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三昧經卷下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請佛品第十
跋陀和菩薩政衣服,長跪叉手白佛言:「我欲請佛及比丘僧明日於捨食,願佛哀受請。」佛及比丘僧默然悉受請。
跋陀和菩薩知佛已受請,起至摩訶波喻提比丘尼所,白比丘尼言:「願受我請,明日與比丘尼俱於捨小飯。」摩訶波喻提比丘尼即受請。
跋陀和菩薩語羅隣那竭菩薩:「捨第!諸郡國其有新來人,悉請會佛所。」
羅隣那竭菩薩前至佛所,為佛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我兄請佛、所有新來人悉欲請於捨食,願哀受之。」
跋陀和菩薩、羅隣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倫調菩薩悉與宗親俱前,以頭面著佛足,及為比丘僧作禮。作禮已竟從佛所去,歸到羅閱祇國,至跋陀和菩薩家,共相佐助作諸飯具。
四天王、釋提桓因、梵三缽皆共疾來,佐助跋陀和菩薩作眾飯具。
爾時,跋陀和菩薩宗親共莊嚴羅閱祇國,持若干種雜繒帳覆一國中,其街巷市里皆懸繒幡,舉一國中悉散華、燒香,作百種味飯具,用佛故,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貧窮乞匃者,其飯具適等。何以故?不有偏施,於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悉平等。
跋陀和與八菩薩與諸宗親,以飯時俱往詣佛前,以頭面著佛足,卻白佛言:「飯食具以辦,願佛可行。」
時佛與比丘僧皆著衣持缽,俱詣來會者皆隨行。佛入羅閱祇國中到跋陀和菩薩家。跋陀和菩薩作是念:「今佛威神故,令我捨極廣大,悉作琉璃,表裡悉相見——城外悉見我捨中,我捨中悉見城外。」佛即知跋陀和心所念,佛便放威神令跋陀和捨極廣大,舉一國中人民悉見於捨中。
佛前入跋陀和菩薩家坐,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各異部悉坐於捨中。跋陀和菩薩見佛、比丘僧坐已,自供養佛、比丘僧,若干百種飯手自斟酌。佛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已乃飯,諸貧窮者悉等與、悉各平足,皆持佛威神恩使之足。跋陀和菩薩見佛諸弟子悉飯已,前行澡水,畢竟持一小機,於佛前坐聽經。為跋陀和菩薩及四輩弟子說經,莫不歡喜者、莫不樂聞者、莫不欲聞者。佛以經請比丘僧及諸弟子,佛起與比丘僧俱去。
跋陀和菩薩飯已,與宗親俱出羅閱祇國到佛所,前為佛作禮,皆卻坐一面。及羅隣那竭菩薩、橋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倫調菩薩、跋陀和菩薩見人眾皆安坐已,前問佛:「菩薩用幾事得見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
佛告跋陀和菩薩:「菩薩有五事疾得見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學、持、諦行心不轉。何等為五?一者、樂於深經無有盡時,不可得極,悉脫於眾災變去、以脫諸垢中、以去冥入明,諸矇矓悉消盡。」
佛告跋陀和:「是菩薩逮得無所從來生法樂、逮得是三昧。復次,跋陀和!不復樂所向生是為二;不復樂喜於餘道是為三;不復樂於愛慾中是為四;自守行無有極是為五。
