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一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與大比丘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悉從種種佛剎來集。爾時世尊,無量百千眾所圍遶供養恭敬。時彼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無邊慧,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稽首作禮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有少疑請問如來,願垂聽許為我宣說。」

爾時無邊慧菩薩摩訶薩而說偈言:

「大雄大丈夫,  世間無與等,
 我為眾生故,  少疑當請問。
 不起師子座,  現身遍十方,
 一切異論中,  無能傾動者,
 智藏無邊際,  諸力無有量,
 世尊一一力,  普能度世間,
 善住一切智,  善住於十力,
 無畏大師子,  最勝無上尊,
 十八不共法,  如來之所有,
 照明於世間,  摧伏諸外道,
 了知一切法,  是故無過上,
 無失大導師,  我疑當請問。
 無邊離垢智,  大海不動智,
 境界無礙智,  我疑當請問。
 世尊善修集,  於道無疑惑,
 安隱大導師,  我疑當請問。
 已度諸暴流,  已斷諸結縛,
 能拔眾毒箭,  我疑當請問。
 已破無明[穀-禾+卵],  已息煩惱熱,
 清涼善安住,  我疑當請問。
 無畏無上智,  無著無礙智,
 法海一切智,  如來已證得。
 佛無量功德,  智證悉圓滿,
 盡一切有漏,  破諸煩惱見。
 世尊多積集,  無量大功德,
 不思議法王,  我疑當請問。
 世尊殊勝智,  普能照世間,
 演暢法光明,  無邊功德海。
 導師法光故,  遍照於世間,
 是故世間中,  佛法光明現。
 法海一切智,  辯才無有上,
 精進不思議,  清淨離諸見。
 佛眼無邊故,  智境亦無邊,
 世間無等尊,  我疑當請問。
 法王大牟尼,  能斷眾生惑,
 導師我當問,  願隨其意樂。
 我觀一切處,  天上及人間,
 無有等如來,  普遍照明者。
 善住諸功德,  莊嚴大丈夫,
 不思議法王,  仙中照曜者。
 譬如大雪山,  眾寶端嚴處,
 世尊安法座,  端嚴亦如是。
 妙音大精進,  能宣悅意聲,
 眾生若得聞,  善根悉清淨。
 世尊人中勝,  時演法光明,
 以是諸眾生,  隨意便開覺。
 知時知眾會,  知人大導師,
 敷演法光明,  以時智慧者。
 梵音大精進,  願賜清淨言,
 如天雨大地,  法潤遍霑洽。
 世尊處眾會,  普宣法雨已,
 於此法悕望,  眾生皆滿足。
 最上勝安住,  如王處妙高,
 惠施諸眾生,  能令眾歡喜。
 大雄兩足尊,  不思議境界,
 一切諸眾生,  無有能知者。
 無量大丈夫,  眾會已和合,
 依怙大牟尼,  志求佛境界。
 我於佛境界,  發趣故來集,
 導師無礙智,  如何疾開覺。
 我隨其意樂,  瞻顏欲請問,
 世尊願開示,  為斷諸疑惑。
 若聞無上法,  便得心歡喜,
 踴躍充遍身,  能斷眾疑網。
 法王無上尊,  一切智無畏,
 一切知見者,  我疑當請問。
 佛於一切法,  無有少疑惑,
 精進大導師,  我疑當請問。
 無上斷疑者,  於法不疑惑,
 無邊功德海,  我疑當請問。
 無邊大光明,  無邊大功德,
 無邊清淨智,  我疑當請問。
 無邊精進智,  無邊境界智,
 無邊饒益智,  我疑當請問。
 世尊無邊智,  離邊及無邊,
 能斷一切疑,  我疑當請問。
 不思議法王,  垂哀聽我問,
 見許我當問,  牟尼為宣說。
 請問一切智,  釋迦名稱尊,
 若垂聽許我,  願決我疑網。」

