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寶積經卷第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寶積經卷第十四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密跡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七

爾時密跡金剛力士謂賢者大目揵連:「耆年目連!世尊所嘆神足第一。仁且從地舉是金剛。」時大目連前舉金剛,以無極力,以四大海水上沃日,其勢又牽曾到野馬世界,無所不至。道力顯變,奮其神足而欲移之,此三千大千世界震動上下,而不能搖金剛大如毛髮。

時大目連怪未曾有,投佛足下,白世尊曰:「唯願大聖!嘆我於聲聞中神足第一。自試神足,動是三千大千世界,如挑小缽舉擲他方佛土。我身開化降伏難頭和難龍王,能食大[木*圂]如須彌山,不能動是小金剛乎?發意之頃捉牽日月,使止不行以手摩之,不能動是小金剛杵大如毛髮。有何意也?將無我身失神足力也?」

佛言:「目連!不失神足。又目揵連!菩薩神足威力所感,一切聲聞及與緣覺所不能逮也。假使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諸須彌山合成一須彌尚可震動,不可動是金剛杵也。菩薩威神所建立行,不可思議巍巍如是。」

爾時賢者大目揵連得未曾有,口自宣言:「難及。大聖!菩薩大士威力所致,是密跡金剛力士承於金剛杵乎?又此密跡今所有力,父母遺體之力也?為神足力乎?」

佛言:「父母遺體之力也。假使菩薩行神足力,普能示現,悉達天上世間。」

佛告密跡金剛力士言:「卿自舉是金剛。」於時密跡動三千大千世界,以己右手舉取金剛投於虛空,在於虛空七反迴旋,還立密跡力士右手而住。彼時諸來一切眾會得未曾有,咸悉叉手自歸禮之,異口同音各自說言:「難及難及。密跡金剛力士其力甚妙乃如是乎。使諸眾生得斯大力無窮之勢也。」

於是王阿闍世前白佛言:「菩薩有幾法行,逮如是力無極之勢?」

佛言:「菩薩有十大法,逮如是象無極大力。何謂為十?一曰寧棄身命勤受正法;二曰未曾自大謙恪下意禮敬眾生;三曰見於剛強難化眾生立之忍辱;四曰見饑饉人以好美饍而充施之;五曰覩諸恐懼勸慰安之;六曰若有眾生得於重疾療以良藥;七曰若有羸劣人所輕慢,敬念戀之令無忽易者;八曰以淨泥水塗如來廟補其虧缺;九曰見孤苦人貧匱困厄常負重簷,使去其難極重之殃;十曰若有無護無所歸依常將濟之,所語如言而不變失。是為十事法。」

王復問佛言:「菩薩仁和為有幾法,往反周旋常存和雅不興麁心?」

佛言:「菩薩仁和有八事法。何謂為八?一曰志性質直而無諛諂,二曰性行和雅常無侫偽,三曰心存淳熟永無虛妄,四曰心行堅要亦無羸劣,五曰無迷惑志存於仁和,六曰為世眾祐受異德行,七曰心行了達而無所著,八曰思惟罪福心無所念。是為八事。」

佛言:「復有四事法,志性淳熟往來周旋。何謂為四?一曰在於人間為轉輪聖王,逮見諸佛興不舍道心;二曰在於天上作天帝釋諸天中天,常見諸佛不違經道;三曰若在梵天王而得自在,殖於道業不壞道心;四曰而常生在清淨佛土,面見諸佛世尊說法。是為四事。」

王阿闍世復問佛言:「何謂信坐?」

佛言:「大王!善友所坐。」

又復問佛:「施何所坐?」

佛言:「大王!佈施處在大富饒財多寶;其持戒者得生天上;坐其忍辱者面色淨悅常得端正;其精進者勤修通達與眾超異;其禪思者常得寂定諸根不亂;其智慧者斷諸塵勞眾垢之患;其博聞者得生大智,若每事問決眾狐疑令無餘結;其勤學者合集入道無上正真。其察無常無我寂然,所存坐處消除顛倒,是為信坐。」