「菩薩復有五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五?一者、佈施心不得悔、無所貪、無所惜,從是不得有所悕望,施人已後不復恨。復次,跋陀和!菩薩持經佈施,為他人說經,所語者安諦無有疑、無所愛惜,說佛深語身自行立是中。復次,跋陀和!菩薩不嫉妬,所作無有疑,卻睡臥、卻五所欲、不自說身善、亦不說他人惡。若有罵者、若有刑者,亦不得恚、亦不得恨、亦不得懈。何以故?入空行故。復次,跋陀和!菩薩是三昧自學復教他人,書是經著好疋素上使久在。復次,跋陀和!菩薩所信多樂,敬長老及知識。於新學人若得所施,當念報恩、常有識信。受人小施念報大,何況於多者?菩薩常樂重於經,棄捐無反覆之意,常念有反覆,如是者得三昧疾。」
佛爾時頌偈言:
「常愛樂法在深解, 於諸習欲不貪生,
游步五道無所著, 如是行者得三昧。
好喜佈施不想報, 所惠無著不追念,
所與不見有受者, 唯欲得解佛深慧。
愍傷眾生行佈施, 其心喜踴不悔恨,
常立佈施及戒忍, 精進一心智慧事。
具足六度攝一切, 慈悲喜護四等心,
善權方便濟眾生, 如是行者得三昧。
若有興施除慳貪, 其心歡踴而授與,
既施之後恆欣喜, 如是行者得三昧。
曉知經法分別句, 聞深要義佛所教,
講說微妙道德化, 如是行者得三昧。
其人學誦是三昧, 具足解慧為人說,
令此經法得永存, 如是行者得三昧。
常不秘奧佛經法, 不望供養乃為講,
唯求安隱佛道地, 如是行者得三昧。
除去所著棄諸蓋, 捐去貢高及慢大,
不自稱譽說彼短, 終不復起吾我想。
其有寂定意不起, 便能解是道定慧,
棄捐諛諂心清淨, 用是速逮不起忍。
常行至誠無綺飾, 其願具足無缺減,
殖眾正德無邪行, 愛樂法者得道疾。
所誦習經常不忘, 常護禁戒清淨行,
如是行者得佛疾, 何況奉是寂三昧?」
佛告跋陀和菩薩:「往昔無數劫提和竭羅佛時,我於提和竭羅佛所聞是三昧,即受持是三昧,見十方無央數佛,悉從聞經、悉受持。爾時,諸佛悉語我言:『卻後無央數劫,汝當作佛名釋迦文。』」
佛告跋陀和菩薩:「我故語汝,今自致作佛,是三昧若曹當學,為知內法第一眾所不能及,出眾想去,其有於是三昧中立者念得佛道。」
佛爾時頌偈言:
「憶念我昔定光佛, 於時逮得是三昧,
即見十方無數佛, 聞說尊法深妙義。
譬有德人行採寶, 所望如願輒得之,
菩薩大士亦如是, 經中求寶即得佛。」
跋陀和菩薩白佛:「當云何守是三昧?天中天!」
佛告跋陀和菩薩:「色不當著、不當有所向生、當行空,是三昧當守。何等為三昧?當隨是法行。
「復次,跋陀和!菩薩自觀身無身,亦無所觀、亦無所見、亦無所著。本亦無所盲、亦無所聾,如經中法,視住亦無所見、亦無所著,無所著為守道者。於法中無所疑,不疑者為見佛;見佛者為疑斷。諸法無所從來生。何以故?菩薩有法疑想便為著。何等為著?有人、有壽命、有德、有陰、有人、有對、有想、有根、有欲,是為著。何以故?菩薩見諸法無所著,是法亦不念、亦不見。何等為不見?譬如愚人學餘道自用,有人謂有身,菩薩不作是見。菩薩何等為見?譬如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阿惟越致、辟支佛、阿羅漢所見,不喜、不憂;菩薩如是見,亦不喜,亦不憂;守是三昧者亦不喜、亦不憂。
「譬如虛空,無色、無想、清淨無瑕穢。菩薩見諸法如是,眼無所罣礙見諸法,用是故見諸佛。見諸佛如以明月珠持著琉璃上、如日初出時、如月十五日在眾星中央時、如遮迦越王與諸群臣相隨時、如忉利天王釋提桓因在諸天中央時、如梵天王在眾梵天中央最高坐、如炬火在高山頂燒、如醫王持藥行愈人病、如師子出獨步、如眾野鴈飛行虛空中前有導、如冬月高山上積雪四面皆見、如天地大界金剛山卻臭穢、如下水持地、如風持水諸穢濁悉清淨、如虛空等、如須彌山上忉利天為莊嚴。諸佛如是,佛持戒、佛威神、佛功德,無央數國土悉極明。是菩薩見十方佛如是,聞經悉受得。」
