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七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七◎兜率陀天授記品第十六

爾時八億兜率陀天,見諸阿修羅伽樓羅,乃至夜摩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踴躍作如是念:「於何等法,世尊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為色受記受想行識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彼等諸天復作是念:「非與色記,亦復非與受想行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何以故?色既不生,菩提亦不生。云何無生色能寤無生菩提?如是乃至識亦不生,云何無生識能寤無生菩提?色既不滅,菩提亦不滅,云何不滅色能寤不滅菩提?如是乃至識亦不滅,云何不滅識能寤不滅菩提?色無分別,菩提亦無分別,云何無分別色能寤無分別菩提?如是乃至識亦無分別,云何無分別識能寤無分別菩提?色既無二,菩提亦無二,云何無二色能寤無二菩提?如是乃至識亦無二,云何無二識能寤無二菩提?色既無作,菩提亦無作,云何無作色能覺無作菩提?如是乃至識亦無作,云何無作識能覺無作菩提?色既不可得?菩提亦不可得?云何不可得色能覺不可得菩提?如是乃至識陰不可得,菩提亦不可得,云何不可得識能覺不可得菩提?如是於彼不可得諸法中,何者是佛?何者是菩提?何者是菩薩?何者是授記?色陰空受想行識亦復皆空。何以故?性自空故。如是佛空、菩提空、菩薩空、授記空。何以故?自體空故。如是性空一切法中,所言佛者但名但用,但是世諦但是言說,但是施設所言;色陰受想行識亦但名用,世俗言說及以施設,智者於此不應取著。譬如有人於其夢中受五欲樂,彼人寤已不見彼樂,憶念不得五欲樂故便生苦惱。如是住於菩薩乘者,若有取著不會菩提,不證菩提故不得其味,以不得味故心生苦惱。何以故?如是諸法如夢不實。彼法義別,愚癡凡夫取解各異,一切諸法當如是知。何法是佛?何法是菩薩?何法是菩提?彼諸佛法皆不可得。凡夫不可得,凡夫法亦不可得。聲聞不可得,聲聞法亦不可得。辟支佛不可得,辟支佛法亦不可得。菩薩不可得,菩薩法亦不可得。佛不可得,佛法亦不可得。菩提不可得,涅槃亦不可得。我等於此諸法之中解了無疑。」

爾時兜率陀天於斯法中既無疑慮,於世尊所樂修供養,所作供養勝夜摩天。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卻住一面,即以偈頌讚世尊曰:

「所有住佛功德者,  如來為其說行法,
 彼得三種解脫門,  無等境界中修行。
 無色亦無受想行,  無其受者亦無心,
 斯則無礙智境界,  樂離欲陰人師子。
 彼諸智慧妙丈夫,  不取發於菩提想,
 離陰已獲勝善根,  於佛功德無疑慮。
 志願無上大菩提,  然於菩提離取著,
 是故內心無憂喜,  名為佛子修聖行。
 同佛見法悉平等,  是故於法無所畏,
 智者於此世間處,  求佛功德起修行。
 簡擇色相無所著,  棄捨一切有相心,
 於彼三有不起願,  觀察諸有悉皆空。
 能知五陰各不生,  如來授記及菩提,
 菩提心等亦無生,  作是說者非愚惑。
 如來功德及生死,  此諸佛法悉無生,
 如是知者人中勝,  是為真實如來子。
 若能知是陰不滅,  界入及以如來法,
 佛與菩提及授記,  斯等諸法皆不滅。
 若為菩提修行者,  當知彼亦是不滅,
 知諸世間不滅故,  彼求菩提不為難。
 五陰界入與菩提,  佛及菩薩皆無作,
 如是了知為佛子,  彼人能持佛正法。
 陰界諸入皆無覺,  菩提與佛並菩薩,
 及以授記悉無覺,  如是知者為佛子。
 五陰界入性空寂,  佛與菩提及授記,
 如來真子修行者,  斯等亦皆自性空。
 陰界諸入悉虛妄,  兩足世尊及菩提,
 行者授記亦虛妄,  如是了知為佛子。
 非是依止非不依,  亦非有法非無法,
 非是有為非無為,  如是了知為佛子。
 世尊如是見世間,  我等如是知佛心,
 即為勝妙供養佛,  及以一切賢聖眾。
 我等讚佛所得福,  唯佛世尊能了知,
 以斯功德施群生,  願皆成佛具眾相。」