又問:「順時之念為何所坐?」

佛言:「大王!觀無常苦寂坐在正見,不隨邪業身心清淨坐在禪思興發神通。」

又問:「道在何所?」

答曰:「存坐無脫,成於道果無三界難。」

又問:「無脫坐在何所?」

答曰:「其無脫者坐在解脫生死眾患。」

又問:「佛興何坐?」

答曰:「坐在所習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所破壞轉於法輪,而不斷絕三寶之教。」

又問:「誰興佛乎?」

答曰:「大王!能興篤信了本無者也。」

又問:「誰興篤信乎?」

答曰:「若有能發菩薩心者也。」

又問:「誰發菩薩心乎?」

答曰:「其有志性定不亂者也。」

又問:「誰有志性定不亂乎?」

答曰:「其行大哀未曾絕者也。」

又問:「誰不絕大哀乎?」

答曰:「其不棄舍一切眾生者也。」

又問:「誰不舍眾生乎?」

答曰:「其安己身並安一切者也。」

又問:「誰安己身並及一切眾生乎?」

答曰:「其興隆道不斷三寶者也。」

又問:「誰不斷三寶乎?」

答曰:「棄於塵勞乃不斷三寶也。」

王阿闍世前白佛言:「至未曾有。世尊!如來班宣入於法律。如來佈教所可宣法至於柔順,棄乎斷滅有常之業,而不忘失報應之果。入於所造立行無所亂,無善不惡、淨不淨業,勤修果實無所違失。唯然世尊!誰入是願決眾狐疑,順於如來正真法教?誰聞是法而發猶豫?唯有宿世不殖德本者也。隨於惡友,不信誹謗。我等,世尊!前世宿命曾殖德本非無功福,吾今蒙聽所聞正法,欲報恩養至意不能。諸佛世尊、文殊師利慈德,乃為我等決眾狐疑顯大光明。世尊善言具悉梵行,至善親友得大人慈,上友黨故。」

於是寂意菩薩前問密跡金剛力士曰:「仁以為建立是經法,於將來世流佈一切。」

答曰:「建立是經典要,最於末世如來滅度之後,普布天下閻浮利地,令諸法師正士之等靡不蒙燿。」

密跡復曰:「今族姓子!佛以建立是經典要,諸佛皆護。所以者何?其能護者則善學法,不生文字、言辭不盡、無能中斷。又族姓子!如來至真不廢諸法。所以者何?彼無所生。其無所生則無所壞,以是之故如來言曰:『如來興出為無所生。如來所住立於法界,法住如法。有佛無佛,佛法常住如故。』以如是住,十二緣起為不錯勃。不亂緣起,不亂正法。又察其法常無言說,故曰正法以無言說。」

寂意問曰:「密跡!其護正法被弘誓鎧,以是被鎧。」

又問寂意:「被弘誓鎧將護正法、不亂諸法,不以是法。所以者何?是正法者,一切諸法悉無所亂,彼護正法。」

又問:「何謂亂於正法?」

答曰:「依倚恐畏為成迷亂。又族姓子!究竟無亂謂義亂,爾乃名曰將護正法。」

又問密跡金剛力士:「寧有方便,一切世亂因護正法乎?」

曰:「族姓子!因亂將護。所以者何?其以因世倚於邪疑六十二見故。菩薩所行以空為本,是故與世一切為亂。又族姓子!其世俗者,以諸計有常、立倚吾我以為淨安。菩薩常了無常苦空非身之法,是故名曰與世共諍隨世沒流。菩薩方便逆流盡源,反生死流現在重世。菩薩敬重積功累德,以是之故與世諍亂。世人依倚陰衰諸入十八諸種。行菩薩業心無所著,是故與世而諍亂矣。所以者何?不同塵故。以故寂意!菩薩將護一切正法便與世諍。」