佛爾時頌偈言:
「佛無垢穢離塵勞, 功德眾竟無所著,
尊大神通妙音聲, 法鼓導義喻諸音。
覺天中天脫諸慧, 種種香華以供養,
以無數德奉舍利, 幡蓋雜香求三昧。
聞法普妙學具足, 遠離顛倒喻滅度,
終不想著於空法, 當志解妙無礙慧。
清淨如月日出光、 譬如梵天立本宮,
常清淨心念世尊, 意無所著不相空。
譬如冬月高山雪、 若如國王人中尊,
摩尼清淨超眾寶, 觀佛相好當如是。
如鴈王飛前有導, 虛空清淨無穢亂,
紫磨金色佛如是, 佛子念此供養尊。
去諸幽冥除闇愚, 即悉速逮淨三昧,
捐捨一切諸想求, 無垢穢行得定意。
無有塵勞釋垢穢, 棄去瞋恚無愚癡,
其目清淨自然明, 念佛功德無罣礙。
思佛世尊清淨戒, 心無所著不相求,
不見吾我及所有, 亦不起在諸色相。
捨離生死無眾見, 棄捨貢高慧清淨,
遠除憍慢不自大, 聞寂三昧離邪見。
其有比丘佛子孫、 信比丘尼、清信士、
除去貪慾清信女, 念精進學得是法。」
無想品第十一
佛告跋陀和菩薩:「若有菩薩欲學是三昧、疾得是,當先斷色思想、當棄自貢高。已斷思想、已不自貢高,已卻當學是三昧,不當諍。何等為諍?誹謗於空。是故,不當共諍,不當誹謗空卻誦是三昧。」
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薩學誦是三昧者,有十事於其中立。何等為十?一者、其有他人若饋遺缽、震越、衣服者不嫉妬;二者、悉當愛敬人,孝順於長老;三者、當有反覆念報恩;四者、不妄語,遠離非法;五者、常行乞食,不受請;六者、當精進經行;七者、晝夜不得臥出;八者、常欲佈施天上、天下無所惜、終不悔;九者、深入慧中無所著;十者、先當敬事善師視如佛;乃當卻誦是三昧,是為十事。
「當如法作是行者,便得八事。何等為八事?一者、於戒清淨至究竟;二者、不與餘道從事、出入智慧中;三者、於智慧中清淨,無所復貪生;四者、眼清淨,不復欲生死;五者、高明無所著;六者、清淨於精進自致得佛;七者、若有人供養者不用故喜;八者、正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動;是為八事。」
佛爾時頌偈言:
「有黠慧者不起想, 棄捐貢高及自大,
常行忍辱無麁漏, 爾乃為學是三昧。
智者心明不諍空, 無想寂定是滅度,
不誹謗法莫諍佛, 如是行者得三昧。
明者於是無憍慢, 常念佛恩及法師,
堅住淨信志不動, 爾時為學是三昧。
心不懷嫉遠窈冥, 不起狐疑常有信,
當行精進不懈怠, 如是行者得三昧。
比丘學是常分衛, 不行就請及聚會,
心無所著不畜積, 如是行者得三昧。
設使手得斯法教, 及持奉行此經卷,
已具足意得如佛, 然後學誦是三昧。
住是至德行誠信, 設有學誦三昧者,
速逮疾得是八法, 清淨無垢諸佛教。
其清淨戒有究竟, 三昧無瑕得等見,
以為空淨於生死, 住於是法得具足。
智慧清淨無有餘, 無穢行者亦不著,
博聞採智捨唐捐, 得行如是為黠慧。
志精進者無所失, 於供養利而不貪,
疾得無上成佛道, 學如是德為明智。」
十八不共十種力品第十二
佛言:「得是上八事者便獲佛十八事。何等為十八事?一者、用某日得佛、用某日般泥洹,從初得佛日至般泥洹日佛無難;二者、無短;三者、無忘;四者、無不定時;五者、終無生法想言我所;六者、無有不能忍時;七者、無有不樂時;八者、無有不精進時;九者、無有不念時;十者、無有不三昧時;十一者、無有不知時;十二者、無有不脫見慧時;十三者、過去無央數世事,無有能止佛無所罣礙所見慧時;十四者、當來無央數世事,無有能止佛無所罣礙所見慧時;十五者、今現在十方無央數世事,無有能止佛無所罣礙所見慧時;十六者、身所行事智慧是本常與智慧俱;十七者、口所言事智慧是本常與智慧俱;十八者、心所念事智慧是本常與智慧俱;是為佛十八事。」
