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迦葉三兄弟受化之宿緣

2021/07/27  大字體  護眼色

迦葉三兄弟受化之宿緣

過去,佛為眾人說頻婆娑羅王因聽聞佛說法即得法眼淨之宿緣,聽聞此,眾人心中對優樓頻螺迦葉受化的因緣有所疑問,心想:「為何佛需要示現神通,用種種方法而得度化優樓頻螺迦葉,而迦葉的兩個弟弟那提、伽耶,則只聽聞佛說法便得受化?佛大慈悲、具足一切智,必能除去我等心中的疑惑。」思及此,正要開口問佛。

佛知眾人心中所想,即說道:「種因感果是真實不虛的道理。過去劫中人壽二萬歲時,有佛出世,名迦葉如來,十號具足。當時迦葉如來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弘法度眾,度化眾生畢,即入涅槃。

迦葉如來住世時,有一位國王名叫羯裡計,常恭敬供養。迦葉如來入滅,羯裡計國王便以種種香木荼毗,再用乳汁灑滅餘火,而後將佛舍利收存於四寶瓶中,並選一勝地起建大寶塔供養。舍利塔高一由旬,羯裡計國王及人民常於塔寺廣作供養。

當時國內有一位長者,擁有巨大財富,眷屬眾多,生活自在快樂,常於佛塔廣興供養。這位長者與別族的長者為友,之後娶其族之女,共結為姻戚。婚後多年才生下三個孩子。後來長者年邁生病,服藥不見起色,身體漸漸贏瘦,不久後便往生。他的三個兒子依禮將其葬於屍林塚間。

三個兒子常思憶父親生前的訓誨,日夜啼泣,想到家中財富甚巨,於是共同商議要用這些財富為父親修福。其中,長兄是個慳吝之人,一開始聽聞要將家中財物用來布施的提議時,心中略有遲疑,但因深具孝心,便同意了,並說道:「布施後,還應將這些財物廣為運用,為父親植福。」二個弟弟也同意,於是兄弟三人即將家中金銀等種種財物,持至迦葉如來舍利塔寺作最上供養。

布施供養後,三兄弟同發誓言:「願以此布施供養所得之果報,於來世能以今成就正等正覺的迦葉如來聖號為姓氏,佛出現世間時,得以值遇,並聞法信解,得證菩提。」發此誓願後,恭敬禮拜並繞塔後,歡喜而歸。因為這樣的善業因緣,所以三兄弟今世得以迦葉為姓,並能夠值遇佛,出家為沙門,聽聞正法,證無學果。

優樓頻螺迦葉起初難以受化,是因為他過去世欲行布施時,心中略有遲疑,所以在我示現種種神變後,才得以省悟;那提迦葉、伽耶迦葉易受度化,是因為過去行布施之時心清淨,自始至終心都無有遲疑。優樓頻螺迦葉及那提、伽耶三人,今生又得再為兄弟,而且以迦葉為姓,並能值遇佛,聞法證道,是迦葉三兄弟過去宿因所感得的善果,汝等應當盡信無疑。」

典故摘自:《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十一》

省思:

佛善觀眾生宿世因緣,隨機引導度化。迦葉三兄弟因過去生廣修供養,同心立願,而感今世值佛聞法、證道之善果。如是因,如是果,佛所言說,真言實語,吾等應當信受、思惟、落實。修學佛法,除了建立正確的知見,更進一步要身體力行,從因上積極努力,創造善因、清淨的因、成佛的因,將來必能感得善果、清淨的果、成佛的殊勝妙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神醫耆婆未請槃特比丘的因緣

昔日,佛陀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說法度眾。一天,神醫...

星雲大師:甘願讓人利用

我個人非常平凡,只要對佛教、對大眾有利的事,我都甘...

宣化上人:真正的布施

布施而不著到布施之相,這才是真正的布施。著相的布施...

「布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問: 請問師父,佛經中提到的布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

佛陀為何要拒絕姨媽供養的金縷衣

如果是長輩送給你的東西,你可以拒絕嗎?佛陀為什麼要...

李炳南居士與印光大師的因緣

一、亂世學佛,皈依印光大師 李炳南(18901986)居士,...

多疑心理產生的原因與對治

具有多疑心態的人往往帶著固有的成見,通過想像把生活...

保家仙來干擾人怎麼辦

問: 有的居士原供養保家仙,持五戒後送出不供了,但...

每一個剎那都是唯一的

有個小孩子,在讀小學的時候,他的外祖母過世了。外祖...

貪念惡念感召生死輪迴苦

佛住在波羅奈國鹿野苑時,一日早晨到城裡托缽,看見一...

妻子的七種類型

對一個佛教徒來說,婚姻是愛的真正認可。佛陀總是教他...

【推薦】善念不但救了生命,還救了人的心念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來我們醫院,醫院發現他...

27件會讓自己開心的事

引導語: 人們看慣了日昇月落,春秋代序;習慣了一年...

勿在虛假的物質生活中打轉

佛法說人身難得,既然得了人身,卻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為父母供養令脫惡趣

佛陀時代,羅閱祇國有位那捨長者,心地非常仁慈,經常...

為什麼淨土法門那麼重視信願

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在實際念佛時,這三...

什麼是有漏與無漏福報

問: 阿彌陀佛!師父,現在好多師兄是初學佛,他們在...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種懺悔力量大

問: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嗎?不是至心念佛能...

命運並非不可改變,關鍵是用對方法

我們天天在此禪修、靜坐,目的就是為了要改變自己。修...

避免橫死、災難的方法

1、念藥師咒 藥師經說:復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

星雲大師《什麼是禪》

今天和大家講的題目是《什麼是禪?》。凡是對佛教有研...

為什麼要到寺院呢?有這三個原因

事鈔云:凡入寺之行,與俗人作入道之緣。建立寺者,開...

【佛教詞典】二觀行

又作唯識觀。據宗鏡錄卷三十五載,二觀行即:(一)尋伺...

【佛教詞典】求欲經

(經名)佛說求欲經,一卷,西晉法炬譯。中阿含中穢經...

【視頻】《地藏菩薩本願經》男聲讀誦

《地藏菩薩本願經》男聲讀誦

【視頻】宏海法師《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禪師》

宏海法師《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