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八契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十八契印

從師獲灌頂。既蒙印可已不久當成就。弟子具此相方可為傳授此。即如意寶。能成就諸事業。如經說處所。山間及流水清淨阿蘭若隨樂之澗谷。離諸厄怖難。隨力嚴供具。行人面於本方拜禮本尊。次禮餘方佛。以五輪著地。如教之敬禮。雙膝長跪已。合掌虛心住誠心。盡說陳三業一切罪。

我從過去世流轉於生死。今對大聖尊盡心而懺悔。如先佛所懺我今如亦是。願垂加持力眾生悉清淨。以此大願故自他獲無垢。

密言曰。

唵薩嚩(二合)婆嚩輸馱薩嚩達磨薩嚩(二合)婆嚩輸度唅

次對本尊前。結跏趺坐或半跏趺坐。起大悲心。我修此法為一切眾生。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先磨諸香以用塗手。然後結於佛部三昧耶陀羅尼印。以二手虛心合掌。開二頭指屈輔二中指上節。二大指屈輔二頭指下節。其印成。置印當心想於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分明如對目前。至心誦真言七遍。真言曰。

唵怛他(引)蘖都納婆(二合)嚩(引)也娑嚩(二合引)訶(引)

由結此印及誦真言故。即警覺一切如來。悉當護念加持行者。以光明照觸。所有罪障皆得消滅。壽命長遠福慧增長。佛部聖眾擁護歡喜。生生世世離諸惡趣。蓮華化生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次蓮華部三昧耶 以二手虛心合掌。散開二頭指二中指二無名指。屈如蓮華形安於當心。想觀自在菩薩相好具足。誦真言七遍於頂右散真言曰。

唵跛娜謨(二合)納婆(二合)嚩(引)也娑嚩(二合引)訶(引)

由結此印及誦真言故。即警覺觀自在菩薩等持蓮華部聖眾。悉皆歡喜加持護念。一切菩薩光明照觸。所有業障皆得除滅。一切菩薩常為善友。

次結金剛部三昧耶印 以左手翻掌向外。以右手掌背安左手背。用左右大指小指。互相鉤如金剛杵形。安置於當心想金剛手菩薩。誦真言七遍。頂上左散之。真言曰。

唵嚩日盧(二合)納婆(二合)嚩(引)也娑嚩(二合)訶(引)

由結此印及誦真言故。即警覺一切金剛部聖眾。加持擁護。所有罪障皆悉除滅。一切病苦痛不著身。當得金剛堅固之體。

次結護身三昧耶 以二手內相叉右押左。竪二手中指。屈二頭指如鉤形。於中指背勿令相著。並二大指押無名指即成。印身五處。所謂額。次右肩。次左肩。次心。次喉。於頂上散。各誦真言一遍。真言曰。

唵嚩日羅(二合)銀儞(二合)缽囉(二合引)捻跛跢(二合引)也娑嚩(二合)訶(引)

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加持故即成被金剛甲冑。所有毘那夜迦及諸天魔。作障礙者退散馳走。悉是見行者光明被身威德自在。若居山林及在險難皆悉無畏。水火等災一切厄難。虎狼獅子刀杖枷鎖如是等事皆悉消滅。見者歡喜命終已後不墮惡趣。當生諸佛淨妙國土。

次結地界真言印 右無名指入左無名指小指內。右中指入左中指頭指內。左亦如之。餘指並頭相拄。即想印成火焰金剛杵形。以大指著地掣之。一掣一誦至三便止。隨意大小標心。即成堅固地界。真言曰。

唵枳裡枳裡縛日羅(二合引)縛日裡(二合)部律(二合半音)滿馱滿馱吽發吒(半音)

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加持地界故。下至水際如金剛座。天魔及諸障者不為惱害。少加功力速得成就。

次結方隅金剛牆真言印 准前地界印。開二大指竪之側如牆形。想印如金剛杵形。右遶身三轉標心大小。即成金剛堅固之城。諸佛菩薩尚不違越。何況諸餘難調伏者。毘那夜迦。及毒蟲利牙爪者不能輔近。真言曰。

唵薩羅薩羅縛日羅(二合)缽羅(二合)迦(引)羅吽(引)發吒(半音)

行者次應想。於壇中八葉大蓮華上有獅子座。座上有七寶樓閣。垂諸瓔珞繒綵幡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飲食摩尼為燈作此觀已而誦此偈。

 以我功德力  如來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養而住

說此偈已。

次結大虛空藏普通供養印 以二手合掌。以二中指外相叉。以二頭指相柱。反蹙如寶形。結印成已誦真言四遍。普通供養真言曰。

唵誐誐曩三(去)婆(去)

由誦此真言加持故。所想供養供具真實無異。一切賢聖眾皆得受用。

次應結寶車輅印 二手內相叉仰掌。頭指橫相柱。以二大指各捻頭指根下。想七寶車輅金剛駕御寶車。乘空而去至於本尊極樂世界。誦真言三遍。真言曰。

唵都嚕都嚕吽

由此真言印加持故。七寶車輅至本尊國土。想本尊及諸聖眾眷屬圍繞乘寶車輅。至於道場虛空而住。

次結請車輅印 准前印。以大指向身。撥中指頭。誦真言三遍。真言曰。

娜麽悉底羅野(四合)地尾(二合)迦(引)喃(引)(一)怛他(引)蘖多(引)南(引)(二)唵嚩日朗(二合)銀儞野(二合引)羯利沙(二合)也娑嚩(二合引)訶(引)

