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都部陀羅尼目

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都部陀羅尼目一卷

開府儀同王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瑜伽本經都十萬偈。有十八會。初會經名一切如來真實攝。其經說五部。佛部(毘盧遮那佛以為部主)金剛部(阿閦佛為部主)寶部(寶生佛以為部主)蓮花部(阿彌陀佛以為部主)羯磨部(不空成就佛以為部主)彼五部主。各有四菩薩以為眷屬。前右左背而安列。四內供養。各屬四部。次第應知。四外供養亦屬四部。四門鉤索鎖鈴。四部次第應知。

又有四方賢劫中十六大菩薩。表賢劫中一切菩薩。

又外有五類天。一一類有四天。總有二十天並妃後。

復有五類成二十。五類者上界四天。

 住虛空四天  游虛空四天
 地居有四天  居地底四天

瑜伽部曼茶羅有四。一金剛界。二降三世。三遍調伏。四一切義成就。此四曼茶羅。表毘盧遮那佛內四智菩薩。謂金剛灌頂蓮花羯磨為四智。

又四智謂大圓鏡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為四智矣。又一一曼茶羅。建立六曼茶羅。所謂大曼茶羅。三昧耶曼茶羅。法曼茶羅。羯磨曼茶羅。四印曼茶羅。一印曼茶羅。唯降三世曼茶羅具十曼茶羅。餘皆具六曼茶羅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攝盡。大智印。以五相成本尊瑜伽。三昧耶印(以二手和合金剛縛發生成印)。

法智印(名本尊種子法身三摩地一切契經文義)羯磨智印(以二手金剛拳如執持器仗幖幟如身威儀形)。

又瑜伽中四種眼(敬愛法)。熾盛眼(鉤召)忿怒眼(降伏心殺害煩惱也)慈悲眼(除毒息怨敵也)。

又一切如來教集瑜伽中。一百二十種護摩。依二十五種爐。於護摩爐中。契印幖幟各異。所求迅速成辦。世間出世間成就果報。諸會浩汗文義稍多。恐文繁。且略指方隅。依毘盧遮那成道經。大本十萬偈。可有三百卷經。唐國所譯略本七卷。此經中。說一百六十心十緣生句。及五輪。地輪水輪火輪風輪空輪也。此經中。二種修行。菩提心以為因。大悲以為根本方便為究竟。依勝義世俗。二諦若依勝義修行。建立法身曼茶羅。是故此經中說。先稱虛空中曼茶羅。是故觀本尊法身。遠離形色猶如虛空。住如是三摩地。若依世俗諦修行。依四輪以為曼茶羅。本尊。

聖者若黃色。住地輪曼茶羅(其形方名金輪)聖者若白色。住水輪曼茶羅(其形圓名水輪)聖者若赤色。住火輪曼茶羅(其形三角)聖者若青若黑。住風輪曼茶羅(其形如半月)大曼茶羅安於八葉蓮花台。五佛四菩薩安於台葉。中曼茶羅外。又有三種曼茶羅。一者一切如來曼茶羅。二者釋迦牟尼曼茶羅。三者文殊師利曼茶羅。此曼茶羅。名為大悲胎藏曼茶羅。若弟子受灌頂法。小曼茶羅極微妙委曲。餘部所不代。此中修行供養。兼存二種法謂事與理為二也此經中。護摩火天有四十種。就中一十二種火為最勝。爐形及木。有乳果類苦練。所用各不同。東西南北祈願各殊。內外護摩亦依五輪。求四種事速疾成就。息災增益降伏敬愛。所請火天各各不同。寂靜熙怡忿怒喜怒。次第應知。

若蘇悉地經。教中依三部。所謂佛部(五佛頂等)蓮花部種類甚多。金剛部金剛薩埵等。變化無量。有三種三昧耶。佛部蓮花部金剛部。有三部心真言。

爾那爾迦(半音呼一)阿嚧力(二)嚩日囉(二合)地叨(二合)(三)