又問:「密跡!行者云何護於正法乎?」

答曰:「族姓子!以受正法而護己身,亦護眾生人壽命形,護一切法為無所護。」

又問:「云何受之?」

答曰:「寂然吾我,眾生惔怕。眾生已寂,三世便默。三世已默,佛法便默。佛法已默,佛土便寂。佛土已寂,諸法便寂。其於諸法無所歸趣,是則名曰將護正法。」

爾時世尊嘆密跡金剛力士曰:「善哉善哉!是則名曰將護正法。其護諸法為無所護、無所忘失。又護正法者斯受一切,於一切想而無妄想。已無有想,於諸妄想無行放逸,是則名曰於諸一切法而無放逸,乃名道法。」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曰賢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諸佛言辭甚為寂然,其見者何所是也?」

佛言:「言辭正教寂然之義,一切所樂行寂然耳。彼以加忍,已能加忍故能然熾,已能然熾故曰晃曜,已能晃曜故曰寂然成為惔怕,則是如來將護正法,是乃名曰諸如來眾總持。佛道所持如是,若不持法又不舍法,宣如是行。」

說如是證答賢王天子時,具足千比丘漏盡意解,千天子遠塵離垢諸法眼生。

於時寂意菩薩謂賢王天子言:「從何所得此辯才也?」

天子答曰:「若能斷除一切罣礙,悉無所得,得第一義者,因無所倚是曰辯才。自了解之,神識不轉、不經他識、亦無所立,乃曰辯才。其意不逸,游在所著,若能奉行無所著法乃逮此辯。若以思惟一切諸法,往反示現皆當知之,神識信休乃逮辯才。是族姓子!如是行者逮致辯才,其無所住、無有應行,度於流波四瀆之難。其無所生,無所起者亦無所滅,無能滅者乃曰為度逮辯才耳。」

爾時寂意菩薩前白佛言:「是賢王菩薩從何所來至於此土乎,乃有斯辯?」

佛言:「從阿閦佛土而來。沒彼生此妙樂世界,舉欲得見聞如來祕要所演經典。寂意當知,是賢王天子逮入法室總持其心,若一劫若復過一劫,宣其功德而不可盡辯才之際。」

又問佛言:「何謂法室總持乎,是天子令所逮致遵法也?」

佛言:「族姓子!所云得至逮法室總持者,入於聰慧文字無盡,一切諸法皆入此室。於一切法悉無所作,解了法室奉行法室。於諸文字宣以音響口之所說,作屋舍事不舍事亦不知之,宣佈一切音響之事,是則名曰入於法室總持之業。又寂意!法所可入者,又復諸法而不可得。所可曰入。所出智慧其文字者,無所從來入於內室。又其文字不現內室亦不現出,又無所向亦無方面。又其文字展轉所湊亦不想念,字不順法,亦無非法無斯想念。其文字者悉無有說亦無非說、亦無增損。又文字者不見有起、無所滅者,無作文字亦無所失。又復寂意!若如文字文字之數,心數亦然,一切如是諸法之數有所歸趣。若諸法數彼則無數。所以者何?不歸法數無有數者乃曰法數。以隨法數,如是乃曰入於法室。不入過去,入於不生無所起法。其無所生,以無所起何所入乎?以無所入,若有入是諸所數者,如是如是乃能逮於法門自覩本無,便得安住入於法室總持之業,入眾生心。以入眾生心隨眾生心,應當度者而為說法。若受總持乃曰寂意。寂意!菩薩心以離垢,其心清淨嚴和甚明,其性超越所住安詳,智慧無失所願堅固,所當度者魔不能壞,諸外異業無不摧伏,降消塵勞除諸怨賊。其身力盛心無怯弱,辯才無盡所說無量、所歸無限。慧無罣礙入乎覺意其明甚遠,班宣深妙真正之辭,其所博聞猶如江海。斯三昧定,如須彌山處在大海,在於大眾若如師子。不倚俗法,猶若蓮花不著塵水。無所憎愛心,若如地百穀草木因其得生萬民得安。洗淨眾塵若如清水,開化眾生燒眾毒難,譬如火熾燃諸草木。普誨眾生,猶如大風靡所不吹。行平等心,若月盛滿照於星宿。消淫怒癡,譬如日光照於眾冥。伏心意識,譬如勇將摧折嚴敵。調和其心猶如龍王。淳熟隨時,譬如淳陰雷震乃雨。菩薩如是調和其心,敷演法雨潤澤三界,宣甘露水淨除心穢,若如天雨洗諸風塵,療治眾疾淫怒癡病,若如良醫治眾人病。志存無為奉行正法,則是法王君訓十方,亦如國王治於萬民,護化一切生老病死。猶如四天王君四天下,猶天帝釋處忉利宮主誘教天人。菩薩如是,在於欲界化眾生類,色聲香味細滑之法,淨如明珠能伏心意而得自在。若如梵王主於天民,其心清淨無所倚著。譬如飛鳥飛行虛空無所觸礙御安其行。猶如鹿王從眾群屬,敬承法教愛於真行。如母戀子令得安隱曉諸妓術。猶如嚴父化導子孫聞趣諸法。如息意王德自莊嚴,以三十二福相交飾,用八十好若干品媚,一切世間所共戴仰。不為邪見而被繫縛,具足七財無貧匱業,為十方佛所見擁護,諸明智者所見諮嗟,總達眾黨所共嘆譽,及上諸天所見守養,諸善親友所念攝救,於眾講法最為上選,具六神通而得自在。又普遍入眾生性行,而遍周入一切諸根,班宣經典未曾懈厭,永不志慕於諸利養。樂布法訓不以悋惜,其志清淨無所犯負,忍辱解明無所越失,所作事業能令究竟,清淨精進心性安和,一心清淨蠲除諸垢,覺意坦然智慧清淨,修四梵行而無放逸,以成度世禪定三昧至於正受,逮於無上菩薩道佛道,普能成就所當行業不中懈止至阿惟顏。是為寂意!菩薩大士入於法空逮得總持,功勳無量巍巍如是。寂意當知,假使菩薩住在世間不修餘事,於百千歲諮嗟難宣其總持行,諸菩薩眾不能窮盡總持行諸菩薩德。」

