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便佛報恩經

失譯人名在後漢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五

失譯人名在後漢錄

慈品第七

爾時世尊,大眾圍遶,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爾時如來游於無量甚深行處,欲拔眾生三有劇苦;欲發五蓋,並解十纏;欲令一切眾生俱得解脫,安處無為,即為開示二種福田:一者,有作福田;二者,無作福田。所謂父母及與師長,諸佛法僧及諸菩薩,一切眾生修供得福,進可成道。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大弟子等諸大智慧:「汝等當知,如來不久當取涅槃。」時舍利弗聞是語已,身諸肢節,痛如針刺,憂愁懊惱,悶絕躃地,以冷水灑面,良久乃穌。即起合掌,以偈歎佛:

「佛者譬甘露,  聽聞無厭足。
 佛當有懈怠,  無益於一切。
 五道生死海,  譬如墮污泥,
 愛慾所纏故,  無智為世迷。
 前世行中正,  加施而平等,
 故使眉間相,  所照無有限。
 其眼如月初,  徹覩十方國,
 能令人心眼,  見者大歡喜。」

爾時舍利弗說如是等百千偈,讚歎如來已,頭面禮足,遶百千匝,告諸大眾、諸天龍、鬼神、人及非人:「諸善男子!世間虛空,怪哉!怪哉!世間虛空,苦哉!苦哉!世間眼滅,痛哉!痛哉!妙寶法橋,今當碎壞;無上道樹,今當摧折;妙寶勝幢,今當傾倒;無上佛日,沒大涅槃山。」一切大眾聞是語已,心驚毛竪,即大恐怖。日無精光,諸山崩落,地為大動。

時舍利弗於大眾中,而說偈言:

「我見佛身相,  喻如紫金山;
 相好眾德滅,  唯有名獨存。
 應當勤精進,  得出於三界;
 選擇眾善業,  涅槃最安樂。」

時舍利弗說是偈慰喻諸大眾已,現大神力,身昇虛空,化作千頭寶象。一一象身共相蟠結,千頭外向;一一象皆有七牙;一一牙上有七浴池;一一浴池有七蓮花;於花台上有七化佛;一一化佛皆有侍者舍利弗;一一舍利弗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量恆沙世界,遠召有緣。有緣既集,時舍利弗復現大身,滿虛空中,大而現小;入地如水,出無間隙,入無孔竅;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踴沒虛空;或作千作百,乃至無數。現種種神變已,從虛空下,往大眾中,廣為說法,示教利喜,令無量百千眾生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無量百千眾生得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果;復有無量百千人發聲聞辟支佛心。

時舍利弗作如是無量利益已,告於大眾而作是言:「我今何心,見於如來入般涅槃?」作是唱已,即昇虛空,身中出火,即自燒身,取於涅槃。爾時大眾戀慕舍利弗,目不暫捨,心生戀慕,舉聲大哭,塵土坌身;日無精光,天地大動。爾時大眾收取舍利,起塔供養。爾時有無量百千大眾圍遶塔,念舍利弗故,心生苦惱,猖狂而行,忘失正念。

爾時如來以慈悲力,化作舍利弗在大眾中。爾時大眾見舍利弗,心生歡喜,憂苦即除。因歡喜心故,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阿難以如來神力故,觀察眾心咸皆有疑,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叉手長跪,而白佛言:「世尊!舍利弗以何因緣,先如來前,而取滅度,令諸大眾憂苦如是?」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舍利弗不但今日先如來前,而取滅度。過去世時亦不能忍見我,先取滅度。」

阿難白佛言:「世尊!舍利弗過去世時,先取滅度,其事云何?」

佛言:「善聽!乃往過去阿僧祇劫,爾時有國,名波羅奈。其波羅奈王,名曰大光明。大光明王主六十小國、八百聚落。其王常懷慈心,佈施一切,不逆人意。爾時有一邊小國王,常懷惡逆。爾時大光明王於月月諸齋日,以五百大象載珍寶、錢財、衣被飲食,著大市中,及著四城門外,佈施一切。時敵國怨家聞大光明王佈施一切,不逆人意,有須衣服、飲食、金銀、珍寶者,恣意自取而去。