爾時世尊聞彼兜率諸天讚已,及知深信,即為天眾而現微笑。爾時慧命馬勝以偈問曰:

「得大勢力無上士,  以其因力現笑光。
 願佛說是微笑因,  令眾得聞皆欣喜。
 以見如來微笑故,  此諸大眾悉懷疑,
 眾會慇勤普瞻仰,  咸皆一心欲聽聞。
 猶如世間有病人,  唯思醫師及良藥,
 如是大眾於佛所,  願樂欲聞說授記。
 斯等皆有深智慧,  志求菩提無所著,
 一切恭敬悉瞻仰,  唯希如來為記莂。
 世尊於此起大悲,  以佛智力斷疑網,
 是故大眾得欣喜,  咸皆願求佛功德。
 世尊今正授記時,  唯願除滅諸疑惑,
 如來久已離怨敵,  願斷眾邪外道論。」

爾時世尊即以偈答慧命馬勝言:

「汝今啟請如來義,  問其微笑正是時,
 為利世間故致問,  必當饒益諸眾生。
 知諸天眾心樂欲,  故我現是微笑光,
 以知佛法勝妙故,  於我便作上供養。
 彼皆如實見世間,  隨順聖教得證法,
 已到三種解脫門,  非諸世間所能知。
 過去已供無量佛,  亦曾問是深義趣,
 於彼佛所久修空,  今故於斯顯空義。
 是故今者於此處,  便得值遇佛世尊,
 以空讚歎無上士,  利益一切諸世間。
 如斯世間悉無生,  諸佛菩提及授記,
 所有修行菩提者,  彼等一切亦無生。
 眾生悉同有此法,  如是知已得菩提,
 過去曾學菩提心,  彼於此義能解了。
 如是世間亦不滅,  斯諸天眾善通達,
 明智照了悉無疑,  是故彼天皆作佛。
 決定必得無依處,  於法不取離分別,
 一切世間皆無作,  彼於斯義能了知。
 一切法體離自性,  天眾心淨無疑惑,
 菩提及與菩提心,  一切皆空無自性。
 兜率諸天堅固慧,  皆悉安住無所依,
 故得菩提不為難,  必當速成無上智。
 於其未來星宿劫,  當得度脫無邊眾,
 彼天一切皆成佛,  同號名曰擇法王。」
 如來於此諸天眾,  知其心樂為記說,
 一切天人聞說已,  咸皆踴躍稱心意。◎

◎化樂天授記品第十七

爾時化樂天王為首,與其眷屬七億化樂諸天眾等,見諸阿修羅伽樓羅,乃至見諸兜率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踴躍,咸皆稱心得住實際,於真如中無有疑惑。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頭面作禮向佛合掌,異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一切諸法是真實際、無邊際、無礙際、無住際、無盡際、不二際、非際實際。世尊!所言實際者,不顛倒故。無邊際者,無限量故。無礙際者,離對治故。無住際者,離自性故。無盡際者,無有生故。不二際者,謂一味故。言非際者,是非有故。世尊!彼實際者遍一切處,無有一法而非實際。世尊!謂菩提者亦是實際。世尊!何者是菩提?一切法是菩提,離自性故。乃至五無間業亦是菩提。何以故?菩提無自性,五無間業亦無自性,是故無間業亦是菩提。世尊!言菩提者,如無餘涅槃性,亦如無間業性。何以故?一切法即是無餘涅槃性亦是無間業性,是故無餘涅槃界即是菩提。世尊!若有眾生住生死者可求涅槃,於實際中無住生死求涅槃者。何以故?實際無二故。世尊!我等於此解了無疑。若於此法無疑慮者,當知是人已曾過去於諸佛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世尊聞化樂天王及諸七億化樂天等說授記已,欲令大眾心喜悅故而現微笑。爾時慧命馬勝以偈問曰:

「憐愍世者現微笑,  而不說其笑因緣,
 天人導師非無因,  現此奇特微笑相。
 既見世尊笑光已,  今諸大眾悉懷疑,
 唯願說其微笑因,  斷除一切諸疑網。
 斯等若蒙如來說,  聞已咸生希有心,
 為彼眾會淨真路,  趣向菩提作因緣。
 若有眾生疑慮者,  是人難得妙菩提,
 唯願大智斷疑惑,  精勤速證無上道。
 世尊此諸大眾等,  志求菩提離諸惡,
 得聞諸天授記已,  決定當成大法王。
 是故世尊願憐愍,  除斷一切疑惑心,
 授此諸天菩提記,  令諸大眾皆欣喜。」

爾時世尊以偈答慧命馬勝曰:

「哀愍世間故現笑,  馬勝汝今問我義,
 我悉與彼天授記,  汝等咸各淨心聽。
 此諸化樂天眾等,  自說授記得菩提,
 眾中既作師子吼,  能壞外道諸邪見。
 譬如空中雨眾石,  必墮大地無有疑,
 如是佛子離疑惑,  自知定當成佛道。
 猶如日沒至夜時,  當知日出必不久,
 如是佛子備眾行,  定知必當具十力。
 又如日在正中時,  觀諸色像皆明瞭,
 如是佛子具眾行,  自知必得薩婆若。
 喻若日光至沒時,  眾人咸知日不見,
 如是佛子皆自知,  決定當得最勝智。
 譬如眾流趣其下,  智者當知歸大海,
 如是佛子具明慧,  定知必得上菩提。
 如人以石擲虛空,  決定墮地無疑慮,
 如是佛子悉自知,  不久當得世間解。
 智者法爾有此見,  以知法故不致疑,
 自知分有佛功德,  必定近於自然智。
 假使諸魔那由眾,  現佛言汝不作佛,
 不能沮壞其心意,  已自善解真法故。
 決定於彼佛功德,  咸各自說得授記,
 於斯諸天授記事,  如來悉生隨喜心。
 此天所修菩薩行,  悉自了知不由他,
 彼等自說成善逝,  世尊於此皆隨喜。
 是故馬勝若有人,  欲得無上菩提者,
 可於此法應勤求,  必獲最勝安隱處。
 自成正覺寤斯理,  隨義如實能了知,
 親近供養善知識,  彼證菩提不為難。
 若有千劫修苦行,  皮膏血肉無戀惜,
 若能解了斯義趣,  此福廣大勝於彼。
 過去所有一切佛,  未來憐愍眾生者,
 及以現在諸世尊,  悉依此法成佛道。
 化天於我供養已,  咸皆善知第一義,
 曾供過去諸如來,  寤斯義理當成佛。
 諸佛所有勝三昧,  及以現在所住定,
 彼天深得佛境界,  由本先世久修習。
 馬勝!化樂天子等,  於彼三昧無有疑,
 清淨佛法既善學,  今於佛道現修行。
 是故於理生信解,  當正勤求離苦邊,
 常應親近多聞者,  必得無上大菩提。」
 聞佛所說妙法已,  化樂諸天眾會等,
 皆悉欣喜除疑網,  流注趣向大涅槃。

他化自在天授記品第十八

爾時他化自在天王為首,與其眷屬八十那由他諸天眾等,見諸阿修羅、伽樓羅、龍女、龍王、鳩槃茶、乾闥婆、夜叉、緊那羅、訶羅伽闍天、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踴悅皆得稱心,異口同聲而白佛言:「世尊!化樂諸天所說實際者,我等尚不見實況復見際。何以故?世尊!若見實者,可言見際。何以故?是人行於二處。住如是乘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應為彼說此二種法。此二法者非真境界。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不二法不信不入,雖復如是,此人發心望得菩提,當知是人行於非徑。何以故?此於菩提非道行故。世尊!若有眾生求菩提者,是人不見一法可覺。何以故?無有少法可得覺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世尊!彼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有為非無為、非有非無、非可識非可知非可捨非可修非可證。謂菩提者,彼法非與餘法作對治,餘法亦不與彼法作對治。何以故?彼法非雜煩惱非離煩惱,法體不可得,性自離故。此法不與彼法作對治,彼法亦不與此法作對治。何以故?一切諸法離諸相故。是故彼法非可知非可識非可捨非可修非可證。世尊!色生者離生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世尊!色滅者離色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世尊!過去者離過去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未來者離未來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現在者離現在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世尊!有為者離有為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無為者離無為相故,彼亦非可知非可識非可捨非可修非可證。世尊!如是等乃至為陰所攝,或過去所攝、現在所攝、未來所攝,或有為所攝、無為所攝,此等諸法皆不可得。以不得故,是故彼法非可知非可識非可捨非可修非可證。世尊!若有如是為求菩提發心修行善男子善女人,彼皆名為住菩薩乘。」