爾時寂意菩薩謂賢王天子曰:「仁者大利無極善慶,今者如來相嘆譽德光光如是。」

天子答曰:「又族姓子!於此諸法無真究竟可得處所也。諮嗟功勳,又族姓子!其無色、無有像、無形貌,如是行者諮嗟功勳無能暢盡。」

於是賢王天子前白佛言:「一切諸法不可受取,亦無吾我而無所屬,以是之故不可授人亦不可奪。唯然大聖,若使有人修行樂是當行平等,若勤奉行修平等訓訢逮法門。猶如,世尊!現此大地土在水上、水在風上。假使地種斯土處所周布天下,設使有人穿鑿其地出去塵土,極其功力乃致水耳。不置遠去,以水給渴。如來聖慧普入一切眾生性行,如來脫者隨向法門而修精進,從是方便致大慧光,其精進者不見侵欺。猶如去土穿地大深,因得其水。若復有人於如來世奉行精進,是興大慧光明。是故,世尊!若族姓子及族姓女欲求佛道常行精進。以何精進?當以用是於諸法門而詣法門。猶如,世尊!從生而盲,又其男子初不見色。假使有人不行精進,則名愚闇盲冥之侶,不見諸法所生本末。猶如,世尊!有目之士蒙光有見,不有光出冥夜無覩,外仙天眼亦復如是。離於善友無所開化,不曉諸觀見所受法。猶如天眼,若有男子有自然慧,不用光明以成就眼,以有大智德其行如是。猶如,世尊!曠野飛鳥游廣澤地,不見空野有所增損。一切菩薩精進所行如是,不見佛道有所增損,一切菩薩入道品法。猶如,世尊!其彼雪山雨雪生長樹木,不為諸風所見災害。菩薩如是隨時應行,生慧光明照於一切,不於眾生有所計數,所游居處無所忘失也。猶如,世尊!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何謂為七?一曰紫金輪有千輻,二曰白象有六牙,三曰紺色神馬烏頭朱髦,四曰明月化珠八角,五曰玉女後口優缽香身栴檀香,六曰主藏聖臣,七曰主兵大將軍御四域兵。如是,大聖!菩薩大士以七寶現於世時,自然道寶現於世間。何謂為七?一曰施度無極寶,戒、忍、精進、一心、智慧、善權方便度無極寶,出現於世度濟一切。猶如轉輪聖王游四方域,不可計人民有若干念。菩薩如是,以四恩法救攝眾生,不想眾生有若干品,解之本無。猶如轉輪聖王所舉事業,坐於正座無鬪諍者,無理曲直眾民自然而順其命。菩薩如是,處佛法座,無鬪諍者何所從來,魔諸官屬雖抱惡意自然為降。猶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前第一立鐵圍、大鐵圍山、須彌山王。如是,大聖!學者菩薩如是,先建大乘、次立大哀、志性仁和最住無極。譬如日初出時,其大光明先照鐵圍、大鐵圍山、須彌山王,乃照其餘。菩薩如是,演慧日明普曜三界,以仁和心先照眾生,大乘光明去三毒之冥皆得神通。猶如,世尊!一切諸樹郡國縣邑樂依於地,一切所生百穀草木皆悉仰地,所生萬物而得自在。菩薩如是,一切德本悉因道心,長育聖慧而成正覺也。」

