智對治欲界上二界故。依加行立名者。謂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五現見定他心智等。依相應立名者如品類足說。云何順樂受等法。謂樂受等相應。如是一切依所依立名者。謂眼識等。依所緣立名者。謂四念住無相定等。依行相立名者。謂苦集智。此二行相無雜所緣雜故。依所緣及行相立名者。謂滅道智。此二所緣行相俱無雜故。諸如是等立名因緣乃有無量。今他心智但依加行立名非餘。復次相應品中心最勝故。依知勝法立此智名。如說王來非無臣等。復次以依心故名心所法。心是大地。故諸心所法名大地。所有故但說心。復次修他心通無間道位。唯緣心故但說知心。

此他心智界者。有漏他心智是色界。無漏他心智是不系。問何故無色界無他心智耶。答非田器故。乃至廣說。復次修他心智依色起故。地者唯在四根本靜慮非近分。無色彼地不能發五通故。問靜慮中間心心所法何地智能知耶。有作是說。初靜慮上品智能知。復有說者。第二靜慮下品智能知。評曰。應作是說初靜慮三品智皆能知。所以者何。一地攝故。所依者唯依欲色界身起。行相者。無漏他心智。作緣道諦四行相轉。有漏他心智。作不明瞭行相轉。所緣者。初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初靜慮地心心所法。第二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初二靜慮地心心所法。第三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前三靜慮地心心所法。第四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四靜慮地心心所法。無他心智能知無色心心所法。彼地勝故。如初靜慮等他心智。不知第二靜慮等心心所法。問生欲色界起無色地心心所法。是他心智所緣境不。答非所緣境。如不知果因亦爾故。念住者。是三念住除身念住。智者是四智。謂法類道世俗智。即總說彼為他心智。三摩地俱者。無漏他心智道無願俱。有漏他心智非三摩地俱。根相應者。總說此與三根相應。謂樂喜舍。三世者。是三世緣。三世者。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若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善不善無記者。唯是善。緣善不善無記者緣三種。系不系者。有漏他心智唯色界系。無漏他心智唯不系。緣系不系者。緣欲色界系及不系。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通三種。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緣三種。見修所斷不斷者。有漏他心智唯修所斷。無漏他心智是不斷。緣見修所斷及不斷者。緣三種。緣名緣義者。唯緣義。緣自他相續非相續者。唯緣他相續。加行離染得者。通加行離染得。離染得者。謂初靜慮者離欲界染時得。乃至第四靜慮者離第三靜慮染時得。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亦容修得。加行得者。謂修勝進加行時得。及起加行令現在前。謂諸聲聞以中上品加行。獨覺唯以下品加行。佛不以加行能現在前。曾得未曾得者。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