部主有三種。金輪王佛頂佛部主。蓮花部主馬頭觀自在。金剛部主三世勝金剛。

三種部母。佛部佛眼以為部母。蓮花部白衣觀自在以為部母。金剛部忙麽雞菩薩以為部母。

三種明妃。佛部無能勝菩薩以為明妃。蓮花部多羅菩薩以為明妃。金剛部金剛孫那利菩薩以為明妃。

三種忿怒。不動尊佛部忿怒。忿怒鉤蓮花部忿怒。軍茶利金剛部忿怒。

有四種界。金剛橛地界。金剛牆八方界。金剛網上方界。密縫。阿三莽儗儞界。

又有四種界。結護曼茶羅。金剛索護東方。金剛幢幡護西方。金剛迦利護南方。金剛峯護北方。又大界名商羯羅。設佛頂護輪王等隣近。不被障礙。此經中。修真言者成就世間悉地。依時依處。時者謂三時。處謂本尊像前。有供養五種。除閼伽。一者塗香。二者花鬘。三者燒香。四者飲食。五者燈明。白(北)黃(東)黑(南)赤(西)隨息災增益降伏敬愛。所求應知。成就者十八種物隨身。廣如經說。

三時澡浴三時換衣。一月分為四時。從月生一日至八日。應作息災。從九日至十五日。應作增益。從十六日至二十三日。應作降伏。從二十四日至月盡日。為敬愛法。[麩-夫+主]呬耶經亦同蘇悉地。說分佈曼茶羅。及絣地法。此經中極微細。不可具錄。

又八方。其護持帝王營從兵法。五天竺國深敬信佛法。於帝王可傳。蘇婆呼童子經。此經中說辦求成就人護摩。杵金銀銅鐵石水精佉陀羅木等。無量種各不同杵。五股三股一股。長十六指為上。十二指為中。八指為下。乃至一指節者為下。此經中說。不持金剛杵。念誦者無由得成就。金剛鈴者。是般若波羅蜜義金剛杵者是。菩提心義。能壞斷常二邊。契合中道。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證金剛三摩地獲金剛智。坐金剛座。亦是一切智智。亦名如來自覺聖智。若不修此三摩地智。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恐文繁不能廣述。若廣釋。窮劫不可說盡。怚唎三昧耶經。同毘盧遮那集會。所有聖眾修行教法。自性成就。此教中修行者。但住菩提心。大悲志願。不捨無盡眾生界。所不應事不可建不可食若為者犯三摩耶。此經中。說誦大輪金剛真言。不染諸愆過。以為方便。現生一切真言速疾成就。此經中不動尊等。四十二如來僮僕使者。若修真言行菩薩。堅持菩提心。我等承事供養擁護。食彼修行者殘食。彼等至無上菩提諸有作障者毘那夜迦不。得其便。速證無上菩提。

都部陀羅尼目一卷


上篇:總釋陀羅尼義讚

下篇:念誦結護法普通諸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阿吒薄[牛*句]付囑咒

阿吒薄[牛*句]付囑咒 南無阿吒薄[牛*句]摩俱吒耶 摩...

金剛頂經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

金剛頂經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 唐南天竺國三藏金剛...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序 惟夫聖力難准靈心...

六字神咒經

六字神咒經 南天竺國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唵婆髻馱那...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勝慧佛、善□□□□□□...

千手千眼大悲懺法

楊枝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 利人天 福壽...

佛說法集經

佛說法集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淨土生無生論

淨土生無生論 幽溪沙門傳燈撰 稽首能仁圓滿智,無量壽...

佛說賢首經

佛說賢首經一卷 西秦沙門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註音版】佛說咒齒經

佛說咒齒經...

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

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

佛說太子慕魄經

佛說太子慕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古來世時經

佛說古來世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

【佛教詞典】心清淨

【心清淨】 p0350 如四一切種清淨中說。 二解 如八種異...

【佛教詞典】烏啄支富敷

(真言)神咒名。譯曰眾生五欲淤泥臥提拔令出三界。見...

吃肉時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這樣問過我說:師父,我現在還不能忌口。(所謂不...

一進佛寺心生歡喜,皆是過去生有甚深善根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回玉佛寺打禪七,...

慾望的過患

《楞嚴經》上佛說: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

成為內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日,佛陀告訴比丘們:...

一念心性清淨本然,怎麼就產生山河大地呢

《法華經》開顯了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謂的相...

聖嚴法師《歡喜心快樂做功德》

有的人會疑惑,做義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讓人得到什...

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

承問: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此則不難。若能念念了...

憨山大師:出生死法

佛所說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門,但其中只有念...

在生活中轉煩惱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沒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飯、人來客...

隨順世緣離糾纏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喫茶去》,講了我們要安住當...

追求見佛、追求功夫成片,容易出問題

我們念佛行人常常會犯一個問題,就是他念佛就很想見佛...

我們要悟的是什麼

問: 經典裡經常講的開悟、頓悟的悟是動詞,悟的對像...

【視頻】《僧伽吒經》聆志居士讀誦

《僧伽吒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男聲念誦

《普賢行願品》男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