爾時世尊讚賢王菩薩曰:「善哉善哉!仁族姓子!解引其譬說功勳業,快乃如是。又族姓子!如眾生界及與法界,逮得總持菩薩聖慧亦復如是,一切萬物皆歸無常,引喻說相皆能堪任。取要言之,未曾患厭亦復如是,悉能敷演其所說者。所以者何?皆無口辭亦無所說。若有菩薩未得總持,無有言教所造因緣。又其菩薩無有罣礙不興辯才,其餘聲聞無此辯才,不思觀本乃為說法。所以者何?此菩薩眾得無礙辯,言不可盡、無有陰蔽、無閑無休。分別辯才,諸佛尊前說經法,不怯無弱。菩薩如是,佛所建立逮總持門故有所說,不懷怯劣。菩薩如是得三無礙。何謂為三?一曰總持無所罣礙,二曰辯才無所罣礙,三曰道法無所罣礙;是為三。復有三事得入清淨業。何謂為三?一曰自然清淨,二曰本無清淨,三曰本際清淨;是為三。復有三事得入無盡矣。何謂為三?一曰經法不可窮盡,二曰文字之義而不可盡,三曰所宣訓誨而不可盡;是為三。又復得入三無住處。何謂為三?一曰聖慧而無住處,二曰言辭文飾亦無住處,三曰所修建立亦無住處;是為三。又復逮得三卒決對。何謂為三?一曰應譏宣慧,二曰尋發辯才,三曰應時智慧;是為三。復有三疾得歸慧。何謂為三?一曰決疑令無餘結,二曰斷猶豫使無沉吟,三曰可悅一切眾生心意;是為三。」說是語時,八千菩薩逮得總持。

於是密跡金剛力士前白佛言:「願佛世尊建立法典,然後如來滅度之時最後末世,遍佈天下閻浮利地,使得久存令不滅盡。」

爾時世尊周觀四方,觀察已竟時說頌曰:

「降根自然勝,  寂根無所害,
 無本斷其無,  伏魔兵眾黨。
 解脫解清淨,  無恐解所畏,
 舍棄於重簷,  醫神呪上師。
 降制外異學,  以法而救攝,
 護於行法者,  神呪佛所說。
 無我以除我,  其義宜以度,
 斯於四天王,  說無澤之句。
 勇持章句勳,  淨復淨正等,
 梵天釋天帝,  作是如此乘。
 慈氏彼通忍,  以觀哀所察,
 愛敬覩梵天,  此者無所犯。
 曠野離空曠,  無根法曰淨,
 降伏魔官屬,  故說此神呪。
 人中尊建立,  是經善義辭,
 爾時普流佈,  隨器能受者。
 以說此呪術,  其地則大動,
 諸魔皆悉來,  各口宣是言。
 用言護頭首,  是曰為法師,
 若手得斯經,  歸逮佛所說。」