爾時世尊告無邊慧菩薩摩訶薩言:「無邊慧!汝今於我渴仰志求,欲於如來幾何所問?若有問者,我當解說。」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告無邊慧,  汝欲何問,  悉應問之,
 我當解說。  如彼所問,  一一發明,
 隨其樂欲,  速為開示。  我為汝說,
 一切無疑,  如汝志求,  稱汝所問。
 汝今時問,  如時如義,  以時問故,
 我決定說。  如汝意樂,  問所應問,
 我皆隨順,  為汝說之。  汝今時問,
 我亦時說,  斷汝疑網,  當得無疑。
 我為法王,  了義究竟,  於一切法,
 得無疑惑。  我於諸法,  正覺難思,
 如眾生意,  所問為說。  我於諸法,
 悉無有疑,  時而問者,  速當為說。
 我時為說,  無有疑惑,  如其意樂,
 釋彼所疑。  我常了知,  時及眾會,
 諸眾生等,  意趣所同。  亦常觀察,
 一切眾生,  有欲無慾,  彼皆明見。
 若有智者,  能善修行,  我皆以時,
 正法開悟。  若無智者,  愚癡迷亂,
 彼無慧明,  不尊重法。  若無尊重,
 於法不求,  雖聞此法,  無大明智。
 法善巧者,  於法希求,  若聞此法,
 得大明智。  樂大乘者,  求人中尊,
 聞斯法已,  得大明智。  佛無上智,
 不思議智,  而發趣者,  聞皆滿足。
 樂無礙智,  求最上尊,  彼聞此法,
 得大饒益。  若有智性,  求不思議,
 彼聞此法,  得無上智。  若有眾生,
 求佛道場,  轉無上輪,  得法歡喜。
 愛樂精進,  於法尊崇,  聞離垢法,
 欣然踴躍。  若有眾生,  樂善修習,
 以法光明,  說無上法。  荷諸重擔,
 無邊策修,  彼聞法已,  歡喜充滿。
 若有希願,  善法思惟,  於彼慈哀,
 為之開釋。  哀愍汝等,  隨汝所問,
 我能決定,  當斷汝疑。  我多千歲,
 修行善巧,  疑惑已除,  知汝意樂。
 若有疑者,  恣汝所問,  當為汝說,
 斷諸疑惑。  若有疑者,  恣汝所問,
 如其樂欲,  我當說之。  若有疑者,
 恣汝所問,  我住於法,  得無動搖。」

爾時無邊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遍知,我於菩薩乘中少有所疑,今當請問。何等善丈夫遠離於怖畏一心正念,為諸眾生被大甲冑,於大甲冑而莊嚴之,起大愛樂而尊重之,以不放逸乘此大乘,以大清淨平正之道,無諸堆阜瓦石荊棘眾惡雜穢、諸見稠林,亦無毒刺苦惱坑陷,亦無系執怖懼艱難。正直無曲如理平道、無障礙道,剪諸稠林、裂一切網、遠離黑闇、蠲除愛著,捨和合故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如來、應、正遍知,我於此義故致斯問。何等善丈夫?何等大甲冑?被此甲冑乘於大乘,以斯大道而當發趣。世尊!應說諸菩薩摩訶薩甲冑莊嚴,安住於道、安住諸法理趣善巧,於法理趣住善巧故,而能起於諸法理趣善巧光明。法光明故不捨甲冑,乘於大乘,以不退轉精進之力、無忘念根、相續慧力,速能成就法界理趣分明善巧,往詣道場轉於法輪,為諸眾生演說法故,一切眾生如其所願,如其發趣解脫生死。世尊!如來、應、正遍知,此之大乘,我欲利益安樂眾生故問斯義。世尊!如來一切知者、一切見者,以何等法成就諸菩薩摩訶薩一切諸法海印三昧,以三昧故令諸菩薩摩訶薩乃至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猶不退轉?世尊!如來知見成就未曾有法,善諸眾生智慧之藥,故我問耳。」

爾時無邊慧菩薩摩訶薩而說偈言:

「為諸菩薩故,  我問兩足尊,
 一切知見者,  甚深佛法義。
 大乘所修行,  何定能發趣?
 我今皆請問,  饒益諸眾生。
 云何善丈夫,  能被無邊甲?
 如是被甲已,  云何當發趣?
 云何起樂欲?  云何愛於彼?
 云何大精進?  云何不放逸?
 云何諸菩薩,  乘於此大乘?
 乘已復云何?  此事應當說。
 云何乘大乘,  發趣菩薩道?
 唯願世尊師,  速為我宣說。
 云何平正道,  平等而發趣?
 於諸見稠林,  剪伐恆無倦。
 於諸境界中,  云何得超越?
 云何以平等,  裂於貪愛網?
 云何除黑闇,  得大智光明?
 彼諸菩薩等,  云何當發趣?
 云何能觀察,  遠離眾結縛?
 云何諸菩薩,  離縛善安住?
 云何諸菩薩,  超過大怖畏,
 善巧諸法義,  發趣於無上?
 菩薩被何等,  無邊大甲冑?
 被斯甲冑已,  乘於此大乘。
 云何諸菩薩,  發趣平正道?
 我今所問者,  世尊應演說。
 菩薩云何得,  莊嚴大甲冑,
 莊嚴無上乘?  世尊應演說。
 安住於斯道,  及彼道莊嚴,
 諸法之善巧,  世尊應演說。
 云何能了知,  法界之理趣,
 法善巧光明?  世尊應演說。
 云何諸菩薩,  得此法光明,
 究竟一切法?  世尊應演說。
 云何諸菩薩,  得法光明已,
 不捨大甲冑,  由是而發趣?
 云何諸菩薩,  乘於此大乘,
 精進不退轉,  由是而發趣?
 云何諸菩薩,  志念常堅固,
 能以智慧力,  而得善調伏?
 云何得法界,  理趣之善巧?
 法王不思議,  世尊願宣說。
 云何能速往,  至於菩提場,
 轉於大梵輪,  世無能轉者?
 云何無所動,  演說於諸法,
 為一切眾生,  如其昔所願,
 演說諸法故,  解脫於生死?
 云何令眾生,  究竟獲安樂?
 饒益眾生故,  我問世導師。
 一切知見者,  願為我宣說,
 當以何等法,  成就諸菩薩?
 一切法大海,  所作印三昧,
 樂求佛法者,  渴仰大菩提,
 若聞此法者,  舉身悉充悅。」

