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五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五十五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三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精進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智若常若無常,不應觀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無常。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智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智若樂若苦,不應觀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樂若苦。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智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智若我若無我,不應觀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我若無我。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智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智若淨若不淨,不應觀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淨若不淨。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智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精進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陀羅尼門若常若無常,不應觀一切三摩地門若常若無常。何以故?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自性空;是一切陀羅尼門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陀羅尼門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門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陀羅尼門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陀羅尼門若樂若苦,不應觀一切三摩地門若樂若苦。何以故?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自性空;是一切陀羅尼門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陀羅尼門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門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陀羅尼門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陀羅尼門若我若無我,不應觀一切三摩地門若我若無我。何以故?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自性空;是一切陀羅尼門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陀羅尼門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門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陀羅尼門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陀羅尼門若淨若不淨,不應觀一切三摩地門若淨若不淨。何以故?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自性空;是一切陀羅尼門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陀羅尼門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門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陀羅尼門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精進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預流向預流果若常若無常,不應觀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常若無常。何以故?預流向預流果預流向預流果自性空,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自性空;是預流向預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預流向預流果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預流向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預流向預流果若樂若苦,不應觀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樂若苦。何以故?預流向預流果預流向預流果自性空,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自性空;是預流向預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預流向預流果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預流向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預流向預流果若我若無我,不應觀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我若無我。何以故?預流向預流果預流向預流果自性空,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自性空;是預流向預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預流向預流果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預流向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預流向預流果若淨若不淨,不應觀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淨若不淨。何以故?預流向預流果預流向預流果自性空,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自性空;是預流向預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預流向預流果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一來向乃至阿羅漢果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預流向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精進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獨覺菩提若常若無常。何以故?一切獨覺菩提一切獨覺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獨覺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獨覺菩提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獨覺菩提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獨覺菩提若樂若苦。何以故?一切獨覺菩提一切獨覺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獨覺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獨覺菩提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獨覺菩提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獨覺菩提若我若無我。何以故?一切獨覺菩提一切獨覺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獨覺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獨覺菩提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獨覺菩提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獨覺菩提若淨若不淨。何以故?一切獨覺菩提一切獨覺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獨覺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獨覺菩提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獨覺菩提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精進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若常若無常。何以故?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若樂若苦。何以故?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若我若無我。何以故?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若淨若不淨。何以故?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精進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常若無常。何以故?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樂若苦。何以故?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我若無我。何以故?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精進波羅蜜多,不應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淨若不淨。何以故?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於此精進波羅蜜多,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精進,是修精進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精進波羅蜜多。」

時,天帝釋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說無所得安忍波羅蜜多名說真正安忍波羅蜜多?」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安忍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色若常若無常,不應觀受、想、行、識若常若無常。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識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色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受、想、行、識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色若樂若苦,不應觀受、想、行、識若樂若苦。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識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色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受、想、行、識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色若我若無我,不應觀受、想、行、識若我若無我。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識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色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受、想、行、識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色若淨若不淨,不應觀受、想、行、識若淨若不淨。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識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色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受、想、行、識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安忍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安忍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眼處若常若無常,不應觀耳、鼻、舌、身、意處若常若無常。何以故?眼處眼處自性空,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自性空;是眼處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眼處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處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眼處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眼處若樂若苦,不應觀耳、鼻、舌、身、意處若樂若苦。何以故?眼處眼處自性空,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自性空;是眼處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眼處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處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眼處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眼處若我若無我,不應觀耳、鼻、舌、身、意處若我若無我。何以故?眼處眼處自性空,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自性空;是眼處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眼處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處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眼處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眼處若淨若不淨,不應觀耳、鼻、舌、身、意處若淨若不淨。何以故?眼處眼處自性空,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自性空;是眼處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眼處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處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眼處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安忍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安忍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色處若常若無常,不應觀聲、香、味、觸、法處若常若無常。何以故?色處色處自性空,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自性空;是色處自性即非自性,是聲、香、味、觸、法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色處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聲、香、味、觸、法處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處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色處若樂若苦,不應觀聲、香、味、觸、法處若樂若苦。何以故?色處色處自性空,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自性空;是色處自性即非自性,是聲、香、味、觸、法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色處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聲、香、味、觸、法處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處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色處若我若無我,不應觀聲、香、味、觸、法處若我若無我。何以故?色處色處自性空,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自性空;是色處自性即非自性,是聲、香、味、觸、法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色處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聲、香、味、觸、法處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處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安忍波羅蜜多,不應觀色處若淨若不淨,不應觀聲、香、味、觸、法處若淨若不淨。何以故?色處色處自性空,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自性空;是色處自性即非自性,是聲、香、味、觸、法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羅蜜多。於此安忍波羅蜜多,色處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聲、香、味、觸、法處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處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安忍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五十五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國...

佛母般泥洹經

佛母般泥洹經 宋沙門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維耶...

諸法最上王經

諸法最上王經 隋北印度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說此法時,...

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註音版】楞嚴經文殊師利菩薩揀擇圓通章

楞嚴經文殊師利菩薩揀擇圓通章...

大般泥洹經

佛說大般泥洹經卷第一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 序品第一...

異出菩薩本起經

異出菩薩本起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釋迦文佛,前世宿命...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佛說齋經

佛說齋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說浴像功德經

佛說浴像功德經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 如是我聞:一時...

【佛教詞典】他心通

乃五通之一,六通之一。全稱他心智證通(梵 para-ceta...

【佛教詞典】資持記

凡十六卷。全稱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又稱行事鈔資持記...

用攀緣心來造善業,譬如美食夾雜毒藥

追求來生的感受。這種人一般來說,是今生福報比較差可...

用感恩的心對待當下的生活

《菜根譚》有這樣一段話:釋氏隨緣,吾儒素位,四字是...

求子須知的事項

令友求子,擬捨百金。當令請百部《感應篇彙編》,以送...

佛經中揭秘九種常見病的病因

中國人好吃,會吃,數千年來,也凝練了很多關於吃的智...

看開生死,沒你想得那麼難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

邪淫為什麼會障道

什麼叫破壞善根呢?以殺生來說。你殺生,殺完了以後,...

臨終前身體四大的變化

說到人的死亡,其實人天天隨時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

皈依會不會有副作用

問: 假如帶非常小的孩子皈依,根本不知這小孩以後長成...

給人感動也是一種佈施

有一個婦人,年輕時就歡喜打牌,幾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細嚼清風還有味,飽餐明月卻無渣

無門慧開禪師的偈子云門糊餅趙州茶,信手拈來奉作家。...

前世一念之迷與淨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們都忘記了。雖然我們在娘胎裡那個苦啊,我們每...

弘一大師開示律學要略

我出家以來,在江浙一帶並不敢隨便講經或講律,更不敢...

【視頻】《大方等大集賢護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