爾時佛告密跡金剛力士:「以建立竟是經典要。今建立是,無能亂者。所以者何?佛憶識念過去世時,有佛名寶月,興出於世,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世界曰無悅。其佛世時,有二比丘而為法師,一名智寂,二名持至誠。威神變化高德無極,大尊巍巍,受彼如來是章句呪而奉持之。如來滅度之後半劫持法,其彼三千大千世界百千億魔皆見開化,承無上正真之道。密跡!欲知爾時二比丘為法師者,豈異人乎?莫造斯觀。所以者何?其法寂者,則我身是也。持至誠法師比丘者,則密跡金剛力士是也。此諸章句令是經法,多所饒益成護正法。」

彼時世尊觀於四面一切眾會,而口宣言:「汝等正士為能堪任。於斯如來,從無數劫億百千姟積功累德,總持無上正真之道,以持擁護無所罣礙。從是以來至今蒙濟,去來今佛之所由生。」於是菩薩眾會之中三萬二千菩薩即從坐起,叉手而住,稽首禮佛,說是偈言:

「棄其身壽命,  思惟好寂然,
 受持是經法,  世護之所嘆。
 其是經如藥,  療治一切病,
 受持所言教,  發生世尊意。」

爾時賢王天子之等五百天子說是偈言:

「用一切眾生,  以故想積德,
 受持是經典,  最勝特深妙。」

於是密跡金剛力士時說頌曰:

「是議無文字,  而反宣文字,
 人中尊所作,  班宣我當持。」

爾時世尊告識氏梵天:「如來有三不可限量,無上供養德無有極。何謂為三?一曰至心仁和發其道心,二曰以發道心護於正法,三曰如所聞法為人解說、身行如是;是為至不可計德。梵天當知,如來以是三事積累功勳,假使其壽住世一劫,廣分別說不能究暢。是故梵天,當以隨順恭敬奉事如來至真。是為三事,梵天!供養如來受四句頌,是去來今佛世尊之所說法受而擁護。所以者何?諸佛世尊皆從是法生,故當供法。供法不用衣食,以法供養諸養中尊,為上為長、為無儔匹、為無等倫。是故梵天!當以正法而相供養,是養真諦無以衣食。佛自憶念,梵天王!過去曾生為王太子,名曰意行。生於王家,以是見教,諦樂道法。時臥夢中聞是四句頌,本行放逸無脫路,以眾生故志於道,心在山空閑隨順念,無所貪受本悉安。」佛語梵天:「彼時聞是頌教從夢中覺,思惟了了,惟是忻然大悅,心中解暢。即時以偈而嘆頌曰:

「『快哉安上樂,  得法藏無盡,
  當充滿眾生,  諸貧天人民。』」

佛告善安大梵天:「時王大子得安諦藏,曉文字無,心自念言:『以是偈義充滿眾生貧匱之人。』往語父母:『寧有金銀琉璃水精車璩馬瑙明珠藏乎?欲濟窮乏以是歡喜。』父母報言:『一切財業非是真寶,五家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縣官、惡子分耳。博聞之慧無衣食求,甚為難得。』父母言:『善!如子所志。』便取廣施與諸乏者。了三界空,令得難致無盡之慧。以故梵天聞是一四句偈,化八千人勸入道意,無數眾生當生天上。以故梵天!其有受是深妙之法,持諷誦讀為人廣說,聞之歡喜若奉行,是德不可量逮無極藏。假使,梵天!行大乘業有三事法,多益菩薩。何謂為三?一曰聞行得立受之無厭;二曰以聞建立以行為要,守口第一,不以害心加於眾生;三曰不舍大哀。是為三。以故梵天!益於眾生,當加勸助是經典要。復有二事,所造行願無所忘失。何謂為二?一曰佛初成道。勸助如來使轉法輪;二曰梵天當勸助是賢劫中當來具千如來至真等正覺使轉法輪,令化出家眾人作菩薩行。如佛世尊為自在法王,善教訓誨少有能及、難逮如是。以故梵天!如是比像多所親立,一切眾人除老病死至無為業。於色無著,以解了是能忍眾苦忍無所求,主諸天人造立三忍。執持正法,受諷誦讀是乃甚難。受是經者當作是觀,受我身億百千姟劫,修清淨行嚴淨佛土,擁護正法疾成正覺。」

