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智度論釋集散品第九(卷第四十二)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鳩摩羅什奉 詔譯

【經】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覺、不得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當為誰說般若波羅蜜?

「世尊!我不得一切諸法集、散,若我為菩薩作字言菩薩,或當有悔!世尊!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世尊!我不得色集、散,乃至識集、散,若不可得,云何當作名字?世尊!以是因緣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名字無所有故。

「世尊!我亦不得眼集、散,乃至意集、散,若不可得,云何當作名字,言是菩薩?世尊!是眼名字乃至意名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名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世尊!我不得色集、散,乃至法集、散,若不可得,云何當作名字,言是菩薩?世尊!是色字乃至法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眼識乃至意識,眼觸乃至意觸,眼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亦如是。

「世尊!我不得無明集、散,乃至不得老死集、散。世尊!我不得無明盡集、散,乃至不得老死盡集、散。

「世尊!我不得淫、怒、癡集、散,諸邪見集、散,皆亦如是。

「世尊!我不得六波羅蜜集、散,四念處集、散,乃至八聖道分集、散,空、無相、無作集、散,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集、散,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善、念入出息、念身、念死集、散,我亦不得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集、散。世尊!我若不得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集、散,云何當作字,言是菩薩?世尊!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世尊!我不得如夢五陰集、散,我不得如響、如影、如焰、如化五陰集、散,亦如上說。世尊!我不得離集、散,我不得寂滅、不生不滅、不示、不垢不淨集、散。

「世尊!我不得如、法性、實際、法相、法位集、散,亦如上說。

「我不得諸善、不善法集、散,我不得有為無為法、有漏無漏法集、散,過去、未來、現在法集、散,不過去、不未來、不現在法集、散。何等是不過去、不未來、不現在?所謂無為法。世尊!我亦不得無為法集、散。

「世尊!我亦不得佛集、散。世尊!我亦不得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諸佛,及菩薩、聲聞僧集、散。世尊!我若不得諸佛集、散,云何當教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世尊!是菩薩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世尊!我亦不得是諸法實相集、散,云何當與菩薩作字,言是菩薩?世尊!是諸法實相名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名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名字不住,亦不不住。」

【論】

問曰:

先品中已說「不見菩薩、菩薩字,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不內、不外、不中間」等,今何以重說?

答曰:

有四種愛:欲愛、有愛、非有愛、法愛。

欲愛,易見,其過不淨等。

有愛,無不淨等,小難遣。

非有愛,破有,似智慧故,難遣。

法愛者,愛諸善法利益道者。

法愛中過患難見,故重說;譬如小草加功少易除,大樹功重難除。

復次,上法與此法,有同有異:彼聞說菩薩字不見;此中說菩薩字不覺、不得,以不覺、不得故不見,非是智慧力少故不見。

問曰:

未行般若波羅蜜時,為有菩薩耶?今何以故言「不見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答曰:

從無始已來,眾生不可得,非行般若波羅蜜故不可得。但以虛誑顛倒,凡夫人隨是假名故謂為有;今行般若波羅蜜,滅虛誑顛倒,了知其無,非本有今無;本有今無,則墮斷滅。

復次,須菩提心悔,畏破妄語戒。所以者何?「佛法中一切諸法決定無我,而我說言『有菩薩、為說般若波羅蜜』,則墮妄語罪」,是故心悔。

復次,有心悔因緣:一切法以不可得空故皆空,所以者何?無集、無散故。

譬如眼、色因緣生眼識,三事和合故生眼觸,眼觸因緣中即生受、想、思等心數法。是中邪憶念故,生諸煩惱罪業;正憶念故,生諸善法。善、惡業受六道果報,從是身邊複種善、惡業,如是展轉無窮,是名為「集」。餘情亦如是。

「散」者,是眼識等諸法,念念滅故,諸因緣離故。是眼識等法,生時無來處,非如田上穀,運致聚集;若滅時無去處,非如散穀與民。

是名略說諸法集、散相。

生時無所從來,散時無所去,是諸法皆如幻化,但誑惑於眼!

問曰:

若爾,有集、散相,須菩提何以言「不覺、不得」?