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薩無所復著求法悉護,學是三昧者有十法護。何等為十法護?佛十種力。何等為十種力?一者、有限、無限悉知;二者、過去、當來、今現在本末悉知;三者、棄脫定清淨悉知;四者、諸根精進,種種各異所念悉知;五者、種種所信悉知;六者、若干種變無央數事悉知;七者、悉曉、悉了、悉知;八者、眼所視無所罣礙悉知;九者、本末無極悉知;十者、過去、當來、今現在悉平等,無所適著。」
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薩無所從生法悉護,是菩薩得佛十種力。」
佛爾時頌偈言:
「十八不共正覺法, 世尊之力現有十,
設使奉行是三昧, 疾速逮此終不久。」
勸助品第十三
佛告跋陀和:「是菩薩持有四事,於是三昧中助其歡喜,過去佛時持是三昧助歡喜;學是經者自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我助歡喜如是。復次,跋陀和!當來諸佛,求菩薩道者於是三昧中助歡喜,學是三昧者自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其皆助歡喜如是。復次,跋陀和!今現在十方無央數佛,本求菩薩道時於是三昧中者助歡喜,學是三昧者自致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其皆助歡喜福。令其與十方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共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持是三昧助歡喜功德令其疾得是三昧,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得不久。」
佛告跋陀和:「是菩薩功德於是三昧中四事助歡喜,我於是中說少所譬喻。譬如人壽百歲,墮地行至百歲無有休息時,其人行使過疾風,周匝四方上下。云何,跋陀和!寧有能計其道裡者不?」
跋陀和言:「無有能計其道裡者。天中天!獨佛弟子舍利弗羅、阿惟越致菩薩乃能計之耳。」
佛告跋陀和:「我故語諸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是四方上下諸國土其人所行處滿中珍寶佈施與佛,不如聞是三昧。若有菩薩聞是三昧,於是四事中助歡喜,其福出過佈施佛者百倍、千倍、萬倍、億倍。若見不?跋陀和!是菩薩助歡喜,其福寧多不?用是故當知之,是菩薩助歡喜其福甚尊大。」
佛爾時頌偈言:
「於是經教中, 持有四事歡,
過去及當來、 現在諸世尊,
勸助功德行, 度脫諸十方,
蜎飛之蠕動, 悉逮平等覺。
譬如此周匝, 四方及上下,
人生行百歲, 盡壽行不息。
欲有計道裡, 其數難度量,
獨佛弟子知, 不退轉菩薩。
滿中珍寶施, 不如聞是法,
四事之勸助, 其福出彼上。
跋陀!且觀是, 四事之歡喜,
佈施億萬倍, 不與勸化等。」
師子意佛品第十四
佛爾時告跋陀和:「乃去久遠世時,其劫阿僧祇不可計、不可數、不可量、不可極阿僧祇,乃爾時有佛名私訶摩提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其威神無有與等者,安隱於世間,於經中之尊,天上天下號曰天中天——於是國土空閑之處。是閻浮利國土豐熟,人民熾盛樂。是時閻浮利內廣縱十八萬拘利那術踰旬。是時閻浮利內凡有六百四十萬國。爾時,閻浮利有大國名跋登加,其國中有六十億人。私訶摩提佛在是國中。有遮迦越王名惟斯芩王,往到私訶摩提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時,私訶摩提佛即知其王心所念,便為說是三昧。其王聞是三昧助歡喜,即時珍寶散佛上,其心即念:『持是功德令十方人民皆安隱。』