「爾時邊小國王聞大光明王佈施之德,心生嫉妬,即集諸臣:『誰能往彼波羅奈國,乞大光明王頭?』諸臣皆無能往者。王復更宣令:『誰能往彼波羅奈國,乞大光明王頭?能去者,償金千斤。』其中有一婆羅門言:『我能往乞之,但給我資糧。』此國去波羅奈六千餘裡。王即給資糧,遣至波羅奈國。時婆羅門往到波羅奈國界上。其地六種震動,驚諸禽獸,四散馳走;日光障蔽,月無精光;五星諸宿違失常度;赤黑白虹,晝夜常現;流星崩落;於其國中,有諸流泉、浴池,華菓茂盛,常所愛樂者,而皆枯乾。時婆羅門往到波羅奈城,在門外立。時守門神語守門者言:『此大惡婆羅門從遠方來,欲乞大光明王頭。汝莫聽入。』時婆羅門住在門外,停滯一七,不能得前,語守門者:『我從遠來,欲見大王。』時守門者即入白王:『有一婆羅門,從遠方來,今在門外。』王聞是語即出奉迎,如子見父,前為作禮:『所從來耶?冒涉途路,得無疲倦?』婆羅門言:『我在他方聞王功德,佈施不逆人意;名聲遠聞,上徹蒼天,下徹黃泉;遠近歌歎,實無虛言,故從遠來,歷涉山川。今欲有所得。』王言:『我今名為一切之施,有所求索,莫自疑難。』婆羅門言:『審實爾不?我不用餘物,今欲大祠,從王乞頭。』王聞是已,深自思惟:『我從無始生死已來,空喪此身,未曾為法;空受生死,勞我精神。今者此身,深欲為求菩提誓及眾生。今不與者,違我本心。若不以此身施者,何緣當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王言:『大善!須我小自撿校,委付國位夫人太子。過七日已,當相給與。』

「爾時大王即入宮中報諸夫人:『天下恩愛皆當別離;人生有死,事成有敗;物生於春,秋冬自枯。』夫人太子聞是語已,譬如人噎,既不能咽,復不得吐:『大王!今者何因緣故,說如是語?』王言:『有婆羅門從遠方來,欲乞我頭。我已許之。』夫人太子聞是語已,舉身投地,舉聲大哭,自拔頭髮,裂壞衣裳,而作是言:『大王!天下所重莫若己身,云何今日難捨能捨,持用施人?』時五百大臣語婆羅門言:『汝用是臭爛膿血頭為?』婆羅門言:『我自乞匂,用問我為?』大臣語言:『卿入我國,我應問卿,卿應答我。』時婆羅門正欲實答,心懷恐怖,懼畏大臣斷其命根。爾時五百大臣語婆羅門:『汝莫恐怖。我等今者,施汝無畏,以大王故。貧婆羅門何急用是膿血頭為?我等五百人,人作一七寶頭,共相貿易,並與所須,令汝七世無所乏少。』婆羅門言:『吾不用也。』時諸大臣不果所願,心生苦惱,舉聲悲哭,白大王言:『大王!今者何忍,便欲捨此國土、人民、夫人、太子,為一婆羅門永棄孤背?』王言:『今為汝等及一切眾生故,捨身佈施。』時第一大臣聞王語定必欲捨身與婆羅門,即自思惟:『我今云何當見大王捨此身命?』作是思惟已,即入靜室,便以刀自斷其命。