答曰:

無來處故,集不可得;無去處故,散不可得。

復次,生無故集不可得,滅無故散不可得;畢竟空故集不可得,業因緣不失故散不可得。

復次,觀世間滅諦故,集不可得;觀世間集諦故,散不可得。

如是等義,當知集、散不可得,云何當作菩薩字?若強為名,是名亦無住,亦無不住。

問曰:

是名字何以故不住?

答曰:

名字在法中住,法空故名字無住處。如車,輪、輞、輻、轂等和合故有車名,若散是和合,則失車名。是車名非輪等中住,亦不離輪等中住;車名字,一、異中求,皆不得!失車名字故,名字無住處。因緣散時尚無,何況因緣滅!眾生亦如是,色等五眾和合故,有眾生字;若五眾離散,名字無住處。五眾離散時尚無,何況無五眾!

問曰:

若散時名字不可得,和合未散時,則有名字,何以言「不可得」?

答曰:

是菩薩名字一,五眾則有五;一不作五,五不作一。若五作一,如五匹物不得為一匹用;若一作五,如一匹物不得為五匹用。以是故,一菩薩字,不得五眾中住。

「非不住」者,若名字因緣和合無,則世俗語言眾事都滅;世諦無故,第一義諦亦無,二諦無故,諸法錯亂!

復次,若因緣中有名字者,如說火則燒口,說有則塞口;若名字不在法中者,說火不應生火想,求火亦可得水。

從久遠已來,共傳名字故,因名則識事。

以是故,說名字義,非住,非不住。

復次,是中須菩提自說因緣:「無所有故,是名字非住、非不住。」

如「菩薩名字」,「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亦如是。

問曰:

如上來說五眾諸法集、散不可得,今何以復說五眾?

答曰:

上直說五眾,今說五眾如夢、如幻。

復次,有人謂凡夫人五眾虛誑不實,如夢;聖人五眾非是虛誑。以是故,須菩提說:「如夢、如幻,同皆不住。」

問曰:

十譬喻中何以但說五事?

答曰:

若說十事,無在,但以隨眾生心說五喻,事辯故不盡說;或以五眾故說五喻。餘法亦如是。

「離」有二種:一者、身離,二者、心離。

身離者,捨家恩愛世事等,閑居靜處;心離者,於諸結使,悉皆遠離。

復有二種「離」:一者、諸法離名字,二者、諸法各各離自相。

此中說後二種離。所以者何?此中破名字故;餘處自相離。小乘法中,多說前二離。

「寂滅」亦有二種:一者、淳善相寂滅惡事;二者、如涅槃寂滅相,觀世間諸法亦如是。此中但說後寂滅。

「不生」亦有二種:一者、未來無為法名不生;二者、一切法實無生相,生不可得故。此中但說後不生。

「不滅」有三種:智緣滅,非智緣滅,無常滅。此中說無常滅;與此相違,故名不滅。

「不示」者,一切諸觀滅,語言道斷故,無法可示是法如是相——若有、若無,若常、若無常等。

「不垢不淨」、「如」、「法性」、「實際」、「法相」、「法位」義如先說。

問曰:

五眾法有集、散,與此相違,故言「不集不散」;如、法性、實際等,無相違故,云何言「不集不散」?

答曰:

行者得如、法性等,故名為「集」,失故名為「散」;如虛空雖無集無散,鑿戶牖名為「集」,塞故名為「散」。

「善」、「不善」,乃至「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佛」義,如先說。

是諸佛法及佛名字,無所依止,故皆空,不住、非不住。

【經】

「世尊!諸法因緣和合,假名施設,所謂菩薩。是名字於五受陰中不可說,十二入、十八界,乃至十八不共法中不可說,於和合法中亦不可說。世尊!譬如夢,於諸法中不可說;響、影、焰、化,於諸法中亦不可說。譬如名虛空,亦無法中可說。

「世尊!如地、水、火、風名,亦無法中可說;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名,亦無法中可說;如須陀洹名字,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名字,亦無法中可說;如佛名、法名,亦無法中可說——所謂若善、若不善,若常、若無常,若苦、若樂,若我、若無我,若寂滅、若離,若有、若無。

