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華嚴經疏》中的十種迴向

2020/12/29  大字體  護眼色

《華嚴經疏》中的十種迴向

在《華嚴經疏》這部書裡,把迴向分為十種。哪十種呢?

一、自他迴向

把自己的功德、福報、智慧迴向給他人,就是回自向他。我做的功德,迴向給你;你做的功德,迴向給第三者,這都是「回自向他」。回自向他可以利益、安穩自己、他人。

二、回少向多

就是願意積少成多,由小到大的積累功德。今天我們誦了一本經,或者說參加了一個法會,這在漫長的佛法修學道路上,只不過是福德銀行裡存下了一點點的存款而已。雖然今天所做的很少,不應該去驕傲,可是歡喜心還是要生起的。因為功德可以逐漸積累,只要努力不斷,總有圓滿完成的那一天。

所以,依然要生起歡喜心、讚歎心,願意把自己的這點微小的功德,不斷地擴大,不斷地發展,迴向圓滿的佛果,這種歡喜讚歎心就是「回少向多」的迴向心。回少向多可以攝受一切眾生,得人佛智。

三、回自因行向他因行

什麼叫「因」呢?成就一件事物的最初的動機、因素,就叫「因」。我們自己有機緣培得了功德,把這種善因緣,迴向給眾生,希望別人也有這樣的機會,這就是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今天能夠到法源寺來聽經,出了寺門,看到大街上滿臉惶恐的眾生,就應該把聽經的因迴向給他們,希望他們也能夠有福報來聽經聞法,親近諸佛菩薩,得到清淨自在,走上光明之路。這個行為就是「回自因行向他因行」的迴向了。

四、回因向果

現在修學佛法,是為將來成就佛果而積累資糧。成就佛道不僅要培植福德的因緣資糧,還要像經典中所講,把培植的「因」迴向給未來的佛果,希望自己與眾生早一點成就菩提大道。

世間人為了做成一件事情,比如說買房、買車等,需要一大筆款,這筆款不能從天上掉下來,需要一點一點地存,每個月領了工資後,匯入到自己的存款賬戶裡去。一次,兩次,慢慢地積少成多,就可以達到目標了。這個過程,也可以說是「回」,就是把存款回入你的賬戶。如果一拿到工資就大吃大喝,馬上沒了,房子、車子,永遠都是個夢。

善法功德,不把它們存起來,慢慢地拋撒流失,成佛道路就漫長了。如果把修持善法的功德都存入未來佛果的賬戶裡,成就佛道的資糧便越來越多。

五、回劣向勝

凡夫眾生平時所做的福德,都是有漏的、不究竟的,話說回來,雖然是有漏的、不究竟的,若不以之為前提條件,作一個契入佛法的台階的話,我們又怎麼能夠進入清淨、究竟的無漏佛法呢?即便我們現階段修學的佛法不是最究竟的,也願意讓自己發起迴向心,迴向不究竟的佛法入究竟的佛法,迴向不究竟的福德入究竟的功德,這就叫回劣向勝。

初開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太好,但是若願意並有信心造出更好的產品,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加工改進,好的產品終有一天能推出來。回劣向勝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現在做的雖然是有漏的、不究竟的,有些低劣,但是你只要有這個信心,有這個迴向之心,早晚是可以得到究竟無漏大功德的。菩薩不但自己能夠回劣向勝,而且能夠隨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誘使他們迴向無上的菩提大道。

六、回此向證

「回此向證」就是說願意將一切善根,迴向永遠的脫離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淨的彼岸,實際上此岸就是凡夫世界,彼岸就是佛果世界,「回此向證」就是願意從凡夫的世界走向覺悟的世界,這樣的迴向真的不可缺少。

七、回事向理

皈依受戒、誦經拜佛、坐禪念佛、弘法利生,這些自利利他的學佛實踐都是「事」,即事相。學佛人做這些事的目的不外是遵行佛法道理,由此契入佛陀的境界、諸法的真如理體。我們若能在實踐這些事相的同時,不忘修學的真正目的,時時地迴向自己,由「事」入「理」,就能達到真正的學佛效果。

常人做事情,往往把握不住行動的根本目標,會身在廬山中,不識真面目,忘記自己在做什麼,到底要幹什麼,於是經常背離初衷。掌握了「回事向理」的精神,並應用於一切生活事物中,那麼我們的身心就能得到一種提升和超脫。

八、回差別行向圓融行

世間事相,千差萬別,佛陀在因應世間眾生根機的時候,相應地也從佛法不同層面予以側重介紹,從而產生了外相各自別異的法門,所謂「八萬四千」就是法門眾多的一個象徵。

居士聽法師們講佛法,有的說有一個真實的果位叫涅槃佛果,認真修學可以證取;有的則說一切諸法,幻象所生,佛國涅槃,等同生死。有的說西方極樂世界莊嚴殊勝,美妙和樂;有的說東方淨琉璃世界,琉璃為地,七寶莊嚴。可能會不知所措:「這邊」有」,那邊」空」;一個」西」,一個」東」。我該怎麼辦呢?」

於是,有的人取一者為真實,斥其它為虛假;有的人行一者為己徑,排其它為異路,這就落入了分別執見的陷阱。要知道,佛法原本是圓融的一體,「空」與「有」只是事相上的分別,東與西只是方位上的假設,哪裡能夠當作固定的封域呢?之所以會有分別執見的出現,根本原因在於對佛法沒有全面系統的認識。那麼,怎麼樣才能究竟圓滿無差別呢?要有一顆迴向心,迴向有差別、不平等的法入無差別、平等的法,這就是「回差別行向圓融行」。