爾時世尊告無邊慧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無邊慧!汝於往昔供養承事無量諸佛,種諸善根集諸功德不可稱量,於此深法欣求渴仰,以大志樂成就眾生,而興大悲問於如來。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說諸菩薩摩訶薩以功德成就,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爾時世尊告無邊慧菩薩摩訶薩言:「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被甲冑者,為欲攝取諸眾生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佈施清淨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持戒清淨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忍辱清淨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精進清淨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禪定清淨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智慧清淨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獲安樂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起饒益事相應心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貪瞋癡病作對治故被大甲冑,為大功德作善巧故被大甲冑,為無上智善圓滿故被大甲冑,為諸眾生生死怖畏作救護故被大甲冑,為欲顯現無等等智善圓滿故被大甲冑。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魔、若魔眷屬、若魔使者、住魔業者,及行諸見稠林險逕、一切外道諸遮羅迦出家,吠陀烏摩利迦、路伽耶陀,及此外道相應之輩,與交戰故被大甲冑。諸菩薩摩訶薩如是被於大甲冑已,不捨甲冑起大精進,能入一切眾生界中,以忍安住遠離怖畏,不驚不懼不動不亂,而復被於無邊甲冑。所謂救護一切眾生甲冑,剪一切見稠林甲冑,破諸魔軍甲冑,能授智慧甲冑,無邊津梁甲冑,度諸重擔甲冑,增長淨信甲冑,安住尸羅甲冑,淨治業藏甲冑,一切清淨力藏甲冑,方便善巧力藏甲冑,能斷一切執著甲冑,不退不悔智慧甲冑。諸菩薩摩訶薩被於如是大甲冑已亦不捨離,乃至盡邊際,堅固精進力曾不動搖,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被甲冑,  為攝諸眾生,
 眾生無邊故,  被甲亦無邊。
 佈施清淨故,  一切令充悅,
 為利諸眾生,  乃被斯甲冑。
 持戒清淨故,  饒益於世間,
 為利諸眾生,  乃被斯甲冑。
 忍辱清淨故,  勇勐善安住,
 為利諸眾生,  乃被斯甲冑。
 精進清淨故,  成就不退轉,
 為利諸眾生,  乃被斯甲冑。
 禪定清淨故,  所行境亦然,
 為利諸眾生,  乃被斯甲冑。
 智慧清淨故,  無漏無過上,
 為利諸眾生,  乃被斯甲冑。
 一切諸眾生,  樂具悉當與,
 善知此義故,  乃被斯甲冑。
 菩薩於眾生,  能為饒益事,
 以清淨四攝,  普遍諸有中。
 若病貪瞋癡,  而為對治者,
 授諸眾生藥,  所患令消除。
 由是諸菩薩,  善能被甲冑,
 於功德資糧,  獲無邊善巧。
 眾生生死苦,  逼迫不安隱,
 我當為救護,  被甲冑無邊。
 無邊生死苦,  我能令解脫,
 愛見網所縛,  一切皆當斷。
 於此煩惱網,  一切能斷者,
 堅固精進力,  勇勐而被甲。
 一切諸眾生,  令住安樂道,
 以是趣涅槃,  安隱而無上。
 以大精進力,  乃被斯甲冑,
 當共一切魔,  敵戰甞無倦。
 若住於諸見,  稠林而行者,
 路伽耶陀等,  被甲利於彼;
 及餘無量眾,  行諸非道者,
 於彼咸利益,  故被甲無邊。
 如是被甲已,  不捨於甲冑,
 起大精進力,  被甲勝堅固。
 入於生死界,  以忍得安住,
 成就堅固忍,  被甲無過上。
 遠離於怖畏,  亦無有驚懼,
 被無邊甲冑,  一切勤修習。
 善住於甲冑,  常能正了知,
 寂然不動搖,  不亂不退轉。
 被如是甲已,  智者復當被,
 救護眾生甲,  破壞眾魔甲。
 無邊津梁甲,  一切悉當被,
 勇勐勝智人,  被已得安住。
 為大重擔故,  被甲無有上,
 度一切眾生,  苦擔悉令脫。
 增長清淨信,  善住於六根,
 戒得共相應,  被甲無過上。
 成就勇勐智,  菩薩能安住,
 威儀戒相應,  被甲無所動。
 於昔勝尊眾,  清淨修諸業,
 是故被甲冑,  而常不怯弱。
 以愛眾生慧,  饒益諸世間,
 通達於方便,  被甲善安住。
 於巧方便智,  菩薩能通達,
 如是被甲已,  斷除眾結縛。
 遠離一切執,  正信不違背,
 被甲之智人,  發趣於無上。
 菩薩能決定,  自利及利他,
 以善精進力,  堅固無退轉。

「復次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荷諸重擔被大甲冑,如是甲冑,若魔、若魔眷屬、或魔使者,及行邪見稠林惡磧諸眾生等所不能見。何以故,無有形色不可示現,無對無相捨相離相無名字故。無邊慧!假使飛箭量如須彌,攢鋒激射無能中者。設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一一為魔,各有若干魔軍眷屬,競共俱時發諸利箭,亦如須彌彼終不能壞。諸菩薩摩訶薩如是甲冑,乃至不能損一毛端。於諸菩薩摩訶薩意,尚猶不能令有異念,何況身也。諸菩薩摩訶薩若以一心摧伏彼者,能令眾魔退散消滅,善能安住如是甲冑而不動搖,一切眾生無能壞者。何以故?以無相故,非諸眾生見所行故,一切眾生不能見知。諸菩薩摩訶薩而能了知一切法故,如實知見被大甲冑,為欲救護諸眾生故。於一切法無所執著,為欲饒益諸眾生故。於一切法亦無所得,是故眾生不能見知。如是甲冑無有形相、無有示現、無言說故,不與色相應、不與受想行識相應,不與內相應、不與外相應、不與亦內亦外相應、不與非內非外相應,不與界相應,不與處相應。不與地界相應、不與水界相應、不與火風空界相應。不與欲界相應、不與色無色界相應。不與有作相應、不與無作相應、不與亦有作亦無作相應、不與非有作非無作相應。不與聲聞地相應、不與獨覺地相應、不與佛地相應。不與語言道相應。亦不與色因相應、不與色相相應,不與受想行識因相應、不與受想行識相相應,亦不與相非相相應,亦不與一切法相應、非不相應。無有繫縛,無有解脫,亦非算數譬喻可知,以一切法過諸數故。如是甲冑,一切法見皆不可得,色見不可得、受想行識見不可得,乃至無少法見可得。如是甲冑,不與一切法相應、非不相應,不與色相應、非不相應,不與受想行識相應、非不相應。於一切法若相應不相應,彼皆遠離。如是甲冑,亦無有作,作者無故。亦無有相,相非有故。無處所相,無和合相,無有分別,無有動搖,無有攀緣,無性可見。被甲冑者亦不可得,如是被甲亦不可見。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被甲冑時,而不見有誰為被甲、何處被甲、從何被甲,亦不見有我能被甲、我所被甲,亦不見有此處被甲、他處被甲,亦不見有如是被甲所為眾生,於一切法無所行故、無所有故。

