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般舟三昧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般舟三昧經卷下

請佛品第十

跋陀惒菩薩整衣服,長跪叉手白佛言:「我欲請佛及比丘僧,明日於舍食,願佛哀受請。」佛及比丘僧默然悉受請。

跋陀惒菩薩知佛已受請,起至摩訶波喻提比丘尼所,白比丘尼言:「願受我請,明日與比丘尼俱,於舍小飯。」摩訶波喻提比丘尼即受請。

跋陀惒菩薩語羅鄰那竭菩薩:「舍弟,諸郡國其有新來人,悉請會佛所。」羅鄰那竭菩薩前至佛所,為佛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我兄請佛,所有新來人,悉欲請於舍食,願哀受之。」

跋陀惒菩薩、羅鄰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倫調菩薩,悉與宗親俱,前以頭面著佛足,及為比丘僧作禮。作禮已,竟從佛所去,歸到羅閱祇國,至跋陀惒菩薩家,共相佐助作諸飯具。四天王、釋提桓因、梵三缽,皆共疾來,佐助跋陀惒菩薩作眾飯具。

爾時,跋陀惒菩薩,宗親共莊嚴羅閱祇國,持若干種雜繒帳覆一國中,其街巷市里皆懸繒幡,舉一國中悉散華燒香,作百種味飯具用佛故。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貧窮乞丐者,其飯具適等。何以故?不有偏施,於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悉平等。

跋陀惒與八菩薩,與諸宗親,以飯時俱往詣佛前,以頭面著佛足,卻白佛言:「飯食具以辦,願佛可行。」時佛與比丘僧,皆著衣持缽,俱詣來會者,皆隨行佛入羅閱祇國中,到跋陀惒菩薩家。

跋陀惒菩薩作是念:「今佛威神故,令我舍極廣大,悉作琉璃,表裡悉相見,城外悉見我舍中,我舍中悉見城外。」佛即知跋陀惒心所念。佛便放威神,令跋陀惒舍極廣大,舉一國中人民,悉見於舍中。佛前入跋陀惒菩薩家坐,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各異部悉坐於舍中。跋陀惒菩薩見佛比丘僧坐已,自供養佛、比丘僧,若干百種飯手自斟酌。佛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已乃飯。諸貧窮者悉等與,悉各平足,皆持佛威神恩使之足。跋陀惒菩薩,見佛諸弟子悉飯已,前行澡水,畢竟持一小機,於佛前坐聽經。為跋陀惒菩薩及四輩弟子說經,莫不歡喜者,莫不樂聞者,莫不欲聞者。佛以經請比丘僧及諸弟子,佛起與比丘僧俱去。

跋陀惒菩薩飯已,與宗親俱,出羅閱祇國到佛所,前為佛作禮,皆卻坐一面。及羅鄰那竭菩薩、橋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倫調菩薩、跋陀惒菩薩,見人眾皆安坐已前問佛:「菩薩用幾事得見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

佛告跋陀惒菩薩:「菩薩有五事,疾得見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學持諦行心不轉。何等為五?一者、樂於深經無有盡時不可得極,悉脫於眾災變去,以脫諸垢中,以去冥入明,諸朦朧悉消盡。」

佛告跋陀惒:「是菩薩逮得無所從來生法樂,逮得是三昧。復次,跋陀惒,不復樂所向生,是為二。不復樂喜於餘道,是為三。不復樂於愛慾中,是為四。自守行無有極,是為五。

「菩薩復有五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五?一者、佈施心不得悔,無所貪,無所惜,從是不得有所希望,施人已後不復恨。復次,跋陀惒,菩薩持經佈施,為他人說經,所語者安諦,無有疑,無所愛惜,說佛深語身自行立是中。復次,跋陀惒,菩薩不嫉妬,所作無有疑,卻睡臥,卻五所欲,不自說身善,亦不說他人惡。若有罵者,若有形者,亦不得恚,亦不得恨,亦不得瞋。何以故?入空行故。復次,跋陀惒,菩薩是三昧自學復教他人,書是經著好疋素上使久在。復次,跋陀惒,菩薩所信多樂,敬長老及知識,於新學人若得所施,當念報恩,常有識信,受人小施念報大,何況於多者!菩薩常樂重於經,棄捐無反覆之意,常念有反覆,如是者得三昧疾。」

佛爾時頌偈言:

「常愛樂法在深解, 於諸習欲不貪生,

 游步五道無所著, 如是行者得三昧。

 好喜佈施不想報, 所惠無著不退念,

 所與不見有受者, 唯欲得解佛深慧。

 愍傷眾生行佈施, 其心喜勇不悔恨,

 常立佈施及戒忍, 精進一心智慧事。

 具足六度攝一切, 慈悲喜護四等心,

 善權方便濟眾生, 如是行者得三昧。

 若有興施除慳貪, 其心歡踴而授與,

 既施之後恆欣喜, 如是行者得三昧。

 曉知經法分別句, 聞深要義佛所教,

 講說微妙道德化, 如是行者得三昧。

 其人學誦是三昧, 具足解慧為人說,

 令此經法得化存, 如是行者得三昧。

 常不秘奧佛經法, 不望供養乃為講,

 唯求安隱佛道地, 如是行者得三昧。

 除去所著棄諸蓋, 捐去貢高及慢大,

 不自稱譽說彼短, 終不復起吾我想。

 其有寂定意不起, 便能解是道定慧,

 棄捐諛諂心清淨, 用是速逮不起忍。

 常行至誠無綺飾, 其願具足無缺減,

 植眾正德無邪行, 愛樂法者得道疾。

 所誦習經常不忘, 常護禁戒清淨行,

 如是行者得佛疾, 何況奉是寂三昧!」

佛告跋陀惒菩薩:「往昔無數劫,提和竭羅佛時,我於提和竭羅佛所,聞是三昧即受持是三昧,見十方無央數佛,悉從聞經悉受持。爾時諸佛悉語我言:‘卻後無央數劫,汝當作佛,名釋迦文。’」

佛告跋陀惒菩薩:「我故語汝,今自致作佛。是三昧若曹當學,為知內法第一,眾所不能及,出眾想去。其有於是三昧中立者,念得佛道。」

佛爾時頌偈言:

「憶念我昔定光佛, 於時逮得是三昧,

 即見十方無數佛, 聞說尊法深妙義。

 譬有德人行采寶, 所望如願輒得之,

 菩薩大士亦如是, 經中求寶即得佛。」

跋陀惒菩薩白佛:「當云何守是三昧?天中天。」

佛告跋陀惒菩薩:「色不當著,不當有所向生,當行空,是三昧當守。何等為三昧?當隨是法行。復次,跋陀惒,菩薩自觀身無身,亦無所觀,亦無見,亦無所著,本亦無所盲,亦無所聾。如經中法,視住亦無所見,亦無所著,無所著為守道者;於法中無所疑,不疑者為見佛,見佛者為疑斷。諸法無所從來生。何以故?菩薩有法疑想便為著。何等為著?有人、有壽命、有德、有陰、有人、有對、有想、有根、有欲,是為著。何以故?菩薩見諸法無所著,是念亦不見。何等為不見?譬如愚人學餘道自用,有人謂有身,菩薩不作是見。菩薩何等為見?譬如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阿惟越致、辟支佛、阿羅漢所見,不喜不憂;菩薩如是見,亦不喜亦不憂;守是三昧,亦不喜亦不憂。譬如虛空,無色無想,清淨無瑕穢;菩薩見諸法如是,眼無所罣礙見諸法,用是故見諸佛。見諸佛如以明月珠持著琉璃上,如日初出時,如月十五日在眾星中央時,如遮迦越王與諸群臣相隨時,如忉利天王釋提桓因在諸天中央時,如梵天王在眾梵天中央最高坐,如炬火在高山頂燒,如醫王持藥行愈人病,如師子出獨步,如眾野鷹飛行虛空中道有導,如冬月高山上積雪四面皆見,如天地大界金剛山卻臭穢,如下水持地,如風持水,諸穢濁悉清淨,如虛空等,如須彌山上忉利天為莊嚴,諸佛如是,佛持戒,佛威神佛功德,無央數國土悉極明;是菩薩見十方佛如是,聞經悉受得。」

佛爾時頌斯偈言:

「佛無垢穢離塵勞, 功德眾竟無所著,

 尊大神通妙音聲, 法鼓導義喻諸音。

 覺天中天脫諸慧, 種種香華以供養,

 以無數德奉舍利, 旛蓋雜香求三昧。

 聞法普妙學具足, 遠離顛倒喻滅度,

 終不想著於空法, 當志解妙無礙慧。

 清淨如月日出光, 譬如梵天立本宮,

 常清淨心念世尊, 意無所著不相空。

 譬如冬月高山雪, 若如國王人中尊,

 摩尼清淨超眾寶, 觀佛相好當如是。

 如鷹王飛前有導, 虛空清淨無穢亂,

 紫磨金色佛如是, 佛子念此供養尊。

 去諸幽冥除暗愚, 即悉速逮淨三昧,

 捐舍一切諸想求, 無垢穢行得定意。

 無有塵勞釋垢穢, 棄去瞋恚無愚癡,

 其目清淨自然明, 念佛功德無礙慧。

 思佛世尊清淨戒, 心無所著不想求,

 不見吾我及所有, 亦不起在諸色相。

 舍離生死無眾見, 棄舍貢高慧清淨,

 遠除憍慢不自大, 聞寂三昧離邪見。

 其有比丘佛子孫, 信比丘尼清信士,

 除去貪慾清信女, 念精進學得是法。」

無想品第十一

佛告跋陀惒菩薩:「若有菩薩,欲學是三昧疾得者,當先斷色、思想,當棄自貢高;已斷思想,已不自貢高,已卻當學是三昧。不當諍。何等為諍?誹謗於空是故不當共諍。不當誹謗空,卻誦是三昧。」

佛告跋陀惒:「若有菩薩學誦是三昧者,有十事於其中立。何等為十?一者、其有他人,若饋遺缽、震越、衣服者不嫉妬;二者、悉當愛敬人,孝順於長老;三者、當有反覆念報恩;四者、不妄語遠離非法;五者、常行乞食不受請;六者、當精進經行;七者、晝夜不得臥出;八者、常欲佈施天上天下,無所惜終不悔;九者、深入慧中無所著;十者、先當敬事善師視如佛,乃當卻誦是三昧。是為十事,當如法,作是行者便得八事。何等為八事?一者、於戒清淨至究竟;二者、不與餘道從事,出入智慧中;三者、於智慧中清淨,無所復貪生;四者、眼清淨,不復欲生死;五者、高明無所著;六者、清淨於精進自致得佛;七者、若有人供養者不用故喜;八者、正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動。是為八事。」

佛爾時頌偈言:

「有黠慧者不起想, 棄捐貢高及自大,

 常行忍辱無粗漏, 爾乃為學是三昧。

 智者心明不諍空, 無想寂定是滅度,

 不誹謗法莫諍佛, 如是行者得三昧。

 明者於是無憍慢, 常念佛恩及法師,

 堅住淨信志不動, 爾乃為學是三昧。

 心不懷嫉遠杳冥, 不起狐疑常有信,

 當行精進不懈怠, 如是行者得三昧。

 比丘學是常分衛, 不行就請及聚會,

 心無所著不畜積, 如是行者得三昧。

 設使手得斯法教, 及持奉行此經卷,

 已具足意待如佛, 然後學誦是三昧。

 住是至德行誠信, 設有學誦三昧者,

 速逮疾得是八法, 清淨無垢諸佛教。

 其清淨戒有究竟, 三昧無瑕得等見,

 以為空淨於生死, 住於是法得具足。

 智慧清淨無有餘, 無穢行者亦不著,

 博聞采智舍唐捐, 得行如是為黠慧。

 志精進者無所失, 於供養利而不貪,

 疾得無上成佛道, 學如是德為明智。」

十八不共十種力品第十二

佛言:「得是上八事者,便獲佛十八事。何等為十八事?一者、用其日得佛,用其日般泥洹,從初得佛日,至般泥洹日佛無難;二者、無短;三者、無忘;四者、無不定時;五者、終無生法想言我所;六者、無有不能忍時;七者、無有不樂時;八者、無有不精進時;九者、無有不念時;十者、無有不三昧時;十一者、無有不知時;十二者、無有不脫見慧時;十三者、過去無央數世事無有能止佛無所罣礙所見慧時;十四者、當來無央數世事無有能止佛無所罣礙所見慧時;十五者、今現在十方無央數世事無有能止佛無所罣礙所見慧時;十六者、身所行事智慧,是本常與智慧俱;十七者、口所言事智慧,是本常與智慧俱;十八者、心所念事智慧,是本常與智慧俱。是為佛十八事。」

佛告跋陀惒:「若有菩薩無所復著,求法悉護學是三昧者,有十法護。何等為十法護?佛十種力。何等為十種力?一者、有限無限悉知,二者、過去、當來、今現在本末悉知,三者、棄脫定清淨悉知,四者、諸根精進種種各異所念悉知,五者、種種所信悉知,六者、若干種變無央數事悉知,七者、悉曉了悉知,八者、眼所視無所罣礙悉知,九者、本末無極悉知,十者、過去、當來、今現在悉平等無所適著。」