「世尊!我以是義故心悔:一切諸法集、散相不可得,若為菩薩作字,言是菩薩。世尊!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若菩薩摩訶薩聞作是說,般若波羅蜜如是相、如是義,心不沒、不悔,不驚、不畏、不怖,當知是菩薩必住阿鞞跋致性中,住不住法故。」

【論】

釋曰:

上來「非住、非不住門」,破菩薩名字及諸法;今以「異門」破菩薩名字,無法可說為菩薩。何以故?菩薩非是五眾,五眾非是菩薩;五眾中無菩薩,菩薩中無五眾;五眾不屬菩薩,菩薩不屬五眾;離五眾無菩薩,離菩薩無五眾。如是菩薩名字不可得,當知是空。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譬如夢中有所見,皆是虛妄,不可說;此夢中無有定法相——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但有誑心。餘影、響、焰、化,亦如是,但誑耳目!

如虛空,一切法中不可說,無相故。虛空與色相違故,不得說名為色;色盡處亦非虛空,更無別法故。若謂入出為虛空相,是事不然,是身業非虛空相;若無相,則無法。以是故,虛空但有名字;菩薩名字亦如是。

問曰:

如夢、虛空等,可但有名字;云何地、水、火、風實法,亦但有名字?

答曰:

無智人謂地等諸物以為實;聖人慧眼觀之,皆是虛誑。譬如小兒見鏡中像,以為實,歡喜欲取,謂為真實;大人觀之,但誑惑人眼。諸凡夫人見微塵和合成地,謂為實地;餘有天眼者,散此地,但見微塵;慧眼分別破散,此地都不可得。

復次,初品論中,種種破身相,如身破,地亦破。

復次,若地是實,云何一切火觀時皆是火?若以禪定觀為實,佛說「一切法空」為虛妄,但是事不然!

水、火、風,亦如是。

如四大為身,本猶尚爾,何況身所作持戒等諸業而不空!

如戒等麁業尚空,何況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等而不空!

若戒等五眾空者,何況是因緣得諸聖道果而不空!

若聖道果空者,何況須陀洹人乃至佛而不空!

以是故,菩薩名字雖善法,乃至有無法中出,不名為善,乃至不名為有無,集、散不可得故。

須菩提知空相如是,「云何說名菩薩,為說般若波羅蜜?」若菩薩聞是,不恐不畏,則是阿鞞跋致性中住,以如不住法住故。

「阿鞞跋致性」者,是菩薩未得無生法忍,未從諸佛授記,但福德、智慧力故,能信樂諸法畢竟空,是名「阿鞞跋致性中住」,得阿鞞跋致氣分故;如小兒在貴性中生,雖未成事,以姓貴故便貴。

【經】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色中不應住,受、想、行、識中不應住;眼、耳、鼻、舌、身、意中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中不應住;眼識乃至意識中不應住,眼觸乃至意觸中不應住,眼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中不應住;地種,水、火、風、空、識種中不應住;無明乃至老死中不應住。何以故?世尊!色、色相空,受、想、行、識、識相空。世尊!色空,不名為色,離空亦無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空,不名為識,離空亦無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乃至老死、老死相空,世尊!老死空,不名為老死,離空亦無老死;老死即是空,空即是老死。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不應色中住,乃至老死中亦不應住。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中不應住。何以故?四念處、四念處相空。世尊!四念處空,不名為四念處,離空亦無四念處;四念處即是空,空即是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中不應住。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檀波羅蜜中不應住,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中不應住。何以故?檀波羅蜜、檀波羅蜜相空,乃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相空。世尊!檀波羅蜜空,不名為檀波羅蜜,離空亦無檀波羅蜜;檀波羅蜜即是空,空即是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不應六波羅蜜中住。」

【論】

釋曰:

上須菩提以「謙讓門」說般若,雖言不說,而實為諸菩薩說般若波羅蜜。

今須菩提以「不住門」,直為菩薩說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有種種名字:「觀」、「修」、「相應」、「合」、「入」、「習」、「住」等,是皆名「修行般若波羅蜜」;但種種名字說,聞者歡喜。