「諸菩薩摩訶薩被如是甲冑,則被如來所被甲冑,身不可得、心不可得、意不可得。不可得故,遠離分別。諸菩薩摩訶薩若住少法、若得少法,現被甲冑、當被甲冑,不應說名被大甲冑。若心超過,乃可說名被不思議大甲冑也。諸菩薩摩訶薩不為少眾生故被大甲冑,亦不為一劫眾生故被大甲冑,亦不為百千劫百千俱胝劫、百千那由他俱胝劫諸眾生故被大甲冑,為於無量無數劫中諸眾生故被大甲冑,是故說名被於無量大甲冑也。

「諸菩薩摩訶薩被甲冑時,被於不住眾生想甲冑,不起我想甲冑,離眾生想甲冑,滅我想甲冑,知眾生性甲冑,知我性甲冑,過想受甲冑,知一切法無作相甲冑,空相甲冑,無想相甲冑,無願相甲冑,知一切法無生相甲冑,無滅相甲冑,知一切法差別性相甲冑,無差別性相甲冑,知一切法事相甲冑,無事相甲冑。

「無邊慧!若住於事而被甲冑,終不說名被大甲冑。以諸菩薩摩訶薩不住於事求大智慧,是故說為被大甲冑。」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無量千劫中,  被大無邊甲,
 為欲令眾生,  解脫諸苦惱。
 如是大甲冑,  若魔若魔使,
 作諸魔業者,  眼所不能見;
 及餘眾生等,  行見稠林者,
 甲冑不思議,  亦非彼所見。
 無色無形像,  無對無相待,
 甲冑不思議,  故非眼所見。
 無名亦無相,  遠離一切相,
 甲冑無有邊,  故無相見者。
 假如須彌箭,  攢鑽來中射,
 甲冑不思議,  令箭自摧折。
 世界所有魔,  亦以須彌箭,
 於斯大甲冑,  競共來激射,
 然於大甲冑,  不損如毛端,
 甲冑不思議,  無能摧壞者。
 由是諸菩薩,  身心無變異,
 甲冑不思議,  誰能傾動者?
 若以一念心,  摧伏諸魔眾,
 菩薩不思議,  魔軍咸退散。
 如是大甲冑,  未甞有動搖,
 一切諸眾生,  而無能見者。
 一切諸眾生,  不知甲冑相,
 是故諸眾生,  眼所不能見。
 菩薩為依怙,  能知一切法,
 猶若勝金剛,  斯為善被者。
 不受一切法,  救護諸眾生,
 順諸佛法故,  斯為善被者。
 甲冑無所取,  隨順一切法,
 甲冑不思議,  斯為善被者。
 甲冑無示現,  淨治一切法,
 諸法離言說,  無能示現者。
 不與色相應,  不與受相應,
 不與想行識,  相應及和合。
 不與內相應,  不與外相應,
 不與內外俱,  相應及和合。
 不與界相應,  不與處相應,
 若界若處中,  亦無有和合。
 不與地相應,  不與水相應,
 不與火風空,  相應及和合。
 不與欲相應,  不與色相應,
 不與無色界,  相應及和合。
 一切無所得,  不與諸有作,
 不與諸無作,  相應及和合。
 甲冑不思議,  無住無和合,
 無縛無解脫,  亦無不相應。
 甲冑無邊際,  不共聲聞地,
 不共獨覺地,  相應及和合。
 乃至諸佛地,  及與一切法,
 一切不相應,  一切不和合。
 種種語言道,  而無能及者,
 甲冑無有邊,  無體難思故。
 不與一切法,  相應不相應,
 甲冑不思議,  超過一切數。
 甲冑無有上,  無縛無非縛,
 亦無有色相,  受想行識相。
 不與彼諸相,  相應及和合,
 不與諸法相,  相應不相應,
 亦不與無相,  相應及和合。
 甲冑無有上,  無縛無解脫,
 一切諸法中,  不墮一法數。
 一切諸法中,  甲冑不可得,
 是故無有上,  說名不思議。
 甲冑無有色,  無受亦無想,
 無行亦無識,  非諸蘊所攝。
 如是勇勐者,  被斯大甲冑,
 身心無所得,  不見微少法。
 過諸思擇故,  清淨心安住,
 而常無怯弱,  說名不思議。
 堅固被甲冑,  其心無所動,
 不計諸劫量,  說名不思議。
 甲冑無有量,  不取法非法,
 以無時量故,  說名不可量。
 不起眾生想,  亦無有我想,
 能知此想故,  一切想不生。
 亦知一切法,  此法皆無相,
 如是被甲冑,  說名不思議。

