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八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佈施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四靜慮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八解脫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四念住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空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五眼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六神通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放光般若經

放光般若經卷第一 西晉于闐國三藏無羅叉奉 詔譯 摩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

道行般若經

道行般若經序 釋道安撰 大哉智度!萬聖資通,咸宗以成...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依梵本於中...

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註音版】咒三首經

咒三首經...

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

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

法句譬喻經

法句譬喻經卷第一 晉世沙門法炬共法立譯 無常品第一...

佛說十力經

佛說十力經大唐貞元新譯十地等經記 新譯《十地經》及...

放光般若經

放光般若經卷第一 西晉于闐國三藏無羅叉奉 詔譯 摩訶...

汾陽無德禪師語錄

重刊汾陽和尚語錄疏 昔風穴和尚謂首山曰。不幸臨濟之...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魔逆經

佛說魔逆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

【佛教詞典】諸隨煩惱四相差別

【諸隨煩惱四相差別】 p1355 瑜伽五十八卷六頁云:云何...

【佛教詞典】少林寺

(寺名)在嵩山之少室。後魏孝文帝為天竺佛陀禪師建之...

分別與不分別,兩者應如何平衡

問: 師父!您說對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後的生死業...

很多人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他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他一生當中從來...

四大安靜 眾患消除

佛陀住世時,舍衛國中有一位已證得須陀洹果的須達長者...

大安法師:現代人如何做到老實念佛

問: 淨土宗祖師讓我們老實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較淳樸...

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我是一個生死凡...

修養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從生命中體驗出來的,好的要保留,壞的...

做事先做人,擁有好人品

做事先做人,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如何做人,不僅體現...

絕不能把佛舍利當成商品買賣

近來各地頗多販賣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開價,聞之...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何落實

問: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應該...

佛與提婆達多過去的因緣

過去,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弘法時,身患風疾,醫王祇...

彌勒菩薩思想和慈氏的由來

漢譯大乘佛經,關於彌勒的記載,是不勝枚舉,現僅從他...

如何消除修行中的疑和悔

信佛的人在修行過程中會有種種障礙,心生憂慮、疑悔。...

【視頻】《心經》潮語讀誦

《心經》潮語讀誦

【視頻】早課朔望版(道元法師唱誦)

早課朔望版(道元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