佛告跋陀惒:「若有菩薩,無所從生法悉護,是菩薩得佛十種力。」

佛爾時頌偈言:

「十八不共正覺法, 世尊之力現有十,設使奉行是三昧, 疾速逮此終不久。」

勸助品第十三

佛告跋陀惒:「是菩薩持有四事,於是三昧中助其歡喜。過去佛時持是三昧助歡喜,學是經者自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我助歡喜如是。復次,跋陀惒,當來諸佛,求菩薩道者,於是三昧中助歡喜,學是三昧者自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其皆助歡喜如是。復次,跋陀惒,今現在十方無央數佛,本求菩薩道時,於是三昧中者助歡喜,學是三昧者自致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其皆助歡喜福。令其與十方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共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持是三昧助歡喜功德令其疾得是三昧,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得不久。」

佛告跋陀惒:「是菩薩功德,於是三昧中四事助歡喜,我於是中說少所譬喻。譬如人壽百歲墮地行,至百歲無有休息時,其人行使過疾風周匝四方上下。云何,跋陀惒,寧有能計其道裡者不?」

跋陀惒言:「無有能計其道裡者,天中天。獨佛弟子舍利弗、羅阿惟越致菩薩,乃能計之耳!」

佛告跋陀惒:「我故語諸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是四方上下諸國土,其人所行處,滿中珍寶佈施與佛,不如聞是三昧。若有菩薩聞是三昧,於是四事中助歡喜,其福出過佈施佛者,百倍、千倍、萬倍、億倍!若見不?跋陀惒,是菩薩助歡喜,其福寧多不?用是故當知之,是菩薩助歡喜,其福甚尊大!」

佛爾時頌偈言:

「於是經教中, 持有四事勸,

 過去及當來, 現在諸世尊,

 勸助功德行, 度脫諸十方,

 蜎飛之蠕動, 悉逮平等覺。

 譬如此周匝, 四方及上下,

 人生行百歲, 盡壽行不息,

 欲有計道裡, 其數難度量,

 獨佛弟子知, 不退轉菩薩。

 滿中珍寶施, 不如聞是法,

 四事之勸助, 其福出彼上。

 跋陀且觀是, 四事之歡喜,

 佈施億萬倍, 不與勸化等。」

師子意佛品第十四

佛爾時告跋陀惒:「乃去久遠世時,其劫阿僧祇,不可計不可數不可量不可極阿僧祇,乃爾時有佛,名私訶摩提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其威神無有與等者,安隱於世間,於經中之尊,天上天下號曰天中天。於是國土空閑之處,是閻浮利國土豐熟人民熾盛樂。是時閻浮利內,縱廣十八萬拘利那術踰旬。是時閻浮利內,凡有六百四十萬國。爾時閻浮利有大國名跋登加,其國中有六十億人,私訶摩提佛在是國中。有遮迦越王名惟斯芩王,往到私訶摩提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時私訶摩提佛,即知其王心所念,便為說是三昧。其王聞是三昧助歡喜,即時珍寶散佛上,其心即念:‘持是功德令十方人民皆安隱。’

「時私訶摩提佛般泥洹後,惟斯芩遮迦越王,其壽終已後,還生王家作太子,名梵摩達。爾時閻浮利,有比丘高明名珍寶,是時為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是三昧。梵摩達太子,聞是三昧助歡喜心,踴躍樂喜聞是經,持珍寶直百億,散是比丘上;復持好衣供養之,以發意求佛道。時與千人俱,於是比丘所剃頭須作沙門,即於是比丘所從索學是三昧。與千比丘共,承事師八千歲不休懈前後一反得聞是三昧。

「是比丘輩聞是三昧四事,助歡喜入高明之智;持是助歡喜功德,卻後更見六萬八千佛,輒於一一佛所聞是三昧,自守學復教他人學。其人持是助歡喜功德,其後得作佛,名坻羅惟是逮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時是千比丘,從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皆名坻羅首羅鬱沉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教不可計人民皆求佛道。」

佛告跋陀惒:「何人聞是三昧不助歡喜者?何人不學者?何人不為他人說者?何人不守者?」

佛告跋陀惒:「若有菩薩,守是三昧者疾逮得佛。跋陀惒,若有菩薩在四十里外,聞有持是三昧者,菩薩聞之便當行求往到其所。但聞如有是三昧常當求之,何況乃得聞學者!若去百里者,若遠四千里,聞有持是三昧者,當行學到其所,但得聞知,何況乃得聞學者!」