由結此真言印加持故。聖眾從本土來至道場空中而住。

次結請本尊三昧耶降至於道場印。二手內相叉作拳。左大母指入掌。次右大母指向身招之真言曰。

唵爾曩爾迦(半音)唵阿盧力迦(半音)唵嚩日羅特勒迦(半音)阿蘖車阿蘖車娑嚩(二合)訶

由此真言印加持故。本尊不越本誓故。即赴集於道場。

次應闢除諸作障者。結蓮華部明王馬頭觀自在菩薩真言印。二手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於掌內甲相背。竪開二大指。以印左轉三匝。心想闢除諸作障者。一切諸魔見此印已。退散馳走。以印右旋三匝。即成堅固火界。真言曰。

唵阿蜜裡(二合)都納皤(二合)嚩吽發吒(半音)娑嚩(二合)訶

次結上方金剛網印 准前牆印二大指捻二頭指下節。誦真言三遍。頭上右轉三匝便止。真言曰。

唵尾娑普(二合)羅捺落(二合)乞叉(二合)嚩日羅(二合)半惹羅吽發吒

由此網印真言加持故。即成金剛堅固不壞之網。

次結火院密縫印 以左手掩右手背。竪二大指誦真言三遍。右繞身三匝。想金剛牆外火院圍繞。真言曰。

唵阿三莽擬儞(二合)吽發吒

次獻閼伽香水真言印 二手捧器。想浴聖眾足。誦真言三遍。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南(引)誐誐曩娑莽(引)娑莽娑嚩(二合引)訶(引)

由獻閼伽香水故。行者三業清淨洗滌煩惱垢。

次結獻蓮華座印 二手虛心合掌。舒開左右無名指中指頭指屈如微敷蓮華形。在寶樓閣內。想諸聖眾及本尊各坐本位。眷屬圍繞了了分明。誦真言三遍。真言曰。

唵迦麽攞娑嚩(二合引)訶(引)

由結花座印誦真言故。行者當得十地滿足。當得金剛之座。

次結普供養印 二手合掌。以右押左交指即成。誦真言三遍。想無量無邊塗香雲海花鬘雲海燒香雲海飲食燈明等雲海。皆成清淨廣多供養普供養。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南薩縛他(引)欠搵娜蘖底娑頗(二合)羅呬[牟*含]誐誐曩(引)劍娑嚩(二合)訶(引)

十八契印者。傳雲惠果和尚製。或云弘法大師作。今按三十帖冊子目錄雲。大聖歡喜天經一卷(不空譯末有十八道頸次第)。又云。梵字十八道真言。以此思之。大師據件二本記之乎。

十八契印生起略頌(就生起意)。

 一莊嚴行者五種  淨佛蓮金及被甲
 二者結界法二種  一地結二金剛牆
 三者莊嚴道場二  道場虛空普供養
 四者勸請法三種  送車請車亦奉請
 五者結護法三種  當部明王網火院
 六者供養法三種  閼伽花座普供養
 初二供養別供也  唯別奉獻本尊供
 後一供養總供也  獻本尊及諸聖眾
 總六別十八軌則  是名十八契印耳
 生起次第如何者  欲入秘密總持門
 先須調淨莊嚴身  既身調淨莊嚴者
 亦應加持淨界地  既界地加持事修者
 當須莊嚴於道場  既亦道場莊嚴者
 應請本尊大聖尊  既得奉請聖尊者
 勇勐精進結護法  結護內外無障礙
 然後當致供養也  不起於座成悉地


上篇:清淨法身毗盧遮那心地法門成就一切陀羅尼三種悉地

下篇:佛說陀羅尼集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 西天嗣祖禪師...

毗沙門儀軌

毘沙門儀軌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阿他...

釋迦牟尼佛成道在菩提樹降魔讚

釋迦牟尼佛成道在菩提樹降魔讚 爾(而以反)多(平音)麽...

大悲心陀羅尼修行念誦略儀

大悲心陀羅尼修行念誦略儀 唐北天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佛說乳光佛經

佛說乳光佛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海龍王經

佛說海龍王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行品第一...

【註音版】玉耶經

玉耶經...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三藏沙門義淨譯 如是我...

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

大乘密嚴經

大唐新翻密嚴經序 朕聞西方有聖人焉,演不言之言、垂...

【註音版】食施獲五福報經

食施獲五福報經...

【佛教詞典】不淨行

又名非梵行,梵是清淨的意思,非梵行是指淫事,因愛染...

【佛教詞典】三時學會

研究佛教唯識法相的學術團體。1927年成立於北京。1921...

你的債都還了嗎

小和尚救回一個輕生者。那人悠悠醒轉,對方丈說:謝謝...

觀音菩薩的由來

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是在亞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為人...

這樣的人心特別狡詐和陰險,而且城府很深

隨煩惱二十:諂者。 謂罔他故,矯設異儀,諂曲為性。能...

罪福相追 終無遠離

過去有一個國王,身邊有五位大臣,其中一位大臣前去請...

弘一大師:改過十訓

1、虛心: 常人不解善惡,不畏因果,決不承認自己有過...

顧源居士往生紀

明朝顧源居士,又稱寶幢居士。少年時性格豪放,善於寫...

人際關係的圖解

...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一) 放下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是...

世界四大乾果之核桃

核桃,在國際市場上與扁桃、腰果、榛子一起,併列為世...

所有一絲一毫之善,皆悉以此迴向往生

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

如何改變第八意識

問: 師父慈悲,阿彌陀佛!師父剛講到第八識,最究竟...

念佛動中修,要修到什麼程度呢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們一個人不是沒事幹的,...

【視頻】《蘇婆呼童子經》聆志居士念誦

《蘇婆呼童子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早課簡略版(文殊講堂)

早課簡略版(文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