佛告賢者阿難:「受是經典,持諷誦讀,為他人說。」

阿難曰:「諾。當受持之令其堅固。」

佛言阿難:「勿持是法授非法器,莫得授與諸惡知友,當施善友慕樂學者。授是經法,常當奉護。阿難!是經不歸非法,當歸應器,能奉行法,常慈心眾。又是經者無有妄想,瑞應現前精進所致,行是經典有是福報。」

阿難白曰:「當受是經,承佛威神常令普流。若受是法,承佛威神,其光遠照是等不隨無器之業。又是經者,所號為何?云何奉行?」

佛言:「是經名曰『佛所訓誨』。阿難!又有號曰『密跡金剛力士所宣佈義』,當持奉行;又名『如來功勳報應』,當奉持之;又復名曰『如來祕要經法之品,為他分別無冀養心,歸於無量功德而順法律』,當奉持之。所以者何?若有奉持是經法者,令以佛眼普見佛土及十方國,從地以上高至三十三天思想天,滿中七寶百種眾饍貢施如來。若有受是經學持奉行,以無冀養為他人說,是德最多。又以衣食供養是經典要,宣如來德,得福無量不可為喻。」

說是經時,無量眾生髮大道心,不可計菩薩逮得法忍,復無央數菩薩逮一生補處。

佛說如是。賢者阿難,密跡金剛力士、寂意菩薩,及大聲聞一切眾會,及諸天人,諸阿須輪、揵沓和及世間人,聞佛所說,莫不歡喜,稽首而去。

大寶積經卷第十四

 

上篇:大寶積經

下篇:大方廣三戒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發覺淨心經

發覺淨心經卷上 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隋言志...

佛說太子和休經

佛說太子和休經一卷 僧祐錄雲失譯今附西晉錄 佛在羅閱...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

佛說須賴經

佛說須賴經 前涼月氏國優婆塞支施侖譯 聞如是: 一時...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一卷) 比丘僧善導撰 敬...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卷上 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譯 如是我聞: 一...

佛說轉有經

佛說轉有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普庵咒

普庵咒...

般若心經指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此雲智慧,即神悟玄奧,妙契...

月燈三昧經

月燈三昧經卷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語法門經

佛語法門經...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佛說受歲經

佛說受歲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佛教詞典】五佛寶冠

又作五佛冠、五智冠、五智寶冠、五寶天冠、灌頂寶冠、...

【佛教詞典】圓成實自性能作五業

【圓成實自性能作五業】 p1241 顯揚六卷六頁云:問:圓...

在家居士的50個注意事項

無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萬事皆然,無戒無...

先超越妄想,才有辦法放下主宰

一個有志氣的修行人,一定追求臨終的感應道交。臨終的...

若於轉處不留情

在《壇經機緣品第七》中,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

池中大蟲宿世的因緣果報

佛陀住止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城邊有一汪污泥不淨的...

用心靈的力量來引導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眾生分二類:一個叫覺悟的眾生,一個叫顛...

修行為何要遠離惡友

問: 師父,為什麼我們修行要遠離惡友呢?那些惡友,...

釋迦牟尼佛名號的含義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為我國廣大...

發菩提心後,如何面對順逆的因緣

我們再看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

吃蔬菜的五大誤區

大多數人都知道吃蔬菜對身體好,但又有幾個人能堅持每...

證得鬼神邪法的表現

【原文】 復次。二十邪法。隨有所發。若不別邪偽。心生...

行醫與學佛

人們在生病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醫生、醫藥,在患者眼中,...

吃素是福,不再與眾生結惡緣

母親打來電話,頗為傷感:我們村裡的人說你好瘦,人又...

【視頻】華嚴字母(佛光山唱誦)

華嚴字母(佛光山唱誦)

【視頻】《金剛經》音樂演唱

《金剛經》音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