「復次無邊慧!此大甲冑名曰妙法嚴具莊嚴;亦名最上,不可壞故;亦名一切法無差別,不於少法作差別故。諸菩薩摩訶薩被此甲冑,持大慧力,乘於大乘、最上之乘、無等等乘、大攝受乘、無邊攝受乘、一切眾生乘此乘者,於此乘中無不容受,然於此乘不增不減,能令眾生安樂而住,亦令眾生安樂而出。若有眾生乘此決定安樂乘者,無有身心疲倦勞苦。無邊慧!此乘映蔽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聲聞、緣覺及餘諸乘而當出離。此乘無來無去、無住無見無知,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三世平等猶如虛空不離塵染,無有相待、無有障礙亦無執著,以此乘故而當出離。此乘無量,不可量故;本無礙相,不住相故;最上第一。乘此乘者無怯弱心,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邊慧!此乘如燈、如日月輪,為諸眾生作大光明。此之大乘亦復如是,光照三千大千世界,無能映蔽、無能障礙,能以無邊大功德海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邊慧!此乘離闇,能除一切世間之病,超過一切世間之法;攝大眾生,非諸下劣所能乘也,唯除能被大甲冑者。如我所說,於無量劫救護眾生,供養諸佛種種善根資糧清淨之所能乘,聲聞緣覺及餘下劣繫縛世間、世間相應,或增上慢、慢所調伏,一切外道無信之輩,尚不欲聞此乘之名,何況而能乘此乘也。若有眾生遊戲不可思議境界,乘此乘已,如其勝願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邊慧!此乘無際,初中後際不可了知。此乘際斷、際不可得,無邊際是乘際,無量際是乘際。無邊慧!乘無邊際亦無中際,無有少際而可斷者。言際斷者,以無少際說為際斷,不分別際說為際斷,如是名為此乘際斷。際無所有說為中際,際無所有說為邊際,際無所有以際說之。於彼際中際不可得,不可得故邊際中際無際無斷入於際門,入際門故此乘超過,於彼超過亦無所得。無邊慧!何者為際?謂斷、常際。入語言故際則非際。彼斷常際無有邊際,以彼際相相無邊故。所言際者無有分別,分別斷故超過於際遠離斷常。無邊慧!有身見者則於際門有所依止,若無身見則於際門無所執著。無執著故,於斷常際乃能超過。無邊慧!斷常際者而無有實,但誑語言。於三有中分別二際,於彼二際若不攝取、若不相應,乃能超過。斷身見故,於二際門而無所執。無邊慧!若諸菩薩摩訶薩未離身見,則不名為被大甲冑乘於大乘,於彼際門則為執著。設欲斷際起斷際想,於前後際而有分別。若諸菩薩摩訶薩已離身見,是則名為被大甲冑乘於大乘,於彼際門則無所執。過二際已,以安樂乘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以大慧力,能於一切住際之法不斷不破,善巧方便攝取止觀,修習無相得無相證,則為諸佛授法光明。法光明故一切際斷,於彼際斷亦無所執、無有少際於彼際門,若相應、若不相應,若憶念、若不憶念,於一切法善巧方便安住止觀,便獲無邊大法光明。法光明故遠離黑闇怖畏毛竪,建大法幢、出大梵音、大師子吼,告眾生言:『汝等速來於此大乘、大安樂乘、大調御乘、大發趣乘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演法光明,法光明故能令眾生被大甲冑乘此大乘。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於此大乘此大甲冑勿生慳悋,當願眾生髮菩提心,被此甲冑乘此大乘。於此大乘此大甲冑亦勿慳悋,而能展轉勸諸眾生,復願眾生被此甲冑乘此大乘而當出離。諸菩薩摩訶薩住是行時,攝取佛國清淨佛國、攝取聲聞及諸菩薩圓滿功德,以此無邊大功德海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邊慧!此之大乘等於法界,此岸彼岸無可得者,然能運載一切眾生從此至於法界之中,無處相應、法界相應、甲冑相應。若於此乘等於法界勤修習者,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邊慧!譬如法界無有塵染、無能壞者、無能染者。此之大乘亦復如是,無壞無染,無壞染故而當趣於一切智智,是故此乘說為大乘。此乘無礙,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不能退轉,以無著故而當趣於一切智智,是故此乘說為大乘。言大乘者,謂大莊嚴,一切莊嚴無不入此大乘中者。」

