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梵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不空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唐梵飜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並序 [燉煌出 S. 700])

西京大興善寺石璧上錄出慈恩和尚奉 詔述序

梵本般若多心經者,大唐三藏之所譯也。三藏志游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場內。遇一僧有疾,詢問行止。因話所之,乃難嘆法師曰:「為法忘體。甚為希有。然則五天迢[這-言+((美-王-大)/(尸@巾))]十萬餘逞,道涉流沙,波深弱水。胡風起處,動塞草以愁人;山鬼啼時,對荒兵之落葉。朝行雪巘,暮宿氷崖,樹掛猿猱,境多魑魅。層巒疊於蔥嶺,縈似帶雪之白雲;群木蔟於鷲峯,聳參天之碧嶠。逞途多難,去也如何。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師若受持,可保來往。」遂乃口受與法師訖。至曉,失其僧焉。三藏結束囊裝,漸離唐境。或途經厄難,或時有[門@(圭*艮)]齋饈,憶而念之四十九遍,失路即化人指引,思食則輙現珍蔬。但有誠祈,皆獲戩祐。至中天竺磨竭陀國那爛陀寺,旋遶經藏次,忽見前僧,而相謂曰:「逮涉艱嶮,喜達此方。賴我昔在支那國所傳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由斯經歷,保爾行途。取經早[這-言+(血/(豕-一))],滿爾心願。我是觀音菩薩。」言訖沖空。既顯奇祥,為斯經之至驗。信為般若,□為聖樞。如說而行,必超覺際。究如來旨,巨曆三祇。諷如來經,能銷三障。若人虔誠受持者,體理斯而勤焉。

特進鴻臚卿開府議同三司封肅國公贈司空官食邑三千戶勅謚大辦正廣不空奉 詔譯

蓮花部等普讚歎三寶

曩謨(引)沒馱(引聲、上)野(一) 遇囉(上)吠(二) 曩謨(引)達(引、上)磨野(三) 馱以(引)銘磨(四) 曩謨(引)僧伽野(上、引)(五) 磨賀諦(二合、引)諦[肄-聿+餘](二合、引)毘藥(二合)(七) 毘舍(引)佐(八) 迦磨囉目佉(引)(九) 迦磨囉路(引)左曩(十) 迦磨囉攞(引)沙曩(十一) 迦磨囉賀(引)娑哆(十二) 迦磨囉婆母儞(上)(十三) 迦磨攞(十四) 迦磨囉(引)(十五) 三婆(上)嚩娑(十六) 迦囉磨囉(十七) 乞灑(二合)攞(引)曩(十八) 娜謨(引)宰堵諦