「爾時大王便入後園,喚婆羅門來:『汝今遠來,從我乞頭。我以慈心憐愍汝故,不逆汝意。令我來世得智慧頭,施於汝等。』作是語已,即起合掌,向十方禮,而作是言:『十方諸佛哀慈憐愍,諸尊菩薩威神護助,令我此事必得成辦。』語婆羅門:『隨汝持去。』時婆羅門言:『王有力士之力。臨時苦痛,脫能變悔,不能忍苦,或能反害於我。王審能爾者,何不以頭髮自繫樹枝?』王聞是語,心生慈愍:『此婆羅門怯而且羸。若當不能斷我頭者,而失大利。』即隨其言,以髮自縛著樹,語婆羅門:『汝斷我頭,還著我手中。我當以手授與於汝。』時婆羅門手自捉刀,即前向樹。爾時樹神即以手拍婆羅門頭,悶絕倒地。

「爾時大光明王語樹神言:『汝不助我,反於善法而起留難。』爾時樹神聞是語已,心生苦惱,即唱是言:『怪哉!苦哉!』於虛空中無雲雨血;天地大動,日無精光。時婆羅門尋斷王頭,持還本國。爾時五百太子及諸群臣即收大光明王所餘身骨,起塔供養。」

佛告阿難:「爾時第一大臣聞大光明王以頭佈施,心不堪忍,尋自捨命者,今舍利弗是;爾時大光明王者,今則我身釋迦如來是。菩薩如是修習苦行,誓為眾生念諸佛恩,是故超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聞於如來欲入涅槃,眼不忍見,先取滅度,與本不異。過去世時不忍見我捨於身命。我於此後園,在此一樹下,捨轉輪王頭,佈施數滿一千,況餘身份,身體手足?」

說是苦行因緣時,有無量百千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無量百千人得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果;復有無量百千人發聲聞、辟支佛心。一切大眾,諸天龍、鬼神、人及非人聞佛說法,歡喜而去。

復次,摩伽陀國有五百群賊,常斷道劫人,枉濫無辜,王路斷絕。

爾時摩伽陀王即起四兵而往收捕,送著深山懸嶮之處,即取一一賊,挑其兩目,刵劓耳鼻。爾時五百群賊身體苦痛,命在呼噏。爾時五百人中有一人是佛弟子,告諸大眾:「我等今者,命不雲遠,何不至心,歸命於佛?」

爾時五百人尋共發聲,唱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爾時如來在耆闍崛山,以慈悲力於游乾陀山,即大風起,吹動樹林,起栴檀塵,滿虛空中。風即吹往至彼深山諸群賊所,坌諸賊眼及諸身瘡,平復如故。

爾時諸賊還得兩眼,身瘡平復,血變為乳,俱發是言:「我等今者,蒙佛重恩,身體安樂。報佛恩者應當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唱已,一切大眾異口同音,而作是言:「諸未安眾生,我當安之;諸未解脫眾生,我當解之;諸未度者我當度之;未得道者,令得涅槃。」

復次,如來慈悲方便神力不可思議。佛在舍衛國,爾時崛山中,有五百人止住其中,斷道劫人,作諸非法。如來爾時以方便力化作一人,乘大名象,身著鎧仗,帶持弓箭,手執鉾鋋。所乘大象皆以七寶而莊校之,其人亦以七寶而自莊嚴,珠環嚴具皆出光明,單獨一己而入嶮路,往至崛山。爾時山中五百群賊遙見是人,而相謂言:「我等積年作賊,未見此也。」爾時賊主問諸人言:「汝何所見?」其人答言:「見有一人乘大名象,被服瓔珞,並象乘具,純是七寶。放大光明,照動天地。隨路而來,兼復單獨一己。我等若當擒獲此人,資生衣食,七世無乏。」爾時賊主聞是語已,心生歡喜,密共唱令,而作是言:「慎莫斫射,徐徐捉取。」即前後圍繞,一時而發。時五百人同聲唱喚。爾時化人以慈悲力愍而哀傷,尋時張弓布箭射之。時五百人,人被一箭,而瘡苦痛難可堪忍,即皆躄地,宛轉大哭,起共拔箭。其箭堅固,非力所堪。爾時五百人即懷恐怖:「我等今者,必死不疑。所以者何?而此一人,難為抗對,由來未有。」即共同聲說偈問曰:

「卿是何等人,  為是呪術力,
 為是龍鬼神,  一箭射五百?
 苦痛難可陳,  我等身歸依。
 為我出毒箭,  隨順不敢違。」

爾時化人說偈答曰:

「斫瘡無過惡,  射箭無過怒。
 是壯莫能拔,  唯從多聞除。」

爾時化人說是偈已,即復佛身,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一切眾生遇斯光者,盲者得覩,瘻者得申,拘躄者得手足;若邪迷者得覩真言。總要而言:諸不稱意皆得如願。

爾時如來為五百人示教利喜,說種種法。時五百人聞法歡喜,身瘡平復,血反為乳,尋時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共同聲而說偈言:

「我等已發心,  廣利諸眾生;
 應當常恭敬,  隨順諸佛學。
 念佛慈悲力,  拔苦身心安;
 應當念佛恩,  菩薩及善友,
 師長及父母,  及諸眾生類,
 怨親心平等,  恩德無有二。」

爾時虛空中,欲界諸天憍尸迦等雨眾天華,作天伎樂,供養如來,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我等先世福,  光明甚嚴飾,
 眾妙供養具,  利益於一切。
 世尊甚難遇,  妙法亦難聞,
 宿殖眾德本,  今遇釋中神,
 我等念佛恩,  亦當發道心。
 我今得見佛,  所有三業善,
 為諸眾生故,  迴向無上道。」

爾時諸天說是偈已,遶百千匝,頭面禮佛,飛空而去。

復次,如來方便慈善根力不可思議。爾時毘舍離國有一婆羅門,執著邪見,貪著我慢。舍利弗、大目揵連往到其家,說法慰喻,而不信受,執著邪論。其家大富,財寶無量,家無有子,一旦崩亡,財賄沒官。思惟是已,奉祠諸山及諸樹神,過九十日,其婦便覺有娠,月滿生男。其兒端正,人相具足,父母愛念,眾人宗敬。至年十二,共諸等侶出外遊觀。道逢醉象,馳犇踐踏,即便命終。父母聞之,舉聲大哭,自投於地,生狂癡心,塵土坌身,自拔頭髮,而作是言:「一何薄命,生亡我珍?」前趣兒所,抱持死尸,舉聲慟哭,絕而復穌,心發狂癡,裸形而行,得覩如來。如來以慈善根力化作其兒。

爾時父母即前抱持歡喜無量,狂癡即滅,還得本心。如來爾時即為說法。因聞法故,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復次,如來慈善根力不可思議。爾時流離王起四種兵,伐捨維國。得諸釋子,穿坑埋之,坑悉齊腋,令不動搖。過一七已,如來爾時以慈善根力,即化其地變成浴池。其浴池水具八功德,有妙香花——所謂波頭摩花、分陀利花,青黃赤白,大如車輪,充滿其中。異類眾鳥,相和悲鳴。時諸釋子見是事已,心生歡喜,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菩提心已,時流離王即以酒飲五百黑象,極令犇醉,腳著鐵甲,鼻繫利劒。即聲惡鼓,放諸群像踏諸釋子。身諸肢節,皮骨糜碎,狼籍在地。以如來慈悲力故,身心安樂;身心安樂故,發菩提心;以發菩提心故,於諸眾生得平等心;心平等故,不生瞋恚;心不瞋恚故,命終生天。得生天已,即以天眼卻觀本緣,尋相謂言:「我等蒙佛慈恩,得生於天。七寶宮殿,名衣上服,身諸光明,微妙伎樂,一切樂具,皆是如來神力。是故我等發大悲心,利益眾生。隨有佛法所流佈處,若城邑、聚落、山林、樹下、宮殿、舍宅,有讀誦、書寫、解說其義,隨流佈處,稱意供給,令無乏少;若有刀兵、疾疫、飢饉,我等應當晝夜擁護,心不捨離。」爾時諸天發是願已,身命色力,光明晃耀,復倍於常,歡喜踴躍,飛空而去。

