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看病

【禪林象器箋】  大字體  護眼色

《敕修清規·延壽堂主》云:「看視病僧,湯藥、油燭、炭火、粥食五味,常備供須。」詳〈職位類·延壽堂主〉處。

《釋氏要覽》云:「瞻病人五德,《四分律》云:『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二、不惡病人便利、唾吐;三、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能經理湯藥;五、能為病人說法,令歡喜已,增長善法。』瞻病人六失,《增壹經》云:『一、不辯良藥;二、懈怠;三、喜瞋好睡;四、但貪衣食;五、不以法供養;六、不共病人言語談笑。』」忠曰:「《增壹》為五法,以今一二合為一。」

《增壹阿含經》云:「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恆在床蓐。云何為五?於時病人不擇飲食,不隨時而食,不親近醫藥,多憂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時差。」反此,得差。略之。又云:「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恆在床蓐。云何為五?於是瞻病之人不別良藥,懈怠無勇猛心;常喜瞋恚,亦好睡眠;但貪食故,瞻視病人;不以法供養故;亦不與病人語談往返。是謂比丘!若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不得時差。」反此,得差。且略之。

《教誡律儀·看和尚闍梨病法》云:「一、懷孝養心,作父母想;二、不得嫌有臭穢;三、常經營湯藥;四、所忌之食不與食;五、飲食常令得所;六、洗濯衣裳;七、數除糞穢;八、勤燒香;九、常令衣被厚薄得所;十、常具火燭;十一、常須作意細心,不得粗躁;十二、常念觀音菩薩,願師所苦,早得痊平。」

《梵網經》云:「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皆養令差。」

《華嚴經·淨行品》偈云:「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見空寂,解脫眾苦。」

《緇門警訓?勉僧看病偈靈巖石刻三首》云:「四海無家病比丘,孤燈獨照破床頭,寂寥心在呻吟裡,粥藥須人仗道流。病人易得生煩惱,健者長懷惻隱心,彼此夢身安可保?老僧書偈示叢林。氣濕風勞猶可療,不知禪病若為醫?衲僧更擬論方藥,便把拳頭驀口捶。」

已下略錄事緣。

《僧祇律》云:「佛住舍衛城,按行到一破房中,見一病比丘臥糞穢中,不能自起。佛問:『氣力何似?所患增損?』答言:『患但有增無損。』復問:『得食不?』『世尊!我不得食來已經七日。』佛問:『此間有和尚阿闍梨不?』『無。』『有無比房比丘耶?』答言:『以我臭穢不喜故,徙餘處去。』佛語比丘:『汝莫憂惱,我當伴汝。取衣來,我為汝浣。』阿難白言:『我當與浣。』佛語阿難:『汝浣衣,我當灌水。』浣已日曝。阿難抱病比丘舉著露地,除去糞穢,出床褥諸不淨器,水灑房內。埽除已,巨磨塗地,浣曬床褥,更織繩床敷著本處,澡浴病比丘,徐臥床上。世尊以無量功德莊嚴金色柔軟手摩比丘額上,問言:『所患增損?』比丘言:『蒙世尊手至我額上,眾苦悉除。』世尊隨順說法,發歡喜心已,重為說法,得法眼淨。比丘差已,世尊至眾多比丘所,以上事具說,呵責比房比丘:『汝等同梵行人,病痛不相看視,誰當看者?若比丘病不看者,越毗尼罪。』」略鈔。

《智度論》亦載此緣,為舍婆提國事。舍婆提即舍衛也。又《增壹阿含》有佛羅閱城瞻病比丘緣,與《僧祇》大同小異。羅閱即王舍城,王舍城在摩伽陁國,蓋事相似而緣別也。《西國傳》云:「唐三藏親至王舍城東北,禮佛洗病僧塔。止此」然《西域記》以此緣系舍衛國,則玄奘所禮者舍衛塔也,恐《西國傳》訛錄。

上篇:老郎 下篇:庫司茶頭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禪林象器箋

修道

云何修道?謂見道上所有世間道、出世間道、軟道、中道...

缽娜他

(雜語)又作末喇誐Mārga,譯曰道路。見梵語雜名。...

女根

【女根】 p0227 法蘊足論九卷三頁云:云何女根?謂女、...

靜處薩婆訶

薩婆訶,梵語 svāhā,意譯吉祥、成就,多用於咒文之...

佛宗

(雜語)佛法之宗旨也。三論玄義曰:唯有佛宗,乃盡其...

循身觀

梵語 kāya-anupa?yanā。即四念處觀中之身念處觀。修...

無此世間無彼世間

【無此世間無彼世間】 p1088 瑜伽七卷十頁云:復見有一...

居士傳

凡五十六卷。清朝彭紹升(法名際清)述。收於卍續藏第...

機見

(術語)依眾生之機而感見佛也。宗鏡錄二十一曰:他受...

增上緣

增上緣者,謂任持增上故,引發增上故,俱有增上故,境...

願慧

誓願與智慧。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願...

法俱得

(術語)三種得之一。又云如影隨身得。謂能得與所得之...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

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緣而發出來的

問: 師父,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經常說要發菩提心,那...

聖嚴法師《增上緣》

增上緣,增上的意思是幫忙。他已經在做一件事,且做得...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

運用佛法來布施

佛教有一個名詞叫「四攝法」,其中有一項是「布施」,...

佛弟子應如何正確看待疾病

問: 佛弟子應該如何正確看待疾病? 慧律法師答: 不...

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者。若教赴時機,易修...

把「六和敬」精神落實到企業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學 據經典記載:兩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一念的差遲,變成失明的乞丐

簡單地說,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前面的...