復次,小有差別:「行」名聽聞、誦讀、書寫、正憶念、說、思惟、籌量、分別、修習等,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總名為「行」。

是行中分別故:初者名「觀」,如初始見物;日日漸學是名「習」;與般若波羅蜜相可,是名「合」;隨順般若波羅蜜,名「相應」;通徹般若波羅蜜,是名為「入」;分別取相有是事,名為「念」;常行不息,令與相似,是名為「學」;學已,巧方便觀,知是非得失,名為「思惟」;以禪定心共行,名為「修」;得是般若波羅蜜道不失,是名「住」;與住相違,名「不住」。

問曰:

先說諸法空,即是不住,今何以說「諸法中不應住」?

答曰:

先雖說,著法愛心難遣故,今更說。

復次,有無相三昧,入此三昧,於一切法不取相而不入滅定;菩薩智慧不可思議,雖不取一切法相,而能行道。如鳥於虛空中,無所依而能高飛;菩薩亦如是,於諸法中不住,而能行菩薩道。

問曰:

人心得緣便起,云何菩薩於一切法不住而不入滅定中?

答曰:

此中須菩提自說,所謂:「色、色相自空,色空為非色,亦不離空有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義,第二品中已說。乃至不應六波羅蜜中住,亦如是,以空故無所住。

【經】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文字中不應住,一字門、二字門,如是種種字門中不應住。何以故?諸字、諸字相空故,亦如上說。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諸神通中不應住。何以故?諸神通、諸神通相空,神通空不名為神通,離空亦無神通;神通即是空,空即是神通。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諸神通中不應住。」

【論】

釋曰:

有二種菩薩:一者、習禪定,二者、學讀。

坐禪者,生神通;學讀者,知分別文字。

「一字門」者,一字一語,如地名「浮」。

「二字門」者,二字一語,如水名「闍藍」。

「三字門」者,如水名「波尸藍」。

如是等,種種字門。

復次,菩薩聞一字,即入一切諸法實相中;如聞「阿」字,即知諸法從本已來無生;如是等。

如聞「頭佉」,一切法中苦相生,即時生大悲心。

如聞「阿尼吒」,知一切法無常相,即時入道聖行。

餘如「文字陀羅尼」中廣說。

「神通」義,先已說。

是二事畢竟空故,菩薩不於中住。

【經】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色是無常,不應住,受、想、行、識是無常,不應住。何以故?無常、無常相空。世尊!無常空,不名無常,離空亦無無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無常。

「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色是無常不應住,受、想、行、識是無常不應住。色是苦不應住,受、想、行、識是苦不應住;色是無我不應住,受、想、行、識是無我不應住;色是空不應住,受、想、行、識是空不應住;色是寂滅不應住,受、想、行、識是寂滅不應住,色是離不應住,受、想、行、識是離不應住;亦如上說。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如相中不應住,何以故?如相、如相空。世尊!如相空不名為如,離空亦無如;如即是空,空即是如。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法性、法相、法位、實際中不應住。何以故?實際空。世尊!實際空,不名為實際,離空亦無實際;實際即是空,空即是實際。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一切陀羅尼門中不應住,一切三昧門中不應住。何以故?陀羅尼門、陀羅尼門相空,三昧門、三昧門相空。世尊!陀羅尼門、三昧門空,不名為陀羅尼門、三昧門,離空亦無陀羅尼、三昧門;陀羅尼、三昧門即是空,空即是陀羅尼、三昧門。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中不應住。

「世尊!如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無方便故,以吾我心,於色中住,是菩薩作色行;以吾我心,於受、想、行、識中住,是菩薩作識行。若菩薩作行者,不受般若波羅蜜,亦不具足般若波羅蜜;不具足般若波羅蜜故,不能得成就薩婆若。世尊!如是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無方便故,以吾我心,於十二入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中住,是菩薩作十二入乃至作陀羅尼、三昧門行。若菩薩作行者,不受般若波羅蜜,亦不具足般若波羅蜜;不具足般若波羅蜜故,不能得成就薩婆若。

