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讓孩子說這三句話

心律法師  2011/07/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位智者談自己的人生經驗,讓人感覺很受用。

關於孩子的教育,智者提出了「三句話不能說」理論。這三句「不能說」的話分別是:餓死了、累死了、凍死了。

為什麼不能說 「餓死了」呢?

如果人們感覺餓了就去吃飯,吃飽了自然就不餓了。這是教育孩子生活要有規律。

為什麼不能說 「累死了」呢?

幹活誰都會感覺累。如果你幹活了,大家都能看得到,也都會知道你累了,用不著你自己喊累,更何況喊累有什麼用呢?這是教育孩子,對顯而易見的事情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故意引起大家的關注。

為什麼不能說 「凍死了」呢?

感到冷了,就去運動運動,人就有活力了。如果覺得冷卻不動的話,只會越冷越佝僂。這是教育孩子要勤勞,不要懶惰。

不讓孩子說這三句話,就是要讓孩子養成自律、能吃苦、勤勞的品性。而一個人,有這三點,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基礎。

關於金錢,智者認為,凡事不能急功近利,特別是掙錢,一定要走正道。比方說,山裡的大樹,凡是成材的樹,都長得很慢;長得快的,木質比較糠,成不了大器。賺錢也是一樣的道理。那些偷、搶、騙的人,錢財來得容易,卻沒有真正因此發財的。偷得東西再多,也不會成為有錢人;賭博得來的錢,錢來得快,去得也快;而只有花了心血,費了力氣掙來的錢,因為來之不易,才捨不得浪費,也就會慢慢積攢下來。

關於經營人生,智者是「三分之一」學說。以做生意為例,賺錢後要分成三個三分之一。第一個三分之一,要存起來,這部分是應急用的。第二個三分之一,作為固定資本的投入,用來擴大再生產。第三個三分之一,用來花銷,用在老人、妻子、孩子、親戚朋友身上,才有人情味。就是說,掙錢要會花,要兼顧到各個方面,人生同樣如此。不論是做什麼,都不能把「雞蛋裝在同一個籃子裡」,不僅增大了風險係數,也失去了很多人生的樂趣。

也許,這些經驗並無多麼特別之處,但是,很實用,適用於為人處世的很多方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條家訓,讓一個家族興旺了800年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鬼子母」的由來

佛教中有一位母親神,造像、畫作中的她身體丰腴,面容...

如何用菩薩的智慧來教育子女

問: 何謂「用菩薩的智慧教育子女」? 證嚴法師答:...

節儉讓孩子健康成長

這是一個真實的發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對年輕的父母...

佛陀是如何教導兒子羅睺羅的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後;廣度有緣眾生,也沒有忘記自己的...

讓孩子樂觀一些

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工廠曾經失火,近百萬美元的設備化為...

臨產念聖號,能讓產婦免除痛苦

怕痛,是准媽媽們臨產前,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心理糾結。...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來對待兒女

人人都會生兒女,但不見得人人都知道教兒女;生兒女易...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念觀音聖號免命難

我們興隆寺一個居士。他在黃河以北一個工地上,給人家...

改掉飲酒的習慣

有一個人喜歡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會去鎮上的酒...

放逸的禍害

過去,有一長者專門將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

賊不偷窮人家

唐代的只林禪師,得法於荊州永泰寺的靈湍禪師。他得法...

不承認自己是佛祖

南陽慧忠國師感念侍者為他服務了三十年,想有所報答他...

五逆重罪與無間地獄

《集頌》: 殺母弒父害羅漢,破僧出佛身中血。 隨犯一...

能把自身看輕事情看開,辦道就容易了

辦道這一法,說難也難,說易亦易,難與不難是對待法。...

為什麼要移民到極樂淨土

我們了解淨土總要,首先要了解淨土是怎麼生起來的,穢...

知因達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禪師,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論...

不同淨宗祖師的教義和歷史地位

一、淨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請教印光大師:歷代祖...

喝茶的八戒

喝茶需講究八戒!喝茶能強身健體,對人體是很有好處的,...

我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是我心中之佛

念佛要有真實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勝...

業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我們過去造的業,無量無邊,無始以來,哪搞得完呢?你...

大安法師談出家

有一念出家的心,很了不起啊,對發心出家的人表示讚歎...

疾病是對心靈的一種保護

一天,一個修行者來到佛陀面前,問自己為什麼不快樂。...

【佛教詞典】迎接

謂念佛行者於臨終時,蒙阿隬陀佛、觀世音、大勢至或其...

【佛教詞典】二種真如

【二種真如】 p0025   佛地經論七卷二頁云:或說二種...

【視頻】楞嚴咒(妙印法師快誦版)

楞嚴咒(妙印法師快誦版)

【視頻】惟賢法師《十善業道經講記》

惟賢法師《十善業道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