佛言:「去人遠者常當自行求,何況去人十里、二十里,聞有持是三昧者,不行求學?跋陀惒,若有菩薩,聞是三昧欲行至彼,聞求是三昧者,當承事其師十歲、百歲,悉具足供養瞻視。是菩薩不得自用,當隨其師教,常當念師恩。」

佛言:「我故相為說之:若菩薩聞有是三昧處去四千里者,欲往到其所,設不得聞是三昧者。」佛言:「我告若曹,其人用精進行求故,終不復失佛道,會自致作佛。見不?跋陀惒,菩薩聞是三昧念欲求不離,其得利甚尊。」

佛爾時頌偈言:

「我念過去有如來, 人中尊號私訶末,

 爾時有王典主人, 至於彼佛聞三昧,

 至意黠慧聽此經, 心悅無量奉持法,

 即以珍寶散其上, 供師子意人中尊,

 心念如是而嘆言:‘我身於此當來世,

 奉行佛教不敢缺, 亦當逮得是三昧。’

 用是福願壽終後, 輒復來還生王家,

 爾時見尊大比丘, 號曰珍寶智博達,

 應時從聞是三昧, 踴躍歡喜即受持,

 供以好物若千億, 珍寶妙衣用道故。

 即與千人除鬚髮, 秉志樂求是三昧,

 同時具足八千歲, 常隨比丘不舍離。

 一反得聞不復二, 是三昧者譬如海,

 執持經卷諷誦說, 其所生處聞三昧。

 用積累是功德故, 當見諸佛大神通,

 其所具足八萬歲, 所見諸佛輒供養。

 曾值諸佛六萬億, 加復供養六千尊,

 聞所說法大歡喜, 然後得見師子佛。

 蒙此功德生王家, 見佛號曰堅精進,

 化無數億諸人民, 度脫一切生死惱。

 諷誦學是法以後, 便復見佛名堅勇,

 天上世間誦其稱, 聞三昧聲得作佛。

 何況受持誦說者, 於眾世界無所著,

 廣宣分流是三昧, 未曾疑忘於佛道!

 此三昧經真佛語, 設聞遠方有是經,

 用道法故往聽受, 一心諷誦不忘舍。

 假使往求不得聞, 其功德福不可盡,

 無能稱量其德義, 何況聞已即受持!

 設有欲求是三昧, 當念往時彼梵達,

 教習奉行莫退轉, 比丘得經當如是。」

至誠佛品第十五

佛言:「乃往昔時復有佛,名薩遮那摩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時有比丘名和輪,其佛般泥洹後,是比丘持是三昧。我爾時作國王剎利種,於夢中聞是三昧,覺已便行求持是三昧比丘,即從作沙門,欲得於是比丘所一反聞是三昧。承事師三萬六千歲,魔事數數起不得一反聞。」

佛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故語若曹:若曹當疾取是三昧無得忘失,善承事其師,持是三昧至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莫得有懈倦,趣當得是三昧。守善師不離,若飲食、資用、衣服、被、床臥,千萬珍寶以用上師,供養於師無所愛惜。設無有者當行乞食給趣,當得是三昧莫厭。」

佛言:「置是所供養者此不足言耳!常當自割其肌供養於善師,常不愛惜身,何況其餘!當承事善師如奴事大夫。求是三昧者當知是,得是三昧已當堅持,常當念師恩。」

佛言:「是三昧難得值,正使求是三昧至百億劫,但欲得聞其名聲不能得聞,何況得學者,轉復行教人?正使如恆邊沙佛剎,滿其中珍寶持用佈施,其福寧多不?不如書是三昧持經卷者,其福極不可計!」

佛爾時頌偈言:

「我自識念往世時, 其數具足六萬歲,

 常隨法師不舍離, 初不得聞是三昧。

 有佛號曰其至誠, 時知比丘名和輪,

 彼佛世尊泥曰後, 比丘常持是三昧。

 我時為王君子種, 夢中逮聞是三昧,

 和輪比丘有斯經, 王當從受此定意。

 從夢覺已即往求, 輒見比丘持三昧,

 即除鬚髮作沙門, 學八千歲一時聞。

 其數具足八萬歲, 供養奉事此比丘,

 時魔因緣數興起, 初未曾得一反聞。

 是故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清信女,

 持是經法囑汝等, 聞是三昧疾受行。

 常敬習持是法師, 具足一劫無得懈,

 勿難千億用道故, 當得聞是法三昧。

 衣服床臥若千億, 比丘家家行乞食,

 以用供養於法師, 精進如是得三昧。

 燈火飲食所當得, 金銀珍寶供養具,

 尚當自割其肌肉, 以用供養況飲食!

