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善如愛己

2012/04/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波斯匿王不僅非常護持佛法,也經常聽經聞法,靜坐思惟種種道理。

‘世間上的人,如何才是真正地愛自己?如何又會傷害自己呢?’一日波斯匿王打坐時,心底浮現這個問題,彷彿幽幽淼淼的湖面,微微泛起一絲漣漪,思緒沿著這一抹波光緩緩蕩漾開來……‘如果身、口、意三業都能遵循善法,遠離惡法,就是愛惜自己;相反地,放任身、口、意做諸惡事,就是在傷害自己吧!’波斯匿王微睜開眼,心想:‘世尊就在我們身邊,隨時可以聽法、請法,真是無上的福報呀!’波斯匿王來到只樹給孤獨園,長跪頂禮佛陀。

‘世尊,弟子在靜坐時思惟著,世人如何才能真正愛惜自己、珍重自己?如何又是傷害自己、作賤自己呢?依弟子所見,一切要從觀照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做起……’波斯匿王娓娓道出自己觀行的體會,佛陀慈悲地聆聽,並且讚歎說:‘誠如大王所言,世人如果放縱身口意,做諸惡事,真正受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為什麼呢?若危害他人,雖然結下怨仇,卻不一定馬上會遭受報復、傷及自身的危險;但若起了恶心,就破壞了自心清淨,惡言惡行也毀害了自己的威德和誠信,所以說造諸惡業,最直接受傷害的正是自己。乃至於,為了滿足自己種種私慾,造作殺生、偷盜、邪淫等諸多傷害他人的惡行,不但損害自己的福德善緣,層層的罪刑惡果更將自己推向黑暗深淵。

‘所以懂得愛自己的人,身口意常修善業,甚至能放下世間的情愛──舍宅、妻小,以及一切世人汲汲營營的五欲之樂,一心精進行道,看起來好像有福不會享、不懂得疼愛自己,實際上是真正看透了生死輪迴的本質為苦──雖有父母兄弟親友,恩徹骨髓,一旦老病死苦無常來臨,誰能相代?行者了知生命的可貴,不求短暫生滅的逸樂,能把握因緣勤修十善,早日度脫苦海、登上解脫自在的涅槃彼岸。有如此覺悟的行者,才是真正懂得愛自己的人!’

佛陀舉了一個譬喻,智者當謹防身口意,猶如將軍固守城池一樣,當知城外的荒郊野地裡,伺伏著無數的盜賊,覬覦著城裡的一切財寶,因此時時刻刻勤於操兵演練,不讓賊人有機可乘;倘若掉以輕心,即使只是片刻鬆懈,一旦城門失守,賊人伺機大舉入侵,遭受生命財產的苦難損失,將難以彌補。所以愛惜自己,要從謹慎持守身口意做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

比丘們及國王聽到佛陀這番開示,都有所體悟,歡喜踴躍,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三》

省思:

一切有情,最珍愛的莫過於自己,但是真正懂得愛惜自己者,凡人有幾?‘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道不盡的辛酸無奈,汲汲營營的無外乎坐享榮華富貴的夢想。然而佛陀捨棄了這世間最尊最貴的一切,出家修行,尋求什麼呢?《佛說無常經》云:‘外飾莊彩咸歸壞,內身衰變亦同然,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透徹了悟一切有為法的虛妄不實,大覺慈尊指出了一條不生不滅的究竟之道:‘恆用戒香塗瑩體,常持定服以資身,菩提妙華遍莊嚴,隨所住處常安樂。’律心無過、律口無失、律身無犯,斷惡修善,破惑顯真,才能真正開顯生命的真實價值。明明白白一條路,千千萬萬不肯修,豈不辜負己靈,辜負最愛的自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濟群法師《十善業道經的啟示》

一、緒論 (一)、學習本經的意義 今天,我要講的經典...

善已生令增長,未生令生

【不善已生令斷,未生令不生。】 不善就是惡業,我們要...

種種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惡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為比丘們開示...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印光大師說:道德仁義,乃吾人本具性德;因果報應,實...

濟群法師:善與惡

人間有善惡兩種力量。在我們的人格中,這兩種力量同樣...

基因即是業力

生命的密碼,根據現在的科學家說,已經研究出來了,那...

不彰人短,不炫己長

這條講的是不要張揚別人的短處,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

法供養雖勝,仍不廢財施,諸物若能觀空不著,便屬法供養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因諸佛皆尊重法的緣故。所謂諸佛從...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不要用既定的價值觀來思考事物

朋友拿了一份報紙要我作個實驗,我同意了。 問題一:...

將不堅之財轉為堅固功德法財

昔日,在天竺國有兩個窮人,生活貧困,以賣酪來維持生...

公平分配財產

在百喻經中有一則很有趣的短文:有一位父親,年老多病...

請您做胎兒的觀音菩薩

請原諒我的冒昧,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當我知道在您...

多次拒絕皇帝封賞而被流放的禪師

芙蓉道楷禪師是山東沂水人,參投子義青禪師得悟心法後...

西天第一代祖師迦葉尊者

(一)精通一切知識 摩訶迦葉波,漢譯飲光,謂古仙人...

心中的快樂藤

也許流年不利,天災人禍,村民們浮躁不安,悶悶不樂。...

往生淨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談信願行的信,下面就是談願了。就這一部分特別...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一見鐘情的戀愛更容易失敗 選擇結婚對像的時候,人們計...

一堂一千八百萬元的課

一位朋友談到了他的遭遇,約在十多年前,他因為信任,...

宗舜法師:理體三寶和事相三寶是缺一不可的

三寶必須具足。這裡有二層涵義, 即首先一定是歸依佛...

人生在世誰最可靠

今晚我有機會在此與各位宣講佛理,真是高興。現在我要...

以一句佛號念誦聽與本願相應

印光大師根據《楞嚴經》以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如何做臨終開導

臨終開導很重要,而臨終開導,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冬季適合進補的食材

冬天該吃點啥呢?吃什麼最養生?生活中,我們又該怎樣...

【佛教詞典】吃棄羅

(物名)Khakkhara,錫杖之梵名。寄歸傳四曰:言錫杖者...

【佛教詞典】等流習氣

為「異熟習氣」之對稱。又作名言習氣、名言種子。即瑜...

【視頻】人生八苦

人生八苦

【視頻】三寶是哪三寶?

三寶是哪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