爾時無邊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於此乘中,豈有有為諸莊嚴耶?」

爾時世尊告無邊慧菩薩摩訶薩言:「如是如是。無邊慧!我隨世俗,於此乘中亦說一切有為莊嚴。無邊慧!若轉輪王、帝釋梵王,無不皆從此大乘出。若已出者、若當出者,雖住轉輪、釋梵尊位,不為生死煩惱過失之所染著,能於諸欲一一稱量,既稱量已則便厭捨,於出離道而能了知。無邊慧!若諸菩薩摩訶薩乘此乘者,雖受生死,於一切處不為染污,能見過患能知出離。若我於此未說諸法及諸莊嚴,以此乘相,於彼諸法及諸莊嚴亦能了知,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大乘無上乘,  此乘不思議,
 若有乘此乘,  彼皆當出離。
 是大依止處,  此乘不思議,
 無量無邊際,  故名為大乘。
 一切諸眾生,  乘於此乘者,
 此乘無有減,  亦復無有增。
 一切諸眾生,  乘於此乘者,
 安樂而發趣,  於中無苦惱。
 若諸菩薩等,  於此乘發趣,
 直進無他行,  身心不疲倦;
 照明於世間,  天人阿修羅,
 當於此大乘,  無上而發趣;
 映蔽諸緣覺,  及以聲聞乘,
 亦於此大乘,  無上而發趣。
 無來亦無去,  無住無前際,
 後際及中際,  無得無所見。
 三世悉平等,  猶若淨虛空,
 此乘亦如是,  遠離諸煩惱。
 此乘無相待,  無障無罣礙,
 一切悉能救,  所向無執著。
 此乘無有量,  亦無一切相,
 自性不可得,  無畏不思議。
 若有乘此乘,  得無所畏者,
 乃於佛法中,  無障無罣礙。
 以此乘發趣,  普明於世間,
 如日百千光,  無時而不照。
 此乘不可壞,  無能映蔽者,
 無量德資糧,  無上而發趣。
 此乘超世間,  出過於三界,
 遠離諸黑闇,  能趣於無漏。
 此乘唯攝取,  一切諸菩薩,
 其餘眾生類,  於中不容受。
 若有智慧者,  無量千劫中,
 方便勤修習,  乃乘於此乘;
 非諸聲聞眾,  及以諸緣覺,
 一切外道輩,  而能乘此乘。
 若有諸眾生,  趣於非道者,
 斯人尠福德,  不堪聞此乘。
 若有諸眾生,  於不思議法,
 善巧而遊戲,  安住於此乘,
 隨其所建立,  殊勝之誓願,
 住斯正道中,  無上而發趣。
 此乘無邊際,  亦無有中際,
 邊際及中際,  一切不可得。
 以際不可得,  此乘無有際,
 一切際斷故,  安樂而發趣。
 此乘無邊際,  無邊是乘際,
 此乘無量際,  無量是乘際。
 此乘無際斷,  無際為際斷,
 於際不分別,  斷亦不可得。
 乘際無邊際,  亦無有中際,
 亦無無際際,  際性無所有。
 於際無際相,  非際為際相,
 於彼諸際中,  際相無所有。
 非際說際門,  此乘已超過,
 於彼所過量,  相應不可得。
 我說斷常際,  有邊無邊際,
 如是一切際,  彼際悉非際。
 一切際無邊,  際相無所有,
 一切際自性,  於中不分別。
 如是諸際中,  以斷於分別,
 邊際無邊際,  一切悉能斷。
 若有有身見,  則說諸際門,
 執著此諸際,  為無依怙者。
 若無有身見,  不著諸際門,
 不執一切際,  為能照明者。
 一切際非際,  諸際非真實,
 一切際性相,  彼皆無所有。
 不受一切際,  於際悉超過,
 不著諸際門,  能斷有身見。
 若於有身見,  不斷不遠離,
 不被大甲冑,  不乘於大乘。
 以受於諸際,  分別諸際相,
 前際及後際,  一切皆分別。
 若於有身見,  一切已能斷,
 乃被無邊甲,  乘於無上乘。
 不著諸際門,  為世智慧者,
 能於種種際,  一切悉超過。
 由是佛法中,  安樂而發趣,
 菩薩善觀察,  能以大慧力。
 不得少有法,  可斷可除滅,
 常以善方便,  善攝於止觀。
 一相了知故,  諸相皆了知,
 安住於正法,  得大法光明。
 以是法光明,  決了彼諸際,
 不見少有際,  若際及非際。
 於彼可相應,  一切無所著,
 若見苦眾生,  慰諭而告言:
『汝來於此乘,  安樂而出離。』
 一切受生處,  能作法光明,
 被甲乘大乘,  亦以此開示。
 此乘此甲冑,  於彼勿慳悋,
 亦令諸眾生,  被甲乘大乘,
 乘此安樂乘,  無上而發趣。
 如是諸菩薩,  安住此修行,
 能於佛法中,  以速而發趣。
 清淨佛國土,  攝受諸聲聞,
 及諸菩薩等,  功德莊嚴事。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一