爾時他化自在諸天咸各說已所知法已,以偈讚曰:

「世尊善說盡有邊,  永不暫受六趣身,
 世間無智畏生死,  發心欲度生死岸。
 彼諸陰體不可得,  以陰性相本自空,
 一切法空皆無相,  是故諸法離對治。
 自體即空無有物,  無有可知及修捨,
 亦復非是可證法,  如來說有即非有。
 相求菩提不可得,  助道諸法亦如是,
 取心求佛不可得,  菩薩相求亦不得。
 堅著諸相愚癡輩,  彼等望得寤菩提,
 顛倒境界取相行,  無智非行菩提道。
 入佛境界離眾相,  名為智者如法行,
 遠離諸相及無相,  亦離於空及不空。
 彼能寤解無上道,  於諸外道非境界,
 亦非聲聞所能知,  又非緣覺之所趣。
 心得解脫淨無垢,  羅漢於法相應者,
 及諸一切辟支佛,  非彼智慧之境界。
 彼句非為相心知,  及修少空亦不解,
 若有解空說空者,  亦說諸法無自性。
 彼受佛教無毀訾,  是名善修空寂靜,
 能寤難寤菩提道,  世尊於彼真導師。
 讚佛二足最尊已,  所獲無量諸功德,
 迴施一切諸群生,  成佛覺寤未覺者。」

爾時世尊知彼八十那由他他化自在天及以天王等得深信已,欲令大眾增益善根,故現微笑。爾時慧命馬勝以偈問曰:

「二足世尊現微笑,  以知他化深信故,
 未曾演說笑因緣,  唯願如來為解釋。
 大聖今者非無因,  現是希有微笑相,
 願佛開顯因緣義,  滅除大眾諸疑惑。
 由見世尊微笑故,  今此眾會悉懷疑,
 憐愍一切世間者,  唯願敷演分別說。
 此眾咸皆背生死,  合掌恭敬求涅槃,
 斯等靡不懷猶豫,  無礙說者願斷除。
 悉皆正信善逝法,  心得開解離取著,
 咸有淨信尊重心,  善哉牟尼願解說。
 勇勐精進於佛法,  遠離疑網登聖路,
 一切諸佛游此道,  是故願除大眾疑。」

爾時世尊以偈答慧命馬勝曰:

「汝為憐愍大眾故,  以偈問我正是時,
 具足辯才有巧便,  乃能問此微笑義。
 以問如來現笑故,  必當利益無量眾,
 是故一切眾會等,  皆得住於勝菩提。
 知彼他化深信已,  故我現是微笑光,
 一切隨順如來教,  為求菩提修妙行。
 觀察世法離諸相,  如見陽焰非真實,
 愚者見焰謂是水,  欲求菩提勿同彼。
 取相貪樂凡夫境,  無智常怖於無相,
 愚癡執相捨正路,  離相能獲妙菩提。
 妄想思量虛偽法,  隨所分別即被縛,
 智者觀相悉皆空,  得上寂滅陀羅尼。
 執相凡愚住恶心,  彼皆無智歸六趣,
 輪迴逼迫受眾苦,  都由愚癡住相故。
 著相眾生見諸陰,  佛與菩提及菩薩,
 智者離相見空已,  能得無上大菩提。
 住相之類增煩惱,  能觀無相得除結,
 所謂結者即是相,  觀結無相即斷除。
 若有分別求道者,  分別於道為障礙,
 智者雖復行於欲,  彼欲即為無相行。
 諸法無體不可得,  分別諸法說言空,
 若離分別得無相,  彼即菩提更無餘。
 聞於善逝說是語,  大眾除疑得無畏,
 頂受牟尼所說法,  如智頂戴瞻卜花。
 斯諸天眾獲無畏,  於我設供最無上,
 亦知諸法佛境界,  當作世間大導師。」