復次,如來方便慈善根力不可思議。爾時流離王伐捨維國,毀害諸釋種已,選諸釋女,擇取端正,才能過人,各無數伎,取五百人,前後圍遶,作倡伎樂,還歸本國。夫人婇女昇正殿上,結加趺坐,告大眾言:「我今快樂,稱善無量。」時諸釋女問流離王言:「汝今云何快樂?」答言:「我得勝怨。」諸釋女言:「汝不得勝。假使汝國一切四兵不敵於我釋種一人,然我釋種是佛弟子,不與物諍,令汝得勝。若起惡者,汝前後三四起兵向捨維國,而常退縮。汝第一往時,我諸釋種而作是言:『此流離王不識恩分,反生惡逆。若我等與彼戰者,賢愚不別,皂白不明。我等今者,宜應恐怖,令彼退散。』即立誓令:『今者,諸人齊共射之,令箭莫傷。』即起四兵往逆流離,去四十里,挽弓射之,箭箭相續,筈筈相拄。時流離王見是事已,即懷恐怖,退還歸去。過九十日,復起四兵伐諸釋種。爾時諸釋尋共議言:『流離惡人不知慙愧,而復更來,欲相危害。』爾時諸釋復立誓限:『今日諸人齊共射鎧,莫令傷人。』時諸釋種齊共射之,悉令諸人所著鎧仗,鉀鉀斷壞,裸身而住。時流離王心懷怖懼,即集諸臣而共議言:『我等今者恐不全濟。』中有第一大臣白大王言:『是諸釋種皆佛弟子,持不殺戒,修行慈悲。若不爾者,我等身命,久已殞滅。』王言:『審如是者,更可前進。』

「爾時諸釋歛手而住,流離軍馬遂至逼近。諸釋種中有一婆羅門語諸釋子:『今衰禍至,云何儼然?』諸釋答言:『我等今者不與物諍。若與彼諍,非佛弟子。』時婆羅門即嫌其言,踴出釋前,與流離戰,一箭射七。未久之間,傷殺轉多。流離四兵即還卻退。時諸釋種復作是念:『我等今者,不應與是惡人共為徒黨。』即集釋眾,共擯出是婆羅門種。既擯出已,流離四兵壞捨維國。以是因緣,令汝得勝。」

時流離王即生慙愧,喚旃陀羅,即刵耳鼻,截斷手足。斷手足已,即以車載棄於塚間。時諸釋女宛轉,無復手足,悲號酸切,苦毒纏身,餘命無幾。時諸釋女各稱父母、兄弟、姉妹者,或復稱天喚地者,苦切無量。惟其中有第一釋女告諸女言:「姉妹!當知我曾從佛聞:『若有一人能於運急之中,發於一念念佛,至心歸命者,即得安隱,各稱所願。』」時五百釋女異口同音至心念佛:「南無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復更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嗚呼!婆伽婆、修伽陀。」作是唱時,於虛空中,以如來慈善根力故,起大悲雲,雨大悲雨,雨諸女人身。既蒙雨已,身體手足還生如故。諸女歡喜,俱唱是言:「如來慈父,無上世尊,世間妙藥,世間眼目,於三界中能拔其苦,施與快樂。所以者何?我等今者得脫苦難。我等今者,當念佛恩,當念報恩。」諸女念言:「當以何事而報佛恩?如來身者,金剛之身,常住之身,無飢渴身,微妙色身,悉是具足百千禪定、根力、覺道、不可思議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之好;具二莊嚴,住大涅槃;等視眾生如羅睺羅,怨親等觀,亦不望報。我等今者欲報佛恩,當共出家,修持禁戒,護持正法。」思惟是已,即求衣鉢,往詣王園比丘尼精舍,求索出家。

