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

宏海法師  2020/04/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

佛教傳入東土以後,能夠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生生不息,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高僧祖師高豎法幢,傳燈不倦。

禪門有一句話,想必大家可能都聽過,叫「馬祖建道場,」叢林道場「百丈立清規。」他們是師徒二人,說的是師父馬祖道一禪師和百丈懷海禪師,這兩位都是中國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高僧。

因為當時佛教初傳中國的時候,大家要知道遇到一個很大的障礙是什麼呢?僧團在印度的制度、樣態、生活方式,和咱們東土的文化水土不服。

你比如說在印度,出家人他是不耕而食的,就是不去種地,並且是不可以種地的,不織而衣的。就是你不要去刨弄日常生活產業,你有什麼閑暇的時間來修道思維法呢?

但是到了中國以後,就受到很多人的質疑,甚至是抨擊,在這樣經過幾代僧侶不斷的調整,融合併進,那麼慢慢的出家人才從居無定所的游化方式,轉成了我們寺院叢林的共住規約。特別是到了馬祖道一禪師的時代,也就是當時中國唐代的中葉,經過馬祖的大力提倡和推行,中國佛教叢林的發展,開始具足了規模。

可能大家都聽過,叢林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叢林就是樹長在一起,他是一個比喻,比喻所有的出家人、僧眾聚合在一起,共同的生活和修行。大家生活修行各有各的脾氣,各有各的性格,怎麼辦呢?那麼就像樹木聚集一起了,相互直直的往上走,直心是道場,聽常住安排,不能有自己的自私意見。

這樣的話,就相當於草木只往上長,雜草就沒機會生長的意思。他用這個來作為比喻,表示有法度、有規矩。這麼多人居住在一起修行辦道,必然得有方圓、有規矩。

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百丈懷海禪師,他就是規矩法度的製定者。我們現在動不動就叫百丈清規,他對於寺院僧團的組織形式、執事職責,乃至佛事儀軌等等,都有很詳細的、系統的,並且是極其合理的規定。

佛門裡面有一句話叫「寧在叢林睡覺,不在小廟辦道。」在大叢林裡面,這種大的共住規約中,你完全就沒有自我的發揮餘地。那麼對於一個修道人,佛教講到破我執來講,是一種最好的生活環境。

不曉得諸位有沒有聽過這樣的有趣的事,說在叢林裡邊告訴你生薑是樹上長的,你就認為是樹上長的,也就是我們說的指鹿為馬,你確實是馬,明知道是鹿,不要想它,斷自己的妄想,相續心,這就是禪宗的風格。

所以說到現在,我們佛教叢林還是遵循著佛戒、戒律,這是佛製定的,還有百丈禪師製定的這套叢林制度,他是佛教確實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懷海禪師是福州長樂的人,很小就出家,童真。當時正是時值馬祖道一禪師在江西弘法,他就因緣所促使他去參學,成為他的入室弟子。當時在馬祖門下他開悟了以後,開悟了以後,他就知道禪法的旨趣了,在師父的培養下就成了一代的禪門的宗師。後來常住在百丈山,也就是今天江西奉新住持弘化,所以才把他叫做百丈禪師。

百丈禪師不僅僅立法,而且自己對於法還是非常認真和負責的去行持者。他有一個著名的行為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今天沒有隨大家一起去出坡勞作,那麼今天他不吃飯。他覺得功德沒有,說搬柴運水無非是禪。

所以他在晚年的時候啊大家設想一下,一個老和尚很有精氣神,然後領眾在這樣的一個清淨僧團裡面,跟大家一起去上山擔柴,下田種地,然後念念還不忘佛教的智慧、觀照,所以這樣過著一種自耕自食的農禪生活。

後來他的弟子們不忍心他幹這麼粗重的活了,因為他不聽勸,就把他幹活的農具給藏起來,他就絕食抗議,說不幹活怎麼能吃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這樣的一位禪門巨匠、叢林楷模,他給我們後人指引了一條什麼修行路徑呢?

他有一個法語,幾乎現在都掛在天下叢林的課堂裡邊,叫百丈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頭兩條就是「叢林以無事為興盛」,第二句「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大家要知道這是非常了不得的大事情,一個禪宗的大師,他來勸導大家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可見他明確的,而且寫在這樣重要的叢林要則的勸誡中,他內心非常明白學修淨土法門的功德、殊勝、簡易,但是快速成就,(要點)在哪裡他一目瞭然。

所以他在製定叢林的儀軌中的時候,現在我們廟裡幾乎都是這樣,比如說有師父生病了,那麼大家一起為他迴向,就會給病僧祈禱。

如果他世間住世的因緣還在,那麼就希望他快快的好起來。如果他大限已經到了,希望他什麼?直接往生極樂世界就好了。無非身為衲子本分。在死就往生,在生呢,住持道場,弘揚佛法。

所以說這樣的大禪師已經為我們在抉擇法門左右為難的時候,給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希望、方向,就是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參禪的入門方便

很多學佛的人,想通過參禪的方法衝破凡聖關,了脫生死...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過去,有一個人專門雕刻夜叉羅剎,他天天要構思、仿真...

生活中到底什麼是禪

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壇經》中記載,昔日六祖慧能...

【推薦】五位高僧大德的臨終往生體驗

印光大師: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往生前,...

弘一大師: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

杭州這個地方,實堪稱為佛地,因為那邊寺廟之多,約有...

天台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祖師了。隋是他生活的年代,實際...

你貪求冥感,魔就來了

開始修行的時候,要先分別什麼叫魔事、什麼叫魔相,修...

古來大德的念佛法

釋懷感的暗室厲聲念佛 釋懷感初習法相宗,後遇善導大師...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龍樹菩薩的故事

龍樹菩薩大約出生於公元二至三世紀,是南天竺的婆羅門...

貪慾如舉債

佛陀游化到舍衛國,居住在勝林給孤獨園。有一天,佛陀...

自私自利遭苦報

韋婆多是一個很愛說警告語的比丘尼,她為了滿足自己的...

【佛學漫畫】法界第一高人

阿彌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計量,壽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證法師最後的遺言: 我現在要講的話很重要,妳要記...

為富不仁待人刻薄者的悲慘果報

筆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隱其名)有一次告訴...

五戒之戒相釋

1、殺生戒 不殺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殺是用各種器具,...

慧律法師《做一個最沒有用的人》

記得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組團去參訪廣欽...

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原 文】 原夫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大...

印光大師講《金剛經》感應故事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敬信佛法。欲...

你沒有突破障礙,如何能見到阿彌陀佛

佛教的因緣觀,只有一個觀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夢參老和尚:當你在怒氣上就想一想佛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用三寶對治煩惱,或者人家...

地獄的惡報從六根而出

訟習 訟,爭訟,意思是說,我們自己有了過失,但是我們...

為何要去除驕傲我慢

問: 為什麼不要驕傲我慢,我慢是很難遠離的。請開示...

宋代高僧天衣義懷禪師

好,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的網絡時代,確實網...

賊不偷窮人家

唐代的只林禪師,得法於荊州永泰寺的靈湍禪師。他得法...

【佛教詞典】教證

(一)指聖教在經論中所顯示之證據;又作文證。而對理論...

【佛教詞典】道理真理

日本唯識宗之用語。「別體真理」之對稱。相對於有為之...

【視頻】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

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

【視頻】淨界法師《靜坐念佛五點記數法》

淨界法師《靜坐念佛五點記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