梵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與三藏法師玄奘親教授梵本不潤色

缽囉(二合)(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囉(羅)弭(蜜)哆(多)紇哩(二合)那野(心)素怛囕(經)阿哩也(二合)(聖)嚩嚕(觀)枳帝(自)濕嚩路(在)冒地(菩)娑怛侮(薩)(二) 儼鼻囕(深)缽囉(二合)(般)誐攘(若)播(波)囉(羅)弭(蜜)哆(多)(三) 左哩焰(二合)(行)左囉(行)麽[口*女]尾也(二合)(時)(四) 嚩嚕(引)迦(照)底娑麽(二合)(見)畔左(五) 塞建(引)馱(引)(五蘊)娑怛(引)室左(二合)(彼)娑嚩(自)婆嚩(引)(性)戍儞焰(二合)(空)跛失也(二合)底娑麽(二合)(現)伊賀(此)(七) 捨(捨)哩(利)補怛囉(子)(二合)(八) 嚕畔(色)戍儞焰(二合)(空)戍儞也(二合)(空)嚏(性)嚩(是)嚕畔(色)(九) 嚕播(色)曩(不)比[口*栗](二合)他(異)戍儞也(二合)哆(空)(十) 戍儞也(二合)(空)哆野(亦)(十一) 曩(引)(不)比[口*栗](二合)他(異)[薩/女]嚕(二合)畔(色)(十二) 夜(是)怒嚕(二合)畔(色)娑戍(彼)儞也(二合)哆夜(空)(十三) 戍(是)儞也(二合)哆(空)娑(彼)嚕畔(色)(十四) 曀嚩(如)弭嚩(是)(十四) 吠那曩(受)散誐攘(想)散娑迦(引)囉(行)尾誐攘(二合)喃(識)(十五) 伊賀(此)捨(捨)哩(利)補怛囉(子)(二合)(十六) 薩囉嚩(諸)達麽(法)戍儞也(二合)哆(空)落乞叉(二合)拏(相)(十七) 阿怒(不)哆播(二合)曩(生)阿寧(不)嚕馱(阿不)(十八) 阿(不)尾麽攞(淨)(十九) 阿(不)怒曩(增)阿(不)播哩補攞拏(減)(二合)(二十) 哆(是)娑每(故)捨(捨)哩(利)補怛囉(子)(二合)(廿一) 戍儞也(二合)(空)哆焰(中)曩(無)(上)嚕畔(色)(二十二) 曩(無)吠(引)那曩(受)(二十三) 曩(無)散誐攘(想)(二合)(二十四) 曩(無)散娑迦囉(行)(二合)(二十五) 曩(無)尾誐攘(二合)喃(識)(廿六) 曩(無)斫乞蒭(眼)戍嚕怛囉(二合)(耳)迦囉(二合)拏(鼻)[口*爾]賀(舌)嚩迦野(身)麽曩[(台/十)*力](意)(廿七) 曩(無)嚕畔(色)攝那(聲)彥馱(香)囉娑(味)娑播囉(二合)瑟吒尾也(觸)(二合)達麽(法)(廿八) 曩(無)斫蒭(眼)(二合)馱都(界)(廿九) 哩也(乃)(二合)嚩(至)曩(無)麽怒(意)尾誐攘誐(二合)喃(識)馱都(界)(卅) 曩(無)尾儞也(明)(卅一) 曩(無)尾儞也(明盡無)(卅二) 曩(無)尾儞也(明)乞叉喻(盡)(卅三) 曩(無)尾儞也(明)乞叉喻(盡)(卅四)

野(乃)嚩(至)喏囉(老)麽囉喃(無)(卅五) 曩(無)喏囉(老)麽囉拏(無)乞叉喻(盡)(卅六) 曩(無)耨佉(苦)娑敏那野(集)寧嚕馱(滅)麽(哩)誐穰(二合)(道)(卅七) 曩(無)誐攘喃(智)(卅八) 曩(無)缽囉(二合)比底(得)(卅九) 曩(無)鼻娑麽(證)(四十) 哆(以)娑每無那(所)缽囉(二合)比府(得)(二合)怛嚩(故)(四十一) 冒(菩)地(提)娑(薩)怛嚩喃(埵)(四十二) 缽囉(般)(二合)誐攘(若)播(波)囉弭(多)(四十三) 麽室哩底也(二合)(依)尾賀(於)囉底也(二合)(住)(四十四) 只跢(心)嚩(無)囉(罣)拏(礙)(四十五) 尾儞也(明)乞叉喻(盡)(三十三) 曩(無)尾儞也(明)乞叉喻(盡)(卅四) 野(乃)嚩(囉至曩無)喏囉(老)麽囉喃(死)(卅五) 曩(無)喏囉(老)麽囉拏(死)乞叉喻(盡)(卅六) 曩(無)耨佉(苦)娑每那野(集)寧嚕馱(滅)麽哩誐攘(二合)(道)(卅七) 曩(無)誐攘喃(智)(卅八) 曩(無)缽囉(二合)比底(得)(卅九) 曩(無)鼻娑麽(證)(四十) 哆(以)娑每(無)那(所)缽囉(二合)比底(得)(二合)怛嚩(故)(四十一) 冒(菩)地(提)娑(薩)怛嚩喃(埵)(四十二) 缽囉(般)(二合)誐攘(若)播(波)囉(羅)弭(蜜)哆(多)(四十三) 麽室哩底也(二合)(依)尾賀(於)囉底也(二合)(住)(四十四) 只哆(心)嚩(無)囉(罣)拏(礙)(四十五) 只跢(心)囉(罣)拏(礙)(四十六)