「何以故?色是不受,受、想、行,識是不受。色不受則非色,性空故;受、想、行,識不受則非識,性空故。十二入是不受,乃至陀羅尼、三昧門是不受。十二入不受,則非十二入;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不受,則非陀羅尼、三昧門,性空故。般若波羅蜜亦不受,般若波羅蜜不受,則非般若波羅蜜,性空故。如是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應觀諸法性空。如是觀心無行處,是名菩薩摩訶薩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薩婆若慧亦不受,內空故,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故。何以故?是薩婆若,不可以相行得,相行有垢故。何等是垢相?色相乃至諸陀羅尼、三昧門相,是名垢相。是相若受若修,可得薩婆若者。」

【論】

釋曰:

無常等聖行,及如、法性、實際、陀羅尼、三昧門,先已說。

問曰:

垢法中不應住,以罪故;善、無記法中何故不應住?

答曰:

是雖非罪,而生罪因緣;如佛此中說:「有菩薩以吾我心行般若波羅蜜,住色中着色,為生色故作諸業;受、想、行、識亦如是。為起五眾故行,是為不取般若波羅蜜。」是人雖言「我行般若波羅蜜」,是為世間行,不具足般若波羅蜜故,不能至一切智;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亦如是。

此中須菩提自說不住因緣,所謂「色是不受,若色不受則非色,性常空故。」

問曰:

是色無常、苦、空等,過罪故不受;譬如熱金丸,雖有金可貪,但以熱故知不可取。如是者有何咎,而強破五眾法?

答曰:

有二種著:一者、欲著,二者、見著。

有人觀是無常、苦等,破欲著,得解脫;或有人雖觀無常等,猶著法生見,為是人故,分別色相空,如是則離見著。

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亦如是。

問曰:

聲聞、辟支佛,一切法不受故漏盡;此中云何說「不受三昧,不與二乘共」?

答曰:

彼雖有不受三昧,無有廣大之用,不利不深,亦不堅固。

復次,聲聞、辟支佛漏盡時,得諸法不受;菩薩久來知一切法不受,皆如無餘涅槃,畢竟空,是故說「不與二乘共」。

復次,二乘有習氣,有礙有障故,雖有無受三昧,不清淨;如摩訶迦葉聞菩薩伎樂,於坐處不能自安。諸菩薩問言:「汝頭陀第一,何故欲起似舞?」迦葉答言:「我於人天五欲中永離不動;此是大菩薩福德業因緣變化力,我未能忍!如須彌山王,四面風起,皆能堪忍;若隨嵐風至,不能自安。」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

復次,此無受三昧,惟佛遍知;菩薩求佛道故,雖不能遍,而勝於二乘,以是故說「不與二乘共」。以人貴重是不受三昧而生著心,是故須菩提說:「不但是三昧不受,色乃至一切種智皆不受。」所以者何?須菩提自說因緣,所謂「十八空故不受」。

問曰:

何以故用是十八空觀諸法皆空?

答曰:

此中須菩提自說因緣:「取相著故,生諸結使。」「相」者,色乃至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相,皆是煩惱根本。若佛法中,乃至無有法微相可取者。

【經】

「先尼梵志於一切智中終不生信。云何為信?信般若波羅蜜,分別解知,稱量思惟,不以相法,不以無相法。如是先尼梵志,不取相,住信行中。用性空智,入諸法相,不受色,不受受、想、行、識。何以故?諸法自相空故,不可得受。

「是先尼梵志非內觀得故見是智慧,非外觀得故見是智慧,非內非外觀得故見是智慧,亦不無智慧觀得故見是智慧。何以故?梵志不見是法、知者、知法、知處故。

「此梵志非內色中見是智慧,非內受、想、行、識中見是智慧;非外色中見是智慧,非外受、想、行、識中見是智慧;非內外色中見是智慧,非內外受、想、行、識中見是智慧;亦不離色、受、想、行、識中見是智慧,內外空故。

「先尼梵志此中心得信解於一切智,以是故,梵志信諸法實相,一切法不可得故。如是信解已,無法可受,諸法無相、無憶念故。是梵志於諸法亦無所得,若取、若捨,取、捨不可得故。是梵志智慧亦不念,諸法相不念故。

「世尊!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此彼岸不度故。是菩薩色、受、想、行、識不受,一切法不受故;乃至諸陀羅尼、三昧門亦不受,一切法不受故。是菩薩於是中亦不取涅槃。未具足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未具足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何以故?是四念處非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非十八不共法,是諸法非法、亦不非法。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色不受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受。」

【論】

問曰:

此中何因緣說先尼梵志?

