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一生的福報,都是這顆心感召來的

蔡禮旭老師  2016/10/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人一生的福報,都是這顆心感召來的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個老太太,剛好在一個百貨公司外面,因為雨下得太大了,她就走進百貨公司閒逛、看看。服務人員都有職業的本事,看到這老太太走路的速度跟眼睛就知道這個不會買,就根本沒有人搭理她。就有一個年輕人,看到一個長者,就很熱情,「老太太,需要我什麼服務嗎?」老太太也很直率:「我是進來躲雨,待會雨小一點我就走了,我不買。」這年輕人說:「老太太,妳不買我們也很歡迎妳的光臨。任何時候需要我服務,妳一定要告訴我。」還搬個椅子說:「您走累了,坐一下。」後來他看老太太要離開了,他還送她到門口,然後幫她把傘打開,把老人送走。

這老太太要離開以前,看了這個年輕人,看了以後說:「你可不可以給我一張名片?」這年輕人趕緊把名片遞給老太太。過了段時間,這個年輕人的主管把他叫去了,說:「卡內基(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媽媽,她們買了一個像城堡一樣的房子要裝潢,指明一定要你來負責這個事情。」原來那天進來躲雨的那個人就是卡內基的媽媽。

這個年輕人,他後面這麼大的一個機遇、機緣怎麼來的?那是結果,原因是什麼?敬老、恭敬他人、樂於服務他人。所以人這一生的福報、光榮都是這顆心感召來的。假如是利益的心,「她不會買,不要招待她。」或者是另一種情況,對真正要買東西的顧客,出於利益的心,特別客戶越大,就越熱情地接待,人家也感覺出來,帶有點銅臭味,是吧?那時候你這顆心就跟福報是相違背的。

所以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才能招感來這分光榮。而且在服務人的時候要平等、真誠,不要大小眼,那是自取其辱。而且當我們不是以真誠、平等去對待他人,我們這個工作一定做不好,日久見人心,人家就不認同我們了。人不真誠、平等的去服務他人,去盡他的本分,早晚會把自己的福報給折損完,「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真正的幸福,是心靈的富足

英國萊斯特大學在2006年公佈「世界幸福地圖」,台灣在...

【推薦】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變現出來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業果的問題。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

修行的真諦

心猶如相續的河流,假如你無法運用你的修持來把握它的...

一個人的福報,靠攀緣拉關係來改變是很難的

蟾宮折桂,金榜題名,是很多未諳出世解脫法之人所追求...

供養得福的一家人

佛陀在世時,有一戶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僅和樂融融,...

孝順父母要及時

佛說:孝順父母,世間第一福田。若能孝順父母,則可得...

經營生意就是經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以貨真價實...

找到你生命的根本

我們強調修行的法門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麼咒,...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心裡的墳土早幹了

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老子和莊子是放曠逍遙哲學家...

窗戶與鏡子

一個富有的銀行家脾氣非常暴躁,對周圍的一切都看不慣...

佛說持八支淨戒的功德果報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上為大眾說法,一千兩百五...

請不要預支煩惱

飛機正在白雲之上翱翔。機艙內,空姐微笑著給乘客送食...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離世間證菩提,怎見如...

阿彌陀佛是怎樣成佛的

淨土一宗,法門深廣,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兔王捨身供養梵志

久遠之前,釋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薩道,由於宿世餘業的...

念佛的秘訣與方法

我們修念佛法門,有沒有秘訣?印光大師這樣告訴我們,...

壽康寶鑒序講記(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人未有不欲長壽康寧,子孫蕃衍,功業卓著,吉曜照臨...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否有聯繫和區別

問: 請問師父,我們在經典中常常可以讀到南無阿彌陀...

應該念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

問: 我學佛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示現了一下。我現在應該念...

為什麼觀音菩薩要幫助惡人呢

問: 《普門品》說,稱念觀音菩薩名號,若有罪,若無罪...

【推薦】人人只知有強冤家,而不知有軟冤家

佛法不是送人情的,不同世間法,可以作人情送。古人云...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世間一切幻化,如露如電。故祖師說:一切都是假,唯有...

了幻法師:如何當好妻子

如何為妻,佛陀教誡甚多。如佛言:女人當一心向夫,不...

蓮池大師《七筆勾》淺析

一、五色封章一筆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

【佛教詞典】得道梯橙錫杖經

(經名)一卷,失譯。錫杖為得道梯橙之意,此所說與律...

【佛教詞典】六現觀

【六現觀】 p0298 成唯識論九卷十一頁云:六現觀者:一...

【視頻】慧律法師《楞嚴經》十八界本如來藏

慧律法師《楞嚴經》十八界本如來藏

【視頻】夢參老和尚《眾生福報小,好的隱壞的現》

夢參老和尚《眾生福報小,好的隱壞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