 明者得法疾持行, 受學經卷有反覆,

 是三昧者難得值, 億那術劫常當求。

 所周旋處聞是法, 當普宣示諸學者,

 假使億千那術劫, 求是三昧難得聞。

 設令世界如恆沙, 滿中珍寶用佈施,

 若有受是一偈說, 敬用功德過於彼!」

佛印品第十六

佛於是語跋陀惒:「若有菩薩聞是三昧,聞者當助歡喜當學。得學者持佛威神使得學,當好書是三昧著素上,當得佛印印,當善供養。何等為佛印?所識不當行,無所貪,無所求,無所想,無所著,無所願,無所向生,無所適,無所生,無所有,無所取,無所顧,無所往,無所礙,無所有,無所結,所有盡,所欲盡,無所從生,無所滅,無所壞,無所敗,道要道本。是印中,阿羅漢、辟支佛不能壞、不能敗、不能缺,愚癡者便疑是印,是印是為佛印。」

佛言:「今我說是三昧時,千八百億諸天、阿須輪、鬼、神、龍、人民皆得須陀洹道,八百比丘皆得阿羅漢道,五百比丘尼皆得阿羅漢道,萬菩薩皆逮得是三昧,皆逮得無所從生法樂於中立,六萬二千菩薩不復還。」

佛語舍利弗、羅摩目揵連、比丘阿難、跋陀惒菩薩、羅鄰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輪調菩薩,佛言:「我從無央數劫求佛道以來,今已得作佛,持是經囑累若曹,學誦持守無得忘失。若有跋陀惒菩薩學是三昧者,當具足安諦學。其欲聞者當具聞,為他人說者當具說。」

佛說經已,跋陀惒菩薩等,舍利弗、羅摩目揵連、比丘阿難等,諸天、阿須輪、龍、神、人民,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上篇: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下篇:十住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大集部目錄

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淨土或問

淨土或問序 參禪餘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淨土疑辨

《淨土疑辨》序 豫章微休居士陳 所蘊撰 蓮池禪師作《...

淨土決

淨土決前引 溫陵李卓吾曰。維摩大士雲。隨其心淨。則...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問慧品第一...

自在王菩薩經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序品第一 如...

佛說月燈三昧經

佛說月燈三昧經 宋沙門釋先公譯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

【註音版】太子和休經

太子和休經...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一(草書惑人傷失之甚傳者必真慎勿草書)...

佛說鹿母經

佛說鹿母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佛言:「昔者,有鹿...

佛說受新歲經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入楞伽經

入楞伽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請佛品第一...

【註音版】莊嚴菩提心經

莊嚴菩提心經...

法界圖記叢髓錄

法界圖記叢髓錄卷上之一 一乘法界圖。合詩一印。五十...

省庵法師語錄

省庵法師語錄 清 彭際清重訂 省庵法師遺書敘 省庵法師...

【佛教詞典】那利羅

(植物)Nārikela,樹名。探玄記二十曰:那利羅者,具...

【佛教詞典】坐具受舍法

亦名:尼師壇受舍法、受尼師壇法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畫傳

一、少年闢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師(公元1861-1940年)...

略談禪的理論與實踐

一、禪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

聖嚴法師《有邊與無邊》

邊是界限、範圍、領域、階段等的意思。從空間講,這個...

勸持五戒詩

戒殺生 同是娑婆淪落人,歷劫互結恩怨緣。 亦曾多生為...

無明的產生

一個禪師在講禪:禪可以斷除人的無明煩惱。 這時有一...

你敢信我就來--普陀山梵音洞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了普陀山比較特...

阿育王造塔供養勝緣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覲見優波崛多尊者,告知國...

你有「微癮」嗎?佛子們該如何看待微信

微信,作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發佈者和接...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簡單地講過貪、嗔、癡的嗔;嗔的害處是何其的多...

不要錯解「恆順眾生」

關於吃素有違緣的問題,有人說:如果堅決不吃肉使父母...

聖嚴法師《先接納別人才能溝通》

一般人所認為的溝通協調,就是讓別人接受自己,往往忘...

不理睬妄念,是對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點修行體驗的:妄念來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這個...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深圳弘法寺)

佛說阿彌陀經(深圳弘法寺)

【視頻】《大乘大集十輪經》自誠法師唱誦

《大乘大集十輪經》自誠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