答曰:

此經種種因緣說法空,乃至無微相可取。人心疑怪不信,是理難見,以畢竟無相故。以是故須菩提引證小乘中尚有法空,何況行大乘法者而不信法空!

復次,如刪若婆婆羅門,善知一切智人相,見菩薩食乳糜,知今日當成佛。先尼,是其舅也。

耆年智德,有大名聞,出家廣讀一切經書,修心坐禪學道,時時,欲求智慧故,往詣論議堂。諸梵志言:六師皆自稱一切智。不蘭迦葉有大名聞,是大眾師,其弟子死,若小若大,皆不說其生處;餘五師弟子死,若小若大,皆說其生處。佛亦是大師,有大名聞,其弟子死,小者說其生處,大者不說其生處。先尼聞已,異時詣佛所,問訊已,一面坐。

問佛言:「佛聽,當問!」

佛言:「恣汝所問。」

先尼言:「昔我一時曾到論堂,與諸人論議;如昔所聞,具向佛說。是時我作是念:佛法說弟子小者更生,大者不生,何者為定?」

佛告先尼:「我法甚深,微妙難解!汝等長夜著諸異見、異欲、異法,汝於我法不能自見!」

先尼梵志白佛言:「我心敬佛,願加愍念,為說妙法;令我於坐得眼,無令空起!」

佛問梵志:「於汝意云何?汝見是色如去不?」

答言:「不也!」

「受、想、行、識如去不?」

答言:「不也!」

「色中如去不?」

答言:「不也!」

「受、想、行、識中如去不?」

答言:「不也!」

「離色如去不?」

答言:「不也!」

「離受、想、行、識如去不?」

答言:「不也!」

「汝更見無色,無受、想、行、識如去者不?」

答曰:「不也!」

「若汝種種門,不見如去者,應生疑言:佛法何者為定?」

答曰:「不應!」

佛告先尼:「若我弟子是法中不了了知者,說有後生,本來有我慢等殘故;若我弟子了了解知是義者,不說其生處,本來我慢等無殘故。」

先尼聞是已,即時得道。得道已,從坐起,白佛言:「願得出家為道!」即時鬢髮自墮,便成沙門,不久得阿羅漢,從佛得眼不虛故。

是經論議:先尼信者,信「佛能令我得道」,是名初信。然後聞佛破吾我,從本已來,常自無我;無我故諸法無所屬、如幻、如夢,虛誑不實,不可得取。得是信力已,入諸法實相,不受色是如去乃至識是如去。

問曰:

梵志何以答佛,皆言「不也」?

答曰:

梵志本總相為我,佛今一一別問,以是故,答佛言:「不也。」

復次,梵志聞人二種說我:或有說五眾即是我,或有說離五眾別有我。

若五眾即是我,則無別我。所以者何?我是一,眾是五,一不作五,五不作一。

復次,五眾無常生滅相,五眾是我亦應生滅,若生滅者則失罪福。

是五眾從因緣和合生,不自在;我若爾者,何用我為!不自在故。如是等過罪故,不得說言「色如去,受、想、行、識如去」。

離五眾亦不應有我,無相故。若知、見、受等,是皆五眾相,非是我相,智者云何說「離五眾而有我」?以是故言「不也」。若有言「別更有我、無五眾」,是亦不然,皆是顛倒妄見分別。

如是種種因緣知無我,「我」即是「如去」;諸法亦爾,皆同如去,以無主故,法無所屬。

復次,梵志推求得道智慧,於四處求之,皆無定相,所謂觀自身五眾名為內,外觀他身名為外,彼此名為內外;是三種智慧不得道,無智慧亦不得道。

復次,內者內六入,外者外六入。

復次,內名能觀智慧,外名所觀處。

是先尼知諸觀皆有過罪,何以故?