九、回世間向出世間

所有學佛人的最終的目的都是擺脫三界輪迴,達到佛陀不生不滅的最高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出世間,達到這個境界的方法就是出世間法。「出」就是離開,離開三界的束縛稱為出。然而,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法都在世間,都是世間法。我們要的是出世間法,可是卻處在世間法中,那麼該怎麼辦呢?不用怕,出世間法正是建立在世間法基礎之上的,也只有站在世間法的本位上來修學,才能到達出世法的位置。以世間為立足點進行修學,每積累一點功德都回轉到出世法的成就上,這就是「回世間向出世間」。

衛星能在宇宙空間運轉,如果不是先有一個發射架把它束縛在地上,它能騰空而起嗎?不能!再說了,沒有火箭的推送,它能上升到天空嗎?也不能!只有先固定在架子上才能騰飛;只有火箭的助力才到天空。修學佛法也一樣,只有先在不究竟的世間修學,你才能脫離這個世間。衛星如果像人,發射器就是世間,火箭則就是迴向法門。沒有世間與迴向的幫助,誰也不能到出世間的微妙法中。

十、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

從宇宙萬有如如不動的理法界,迴向本體與現象「相即相入」的理事無礙法界。這就是從「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

上面舉了三種迴向與十種迴向的說法,《往生論註》又列有兩種迴向的說法。哪兩種迴向呢?一種叫「往相迴向」,另一種叫「還相迴向」。

什麼叫往相迴向呢?解釋起來很簡單,就是把功德往外迴向,和眾生一起往生極樂國土。就是說,以自己的功德迴施一切眾生,願意自己和一切眾生,共同往生阿彌陀佛的安樂淨土,這就叫往相迴向。

什麼叫「還相迴向」呢?從外面往裡面來,就叫「還」,這樣解釋,就相對容易了。我們每一個人修習佛法,不管道路多麼漫長,但是有一點是必然肯定的,就是最終我們必然會達到淨土佛國,都能夠達到諸佛的果位。

但是,自己成佛後,是否永遠呆在極樂世界,自在安樂,再也不回來了?不是那麼一回事。學佛人僅僅自己成佛不行,一定還要再回來,救拔過去和你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乃至娑婆世界裡所有的鄰居們。

不管誰到了淨土佛國,都不是快樂地享福,而是發願快快再次返回世間,去而返歸這就是「還相迴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一句佛號圓融四法界

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覿體全真,交羅無礙。徹悟大師 一...

承事善知識應發的二十一種心

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 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

如何為亡人稱名迴向

早晚功課,為亡人稱名迴向。森則按照普通叢林功課,每...

【推薦】生命面臨著兩個抉擇

你的生命面臨著兩個抉擇: 第一個,你把你今生佈施、持...

如何迴向給被墮胎的胎兒

問: 如果由於醫院檢查出了胎兒有畸形,因而犯了墮胎...

日常生活中迴向的方法

回,就是把我們所有的功德,收回來;向,就是向外放。...

把所有功德都迴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總有修行的種種科目,這裡就列...

【推薦】極樂世界與華藏世界的關係

在華藏世界海世界種裡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層就包含...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六個步驟降伏自心煩惱

今天呢我們在道場白華庵,跟大家分享一點點最近的一些...

【推薦】執杵摧邪,護法安僧的韋陀菩薩

韋馱菩薩簡介 韋馱菩薩,又稱韋陀天,是佛教護法神之一...

業力

社會上,由於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經營運作,因此...

五蓋四障與八尋思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三十七於他有苦不為拔 《集頌》:疾病...

居士經商不得販賣刀網等傷生之具

居士經商,既無大勞,又極自由,正好依佛法行事。 在家...

膽結石的食療法

膽裡面有結石,現在好多人都有這種毛病,也有好多種,...

不貪不染,這就是出世法

我們對於社會上這一切境風,音聲色相,男女飲食,你沒...

聖嚴法師《智慧的花串》

1.心大量大,容人成人者必能成己。 2.也許那些微...

蛇頭與蛇尾

從前有一條蛇,有一天,蛇頭與蛇尾巴吵了起來,搶著要...

隋代高僧智者大師

所有的佛教宗派祖庭,基本上都在西安,只有一個宗派天...

如何化解夫妻間的矛盾

夫妻在一起生活一輩子,難免有磕碰,俗話說,舌頭還有...

叢林寺院清規大全

一、何為叢林? 叢林,指僧眾聚居的寺院,尤指禪宗寺院...

舍利弗成佛國土的大菩薩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非佛...

有時解釋,反而會增添煩惱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著為自己解釋語言雖十分通俗,但...

慧律法師《2004年新春專訪》

世間人在過農曆年的時候,都會說一些吉祥的話,比如新...

《地藏經》利益篇

眾生各有宿世因緣,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輩,深明...

【佛教詞典】僕拏

(術語)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經疏十三曰:以二地指二空...

【佛教詞典】戒印

(術語)戒者為人所信,故譬於印。成實論十四曰:入善...

【視頻】界詮法師《居士來山參學-初結法緣》

界詮法師《居士來山參學-初結法緣》

【視頻】慧律法師《貪別人財物的果報》

慧律法師《貪別人財物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