問修他心智加行云何。答施設論說。初修業者於世俗定。已得自在數起現前。令轉明利先審觀察自身心相。若時身。有如是相現。爾時便起如是相心。若時自起如是相心。爾時身有如是相現。自審觀察身心相已。次審觀察他身心相。若時身有如是相現。爾時便起如是相心。若時他起如是相心。爾時身有如是相現。審觀察他身心相已。次純觀彼心心所法。作是思惟。我應觀彼心心所法。何所尋求。何所伺察。何所攝受。既思惟已純觀彼心相續前後行相差別。觀彼心相若得純熟。齊是名為修他心智加行成滿。集異門論作如是說。修他心智加行云何。謂審觀察緣五取蘊。為苦非常空非我智行相差別。漸次能引無漏智生。善知他心名他心智。問無漏他心智能緣四諦智。何故但說緣苦智耶。答亦應說緣餘三諦智。而不說者當知有餘。復次此中但說初入加行。但緣苦智不說緣餘。後相續時亦緣餘智。問前施設論後集異門所說加行有何差別。答前說有漏他心智加行。後說無漏他心智加行。復次前說他心智加行。非勝妙明淨。後說他心智加行。勝妙明淨。然他心智雖加行時亦緣色起。而成滿時不復緣色。所以者何。先觀麁法為入細故。又他心智雖加行時亦緣自相續。而成滿時唯緣他相續。所以者何。緣自不名他心智故。又他心智但緣他心。不緣他心所緣行相。若緣他心所緣行相。應緣自心非他心智。自心是彼所緣及能緣行相故。問若眼不見色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耳聞聲故。問若不見色聞聲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鼻臭香故。問若不見色聞聲臭香。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舌甞味故。問若不見色聞聲臭香甞味。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身覺觸故。問若不見色聞聲臭香甞味覺觸。為能知他心不。有作是說。彼不能知。所以者何。他心智起因緣色故。評曰。應作是說。初引發時則不能知。已成滿者雖不緣色而亦能知。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有十五種。是他心智所應取境。謂欲界及四靜慮。各有下中上三品心心所法。曾得有漏他心智有十二種。謂四靜慮各有下中上三品他心智。此中初靜慮曾得有漏他心智下品者。能知欲界三品及初靜慮下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中品者。能知欲界三品及初靜慮下中二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上品者。能知欲界及初靜慮各三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如是展轉乃至第四靜慮曾得有漏上品他心智。能知欲界及四靜慮各三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如曾得有漏十二種他心智知十五種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未曾得有漏十二種他心智知十五種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亦爾。無漏心心所法有十二種。是他心智所應取境。無漏他心智亦有十二種。謂四靜慮各有三品。此中第二靜慮無漏他心智下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唯下品無漏心心所法。中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下中二品無漏心心所法。上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三品無漏心心所法。如是展轉乃至第四靜慮上品無漏他心智。能知四靜慮各三品無漏心心所法。問何故上地下中品有漏他心智俱能知下地三品有漏心心所法。上地下中品無漏他心智。不知下地中上品無漏心心所法耶。答有漏無漏心心所法建立各異。謂有漏心心所法依相續建立。有一身相續中成就三品有漏心心所法。無漏心心所法依根品建立。無一身相續中成就二品無漏心心所法。況有成就三者。建立既別故知有異。

有十四種通果心心所法。皆是他心智所應取境。謂欲界初靜慮各有四靜慮果。第二靜慮有後三靜慮果。第三靜慮有後二靜慮果。第四靜慮唯有第四靜慮果。問初靜慮他心智。於欲界四靜慮通果心心所法。能知幾種。有作是說。能知四種。所以者何。一切皆是欲界攝故。復有說者。唯能知初靜慮果不知餘三。所以者何。如不知因果亦爾故。

諸他心智。於地度。根度。補特伽羅度。心心所法皆不能知。於地度心心所法不能知者。謂初靜慮他心智。不能知第二靜慮以上心心所法。乃至第三靜慮他心智。不能知第四靜慮以上心心所法。於根度心心所法不能知者。謂鈍根者他心智。不能知利根者心心所法。於補特伽羅度心心所法不能知者。謂有學他心智。不能知無學心心所法。問一切無學他心智。皆能知一切有學心心所法耶。答不也。謂時解脫他心智。不能知見至心心所法。見至他心智。亦不能知時解脫心心所法。所以者何。時解脫他心智。於見至心心所法根度故不知見至他心智。於時解脫心心所法補特伽羅度故不知。問有學上地他心智。無學下地他心智。此二為得互相知耶。答不也。所以者何。有學上地他心智。於無學下地他心智。補特伽羅度故不知。無學下地他心智。於有學上地他心智地度故不知。問聲聞上地他心智。如來下地他心智。此二為得互相知耶。答不也。所以者何。聲聞上地他心智。於如來下地他心智根度故不知。如來下地他心智。於聲聞上地他心智地度故不知。獨覺望餘乘准前義應說。