時有六群比丘尼見諸釋女,年時幼稚,美色端正:「今云何能捨此難捨,而共出家。我等當為說世間五欲快樂,待年限過,然後出家,不亦快乎?彼若還俗,必以衣鉢奉施我等。」思惟是已,於釋女前,即以上事向諸女說。諸女聞已,心懷苦惱:「此安隱處,云何有大恐怖?如餚饍飲食和以毒藥。此比丘尼所說,亦復如是。世間五欲,多諸過患,我已具知。云何而反讚歎其美,而勸我等還歸本家,在於五欲?」作是語已,舉聲大哭,還出僧房。時有比丘尼,名曰華色,即問諸女:「何為啼哭?」諸女答言:「不果所願。」比丘尼言:「汝願何等?」答言:「願欲出家,不蒙聽許。」時華色比丘尼問言:「汝欲出家者,我能度汝。」諸女聞已,心生歡喜,即便隨從,度為弟子。時諸釋女既蒙聽許,悲喜交集,而作是言:「和上!當知我等在家,眾苦非一,親族喪亡,割削耳鼻,截斷手足,禍患滋甚。」

爾時和上報諸弟子:「汝等辛苦何足言耶?我在家時,荷負眾苦,其事眾多。」時諸釋女長跪白師:「願說在家眾苦因緣。」

爾時華色比丘尼即入三昧,以神通力,放大光明,照閻浮提,請召有緣天龍、鬼神、人及非人,於大眾中即自說言:「我在家時,是舍衛國人。父母嫁我與北方人。彼國風俗,其婦有娠,埀欲產時,還父母家。如是次第數年生子,後復有娠。埀產之日,皆乘車馬,夫妻相將,歸父母家。中路有河,其水瀑長。其路曠絕,多諸賊難。既至河已,不能得渡,住宿岸邊。於初夜時,我腹卒痛,即便起坐。未久之間,即便娩身,生一男兒。岸邊草中有大毒蛇聞新血香,即來趣我。未至我所,我夫及奴眠在道中。蛇至奴所,尋便螫殺;前至夫所,夫眠不覺,亦螫殺夫。我時唱喚:『蛇來!蛇來!』喚夫不應,夫奴已死。爾時毒蛇亦螫牛馬。至日出已,其夫身體膖脹爛壞,骨節解散,狼籍在地。憂悲恐怖,悶絕躃地;舉聲大哭,以手搥胸;自拔頭髮,塵土坌身。尋復悶絕,舉身投骨。如是憂苦,經留數日,獨在岸邊,其水漸小。荷負小兒,以手牽持,其新產者,以裙盛之,銜著口中,即前入水。正到河半,反視大兒,見一勐虎犇走馳逐,開口唱喚,口即失裙,嬰兒沒水。以手探摸,而竟不獲;其背上者,失手落水,尋覆沒喪;其岸上者為虎所食。我見是已,心肝分裂,口吐熱血,舉聲大哭:『怪哉!怪哉!我今一旦見此禍酷!』即到岸上,悶絕躃地。

「未久之間有大伴至。爾時伴中有一長者是我父母舊所知識。我即前問父母消息。爾時長者即答我言:『汝父母家昨夜失火,所燒蕩盡,父母亦喪。』我聞是已,悶絕躃地,良久乃穌。未久之間,有五百群賊即壞眾伴。爾時賊主便將我去。作賊主婦法,常使守門,若有緩急,為人所逐,須速開門。後於一時,夫與群賊共行抄劫。

「爾時財主王及聚落並力馳逐,即還其家。爾時其婦在其舍內,娩娠生子。夫在門外再三喚已,內無人開門。

「爾時賊主即作是念:『今此婦者,欲危害我。』思惟是已,即緣牆入,語其婦言:『以何事故,不開門耶?』婦言:『以產生故,而不及耳。』爾時賊主見是事已,瞋恚小息,語其婦言:『人有娠者,便當有子。汝為產故,危害於我,用是子為?速往殺之。』爾時其婦心生憐愍,不忍殺之。