諸梵天等授記品第十九

爾時六千萬諸梵眾天,見諸阿修羅、伽樓羅乃至他化自在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踴躍皆得稱心。彼於世諦禪以喜悅為食,亦於佛法中得智慧明,宿殖善根故,已曾親承供養諸佛故,及深信清淨故,於甚深法獲得法忍。彼諸天等知諸法無作非無作、非生非不生、非有非不有、非起非不起、非滅非不滅、非依非不依、非清非濁、非憎非愛、非賢非愚、非知非不知、非見非不見、非受非不受、非惻非不惻、非無非非無、非物非非物、非可得非不可得、非去非來、非趣非不趣、非空非不空、非相非不相、非願非不願。彼諸梵天於一切法心無所著亦無所住,於非用中不作非用想,於非不用中亦不作非不用想。於語言中無語言想,於非語言亦無非語言想。於有作中無其作想,於無作中亦無無作想。於凡夫不作凡夫想,於非凡夫亦不作非凡夫想。於凡夫法不作凡夫法想,於非凡夫法亦不作非凡夫法想。於聲聞不作聲聞想,於非聲聞亦不作非聲聞想。於聲聞法不作聲聞法想,於非聲聞法亦不作非聲聞法想。於緣覺不作緣覺想,於非緣覺亦不作非緣覺想。於緣覺法不作緣覺法想,於非緣覺法亦不作非緣覺法想。於菩薩不作菩薩想,於非菩薩亦不作非菩薩想。於菩薩法不作菩薩法想,於非菩薩法亦不作非菩薩法想。於佛不作佛想,於非佛亦不作非佛想。於佛法不作佛法想,於非佛法亦不作非佛法想。於涅槃不作涅槃想,於非涅槃亦不作非涅槃想。於生死不作生死想,於非生死亦不作非生死想。如是彼天一切皆悉離諸分別,定心清淨。彼等既得清淨心故,以寂滅法說偈讚佛:

「大聖甚深寂滅智,  修行寂滅到彼岸,
 演說寂滅度眾生,  亦自常行寂滅法。
 菩提寂滅善清淨,  斯法牟尼之境界,
 速得寂滅勝甘露,  以是今得盡諸有。
 恆說寂滅微妙道,  是彼智者所行處,
 八正之路滅惱濁,  拔濟一切諸群生。
 善修寂滅證菩提,  乃是先佛之所行,
 修彼能到安隱城,  過去諸佛所證知。
 是諸如來修學法,  導師如是化世間,
 若人能行有學法,  獲得無學勝菩提。
 一心趣向寂滅道,  諸根寂靜久修習,
 當得為佛世間解,  那羅延力度群生。
 若知寂滅甘露者,  能盡一切諸有相,
 是為真實如來子,  寂滅能除世間畏。
 彼等所設供養佛,  勝上希有最殊特,
 所說寂滅盡煩惱,  於諸無相最第一。
 世間寂滅離諸相,  所謂寂滅即涅槃,
 眾生輪轉受諸苦,  遠離寂滅取相故。
 牟尼諸法不思議,  即是菩提一切智,
 已度淤泥到彼岸,  故佛於此無疑慮。
 若有離陰得解脫,  於佛大乘不願樂,
 欲求菩提思滅度,  於其五陰生怖畏。
 離欲淨心求涅槃,  彼等如是簡擇智,
 於法取相凡夫境,  是謂如來之所說。
 若取寂滅即是縛,  以是不得一切智,
 若有於其五陰相,  不生存執取著心。
 彼能利益釋迦法,  是名喜樂無相行,
 能獲無名安隱處,  逮得菩提佛境界,
 降魔諍論滅煩惱,  速得成就一切智。
 我等讚歎無上士,  所獲寂滅諸功德,
 唯佛大智能了知,  迴施眾生願成佛。」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知諸梵天讚歎佛已,對佛正立,以實功德而讚頌言:

「法王已知一切法,  不實虛誑如空拳,
 亦如秋雲及電光,  是故大聖離取心。
 猶如夢中飢餓人,  飡食百味甘美膳,
 夢人飢食皆不實,  如來見法亦如是。
 又如夢中焦渴人,  得飲清淨涼冷水,
 夢渴飲水皆虛妄,  佛見諸法亦如是。
 無作無受無眾生,  無其作業及得報,
 亦無得受果報者,  世尊於此無疑慮。
 譬如美言得人愛,  然彼語言無可取,
 亦無言說及聽者,  大聖了知皆不實。
 如聞箜篌美妙音,  其聲亦無真實性,
 世尊如是見諸陰,  知陰無體不可得。
 猶如摩尼性自淨,  系之衣上隨色變,
 諸法自體本清淨,  虛妄分別增倒染。
 譬如無垢鮮白衣,  隨受染色種種變,
 諸法如是性自淨,  隨所分別而染污。
 猶如有人聞貝聲,  尋其貝聲從何來,
 其聲非自非他性,  大仙見法亦如是。
 如人思美餚饍食,  其食眾緣所合成,
 觀食各各無自性,  如來見法皆如是。
 譬如眾緣號為城,  推其城體無自性,
 如是眾緣皆悉空,  法王見法亦如斯。
 喻若有人擊鼓聲,  雖能令人心欣喜,
 聲及眾緣皆悉空,  大聖見法亦如是。
 譬如有人打鼓時,  其聲不從十方來,
 聲滅亦不向諸方,  世尊見法皆如是。
 如是彼人擊鼓已,  其鼓不生憎愛心,
 亦不分別眾緣性,  佛見諸法皆若斯。
 又如彼人打妙鼓,  聲不作心生他喜,
 及以眾緣皆亦然,  導師見法皆如是。
 如人擊彼妙鼓時,  鼓亦不生苦樂想,
 亦不觀察眾緣性,  如來見法皆如是。
 猶如有人擊妙鼓,  聲不即緣亦不離,
 及彼伎緣亦復然,  牟尼見法皆如是。」

爾時世尊知諸梵天、大梵王等深心敬信,及以寂滅讚頌佛已,又見大眾欲生善根,即便微笑。爾時慧命馬勝以偈問曰:

「既見如來口中出,  離垢清淨微笑光,
 世間天人大眾等,  一切咸生希有心。
 以見世尊微笑故,  諸來大眾普懷疑,
 皆悉瞻仰如來面,  慇勤願樂欲聽聞。
 願佛開示笑因緣,  蕩除大眾疑惑心,
 最勝牟尼非無因,  而現希有微笑相。
 諸佛所現微笑光,  必為利益諸世間,
 今者為誰現此笑?  唯願敷演分別說。
 大眾得聞必欣喜,  由知微笑因緣故,
 斯諸大眾皆合掌,  一心瞻仰樂欲聞。
 是故願佛為解釋,  必當斷滅諸疑惑,
 導師為彼諸來眾,  願垂演說微笑因。
 眾會若聞必喜悅,  以得洗除疑網故,
 眾心堅固皆清淨,  專念希仰如來德。
 大眾瞻仰世尊顏,  猶如覩見初生月,
 具八妙聲如梵天,  一心渴仰願速聞。
 天人眾等聞佛說,  必得除疑住正法,
 梵音演說義相應,  得聞甚深出世法。
 佛智善巧能悅豫,  故令大眾增踴躍,
 此眾心淨離疑結,  能樂如來一切智。
 精進勇勐有力人,  乃能志求無上道,
 是故導師愍世間,  唯願解說令眾喜。
 善哉世尊平等心,  憐愍一切諸眾生,
 令諸大眾增善根,  安心不動求佛智。」

爾時世尊即以偈答慧命馬勝曰:

「憐愍一切諸世間,  故我現是微笑光。
 汝當諦聽說彼因,  其義甚深微妙句。
 此諸眾會若得聞,  發勤精進修善業,
 當得利益諸眾生,  於佛妙法起勝行。
 斯諸梵眾皆欣喜,  如來法中悉無疑,
 那由他劫久修行,  猶如恆河沙劫數。
 於諸境界悉不著,  心如虛空無障礙,
 雖樂常修菩薩行,  而不速取菩提證。
 此等復於未來世,  無量億劫恆沙數,
 天眾清淨無垢穢,  得大勢力住世間。
 然後當成一切智,  為大法王有威力,
 具足功德盡諸有,  觀諸世間悉空寂。
 彼佛如本久修行,  壽命限量亦如是,
 斯諸善逝住世時,  能於苦惱度眾生。
 彼佛國土無倫匹,  世界嚴淨甚滋茂,
 無量那由劫數中,  如來演說不可盡。
 彼佛剎土嚴淨事,  無量佛說亦不盡,
 彼佛同號大智力,  國土皆悉名最勝。
 為眾演說不動法,  不可思議無所依,
 彼佛世界眾生等,  咸皆修治諸善根。
 無一眾生受後有,  生死之中重生者,
 彼等當時有一苦,  於其世間便顯現。
 唯畏諸行皆無常,  令諸眾生起厭離,
 爾時彼國眾生輩,  離老病死諸苦相。
 一切依於一教法,  同厭無常修勝行,
 彼諸眾生當爾時,  耳更不聞餘音聲,
 唯聞不淨無常苦,  無我寂滅空無相,
 甘露涅槃及菩提,  安隱清涼無上樂。
 斯等如是勝妙音,  恆常數數而得聞,
 爾時更無餘聲響,  若樹若壁及露地,
 或復空中及寺廟,  但聞如是微妙句。
 聞已一切皆得道,  便於生死得解脫,
 皆是如來神力故,  具八功德妙音聲。
 爾時無有雜毒心,  所謂離欲及瞋恚,
 亦無愚癡出惡聲,  麁言逼惱來經耳。
 一切厭背於生死,  趣向涅槃大正路,
 彼土一切悉當空,  佛及眾生皆滅度。
 斯是彼佛大神力,  發弘志願不思議,
 曾於過去那由劫,  為求菩提修道行。
 彼國所有諸眾生,  一切悉皆當作佛,
 此諸梵天發廣願,  皆由觀察寂滅句。
 悉得證知甚深義,  解了如來吉祥路,
 其所修學皆通達,  於諸世間為導師。
 彼能觀察眾生空,  不生疲倦懈怠心,
 是故巧入諸法性,  修集菩薩勝妙行。」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七

 

上篇:大寶積經

下篇:大方廣三戒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阿彌陀佛說咒

阿彌陀佛說咒 那(上)謨菩(上)陀夜(藥可反,下同)那謨...

佛說普門品經

佛說普門品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按《開元錄》,須摩提經亦直雲須摩...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舍衛...

【註音版】大乘四法經

大乘四法經...

天台四教儀

四教頌 七賢七位藏初機。通教位中一二齊。別信並圓五...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一卷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普賢菩薩聖誕祝聖儀

一、香讚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熱在金爐...

佛說慢法經

佛說慢法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佛告阿難:「有人事佛以後...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

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

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佛說一切法高王經

佛說一切法高王經(一名《一切法義王經》) 元魏婆羅門...

【佛教詞典】克勤

(人名)佛果圓悟碧岩。名克勤,字無著。蜀彭州人。就...

【佛教詞典】臘

歲終祭神,叫做臘。出家人的年歲,是以受戒後安居之次...

佛教四聖諦的內容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

捨卻貪愛,戒除貪慾

有個朋友炒股,股齡也有幾年了,在市場上積累的經驗和...

聖嚴法師《競爭與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競爭,就是要把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東...

仰信三寶,自感僧福

佛在人專,故又行實;末代人濫,形服為上。外生物信,...

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講過我們生命有二種力量:一個是外境的力量,一個...

無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對惡口與辱罵

佛陀成道後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歲那年,佛陀在優陀...

相信了彌陀的功德,才能把名號執持住

相信了阿彌陀佛的名號的功德,他才會去執持啊!執就是...

高僧的眼淚

有一位中年才出家的高僧,住在離家很遠的山上的寺院,...

《華嚴經疏》中的十種迴向

在《華嚴經疏》這部書裡,把迴向分為十種。哪十種呢?...

學佛切勿執理廢事

佛在《阿彌陀經》中告訴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五濁惡世...

一天之中如何對治貪瞋癡

我們要知道貪瞋癡它生起的這個次第。好像醫生去幫人治...

功到自然就成

不說一般的人,就說菩薩的願力,我講個故事。印度的無...

【視頻】《地藏經》男聲木魚快誦

《地藏經》男聲木魚快誦

【視頻】《地藏菩薩本願經》蓮歌子演唱

《地藏菩薩本願經》蓮歌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