「時私訶摩提佛般泥洹後,惟斯芩遮迦越王其壽終已後還生王家作太子,名梵摩達。爾時,閻浮提有比丘高明名珍寶,是時為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是三昧。梵摩達太子聞是三昧助歡喜,心踴躍樂喜聞是經,持珍寶直百億散是比丘上,復持好衣供養之,以發意求佛道。時與千人俱,於是比丘所剃頭須作沙門,即於是比丘所從索學是三昧。與千比丘共承事師,八千歲不休懈,前後一反得聞是三昧。是比丘輩聞是三昧四事助歡喜,入高明之智。持是助歡喜功德,卻後更見六萬八千佛,輒於一一佛所聞是三昧,自守、學、復教他人學。其人持是助歡喜功德其後得作佛,名坻羅惟是逮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時是千比丘從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皆名坻羅首羅欝沉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教不可計人民皆求佛道。」
佛告跋陀和:「何人聞是三昧不助歡喜者?何人不學者?何人不為他人說者?何人不守者?」
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薩守是三昧者疾逮得佛。跋陀和!若有菩薩在四十里外聞有持是三昧者,菩薩聞之便當行求往到其所。但得聞知有是三昧常當求之,何況乃得聞學者?若去百里者、若遠四千里,聞有持是三昧者當行學到其所,但得聞知,何況乃得聞學者?」
佛言:「去人遠者常當自行求,何況去人十里、二十里,聞有持是三昧者不行求學?跋陀和!若有菩薩聞是三昧,欲行至彼聞求是三昧者,當承事其師十歲、百歲,悉具足供養佔視。是菩薩不得自用,當隨其師教,常當念師恩。」
佛言:「我故相為說之,若菩薩聞有是三昧處去四千里者欲往到其所,設不得聞是三昧者。」
佛言:「我告若曹,其人用精進行求故終不復失佛道,會自致作佛。見不?跋陀和!菩薩聞是三昧,念欲求不離,其得利甚尊。」
佛爾時頌偈言:
「我念過去有如來, 人中尊號私訶末,
爾時有王典主人, 至於彼佛聞三昧。
至意黠慧聽此經, 心悅無量奉持法,
即以珍寶散其上, 供師子意人中尊。
心念如是而嘆言: 『我身於此當來世,
奉行佛教不敢缺, 亦當逮得是三昧。』
用是福願壽終後, 輒復來還生王家,
爾時見尊大比丘, 號曰珍寶智博達。
應時從聞是三昧, 踴躍歡喜即受持,
供以好物若千億, 珍寶、妙衣用道故。
即與千人除鬚髮, 來志樂求是三昧,
同時具足八千歲, 常隨比丘不捨離。
一反得聞不復二, 是三昧者譬如海,
執持經卷諷誦說, 其所生處聞三昧。
用積累是功德故, 當見諸佛大神通,
其所具足八萬歲, 所見諸佛輒供養。
曾值諸佛六萬億, 加復供養六千尊,
聞所說法大歡喜, 然後得見師子佛。
蒙此功德生王家, 見佛號曰堅精進,
化無數億諸人民, 度脫一切生死惱。
諷誦學是法以後, 便復見佛名堅勇,
天上世間誦其稱, 聞三昧聲得作佛。
何況受持誦說者? 於眾世界無所著,
廣宣分流是三昧, 未曾疑忘於佛道。
此三昧經真佛語, 設聞遠方有是經,
用道法故往聽受, 一心諷誦不忘捨。
假使往求不得聞, 其功德福不可盡,
無能稱量其德義, 何況聞已即受持?