內以智慧力故,謂外諸法是常、無常,有、無等,非外法有定相;若有定相,則無智用。

又此智慧從外法因緣生,外法相不定故,智慧亦不定。

如稱為物故、物為稱故,二事相待,若離物無稱、離稱無物。無量教智名得道方便,得名得聖道果。

復次,略說實智慧義,所謂不見內五眾中,不見外五眾中,亦不見內外五眾中,亦不見離五眾中,見是智慧為實。

以無常智慧觀五眾無常,是智慧從因緣和合故有不實。著觀者邪見,不著者得道。若無常相是實者,何故著而不得道?

以是故,一切內外不見定智慧。若離是無常等觀得道者,一切凡人亦應得道,以是故說「離是智慧,亦無所得」。

爾時,梵志以是智慧,於一切法中心得遠離,於智慧亦復遠離;一切我見等取相邪見,一切皆滅,亦不從無智得。

爾時,梵志歡喜,觀無量法性相,佛真為大師!

「不捨」者,諸法中皆有助道力故。

「不受」者,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得故不受。

復次,諸結使煩惱,顛倒虛妄故無所捨,但知諸法如實相,無相、無憶念故,是名「菩薩不受、不捨波羅蜜」。名為般若波羅蜜,此彼岸不度故;世間即是涅槃相,涅槃相即是世間相,一相,所謂無相。若如是知,應當滅,以未具足諸功德故不滅;大慈悲、本願力故不滅。雖求佛道,於此法中亦無好丑相及受捨相。以是故,非法、亦非非法,是名「菩薩般若波羅蜜,一切相不受」。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二

 

上篇:大智度論

下篇:金剛般若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釋經論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金剛般若論

金剛般若論卷上 無著菩薩造 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後漢安息優婆塞都尉安玄共沙門嚴...

十地經論

十地經論序 侍中崔光製 十地經者。蓋是神覺之玄苑。靈...

四童子三昧經

四童子三昧經卷上 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

【註音版】佛說造塔功德經

佛說造塔功德經...

淨土法語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

得道梯橙錫杖經

得道梯橙錫杖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

佛說鞞摩肅經

佛說鞞摩肅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註音版】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佛教詞典】初地菩薩離五怖畏

【初地菩薩離五怖畏】 p0684   瑜伽四十七卷二十一頁...

【佛教詞典】一念不生

(術語)超越念慮之境界也。五教章上之三曰:頓教者,...

用數息觀來念佛

佛開示我們一種方便,叫出入息觀。出入息觀就是觀出入...

公平分配財產

在百喻經中有一則很有趣的短文:有一位父親,年老多病...

歲月年華,不與人期

為何不能棲心道業呢? 我們有種種執著,雖修學佛法亦不...

倓虛大師《念佛論》

佛法發源於印度,流傳於中國,乃至世界各國。其目的無...

明海法師《八大人覺經》

我們來看這部經,題目叫《佛說八大人覺經》,東漢安世...

臨終十聲念佛與一生五逆十惡孰輕孰重

臨終念佛十聲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

佛門的七眾弟子

一、比丘(Bhiksu):是男眾出家後,受具足戒者。 二、...

辦公室的兩舌與中傷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對人對己...

打坐要學會調理,不然就會出毛病

打坐要學會調理,調理什麼呢?調理行動,調理出入息,...

請法師到自己家供養,這樣是犯戒嗎

問: 弟子這裡有法師來,可是有師兄卻說是奔他而來的...

佛腳被刺的宿世因緣

釋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園精舍時,有一天早晨,世...

請您做胎兒的觀音菩薩

請原諒我的冒昧,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當我知道在您...

【視頻】《觀音菩薩普門品》善音居士念誦

《觀音菩薩普門品》善音居士念誦

【視頻】普門頌(音樂唱誦版)

普門頌(音樂唱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