「爾時賊主尋拔刀斫,解斷手足,語其婦言:『汝可還噉?若不食者,當斷汝頭。』爾時其婦以恐怖故,即還食之。既還食已,瞋恚便息。

「其夫於後,續復劫盜,為王所得,即治其罪。治賊之法,要斷其命,合婦生埋。我時身體著妙瓔珞。爾時有人貪利瓔珞,於後夜時,即便開塚,取我瓔珞,並將我去。復經少時,王家伺官即伺捉得,以律斷之,如治賊罪。治賊罪法,即斷其命,合婦生埋。埋之不固,於後夜時,多諸虎狼,把發塚開,食噉死尸。我因此故,尋時得出。既得出已,荒錯迷悶,不知東西,即便馳走。路見多人,即便問言:『諸人當知我今苦惱。何處能有忘憂除患?』時有長老婆羅門等,以憐愍心,即語我言:『曾聞釋迦牟尼佛法之中,多諸安隱,無諸衰惱。』我聞是已,心生歡喜,詣大愛道憍曇彌比丘尼所出家。次第修習,即得道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以是因緣,汝等當知我在家時勤苦如是。以是因緣自致得道。」

時諸釋女聞是語已,心大歡喜,得法眼淨。諸會聽眾各發所願,歡喜而去。

爾時佛姨母憍曇彌比丘尼告一切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尼、優婆夷及一切女人,而作是言:「佛法大利,一切功德,三種果報,唯有如來佛法海中乃具有之,一切眾生皆悉有分,而我等一切女人,如來不聽。以一切女人多諸疑惑,執著難捨。以執著故,使諸結業無量纏縛,癡愛覆心;覆心重故,愛水所沒,不能自出故;以二等智故,懈怠慢惰故,現身不能莊嚴菩提,獲得三十二相故;於生死中失轉輪聖王所有勝果,以十善法攝眾生故,亦失無上梵王之位;能為建立正法,勸發諮請,使一切眾生得利樂故;是故如來不聽女人樂為弟子。天魔、波旬及諸邪見一切外道,長夜惡邪,執著邪論,殘滅正法,毀佛法僧,是故如來不聽女人樂入佛法。我為一切諸女人故,三請如來,欲求佛法,如是至三,亦不聽許。時我不果所願,心懷悵恨,憂悲苦惱,即出祇桓,悲淚滿目。

「爾時阿難即問我言:『母人何故憂愁如此?』我時即報侍者阿難:『欲求出家,修行佛法,三請如來,如來不許。以是因緣,我憂愁耳。』爾時阿難即報我言:『母人莫愁。我當啟請如來,使母人得入佛法。』憍曇彌聞是語已,心大歡喜。

「爾時阿難入白佛言:『世尊!今欲從佛啟請一願。』佛言:『聽汝說之。』阿難白佛言:『憍曇彌母人者,乳哺養育如來色身。至今得佛,依因母人之所成立。母人於如來有大恩分。如來猶尚聽於一切眾生入佛法中,況於母人而不聽許?』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如來非不知母人於如來所有是重恩,但不樂使女人入佛法中。如來若聽女人入佛法中者,正法當漸微漸滅於五百歲,是故如來不樂喜聽女人入佛法中。』爾時阿難頭面禮佛足,長跪叉手,重白佛言:『世尊!阿難自念過去諸佛具四部眾,而我釋迦如來獨不具耶?』佛告阿難:『若憍曇彌愛樂佛法,發大精進,清淨修習八敬之法者,聽入佛法。』阿難即時頭面禮佛,右遶三匝,即便出外,白母人言:『阿難已勸請如來,得使母人奉持佛法。』憍曇彌聞是語已,心大歡喜,白阿難言:『善哉阿難!乃能慇懃勸請如來,得使母人稱遂本願。』