 

上篇:大寶積經

下篇:大方廣三戒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佛說無畏授所問大乘經

佛說無畏授所問大乘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大乘顯識經

大乘顯識經卷上 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奉 詔譯 如是我...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佛說胞胎經

佛說胞胎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奉 制譯 聞如是:...

八識規矩通說

八識規矩通說 唐三藏法師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門 德清...

禪宗永嘉集

禪宗永嘉集序 唐慶州刺史魏靜述 聞夫。慧門廣闢。理絕...

佛說輪王七寶經

佛說輪王七寶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

寶雲經

寶雲經卷第一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

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第一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今將...

佛說貧窮老公經

佛說貧窮老公經 宋沙門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說大乘稻芉經

佛說大乘稻芉經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耆闍...

【註音版】不空摩尼供養真言品

不空摩尼供養真言品...

【佛教詞典】六種還源觀

(名數)還源觀說六觀:一,攝境歸心真空觀。二,從心...

【佛教詞典】供米田

(雜名)為供米之田地也。...

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

你是月光族嗎?你是否認為錢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

把握每一次的機會

有個老和尚帶了小沙彌去山裡拾柴火,突然間小沙彌看見...

成為一個有信仰的企業

做企業家最需要知道兩個詞:一個是感恩,一個是結緣。...

出家看著簡單,實際上不簡單

(有一個姑娘失戀以後到廟裡來要出家,師父和她說出家...

聽聞隨轉修心要

第一個「聽聞」:聞所成慧 當然現在有一些文字的檔案,...

達摩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人,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

經常起負面的想法,其實是傷害你自己

相隨心轉 重點是在這裡,這個可以改變,會影響我們未來...

親自去咀嚼

有這麼一個學生,他向老師請教,怎樣才能夠學會老師所...

轉五濁為五清

蕅益大師曾經有個感慨,就是這五濁正好要把它轉換成五...

你想知道你來生是什麼樣嗎

我們今天在面對果報的時候,你要注意而生其心,這個是...

一天從早到晚,你都起了些什麼念頭

現在你所能做的,就是要能跟三寶結合起來。還有,大家...

念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麼

問: 阿彌陀佛!請問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

【視頻】《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男聲讀誦版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男聲讀誦版

【視頻】《佛說決定毗尼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決定毗尼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