設有欲求是三昧, 當念往時彼梵達,
教習奉行莫退轉, 比丘得經當如是。」
至誠佛品第十五
佛言:「乃往昔時復有佛,名薩遮那摩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時有比丘名和輪,其佛般泥洹後,是比丘持是三昧。我爾時作國王剎利種,於夢中聞是三昧,覺已便行求持是三昧比丘,即從作沙門欲得。於是比丘所一反聞是三昧,承事師三萬六千歲,魔事數數起不得一反聞。」
佛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故語若曹,若曹當疾取是三昧,無得忘失。善承事其師,持是三昧至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莫得有懈惓,趣當得是三昧。守善師不離,若飲食、資用、衣被、床臥、千萬珍寶以用上師,供養於師無所愛惜;設無有者當行乞食給師,趣當得是三昧莫厭。」
佛言:「置是所供養者,此不足言耳,常當自割其肌供養於善師,常不愛惜身,何況其餘?當承事善師如奴事大夫,求是三昧者當知是。得是三昧已當堅持,常當念師恩。」
佛言:「是三昧難得值,正使求是三昧至百億劫,但欲得聞其名聲不能得聞,何況得學者、轉復行教人?正使如恆邊沙佛剎,滿其中珍寶持用佈施,其福寧多不?不如書是三昧持經卷者,其福極不可計。」
佛爾時頌偈言:
「我自識念往世時, 其數具足六萬歲,
常隨法師不捨離, 初不得聞是三昧。
有佛號曰其至誠, 時知比丘名和輪,
彼佛世尊泥曰後, 比丘常持是三昧。
我時為王君子種, 夢中逮聞是三昧,
和輪比丘有斯經, 王當從受此定意。
從夢覺已即往求, 輒見比丘持三昧,
即除鬚髮作沙門, 學八千歲一時聞。
其數具足八萬歲, 供養奉事此比丘,
時魔因緣數興起, 初未曾得一反聞。
是故,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清信女,
持是經法囑汝等, 聞是三昧疾受行。
常敬習持是法師, 具足一劫無得懈,
勿難千億用道故, 當得聞是法三昧。
衣服、床臥若千億, 比丘家家行乞食,
以用供養於法師, 精進如是得三昧。
燈火、飲食所當得, 金、銀、珍寶供養具,
尚當自割其肌肉, 以用供養況飲食?
明者得法疾持行, 受學經卷有反覆,
是三昧者難得值, 億那術劫常當求。
所周旋處聞是法, 當普宣視諸學者,
假使億千那術劫, 求是三昧難得聞。
設令世界如恆沙, 滿中珍寶用佈施,
若有受是一偈說, 敬誦功德過於彼。」
佛印品第十六
佛於是語跋陀和:「若有菩薩聞是三昧,聞者當助歡喜、當學、得學者持佛威神使得學、當好書是三昧著素上、當得佛印印、當善供養。何等為佛印?所識不當行,無所貪、無所求、無所想、無所著、無所願、無所向生、無所適、無所生、無所有、無所取、無所顧、無所往、無所礙、無所有、無所結、所有盡、所欲盡、無所從生、無所滅、無所壞、無所敗。道要道本是印中,阿羅漢、辟支佛不能壞、不能敗、不能缺;愚癡者便疑是印,是印是為佛印。」
佛言:「今我說是三昧時,千八百億諸天、阿須輪、鬼神、龍、人民皆得須陀洹道;八百比丘皆得阿羅漢道;五百比丘尼皆得阿羅漢道;萬菩薩皆逮得是三昧、皆逮得無所從生法樂、於中立;萬二千菩薩不復還。」
佛語舍利弗羅、摩目犍連、比丘阿難、跋陀和菩薩、羅隣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輪調菩薩。佛言:「我從無央數劫求佛道以來,今以得作佛,持是經囑累若曹,學、誦、持守無得忘失。若有,跋陀和!菩薩學是三昧者,當具足安諦學。其欲聞者當具聞,為他人說者當具說。」
佛說經已,跋陀和菩薩等,舍利弗羅、摩目犍連、比丘阿難等,諸天、阿須輪、龍、鬼神、人民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般舟三昧經卷下
上篇: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下篇:拔陂菩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