「阿難具宣如來慇懃之教。母人聞已,悲喜交集:『而我身者是無常身,今日乃得貿易寶身;今我命者,念念遷滅代謝不定,始於今日貿易寶命;今我所有身命財者,眾緣所共,無有真主,今日乃得貿易寶財。』我思惟如是功德利故,於阿難所深生恭敬供養之想。白言:『大德阿難!願不有慮!如來祕教,當盡奉行,假使喪失身命,終不退失。如來即當宣說微妙八敬之法,難可毀犯。』

「爾時憍曇彌母人即以大悲熏修其心,普為未來一切女人,重白佛言:『世尊!若當未來惡世之中,有善女人信樂愛敬於佛法者,唯願聽許,得蒙其例。』佛言:『善哉!若有女人護持佛法,漸次修學戒、施、多聞及諸善法,在家出家三歸、五戒乃至具戒,及諸度脫、諸助道法,皆悉聽許恣意修習,亦得是三種果報、人天泥洹。』時憍曇彌聞是說已,心生歡喜而白佛言:『世尊!若是果報正是佛恩。』佛言:『莫作是說。如來終不有恩於諸眾生,如來終不於諸眾生而計有恩。計有恩者,則破如來平等之心。憍曇彌!當知如來於諸眾生計有恩無恩者,無有平等。何以故?若有眾生毀害於佛,如來不瞋;若有眾生以栴檀汁塗如來身,如來不喜。如來普於眾生怨親等觀。唯是阿難,非如來也。以阿難故,令諸女人得入佛法。憍曇彌!未來末世,若有比丘尼及諸一切諸善女人,常當至心念阿難恩,稱名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令不斷絕。若不能,常晝夜六時令心不忘。』」

時憍曇彌告諸比丘尼及一切諸善女人,而作是言:「我等應當至心歸命阿難大師。若有女人欲求安隱,吉祥果報,常當於二月八日、八月八日,著淨潔衣,至心受持八戒齋法,晝夜六時建大精進。阿難即以大威神力,應聲護助,如願即得。」

時會大眾,聞法歡喜,右遶而去。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五


上篇:佛說菩薩本行經

下篇:悲華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睒子經

佛說睒子經 西秦沙門聖堅奉 詔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義足經

佛說義足經卷上(八雙十六輩)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桀貪...

大乘悲分陀利經

大乘悲分陀利經卷第一 失三藏名今附秦錄 轉法輪品第一...

賢愚經

賢愚經卷第一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一)梵...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

佛說小道地經

小道地經 後漢天竺三藏支曜譯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

【註音版】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

碧岩錄序 至聖命脈。列祖大機。換骨靈方。頤神妙術。...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大乘玄論

大乘玄論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

佛說意經

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作佛形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

【佛教詞典】觀佛

(術語)觀想佛體也。觀無量壽經,觀佛經等詳說之。...

【佛教詞典】招魂法

指為延命並禳除死靈作祟而修之密法。又作招魂作法、延...

人生觀的四個層次

人生觀,本是哲學名詞,是指對於人生抱持的看法,以及...

夢參老和尚:看破財色

我們再說色。好多人在情上自殺的,大家想想划得來嗎?...

一念熏修雖然短暫,但卻是真實的力量

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

我們要對佛號生起決定的信願

念佛之說,何自來乎?非金口所宣,明載簡冊,今日眾生...

大安法師:初學淨土者應如何修學

問: 初學淨土者,應如何下手修學,方得真實利益? 大...

十行位的「行」指的是什麼呢

十行位言行者,進趣義。謂菩薩初心,雖具二利,然前信...

忖已功德,量彼來處

現在有許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麼希奇呢?現在教育不同...

四種抗衰老養顏食物

1.抗衰老食物:西蘭花 西蘭花屬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抗氧...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個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為有緣的眾生,尤其是父...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導致往生邊地疑城

信自信他。這裡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導大師說的決定深信...

殺生是這個時代的劫難

關於殺業,在戒律裡面規定得非常具體,它的成立首先要...

顛倒凡夫如何得到臨終的正念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

【視頻】《大方廣佛華嚴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

《大方廣佛華嚴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

【視頻】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