曩(無)悉底怛嚩(二合)(有)那(恐)[怡-台+(日/工)]哩(二合)素都(二合)(怖)(四十七) 尾播(顛)哩也(二合)娑(倒)底(遠)伽蘭哆(離)(四十八) 寧(究)瑟吒(竟)寧哩也嚩(二合)(涅)喃(盤)(四十九) 底哩也(三)(二合)馱嚩(二合)(世)(五十) 尾也(二合)嚩(所)悉體跢(經)娑嚩(諸)沒馱(佛)(五十一) 缽囉(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囉(羅)弭(蜜)哆(多)(五十二) 麽室哩(故)底世(二合)(得)耨(無)跢蘭(上)糝藐世(二合)(等)糝(正)沒地(竟)(五十三) 麽鼻糝沒馱哆(引)(是)娑每(故)(二合)誐攘(二合)哆(應)尾演(知)(五十四) 缽囉(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囉(羅)弭(蜜)哆(多)(五十五) 麽賀(引)(大)滿怛嚕(呪)(五十六) 麽賀(引)(大)尾儞也(明)(二合)滿怛囉(呪)(五十七) 阿(無)耨哆囉(上)滿怛囉(呪阿無)(五十八) 娑麽(等)娑底(等)滿

怛囉(呪)(五十九) 薩(一)嚩(切)耨佉(苦)缽囉(二合)捨(止)曩(息卒)娑(真)底也(實)麽弭(不)讚哩也(二合)怛嚩(虛)(二合)(六十一) 缽囉(二合)(般)誐攘(若)播(波)囉(羅)弭(蜜)哆(多)(六十二) 目訖姤(說)滿怛囉(呪)(二合)怛儞也他(二合)(曰)(六十三) 誐諦 誐諦(六十四) 播囉誐諦(六十五) 播囉僧誐諦(六十六) 冒地(引) 娑嚩賀(六十七)

梵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僧□□之)


上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下篇: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國...

出曜經

出曜經序 《出曜經》者,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譔也,...

阿彌陀佛百頌

普陀三聖禪院逸人述 昔徹悟禪師,以教義宗乘,作念佛...

須摩提女經

須摩提女經(a)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栴檀樹經

佛說栴檀樹經 失譯人名,今附漢錄 聞如是: 一時佛從...

【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

八大人覺經略解

明 蕅益釋智旭解 大文為三。初總標。二別明。三結嘆。...

佛說大自在天因地經

佛說大自在天子因地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註音版】佛說拔除罪障咒王經

佛說拔除罪障咒王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 唐于闐三藏提雲般...

【佛教詞典】十四等

據唐譯華嚴經卷八十所載,善財童子於普賢苦薩處得十四...

【佛教詞典】有上士

指等覺菩薩。為「無上士」之對稱。有上,謂於等覺位之...

話說得失真

《荀子》說: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故贈人...

人生七種無形的財富

人生有許多無形的財富。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追求物質財...

業報有四個根本的原則

第一個是,業果是決定的。你造了善業的話,你感的果是...

大小乘經典對提婆達多的描述為何不一樣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

俞良臣的故事

明嘉靖時候的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學多才,鄉...

除卻心頭火

有一個久戰沙場的將軍,已厭倦戰爭,專誠到大慧宗臬禪...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修行人要把死掛在額顱上。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

若佈施者反感,義工是否造業

問: 對於一些公眾,被一些義工半推半就去給慈善團體...

佛陀的話具足哪五種功德

只要是這句話從佛陀口中說出來,就具足五種功德: 第一...

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

百丈懷海禪師是禪宗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

世界眾多,分四大種類

土,即世界,為眾生所依居處。眾生為正報,世界(土)...

優填王與吉星女

佛陀時代,印度的俱曇彌國為優填王所統領,他的王后不...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女聲版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女聲版

【視頻】水晶梵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水晶梵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