如來無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俱非他心智現所取境。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佛欲令他知者即知。謂佛若欲令鈍根者知我心。非利根者則蛇奴等亦知佛心。舍利子等皆不能知。若欲令傍生趣等知我心。非人天趣則傍生趣等亦知佛心。人及天趣皆不能知。云何知然。契經說故。謂契經說。一時佛住廣嚴城獼猴池側重閣精舍。時諸苾芻以世尊缽及彼自缽皆置露處。有一獼猴下娑羅樹來趣缽所。時苾芻眾恐彼損缽競驅逐之。佛言汝等不應驅逐。彼有別意須臾當知。時彼獼猴取世尊缽。徐還上樹成滿流蜜。安庠而下持奉世尊。以有蟲故世尊不受。佛起曾得有漏心品令彼去蟲。獼猴即知退住一處。擇去蟲已來奉世尊。未作淨故佛復不受。佛起曾得有漏心品。令彼以水遍灑作淨。獼猴即知退住一處。以水作淨還奉世尊。於是世尊哀愍為受。獼猴歡喜踴躍無量。舞蹈卻行墮坑而死。乘斯福業得生人中。長大出家勤修梵行。不久便獲阿羅漢果。世共號為獻蜜上座。尊者論力由彼因緣。以妙伽他而讚佛曰。

 無上天人調御士  能令惡趣亦知心
 若住甚深微妙定  乃至人天不能了

佛他心智能知三道。獨覺他心智能知二道。聲聞他心智能知一道。問佛得緣佛他心智不。有說不得。所以者何。無二如來俱出世故。復有說得。此說能緣不說現起。問獨覺得緣獨覺他心智不。答麟角喻者唯佛應知。眾出獨覺決定得緣獨覺他心智。此說能緣亦說現起。聲聞亦定得緣聲聞他心智。此亦說能緣亦說現起。異生定得緣異生他心智。如眾出獨覺及諸聲聞說。有作是說。麟角喻獨覺亦定得緣麟角喻獨覺他心智。亦說能緣亦說現起。餘世界中有麟角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唯佛無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定無他心智能緣現起者。無色界一切心心所法。定非他心智所緣。非其境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九十九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說一切有部)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

人天眼目

人天眼目序 予遊方時。所至盡誠。諮扣尊宿五宗綱要。...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

【註音版】大寶積經陏伽長者會

大寶積經陏伽長者會...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於十萬廣頌中略出) 開府儀同三司特...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奉 ...

佛說箭喻經

佛說箭喻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婆伽...

佛說樓閣正法甘露鼓經

佛說樓閣正法甘露鼓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

【註音版】增慧陀羅尼經

增慧陀羅尼經...

【佛教詞典】精進

梵語 vīrya,巴利語 viriya。音譯作毗梨耶、毗離耶。...

【佛教詞典】自內證

指自己內心所證悟之相。又作內證。內證即「外用」之對...

諸佛菩薩對眾生平等,但感應為何有差別

諸佛菩薩他對眾生說法的時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於我...

夢參老和尚在香港西方寺三壇大戒開示

2009年春(4月20日),夢參老和尚結束台灣弘法之行,...

如何才是真念佛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佈施;真能念佛...

開始很猛的人,退下來也很快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發心很猛,恨不得一腳就踏到。但...

果卿居士:感謝輕賤辱罵你的人

《金剛經》中告訴我們,有的人現在雖然持戒念經,也已...

往世惡業,今生病因

我們如果生病了,我們要思惟,它不是無緣無故的。生病...

念佛的精進與調適

各人應盡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須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是什麼因緣觸動了十法界的門

我們時刻的檢查自己的內心的相貌,從而反省自己的心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中生

【經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

如何判斷發心的正與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

心若無塵

心若無塵,人的氣質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蘊涵著高...

弘一法師供奉地藏菩薩之靈感

地藏菩薩廣大靈感,為諸大菩薩中第一,其靈感之益見於...

【視頻】龍泉寺早課

龍泉寺早課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音樂唱誦

《普賢行願品偈頌》音樂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